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白细胞计数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计数偏高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医学上白细胞计数公式是什么
校正公式:白细胞校正数/L=M×(100/100+N)
M为未校正前白细胞数,N为在白细胞分类时,计数为未校正前白细胞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白细胞总数升高,是被非常关注的问题,这种升高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我们可以不必担心生理性因素造成的暂时性升高,但是绝对不能忽视病理性增高。当然,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白细胞数量升高和减少往往有以下情况:
1、生理性增高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剧烈运动后等。
2、病理性增高
化脓性细菌性炎症、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手术创伤等。
3、减少
病毒性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和放疗后等。
扩展资料
血液中的白细胞有五种,按照体积从小到大是:淋巴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
白细胞是无色有核的血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根据形态差异可分为颗粒和无颗粒两大类。
颗粒白细胞(粒细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颗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种颗粒白细胞即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活动的能力,是机体对抗入侵病菌,特别是急性化脓性细菌的最重要的防卫系统。当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减少时,机体发生感染的机会明显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趋化性,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减轻其对机体的损害,并能对抗组织胺等致炎因子的作用。嗜碱性粒细胞中有嗜碱性颗粒,内含组织胺、肝素与5-羟色胺等生物活性物质,在抗原-抗体反应时释放出来。
在人体的正常粪便中偶尔能见到少许白细胞,所以粪便检查中白细胞的多少可以作为肠道是否有炎症的一种依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白细胞计数
什么是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是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所含的白细胞数目。旧称白血球,是机体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范围
成人:(3.5~9.5)×10^9/L(3500~9500/mm3)
新生儿:(15.0~20.0)×10^9/L(15000~20000/mm3)
婴儿:(15.0~20.0)×10^9/L
儿童:(5.0~12.0)×10^9/L
医学检验白细胞计数怎样算
白细胞校正数/L=M×(100/100+N)
M为未校正前白细胞数,N为在白细胞分类时,计数为未校正前白细胞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计数到的有核红细胞数。
关于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偏高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上一篇:蝴蝶翅膀的颜色,蝴蝶的翅膀有几种颜色
- 下一篇:退档是什么(什么是提档然后退档)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