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易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的区别】,易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的区别和联系,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易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的区别
- 2、越冬食物足 繁殖添保障
1、易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的区别
最佳答案就地保护在保护动物的同时,对其栖息环境加以保护;易地保护要把动物从栖息环境中迁出。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audio 元素易地保护:某些野生动物因为栖息环境不复存在、种群数量极少或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使物种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保护这些野生动物,把它们从栖息环境中转移到濒危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然后向已经灭绝的原有分布区实施“再引入",以恢复野生种群,称为易地保护。他的首要工作包括引种、驯养、繁育及野化等环节。
就地保护:是指以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包括风景名胜区的方式,对有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野生生物及其栖息地予以保护,以保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繁衍与进化,维持系统内的物质能量流动与生态过程。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各种类型的风景名胜区是实现这种保护目标的重要措施。
2、越冬食物足 繁殖添保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优雅的长喙,赤红的面颊,羽毛在冬日阳光下映出温暖的橙黄色……在陕西汉中洋县的水田里,经常能瞥见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
在洋县溢水镇刘庄村,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科副科长李昌明将一笼笼泥鳅抛向冬水田中,这是他今冬第三次给朱鹮“加餐”了。他说:“截至今年11月底,我们已完成朱鹮活动区11个村共1500亩冬水田的蓄水与管护工作,今年冬天要在水田中投喂3000公斤泥鳅,为朱鹮安全越冬打基础,确保朱鹮繁殖能顺利进行。”
据介绍,朱鹮曾一度从人类视野中消失。1981年在洋县秦岭深处的姚家沟被重新发现时,朱鹮仅有7只。截至2020年底,全球朱鹮数量已增加到7000余只,其中野外种群5600多只,人工种群2000多只,已形成稳步增长态势。
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张跃明说,朱鹮是生态指示物种,保护朱鹮对所在地生态系统保护起到关键促进作用。保护区在探索极小种群拯救与保护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以蹲守、跟踪保护为起点,以群众广泛参与为依托,以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并举为抓手,以科学研究为支撑的朱鹮保护模式。
近年来,当地还开展社区共管工作,恢复和改善朱鹮栖息地的生态环境,积极开展保护和科学研究。多年努力下,朱鹮的分布范围不断扩大,通过自然扩散、种源引入、野化放飞,朱鹮分布范围从陕西扩展到全国多个省份,已建立7个朱鹮人工繁育基地,其中浙江、河南已经成功建立野外种群。今年3月,有摄影爱好者在延安富县首次拍摄到了朱鹮,这也意味着,野外朱鹮栖息地范围又向北扩展了160多公里。
《 人民日报 》( 2021年12月23日 13 版)
本文关键词:什么是易地保护和就地保护,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类比,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还有什么保护,易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的区别是什么,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的内在联系。这就是关于《易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的区别,易地保护和就地保护的区别和联系(越冬食物足 繁殖添保障)》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