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教师节的来历
中国自古就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光是对教师的称谓就有不下十种,如先生、夫子、师父、师傅、西席、教授、助教、博士等等。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就提出“弟子事师,敬同于父”。古代教师节分很多种:特定节令、塾师生日和孔子诞辰等等,泱泱中华尊师重教的传统久矣。在古代,不论大小节日,可以说都是“教师节”!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细说一下教师节的来历~
1、最早的教师节
葡萄牙是世界上最早确定教师节的国家。1899年4月18日,葡萄牙亚科莫布大学的毕业生为了感谢老师的教育之恩,纷纷向老师敬献彩带,老师则在彩带上签名后还给学生留作纪念。后来,葡萄牙政府就把4月18日这一天定为教师节,每年举行庆祝活动。葡萄牙的这一做法,后被许多国家效仿。
美国将每年9月28日定为教师节,俄罗斯将每年10月的第一个周日定为教师节,法国的教师节为每年的12月25日,德国将每年6月12日定为教师节,印度将每年9月5日定为教师节,泰国将每年1月16日定为教师节,匈牙利将每年6月的第一个周一定为教师节,朝鲜将每年9月5日定为教师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1994年宣布每年10月5日为“国际教师节”,目的是为了向全世界的所有教师表达国际社会的崇敬之情,“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他们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为把今天的孩子培养成明天的公民所承担的巨大责任”。
2、民国教师节
中国最早出现教师节之说是在1931年,由当时的上海大夏大学教授邰爽秋、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教授程其保等教育界热心人士联络京、沪教育界人士在南京集会,拟定每年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并发表《教师节宣言》,提出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增进教师修养3项目标,这在全国各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1939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立孔子诞辰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发了《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邰爽秋等人等来了当局对教师节的承认,但当局对教师节的纪念方式却让他们失望,因为纪念重点转到了对孔教“人伦”的观念。所以,教师节当时未能在全国推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教育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商定,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
1981年11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包括叶圣陶、雷洁琼在内的中国民主促进会的17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确定全国教师节日期及活动内容。该提案被全国政协编为第170号提案。
1982年4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联合向中央书记处提交关于恢复教师节的请示报告,报告中建议以马克思的诞辰日5月5日为教师节。
1983年3月,在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上,方明和民进18位政协委员联名再次提出“建议恢复教师节案”。
1984年12月,教育部党组和全国教育工会分党组关于建立教师节的报告送中央书记处并报国务院。报告中说,“根据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研究,建议确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在新学年开始,新生一入学,即开展尊师活动。……如中央和国务院原则上同意建立‘教师节’,我们建议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颁布”。
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同年9月10日,国家教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大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个教师节。万里在会上发表讲话,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全国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热烈祝贺节日。教师节的恢复和确定,标志着尊师重教的中华民族传统得到继承发扬。
教师节衍生的文化
既然是一个国家法定的节日,当然充满形式感也是一种必须有的事情。中国第一套“教师节”邮票,即发行于1947年8月27日,这套邮票共4枚,图案内容为孔子像、孔子讲学的杏坛、孔子墓、孔府中大成殿。
1986年9月10日,原邮电部发行一套“教师节”纪念邮票,全套1枚,面额8分。齿孔11度,背面刷胶。邮局全张枚数56。北京邮票厂印刷。票幅规格40毫米乘27毫米。发行量5990.69万枚。图案由黑板、讲台和献给老师的鲜花组成。票名、铭记和面值等文字设计在黑板的左上角,采用黄色与白色。
“教师”这个名字赋予我们的情感的确太多了。“尊师重道”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中,“师”总是受人尊敬,被人爱戴的。
教师节的来历是怎么来的
1966年10月5日,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
1994年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从是年起,每年10月5日为“国际教师节”,目的是为了向全世界的所有教师表达国际社会的崇敬之情,“感谢他们的辛勤劳动,他们的敬业精神,以及他们为把今天的孩子培养成明天的公民所承担的巨大责任。”就在这年10月5日,出席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第44届会议的代表,欢聚一起庆祝“国际教师节”的诞生。
1985年,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教师节的议案,会议决定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85年9月10日,是中国第一个教师节。
教师节的来历是什么
有关教师节的来历,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教师节是1931年。当时,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在南京中央大学集会,发表要求“改善教师待遇,保障教师工作和增进教师修养”的宣言,并议定6月6日为教师节,也称双六节。
不久,国民党政府先是同意6月6日为教师节,后又将教师节改为8月27日(孔子生日)。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曾恢复6月6日为教师节,教育部通告各地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组织庆祝活动。1951年全国教育工会成立,教育工作者被确认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51年4月19日,教育部长和中国教育工会全国委员会主席发表书面谈话,宣布“五一国际劳动节”同时为教师节。但由于这一天缺少教师的特点,执行的结果并不理想。特别是1957年以后,在“左”的思想影响下,教师不受重视,教师节实际上已不再存在。
建立教师节,标志着教师在我国受到全社会的尊敬。这是因为教师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国家的未来。教师的工作同每个家庭、每个儿童、少年、青年息息相关。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教师是铸造人类文明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和建设者。人类文明发展的连续性,有赖于一代又一代的教师的劳动。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