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安徽科技学院是几本院校
安徽科技学院是二本院校。
安徽科技学院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的本科教育,1993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历经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科技学院王牌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医学、动物医学。
省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应用化学、植物保护。
省级重点学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营养学、兽医学、作物学、草业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徽科技学院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zy.offercoming.com安徽科技学院怎么样
安徽科技学院是一个老牌的二本类高等教育院校,学校历经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是一所师资力量强大,学习氛围浓厚,学校环境优美的好学校,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点了解该学校:
1、基础设施。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现有5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6个专业群实验中心(室)和7个学科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各1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9个。馆藏纸质图书137万册,电子图书128万册。
2、师资力量。学校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36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63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
3、学科建设。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农、工、理、管、经、文、法、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优势农科和新兴工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
扩展资料:
安徽科技学院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50多部,发表二类以上学术论文120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66项。获批专利683项,其中发明专利202项,连续多年稳居省内高校前十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500余项。
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留学游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等26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拥有3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先后有255人赴美、韩攻读本科双学位,94名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
参考资料来源:安徽科技学院——学校简介
安徽科技学院到底怎样有多差
安徽科技学院,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农、工、管、理、文、医、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创办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2005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安徽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学校位于蚌埠市东郊,交通便利,环境幽美。中文名:安徽科技学院校训:敬业、垂范、实践、创新创办时间:1950年类别:公立大学所属地区:中国安徽主要奖项: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院长:刘宁目录[隐藏]学校简介办学指导思想校徽师资力量办学规模办学成果学校发展历史沿革
[编辑本段]学校简介安徽科技学院坐落于美丽的淮河之滨,灵杰的古城凤阳。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学校已发展成为农、工、管、理、文、医、法、经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大学安徽科技学院占地面积1160亩,校舍建筑面积375774平方米,纸质图书778760册,电子文献1327215册,中外文数据库1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700万元;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生物s技术中心、计算中心等28个实验室和家禽疫病防控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种植科技园、畜牧科技园、食品科技园、工程训练中心等6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9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安徽科技学院现有生命科学学院、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文法学院、理学院、植物科学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食品药品学院等12个教学院部,生物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技术教育、财务会计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动物科学、农学、中药学等48个本科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4263人。[编辑本段]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注重发展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农科、工科为主,管、理、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立足安徽,面向全国,培养知识结构优、实践能力强、敬业精神强、创新创业意识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职教师资。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战略,逐步把学校建成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编辑本段]校徽校徽主题由学院英文校名缩写首字“A”演变成展翅高飞的凤凰,校徽既说明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凤阳,又象征学院广大师生勇于探索科学奥妙、努力攀登知识巅峰。中心圆点宛如科技球,突出学院的办学内涵;形似冉冉旭日,昭示学院朝气蓬勃、前程辉煌。中间两道蓝色浪潮,寓意学院开拓奋进,追求卓越。图案中的1950,表明学院发展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编辑本段]师资力量该校在职教职工799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人,正、副教授191人,博士、硕士近400人,省级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45人,另有一大批省级拔尖人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家、省级优秀教师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师23人。[编辑本段]办学规模学校占地面积1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75774平方米,纸质图书79.2万册,电子文献132.7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5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700万元;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生物技术中心、计算中心等28个实验室和家禽疫病防控监测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玉米育种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种植科技园、畜牧科技园、食品科技园、工程训练中心等6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90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食用菌、家禽、动物药品、明文化等12个研究所。[编辑本段]办学成果春风化雨花千树,硕果累累傲金秋。学校秉承“敬业、垂范、实践、创新”的校训,艰苦创业,锐意进取。安徽科技学院连续15年被评为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安徽科技学院图书馆进单位,先后被授予安徽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三年来,共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6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国家级课题7项,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社科规划项目、软科学等省(部)级科研课题30项;发表学术论文1249篇,被四大检索收录28篇;出版学术专著20部,获专利9项。共获厅级以上科技成果奖46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主持制定1项具有学校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农业行业标准“鸡马立克氏病强毒感染诊断技术”。办有公开发行的《安徽科技学院学报》和《安徽科技学院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韩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教育和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协作。[编辑本段]学校发展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2005-2009年,共主持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64项。并积极与美国、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安徽科技学院主楼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的办学理念,立足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不断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办学特色。学生就业渠道广泛,就业能力强,全国各行各业都活跃着我校学生的身影。苗娟等大学生小岗创业的先进典型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受到中央和省委领导高度评价。毕业生质量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该校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0%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学校学习气氛浓厚,在每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都有大批学子被中科大、人大等名校录取。在2008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2009年被安徽省省教育厅、财政厅批为省级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立项建设单位。春风化雨花千树,硕果累累傲金秋。学校秉承“敬业、垂范、实践、创新”的校训,艰苦创业,锐意进取。连续16年被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先后被授予全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校、安徽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校园文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在迈向新的历史征程中,安徽科技学院正意气风发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而努力奋斗![1]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