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郭守敬简介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郭守敬简介,做过什么贡献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郭守敬的一生简介
郭守敬出生在书香世家,祖父曾是金元之际的著名学者,不仅精通四书五经,而且熟知天文历算,擅长水利工程。闲暇时间,经常给郭守敬讲一些天文、水利等方面的知识。受祖父的熏陶,郭守敬从小就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1276年,南宋灭亡,元朝建立,结束了中国长期分裂的局面,全国人民迫切需要恢复生产。但蒙古以前使用的历法,误差较大,对农业生产极为不利。因此,元世祖迁都大都后,决定改旧法,颁行元代自己的历法,以适应历史发展的要求。他下令成立太史局,专门编定历法,由郭守敬、王恂主持修订新历。
郭守敬等人经过4年的时间,通过对大量观测资料的精密计算和综合研究,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编制出了精密准确的新历法——《授时历》,意思是“敬受民时”。期间,郭守敬进行了200多次晷影测量,测定出1277年到1280年3年半时间内的冬至时刻,推算出一年周期为365.2425天。比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只差26秒,且与现行的《格里高利历》几乎完全相同,但却比《格里高利历》早了几百年。
郭守敬不仅为我国的天文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水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早在1260年,郭守敬就曾帮助大名路长官张文谦到各地勘测地形,筹划水利工程,多次提出水利方面的良好建议。元初,大都的粮食供应不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元世祖决定开凿一条从天津到大都的水上通道,并疏通淤塞已久的大运河,命郭守敬负责整个工程的设计和督修。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将大运河疏通,水上通道建成,对增进南北航运、改善农业灌溉、促进生产贸易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惠及后世。
郭守敬是13世纪世界上有突出成就和发明创造最多的科学家之一,他以多方面的科学成就丰富了人类科学文化宝库,成为全世界人民所景仰的科学巨匠。
郭守敬简介,做过什么贡献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市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
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修订历法,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
扩展资料:郭守敬于金哀宗正大八年(1231年)生于顺德府的邢台县(今河北邢台)。郭守敬父亲的情况史传未载,有可能是早逝。他是由祖父郭荣抚养成人的。
西夏治水:中统三年(1262年),因时任左丞的张文谦的推荐,郭守敬在开平府受到元世祖忽必烈召见,他面陈关于水利的建议六条,每奏一事,忽必烈都点头称是,对他颇为赞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守敬
科学家郭守敬资料介绍
科学家郭守敬资料介绍郭守敬是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水利方面专家,这样一位科学家的资料是怎么介绍的?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科学家郭守敬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汉族,顺德府邢台县(今河北邢台市邢台县)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工程专家。早年师从刘秉忠、张文谦,官至太史令、昭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郭守敬简介,世称“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岁。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种天文历法著作。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订新历法,历时四年,制订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时历》,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为修订历法,郭守敬还改制、发明了简仪、高表等十二种新仪器。至元元年(1264年),郭守敬奉命修浚西夏境内的古渠,更立闸堰,使当地农田得到灌溉。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任都水监,负责修治元大都至通州的运河,耗时一年,完成了全部工程,定名通惠河,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1970年,国际天文学会以郭守敬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郭守敬环形山”。
1977年3月,国际小行星中心将小行星2012命名为“郭守敬小行星”。1郭守敬发明了什么因为郭守敬的老师是非常出名的刘秉忠,但是刘秉忠被忽必烈调入了朝廷,就将郭守敬举荐给了张文谦,左丞相是张文谦郭守敬简介,他将郭守敬推荐到了忽必烈那里,在面见忽必烈的时候他提出了很多有利于元朝的水利方面的改善,提出了六条建议,最后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在郭守敬的职位越做越大时,奉命修浚西夏、唐来、汉延等古渠,在当地立了闸堰,这样的方法就能够使当地的农田得到灌溉,在处理完了这些事情之后郭守敬就被升任都水少监。他的作为不仅是在水利方面,在他进入了工部变成了工部侍郎的时候,就和王恂一起修订了新历,提出了”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之器莫先仪表”的主张。《授时历》就是郭守敬发明的,他编纂的这部历法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部历法,到至今也有很多的人在研究和学习。而且他所做的都不止这些事情,在王恂去世了之后,他一人接下了太史院的全部事情,升任了太史令,《推步》、《立成》这几部书都是他编的,也是非常出名的。在后来元朝的不力下他的晚年生活也是很孤寂的,最终享年86岁。
郭守敬的主要贡献1276-1280年,历时四年完成《授时历》的编制,通行了360多年,堪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之一。1291年,负责修建了连接元大都和通州的大运河--通惠河。郭守敬编撰的天文历法著作有:《推步》、《立成》、《历议拟稿》、《仪象法式》、《上中下三历注式》和《修历源流》等十四种,共105卷。郭守敬为修历而设计和监制的新仪器有:简仪、高表、候极仪、2玲珑仪、仰仪、立运仪、证理仪、景符、窥几、日月食仪以及星晷定时仪12种(史书记载称13种,有的研究者认为末一种或为星晷与定时仪两种)。1981年,国际天文学会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3
文章分享结束,郭守敬简介和郭守敬简介,做过什么贡献的答案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