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温榆河的基本简介)

百科 2025-10-19 18:14:55 手游攻略 阅读:1564次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温榆河的基本简介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温榆河的基本简介

温榆河的开发利用,始于汉代。因此,它的名称最早正式见于《汉书·地理志》与汉代桑钦编撰的《水经》。至北魏时,籍属琢郡的郦道元作《水经注》,第一次对温余水源流与其各大支派,进行了周密详实的考察论证,不仅被后世学者引为依据,而且引起统治者的极大关注。从此之后,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古代文献中有关开发利用温榆河的记载,便屡见不鲜,内容丰富。

很早以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已定居在温榆河流域。古人以温榆河为无数泉水汇流而成,谓之“百泉水”,又称“湡水”。唐尧虞舜之时,都曾定都幽都。幽都地处太行山脉之阳,有“帝都之山”、“幽都之山”与“燕山”等名山。那个时候,温榆河流域属于幽州,为“帝都”之区。《山海经》称“西望幽都之山,浴水出马”。湡、浴二字,古音相近。或许湡水即为浴水。由于年代久远,更何况当时尚无文字记载,此语已无从考究。此外还有一说,即万里长城筑成后,秦始皇东巡,路经“关山”一带地方,称此河为“清夷水”。这一说法虽不见于正史,但却似乎有所依据。然而,温榆河首次载于史册之初名为温余水,简称温水;直至辽代,始改今名,又称榆河,俗称富河。

温榆河的源头,分为正源、重源与别源。

发源于“关山”诸泉之水,汇为一流,南流至军都关即“居庸故关”下入口,称关沟水,是谓正源。位于北京西面的太行山脉诸山,通称西山。关沟水缘西山东麓南流,至居庸关“南流出关,谓之下口”。所谓“下口”,是指南口而言。水流自南口折西东流,“潜伏十许里”,又从地中涌出,“重源潜发,积而为潭,名温余潭”,是谓重源。泉水温热,寒冬不冰。温余水即由此得名。温榆河正源的源头,出自今北京市延庆县南境“居庸界”山诸泉。

具体些说,温余潭水东流,左有源出翠屏山诸泉之水,自翠屏山口即德胜口南流,绕经明陵注之;折而东南流,经双塔店,源出孟村一亩泉之塔界水,与源出四家庄诸泉之水,皆东流注之,名北沙河;自双塔店以下一段河道,又名双塔河。其水东南流,至丰瞻(亦作“丰善”)村,源出北山诸泉之水,称东沙河,“南流经芹城,称芹城水”,但芹城已无从查考,疑似流经昌平故城西之昌平水,明清史书地志亦作易京水,源出西山神头岭丁蓼泉,称丁蓼水;其水“东南流经郁山西,谓之易荆水”;易荆水东流,左纳源出虎谷山虎眼泉之水;又东流经沙河镇南,源出白浮、瓮山之水,与源出孤山之水,汇为一流,东南流注之;折而东南流,至沙河镇东南三岔口,与北沙河、东沙河合流之水交会,称温榆河。

温榆河中游通称沙河,自昌平流入顺义县西南境,俗称西河;东南流经天柱村;又东南流十余里经苇沟村;村东临温榆河渡,渡南有战国齐长城遗迹;流至到东南与通州交界处,与潮白河交会,入通州境;流至州城北关闸,即以北间为分界线,以上河道统称之为温榆河,以下河道因为汉代始于其地置“路县”,遂名之为潞河。明清时期,潞河变成京杭大运河北端的一段河道,所以又名北运河。其水东南流经香河、武清二县,至天津丁字沽,与卫河即南运河合流,东入海河,由直沽注于海。

温榆河的别源,为数甚多,主要出自西山诸泉,其次出自北山诸泉。这是温榆河在水源上最突出的一大特点。传说古人称之为“百泉水”,是很有道理的。其别源诸泉之水,分别汇成温榆河上流三大支派,即:源出西山诸泉之水有二,一支注入正源径流,称北沙河,又称双塔河;一支位于北沙河南面,称南沙河;另外一支源出北山诸泉之水,称东沙河。温榆河古称温余水,因干流北侧有汤山一带温泉水汇入,且水量较大而得名,辽代始称温榆河。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温榆河的基本简介)

温榆河发源于北京市燕山南麓的昌平、延庆、海淀一带山区,东沙河、北沙河、南沙河三条支流在昌平区沙河镇汇聚成温榆河干流,沿途依次汇入蔺沟河、清河、龙道河、坝河、小中河等支流。温榆河属于北运河水系上游干流河道。

北运河是海河北系四大河流之一,是北京市中部地区的主要排水河道,境内干流总长90.3公里。北运河干流分为两段,通州区北关拦河闸以上称温榆河,以下称北运河。温榆河干流自沙河闸至北关拦河闸,河道全长47.4公里,流域面积2478平方公里。

历史上的温榆河,曾经对京北的政治、经济发挥过重要的作用。南北沙河在明朝就成为两岸农田灌溉的重要水源。明朝隆庆六年(公元1572),朝廷派军士3000人,疏通了南沙河至通州渡口的70公里河道。从此,昌平驻军及守陵、建陵军民的口粮,便由江南经北运河直抵昌平境内。万历年间,为加大南沙河水量,又将小清河引入南沙河。此后,南沙河便成为京北一条水路运输动脉。

然而,近二十年,温榆河两岸人口骤增、企业密集,大量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注入南北沙河。尤其是北沙河,每到夏季臭气弥漫。南沙河不要说金翅鲤鱼,连螺蛳、河蚌也已濒于绝迹。昔日一脉清流的温榆河,已成为一条污水沟。流域内有783个排污口,年排污量占本市总排污量的三分之一。2001年10月,市委、市政府领导考察了温榆河水域的流量、水质、污染治理等情况,作出了加快建设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实现水清、岸绿、通航的决策,还原“北京母亲河”秀丽的面貌。

2002年1月7日市政府专题会议审议了“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总体规划初步成果;1月10日刘淇等市领导视察温榆河,并对规划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由市规划委组织、市规划院、市水利局与市政府研究室共同编制完成规划成果。

2002年10月13日,市委书记贾庆林等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温榆河进行了视察,并就综合治理温河、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等问题作了重要指示;并提出由市规划、水利部门和市政府研究室共同编制该地区的水系整治及用地规划,制定规划实施的相关政策。

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规划中,水系整治及污水治理规划包括全流域范围;沿线用地规划为沙河水库至北关闸段河道两侧各约1.5公里宽度,规划区总用地面积约167平方公里。其规划建设本着“蓄泄兼施”的原则,充分利用砂石坑、湖泊、洼地等扩大水面,回补地下水,涵养水源,消减洪峰,美化环境。按照温榆河的特点,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分级落实。同步实施治河与治污,实现温榆河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保持河道天然风光。温榆河沿线地区结合城镇建设和旧村改造,发展旅游、休闲、度假功能。

温榆河规划建设目标是通过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扩大水面和沿岸绿化,实现温榆河水清、流畅、岸绿、部分通航,满足城市排洪要求,创建优美的水生态环境。改善沿河生态和景观,使沿河地区成为城市的旅游休闲和景观带,创造最佳的人居环境。通过旧村改造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地区环境改善和城市化进程,实现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朝阳区境内,温榆河北起黄港乡沙子营,南至楼梓庄沙窝,全长22公里,占温榆河干流总长的46%。朝阳区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在沿河1.5-2公里宽的范围内,总面积约44平方公里。规划范围涉及黄港、孙河、金盏、楼梓庄4个乡。涉及村庄21个,人口26647人,村庄居住、公建占地面积754公顷,建筑面积212万平方米,企业占地344公顷,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在规划工作中,朝阳区遵循“以水为魂、以绿为体、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突出景观价值与生态功能,充分体现朝阳特色。

孙河属于北京哪个区

孙属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区孙河区位于朝阳区东北部的温榆河畔,属于北京第二条绿色隔离带和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的规划控制区。北邻顺义天竺空港工业区,西与昌平区隔江相望,东距首都国际机场3公里,南距东直门交通枢纽12公里。

温榆河湿地公园二期后沙峪规划涉及到古城村嘛

应该不涉及古城村。

市规自委发布了《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绿化隔离地区建设发展规划》,首次将一绿地区和二绿地区合二为一统筹规划,为首都绿隔地区发展“划重点”。其中,顺义将有序推进温榆河公园、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的建设。

据了解,温榆河公园顺义区工程总面积7.5平方公里,涉及后沙峪镇、高丽营镇和空港街道。其中,温榆河公园顺义一期位于后沙峪镇,预计今年年底基本达到开园条件,明年5月1日正式开园。

关于温榆河绿色生态走廊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011240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