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内容

百科 2025-10-20 06:25:12 手游攻略 阅读:9591次

安全消防知识讲座内容

进行了一场形象生动、切合实际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是必要的,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提供给大家参考和了解,希望大家喜欢!

——火灾的预防与扑救篇

一火灾预防的主要措施

1、增强消防安全意识

只有提高了防火安全意识,才会时刻留意身边的火患,控制一切火源;才会把预防火灾放在首位,时刻保持高度警惕;才会主动学习消防知识,掌握防范措施,控制火灾事故的发生。

2、遵守学校防火制度

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学校制定有关防火安全管理规定,诸如不得私拉乱接电源,不得未经批准随意增加用电装置,禁止使用“电炉”、“热得快”;禁止在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吸菸;禁止在宿舍使用蜡烛等。绝大多数同学均能规范遵守,但也有极少数同学因为缺乏认识,常常违规而行,导致火灾发生。根据北京市消防局统计,1999年,北京发生在校园里的火灾共70起,其中,由电器引起的有27起;2000年,77起火灾中有28起是由电器引起;2001年,63起火灾中由电器引起的有24起。而上述电器火灾中,因违规造成的占95%。为此,同学们要从中吸取教训,严守校纪。

3、加强消防法规学习

火灾防范管理要依法进行,这是因火的破坏性所决定的。为有效控制火灾的发生,我国以法律的形式进行了强制性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及一百一十五条,对防火及过失引起火灾的法律责任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其中故意纵火最高刑罚是死刑。

二火灾扑救的主要方法

1、迅速拨打报警电话

救火必须分秒必争,发生了火警,在扑救的同时,要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在拨打火警电话时要沉着冷静,讲清火灾的单位、地点及自己所用的电话号码,并尽可能讲清楚着火物件、型别和范围以便消防队“对症下药”。同时派人在校门口和必经的交叉路等候,为消防车迅速到达火场赢得时间,减少火灾损失,与此同时,应迅速报告学校有关部门,以便及时组织人员扑救。

2、及时扑救初起火灾

灭火的方法有:冷却灭火法、窒息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抑制灭火法等。及时、正确运用各种方法扑灭初起火灾,是减少火灾损失,杜绝火场致人死亡的最重要一环。

1隔绝空气灭火法。使燃烧物隔绝空气,因缺氧而熄灭。如点燃的蜡烛烧燃了课桌上的纸张、书本等时,不能挥舞拍打,用一条溼润的毛巾覆盖在上面,火就能熄灭;食堂炒菜时,油锅内的油起火,盖上锅盖,就可使火熄灭;电器、煤气着火都可用毛毯、棉被覆盖灭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应用的也是这个道理,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援燃烧,可覆盖在可燃物上隔绝空气,使火熄灭。对于赤磷、硫磺、电石、镁粉等化学易燃物的燃烧,常用干粉、干沙、干土灭火。

2冷却降温灭火法。用水、干冰等直接喷撒在燃烧物上,水、干冰气化吸收热量降温,且形成水气、二氧化碳隔绝空气,一般说来水是很好的灭火剂。但对于某些物品的失火则不能用水扑救,只能使用专门的灭火器材和装置。如金属钠、钾、钙、碳化钙等遇水会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和热量,引起剧烈燃烧或爆炸。对于轻于水的油类等物质着火,用水扑救会扩大燃烧范围。高压电器装置未断电时,若用水扑救,可能引起导电。其他如纸制品仓库、精密仪器、高温生产装置失火都不宜用水扑救。储备有浓硫酸、浓硝酸等物品的仓库失火也不宜用水扑救。

3可燃物隔离灭火法。把燃烧火源与周围可燃物分离开来。如森林灭火,常常开辟隔离带,使火势不再蔓延而得以控制;把失火处附近的液化气罐和其他可燃物移开;或把不大不重的着火物移至空旷处等,都是有效的办法。

三火灾扑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一边报警,一边接应,一边组织人员扑救。

2、沉重冷静,听从指挥,积极配合遵守秩序。

3、控制火势,救人在先,尽量减少火灾损失。

4、相邻居室,切勿开门,防止浓烟烈火侵入。

5、呼吸慢浅,匍匐前行,呼吸近地新鲜空气。

6、谨慎上楼,屏住呼吸,避免浓烟上升窒息。

7、溼润毛巾,掩住口鼻,低头弯腰抓地慢行。

8、关紧房门,探头呼叫,等待紧急求援脱险。

消防知识讲座

具体内容:

一、火场逃生15法

火魔无情,当你被困在火场内生命受到威胁时,在等待消防员救助的时间里,如果你能够利用地形和身边的物体采取积极有效的自救措施,就可以让自己的命运由“被动”转化为“主动”,为生命赢得更多的“生机”。火场逃生不能寄希望于“急中生智”,只有靠平时对消防常识的学习、掌握和储备,危难关头才能应对自如,从容逃离险境,在这里.仅介绍15种火场逃生的方法。

(1)绳索自救法:家中有绳索的,可直接将其一端拴在门、窗格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手脚并用.脚成绞状夹紧绳子,双手交替一上一下往下爬。并尽量用手套、毛巾将手保护好,防止顺势滑下时脱手或将手磨伤。

(2)匍匐前进法:由于火灾发生时烟气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间,因此在逃生过程中应尽量将身体贴近地面匍匐或弯腰前进。

(3)毛巾捂鼻法:火灾烟气具有温度高、毒性大的特点,一旦吸人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烫伤或中毒.因此疏散中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温及过滤的作用。

(4)棉被护身法:用浸泡过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盖在身上,确定逃生路线后用最快的速度直接钻进火场并冲到安全区域,但千万不可用塑料雨衣作保护。

(5)毛毯隔火法:将毛毯等织物钉或夹在门上,并不断往上浇水冷却,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烟气侵入,从而达到抑制火势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时间的目的。

(6)被单拧结法:把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并拧成麻花状,如果长度不够可将数条床单、被罩等连接在一起,按绳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墙爬下。但一定要将床单、被罩等扎紧扎实.避免其断裂或节头脱落。

(7)跳楼求生法:火场上切勿轻易跳楼!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住在低楼层的居民可采取跳楼的方法进行逃生。但首先要根据周围地形选择较低的地面作为落地点,然后将席梦思床垫、沙发垫、厚棉被等抛下作缓冲物.并使身体重心尽量放低,做好准备后再跳。

(8)管线下滑法:当建筑物外墙或阳台边上有落水管、电线杆、避雷针引线等竖直管线时,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时应注意一次下滑的人数不宜过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线损坏而致人坠落。

(9)竹竿插地法:将结实的竹竿、晾衣杆直接从阳台或窗台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层平台,两头固定好以后顺杆滑下。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内容

(10)攀爬避火法:通过攀爬阳台、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围的脚手架、雨篷等凸出物以躲避火势。

(11)楼梯转移法:当火势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将楼梯封死时,住在上部楼层的居民可通过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顶.转移到另一人家或另一单元的楼梯进行疏散。

(12)卫生间避难法:当实在无路可逃时,可利用卫生间进行避难.用毛巾紧塞门缝,把水泼在地上降温,也可躺在放满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万不可钻到床底、阁楼、衣橱等处避难,因为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烟气。

(13)火场求救法:发生火灾时,可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敲击金属物品或投掷软物品,白天应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或白布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

(14)逆风疏散法: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风向来确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场上风处躲避火焰和烟气。

(15)搭“桥”逃生法:可在阳台、窗台、屋顶平台处用木板、竹竿等较坚固的物体搭在相邻单元或相邻建筑上,以此作为跳板过渡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二、火灾逃生策略

水火无情,人所共知。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说,近5年来,全世界平均每年有2070多万人在大火中丧生,受伤的就更难以计数了。美国消防协会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也指出,在给人类造成的众多危险中,火灾是威胁最大的一种。以美国为例,每100户家庭的成员在一生当中,平均会遇上两次严重火灾的发生。

面对大火肆虐的危急时刻,千万不要慌乱,必须根据火势实情,选择最佳的自救方案,坚持“三要”、“三救”、“三不”的原则,才能化险为夷,绝处逢生。

“三要”指

0要熟悉自己住所的环境

0要遇事保持沉着冷静

0要警惕烟毒的侵害

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做到对住所的楼梯、通道、大门,紧急疏散出口等了如指掌,对有没有平台、天窗,临时避难层(间)心中有数。不妨列好一份房间逃生清单,写上你房间里一切可以用于出口的地方,例如,门、窗、天窗、阳台等。应该记住每间卧室都有两个出口,那就是除了门以外,还能将窗户作为紧急出口使用。另外,要让全家人,特别是儿童,了解门锁结构,直到如何开关窗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一个被螺丝固定了的纱窗会使得窗户无法成为紧急出口。因此,门窗应确保容易开关。还必须教会孩子,在紧急情况下,可用椅子或其它坚硬的物品砸碎窗户的玻璃。

去娱乐场所休闲消遣,或者到外地出差、旅游、度假,也应该对舞厅、影剧院、游戏厅、旅馆、饭店等有所了解。这样一旦发生火灾等险情时,就不会慌了手脚,盲目乱闯了。

面对熊熊大火,只有保持沉着和冷静,才能采取迅速果断的措施,保护自身和别人的安全,将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有的人因为乱了方寸,出现错误的行动,结果延误了逃生的分分秒秒。例如,只知道推门,而不会用力去拉门;错把墙壁当作,用力猛敲;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盲目跳楼……

在火灾中,最大的“杀手”并非大火本省,而是在焚烧时所产生的大量有毒烟雾,其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另外还有氰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等。消防专家的研究表明,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为1%时,人呼吸数次后就会昏迷过去,一致两分钟便可引起死亡。据统计,在美国的火灾中,因烟雾而窒息或中毒造成死亡的人数占遇难者的三分之二以上。

为此,专家们建议,当火势尚未蔓延到房内时,设法去防堵烟火。可以紧闭门窗,用浸湿的棉被将孔隙堵住,并不断浇水,防止烟火窜入。同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其除烟率达60%~100%,可滤去10%~40%的一氧化碳。

如果门发热或者烟雾已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就必须设法逃脱。用湿毛巾将鼻子和嘴捂住,尽快地撤离火场。在火势过大过猛烈、出口通道被浓烟堵住,且没有其它路线可走时,可用湿棉被为掩护贴近地面的“安全带”,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和房间。绝对不能以身体站直的姿势去跑。因为冷热空气是对流的,有毒烟气漂浮在房屋空间的上部,而贴近地面的地方会跑进一些新鲜空气供人呼吸。而站着跑则可能无法呼吸,窒息而死。尽可能地把门打开一点点并迅速通过,随后立即将其重新关上。因为门大开时会跑进氧气,这样一来,即使是要焖熄的火也会骤然燃烧起来。

“三救”指

0选择逃生通道自“救”

0结绳下滑自“救”

0向外界求“救”

发生火灾时,利用烟气不浓或大火尚未烧着的楼梯、疏散通道、敞开式楼梯逃生,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果能顺利到达失火楼层以下,就算基本脱险了。

在遇上过道或楼梯已经被大火或有毒烟雾封锁后,该怎么办呢?应该利用墙外排水管,及时下滑;或者用结实的绳子(或把窗帘、床单撕车程较粗的长条结成的长袋子),将其一端牢牢地系在自来水管或暖气管等能负载体重的固定物上,另一端从窗口下垂至地面或较低楼层的阳台处等,然后自己沿着绳子下滑,逃离火场。倘若自己被大火封锁在楼内,一切逃生之路都已切断,那就得暂时退到房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厨房或卫生间。呆在房间里,并不时消极地坐以待毙。可向门窗浇水,以减缓火势的蔓延;与此同时,通过窗口向下面呼喊、招手、打亮手电筒、不断向窗外投掷软物品、敲击可发声的器皿等,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消防队员的救援。要注意的是,火灾时呼叫往往不易被发现,可以用竹竿撑起颜色鲜艳的衣物不断摇晃。

“三不”指

0“不”乘普通电梯

0“不”轻易跳楼

0“不”贪恋财物

发现火灾后,人们为了阻止大火沿着电气线路蔓延开来,都会拉闸停电。有时候,大火也会将电线烧断。如果乘坐普通电梯逃生,遇上停电可就麻烦了,既上不去,又下不来,无异于将自己困在“囚笼”里,其危险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当然,按照防火要求安装的消防电梯除外,因为它有单独的电源控制和其它安全设备,可用于人员的疏散。

跳楼求生的风险极大,弄不好往往不时死就是伤,导致腰椎骨折甚至颅内出血,不可轻取。即使在万般无奈之际出此下策,也要讲究方法。首先,可把棉被、席梦思床垫等仍出窗外,以便身体着落时不直接与硬的水泥地或者石头路面相撞,减少受伤的可能性,然后爬到窗外,双手抓住窗沿,身体下垂,双脚落地跳下,缩小与地面的落差。

火灾来势极快,10分钟后便可进入猛烈的阶段。据有关资料记载,当火灾达到猛烈的阶段时,烟气的水平扩散速度为每秒钟0.5至0.8米,烟气的竖向垂直扩散速度就更快了,每秒钟可以达到3.4米,并且常常伴有“爆炸”和建筑物坍塌等紧急情况发生。因此,消防专家警告,遇到火灾时,必须迅速疏散逃生,千万别为穿衣或寻找贵重物品而浪费时间,因为任何珍宝都比不上生命珍贵。更不要在已经逃离火场后,为了抢救财物而重返火口,到头来只能是人财两空,自取灭亡。对于火灾烧伤,应采用如下方法加以现场救护。

“灭”如果从火灾现场逃生时衣服着火,这时千万不要站立,也不要跑动,那样会加速周围空气的流动,掀起火势。应该在地面滚动,或用毛毯裹住身体以扑灭火苗。千万不要用灭火器直接对人喷射,以免造成意外。

“查”检查伤员,看有无危及生命的严重损伤。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清除口鼻内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对心跳停止者,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防”烧伤后都会有严重的疼痛和烦躁不安,应给予强力镇痛药。严重烧伤引发休克时,现场快速输入生理盐水以抗休克。烧伤病人因灼烤而口渴时,不能给予大量白开水,而应给予烧伤饮料。

“包”现场救护一定要注意保护

希望能帮到你

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内容

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资料

火灾常识

1、火灾特点:

(1)燃烧猛烈,蔓延快。在厂房和坑道,火灾极易沿着电气线路和通风管道蔓延,我矿由于存放的易燃易爆物品较多,这些物资一旦被引燃,火势异常猛烈,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大面积火灾。

(2)火灾伤亡大。厂房内由于结构复杂,疏散通道狭长曲折,安全出口少,不利于疏散。燃烧会产生大量高温有毒的烟气,极易人的中毒窒息,造成巨大伤亡。

(3)经济损失大。库房、厂房内由于有大量物资设备,一旦发生火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扑救困难。高层建筑由于楼房高、结构和使用性质上的复杂性,可燃物多而集中,导致燃烧快而凶猛,最健全有效的组织和现代化的装备,也无法保证有效和成功的扑灭高层建筑的火灾。

2、燃烧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

3、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是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花、麻、纸张火灾等。B类是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是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D类是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铝等火灾。

4、制止火灾发生的基本措施包括:

(1)控制可燃物,以难或不燃的材料代替易燃或可燃的。

(2)隔绝空气,使用易燃物质的生产应密闭的设备中进行。

(3)消除着火源。

(4)阻止火势蔓延,在建筑物之间筑防火墙,设防火间距,防止火灾扩大。

5、灭火方法: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或使燃烧反应消失,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现行灭火基本方法有四种:

(1)冷却法: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燃点,促使燃烧过程停止。例如使用水灭火。

(2)窒息法:减少燃烧区域的氧气量或采用不燃烧物质冲淡空气,使火焰熄灭。例如用砂土埋没燃烧物,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救火灾。

(3)隔离法:把燃烧物与未燃烧物隔离。例如将起火点附近的可燃、易燃或助燃物搬走。

(4)抑制法:让灭火剂参与到燃烧反应过程中去,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我们认识到燃烧必须同进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着火源。前面我们已经介绍灭火都是为了破坏已经产生的燃烧条件,只要能去掉一个燃烧条件,火即可灭。根据这个基本道理,从灭火斗争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以下几种基本方法。我们只要撑握了这些基本方法,就可以按照客观的实际情况,创造出多种多样具体的、有效的灭火方法来。

1、隔离法:将着火的地方或物体与其周围的可燃物隔离或移开,燃烧就会因为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实际运用时,如将靠近火源的可燃、易燃、助燃的物品搬走,把着火的物件移到安全的地方;关闭电源、可燃气体、液体管道阀门,中止和减少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域;拆除与燃烧着火物毗邻的易燃建筑物等。

2、窒息法:阴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实际运用时,如用石棉毯、湿麻袋、湿棉被、湿毛巾被、黄沙、泡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在燃烧物上;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的建筑和设备门窗、孔洞等则灭火效果更佳。

3、冷却法: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降低燃烧物的温度。当燃烧物的温度到该物的燃点以下时,燃烧就停止了。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可燃上,使其温度降低,防止辐射热影响而起火。冷却法是灭火的主要方法,主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冷却降温。

4、抑制法:这种方法是用含氟、溴的化学灭火剂(1211)喷向火焰,让灭剂参与到燃烧反应中去,使游离基链锁(俗称("燃烧链")反应中断,达到灭火的目的。

以上方法在实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并用,以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006329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