手机版

百科生活 投稿

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她,实至名归)

百科 2025-10-17 20:27:22 投稿 阅读:4351次

关于【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她,实至名归
  • 2、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
  • 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其事迹
  • 4、中国科学家林俊德的一生,有多传奇?
  • 5、林俊德坚守罗布泊52载,去世前还在病房坚持工作,他对我国有何贡献?_百
  • 6、林俊德院士生前9次要求下床工作,你如何评价他的这种敬业精神?

1、她,实至名归

18年

她一直坚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前线

80名学生携笔从戎

522名学生投身选调、西部等

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1000余课时

她从未间断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

将一线体悟融入课堂

让思政课更有风景,更有灵魂

她就是一届届学生口中的“项姐姐”

第十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荣誉称号获得者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项淑芳老师

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她,实至名归)

有温度,涵养思政工作新生态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她请西出阳关。伴着那骆驼刺啊扎根那戈壁滩……

一曲《马兰谣》,让人心回大漠。在那片神秘的地方,一群人隐姓埋名铸核盾,用自己的一生守护了国家安全和人民幸福。这其中就有一位机械学院1960届校友、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院士,他爱国奋斗的一生用“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刻画再合适不过。

为此,“马兰工作室”——一个新型思政育人平台在浙江大学应运而生。

程开甲、吕敏、杨裕生、林俊德等一大批以身许党、以智许国的名字,再次回到青年身边。项老师挖掘身边人的身边事,一个引领学生积极建功国家战略的德育共同体正逐步形成。

如何让马兰精神入脑入心?

项淑芳继续从林俊德将军学长那里为后学寻找答案,先后成立马兰精神宣讲团、马兰学生讲习所、马兰剧组,全方位构建思政工作新生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让马兰精神这把火长燃不熄、长烧长旺。

由马兰工作室与黑白剧社联合推出的原创话剧《速写林俊德》,已经成为浙江大学新生始业教育的一部分,每一次演出都深深打动学生内心。

在话剧编排时,项淑芳带领团队去往西安、上海、湖南等地,寻访林俊德院士的亲友、学生,搜集到大量关于林俊德的资料。“这些珍贵的资料不仅要写在纸头上、放在书架子上,更要鲜活地留在大家心里。”她说,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速写林俊德》成为一批批“90后”“00后”寻找马兰精神的原点。

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她,实至名归)

《速写林俊德》剧照

2019年底,在项淑芳的积极推动和联络下,“马兰工作室”进一步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全国首个“马兰精神联合研究中心”在浙江大学正式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等十所高校,各成员单位纷纷推出自己的榜样人物。

有风景,累积思政课堂新探索

“原来程开甲也偏科。”在浙江大学党建馆里,有几位正在一边上课一边看展的学生们对此很惊奇。

这是项淑芳为同学们组织的《形势与政策2》课程,既不在教室,也没有教材,而是一次探馆。

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她,实至名归)

浙大党建馆占地800多平方米,如今成为同学们的“网红”打卡点。“在这里,有很多鲜活的素材,比如全国劳动模范的奖章,竺可桢老校长的日记等。”她说。

参加了那次课程的机械工程学院学生郑思杰说,他非常喜欢这样的思政课模式,“给我一种浸入式的体验,既切身感受到了学校发展的历史,也看到了很多优秀的前辈。”

思政课如何能够吸引学生,成为大家的成长课、幸福课,这是项老师一直在思考的内容。“我一直认为要在第一课堂让同学们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 多年来,她坚持每年承担2门思政课的教学任务,累积授课近1000学时。

项淑芳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很早就把直播引入课堂,通过与重大科研基地团队成员、“亲历•面孔•讲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亲历者等的直播连线,让学生从一线故事中,体验家国力量。她把课堂搬进嘉兴南湖红船边、陈望道故居、学校食堂,让学生在行走中感悟时代发展变化,让理论与现实找到了契合点,让思政课堂成为“有风景的思政课”。

开门办思政,项淑芳让各类创新元素形成育人合力。

她先后邀请马兰基地将军首创“将军课”,邀请西飞、陕飞等重点单位大科学团队专家来校,为同学们解读形势政策、学术前沿,让大家坚定勇攀学术高峰的信心。

在2019年热播的《主持人大赛》节目中,有这样一道考题,讲述的正是机械工程学院时年84岁的蒋克铸老教授坚持站立3个小时给学生上课的故事。

“作为一名执教11年的思政教师,我也从蒋克铸老先生那儿学到了一种精神,一种踏实、认真、一丝不苟的求是精神。”她说,如果说信息时代带来的是一片广阔的天空,那思政工作者就要呈现给学生们一片深厚的大地,让思政课有趣起来,往深里走、往心里去。

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她,实至名归)

有方向,架构专业融通新链接

去年,大国重器“奋斗者”号在全球海洋最深处、世界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再创我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

机械学院2020届博士毕业生王硕就是其中一员。此刻他仍在远洋深处,乘风破浪,致力于深海机电装备和载人潜水器技术研发。

王硕早在毕业前半年就陆续收到各方递来的橄榄枝。他对选择哪一份工作感到困惑,便找到项淑芳长谈。“找第一份工作应该像找自己的人生伴侣一样地认真对待,要遵从内心的真实想法,做一些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并坚持下去。”项淑芳说,“当我和他回忆起我们一起去秦山核电站的社会实践,谈到老一辈建设者的努力和奉献,我看到他的眼睛里,闪亮着的光芒。于是我知道,他决定了。”

项淑芳始终坚持育人与学科发展特色相结合,推动学生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这样的探索也源自学院浓厚的育人氛围,近3年学院连获教育部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

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她,实至名归)

机械工程学院获评浙江大学第十届“三育人”先进集体

为了让同学们在走出校园之前,能够对这些行业有更多的、更准确的认识,近10年,她带领超过3000名学生赴国家重点单位实习实践,千方百计为青年排忧解难,让学生的爱国心转化为报国行。

在她的努力推动下,2020年3月,学院牵头成立了浙江大学国家重点单位就业战略指导平台,分享育人理念,共享实践图谱,为全校学生就业提供平台支撑,成为同学们成长的摇篮。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最后9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千里之外的项老师收到的这条消息,是由机械工程学院2015届硕士毕业生邓民胜发来的。

毕业后不久,邓民胜就曾被选派到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盘州市保基乡开展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原本他可以选择上海更高薪的工作,但在机械工程学院学习的7年,让他更加深刻感受到,个人理想只有与祖国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结合起来才更有价值。

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她,实至名归)

项淑芳说,做辅导员这么多年,最让她感动的依旧是同学们从远方传来的工作收获。

 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她,实至名归)

来源:浙江大学

2、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

请问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林俊德将军扎根戈壁荒漠坚守了52年?将军院士

  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林俊德回到了病床。
  几个小时后,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这位让罗布泊发出45次巨大轰鸣的将军,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宁可牺牲生命,绝不拖欠使命。
  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从罗布泊的荒原戈壁转战到。

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其事迹

  截止到2019年12月7日,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还未公布。
  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分别为钟扬、杜富国、吕保民、马旭、刘传健、其美多吉、王继才夫妇(王继才、王仕花)、张渠伟、张玉滚、程开甲。
  1、钟扬:立心天地厚 【人物事迹】钟扬。

4、中国科学家林俊德的一生,有多传奇?

  这也说明了我们对国事的关注太少。
  横渠先生张载曾经说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用在林俊德院士身上非常的合适。
  林俊德老人,他是一位院士,也是一位将军,他活了70多年都。

5、林俊德坚守罗布泊52载,去世前还在病房坚持工作,他对我国有何贡献?_百

  因为他们的无私付出甚至是终身的努力,才最终造就了我们如今无忧无虑幸福健康的新时代社会,这其中便有坚守罗布泊52年的院士林俊德。
  2012年5月31日逝世的他,在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里,仍然坚持在病房工作,将自己完整的生命完全。

6、林俊德院士生前9次要求下床工作,你如何评价他的这种敬业精神?

  而且也是因为这一句话让很多人都感觉到十分的感动,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下林俊德院士。
  林俊德院士个人简介。
  形容林俊德院士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隐姓埋名默默无闻的将军。
   林俊德,林俊德院士出生在1938年,他是福建永春。

本文关键词:林俊德少将,林俊德将军的精神是什么,向林俊德将军致敬,林俊德将军简历图片,林俊德将军简介。这就是关于《林俊德将军简历,林俊德老将军(她,实至名归)》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382876/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