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生活 投稿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百科 2025-11-12 04:47:28 投稿 阅读:9599次

关于【真武阁里的神仙】,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真武阁里的神仙:四大名楼之一真武阁,立柱悬空不挨地面,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 2、真武阁里的神仙,太子长琴是什么神仙

1、真武阁里的神仙:四大名楼之一真武阁,立柱悬空不挨地面,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中国古代建筑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遗产。

那些庄重而优雅的亭台楼阁,很多依然存留于世,看到他们仿佛就回到了那遥远的历史年代。

中国古典时期已经随着历史的流逝而悄然远去,遗留下来的古典建筑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象征。

在众多的古建筑群中,四大名楼名满天下,他们分别是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以及真武阁。

前三座楼知名度颇高,因为这些建筑之所以名扬四海与诗词作品的广泛流传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四大名楼中最为特别的真武阁却相对来说鲜为人知,实际上真武阁是中国四大名楼中最为巧夺天工的建筑物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一 建筑界的“磁悬浮列车”

真武阁最神奇之处就在于他的四根立柱都处于悬空的状态,即便是如此,真武阁却在滔滔的历史长河中屹立了400多年。这已经形成了当地的一种奇观,每年周边地区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截至目前为止,现代建筑中也很难见到这类悬空型的建筑,当我们看到真武阁这样的“鬼斧神工”之作,着实令人感叹中国古代先辈建筑技艺的高超绝伦!

真武阁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在我国广西省境内的一个小县城——容县。

明代时期,这里的人们有着一种迷信的思想,认为火灾的形成是天意使然,人想要避免火灾,只能寻求神灵的保护,而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玄武大帝就是专门管理火源的神仙,因此这座真武阁的建筑缘由就是为了供奉玄武大帝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四百多年中,这座楼阁经历过多次修缮与改建,不过其整体格局到清代已经基本定型,不会再有大的改动。因此我们现在所能够看到的真武阁与清代时期的真武阁完全相同。

当地有着这样一种传说,从来没有一只鸟兽敢于栖息于真武阁,人们将其视为一种神迹,似乎这座阁楼本身就带有不可侵犯的神性之光。

每当有鸟儿飞到真武阁的附近,它们都会绕道而行,绝不敢从真武阁飞跃而过。真武阁有诸多奇特之处,然而使它名声大震的则是其独特的建筑结构。

古典建筑之谜——悬空的真武阁

其建筑构造具有极大的稳定性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在400多年间,历史沧桑巨变,附近的很多建筑物早就已经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甚至是古老的城墙都已经发生了破损的痕迹。

但是这座楼阁却依旧安稳地矗立在那里,仿佛从未受过一丝一毫的损伤。

在中国古代如真武阁这般能够屹立上百年而丝毫未损的建筑物实属罕见。

在广西镇的小县城中,真武阁仿佛躲避了历史的灾祸成为了一座幸存下来的神奇古建筑。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真武阁的建筑底部竟然没有可供支撑的东西,立柱与地面完全是脱离的,因此当你从近处观看这座楼阁,就会发现其整体完全是悬空状态的,只有亲眼看到真武阁才会真的懂得什么是空中楼阁。

它的整个建筑都不触及地面,而且能够保持这样奇特的形态达到四百余年之久,这不禁令建筑学家感到颇为惊奇,而参观者更是对此讶异不已。

古时候的人们难以用科学解释这种奇特的建筑现象,将之归于神灵的庇护。一直到上世纪60年代,建筑学家梁思成才打开了悬空楼阁的奥秘。

揭密“空中楼阁”

经过梁思成的潜心研究,他发现真武阁底部的立柱并不是起着绝对的支撑作用,相反只是为了维持建筑本身的一种平衡。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在这座建筑的内部,各种高大的柱子形成了一种杠杆结构,在物理学上这种结构的建筑物具有绝对的稳定性,因此真武阁的整体支撑点并不在离地面最近的立柱,而在于建筑内部本身,即使没有底部的四根立柱,也不妨碍这座建筑本身的稳固性。

利用杠杆结构来为建筑物保持平衡是现代建筑学吸收物理学知识的产物,然而早在四百多年前,这种杠杆结构原理就已经被应用于真武阁的建筑中,这显示了古代能工巧匠的过人之处。

从那以后真武阁的秘密就大白于世。

并没有所谓的神灵作用,而是由于这种建筑物本身的独特杠杆结构。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中国古代建筑中有很多神奇而难以解释的现象,都可以通过现代科学理论来予以阐述,而真武阁也是如此。

只不过,究竟是谁建筑了这座不朽的历史建筑,却没有任何历史典籍予以记载,直到如今人们也不知道是谁在四百多年前率先运用杠杆原理建立出了神奇的真武阁。

历史变迁中的真武阁

虽然贵为中国四大名楼之一,但是真武阁的知名度却远远不如前三座阁楼阁。这是历史因素导致的,也是由于真武阁本身的地理位置在中国古代属于一种蛮荒之地。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古代从中原地区来到此处的人,基本上都是被放逐的政客,在这个几乎是荒无人烟的地方,真武阁却创造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奇迹,尽管知名度相对来说较低,但是也不影响人们对于这座建筑物的由衷赞美之情。

四百多年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文化的思想与现代社会的转型都在悄然兴起,而处在偏僻地区的真武阁却依然安然留存,有一种笑看岁月风云的优美姿态。

多年前,整个社会曾经流行一股大兴现代建筑的风气,很多古老的建筑都面临被摧毁的厄运,这是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残酷的一面,对于古建筑来说更是有着毁灭性的打击。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可贵的是,梁思成先生早就有了保护古建筑的意识,他的一生都在为保护古建筑而努力奔走,正是在梁思成的努力之下,真武阁才被保存了下来。随着时光的流逝,真武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发现它虽然是一座古建筑,却具有现代建筑结构,有着不可思议的超前性

因此早在1982年,真武阁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那以后真武阁就受到了应有的保护,无论岁月受到什么样的洗礼,它都值得被温柔对待。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真武阁如一位耄耋老者,安然地应对历史沧桑、社会变迁,沉淀出一种睿智和优雅。

2、真武阁里的神仙,太子长琴是什么神仙

太子长琴是什么神仙?传说出生时天地都为他歌唱?

太子长琴是《山海经》中出现的神话人物,颛顼后代祝融的儿子。《山海经·大荒西经》云:“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有五彩鸟三名,一曰皇鸟,一曰鸾鸟,一曰凤鸟。”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是处榣山,始作乐风。

太子长琴是火神祝融的儿子,传说他出生的时候怀中抱着一把小琴,天地都因为他的出生而欢唱。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人家太子长琴的文艺范,不只只是天赋,人家是是妥妥的文艺世家啊,祖上几代都是文艺青年啊,到了他这一代更是把家族的文艺技能点满了。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不仅是文艺武艺也是高强传说太子长琴参加过三天界大战,第一次:阪泉之战,黄帝对炎帝;第二次:涿鹿之战,黄帝对蚩尤;第三次:于昆仑不周山,祝融对共工,文武全才长得又帅又有气质,果然这种人只能出现在神话里。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因为文献记载很少,只找到了宋代虞汝明整理的《古琴疏》扩展出的故事:“祝融取榣山之榇(chèn)作琴,弹之有异声,能致五色鸟舞于庭中。琴之至宝者,一曰皇来,二曰鸾来,三曰凤来,故生长子即名曰琴。”所以很多人认为应该叫太子长“zhǎng”琴。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太子长琴的记载很少,我很喜欢一款游戏叫古剑奇谭中的人物设定,尤其是那句“何以飘零去,何以少团栾,何以别离久,何以不得安,指云问天道,琴鸣血斑斓。

游戏中太子长琴原本是火神祝融所制作三把琴中的凤来琴所化,被女娲以命魂牵引之术成为完整生灵,为太古时代三界第一乐师。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太子长琴于榣山水湄边结识的一只每天来听琴的水虺叫悭臾(qiān yú)与太子长琴相约,待修炼成通天彻地之应龙后,定要太子长琴坐于龙角旁,带其上天入地,乘奔御风,往来山川之间。后来太子长琴登仙因为工作原因又下界三百年,期间未曾见过悭臾。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又过了很久南方有黑龙作怪,太子长琴和祝融共工一起降服,黑龙逃入不周山三人跟着追过去,在战斗过程中太子长琴认出了黑龙就是悭臾,一时想起以前的事情错失战机,导致不周山坍塌酿成大祸。

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

因触犯天条被罚永去仙籍,轮回往生皆为孤独之命,寡亲缘情缘。投胎途中被龙渊部族之工匠角离以血涂之阵夺去命魂四魄铸焚寂之剑,二魂三魄不甘散去,附于角离之子命魂。几千年来使用渡魂之术跳脱轮回,期间曾化名东方先生、欧阳少恭等.....后面还有这里就不叙述了,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看一下,有点类似于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本文关键词:真武阁原理,真武阁是谁建的,真武阁故事,真武阁里的神仙是谁,真武阁里的神仙叫什么。这就是关于《真武阁里的神仙,屹立400余年未倒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878903/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