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意大利比萨斜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是干什么用的)

百科 2025-10-18 07:29:46 手游攻略 阅读:1455次

介绍一下意大利的比萨斜塔

比萨(Pissa-Pisa)是意大利的文化名城,因其比萨斜塔而闻名全世界。其实比萨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就是重要的海军基地和非常繁荣的海港。它曾经是地中海的强大航海国家,与热亚纳和威尼斯争霸一时。当时,比萨控制了周围许多邻国;但是,13世纪末的时候比萨被热亚纳和佛罗伦萨所压倒,最后不得不臣服于佛罗伦萨。比萨在全盛时期留下了众多的古代建筑和艺术,建筑上形成了独特的比萨罗马式样。比萨的教育发达,在12-13世纪就建立了大学。今天的比萨是意大利的著名大学城和重要的铁路枢纽。

拥有比萨斜塔的比萨大教堂广场非常著名,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比萨教堂广场拥有一组中世纪的建筑杰作:大教堂、洗礼堂、钟楼(theCampanile即斜塔)、与公墓(theCamposanto);他们对11-14世纪意大利纪念性建筑的艺术,发生过深刻的影响。

比萨斜塔(LeaningTowerofPisa)位于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是比萨大教堂的一座钟楼。斜塔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呈圆筒形;直径16米,共8层,2-7层是空廊,第8层是钟厅。塔内有螺旋式阶梯294级,游人由此登上塔顶或各层环廊,可尽览比萨城区风光。但是最近为了保护斜塔,限制每天登塔的人数;如果想上斜塔,必须提前去排队。在底层有圆柱15根,中间6层各31根,顶层12根,这些圆形石柱自下而上一起构成了8重213个拱形券门;大钟置于斜塔顶层。由于倾斜,塔的北侧高度为55.8米,南面高55.3米。塔身墙壁底部厚约4米,顶部厚约2米余,塔体总重量1.42万吨。整个建筑,造型古朴精美,为罗马式建筑艺术之典范。

比萨斜塔于1174年动工兴建,1350年完工,历时170年才建好。建塔之初,塔体还是笔直向上的。但兴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塔体开始倾斜,工程被迫停工。塔体出现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土层强度差,塔基的基础深度不够,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重,因而造成塔身不均衡下沉所致。工程师想在继续建造时,将下陷一边的层高加大以资补救,但结果沉陷更甚。在寻求解决办法过程中,工程曾数次停顿。塔停建96年后,又开始继续施工。为了防止塔身再度倾斜,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补救措施。如,采用不同长度的横粱和增加塔身倾斜相反方向的重量等来设法转移塔的重心。但由于建成的三层倾斜已成事实,所以,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1米。600多年来,因松散的地基难以承受塔身的重压,仍然继续而缓慢地向南倾斜。塔基南面已开始下沉。特别是近一个世纪以来,塔已向南倾斜了大约30厘米,斜度达到5.3度,塔身超过垂直平面5.1米。1972年10月,意大利发生的一次大地震使斜塔受到了强大的冲击,整个塔身大幅度摇晃达22分钟之久,极其危险。幸运的是,该塔仍巍然屹立。

为了使这座世界闻名的历史建筑物免遭坍塌之厄运,从19世纪开始,人们就对其采取了各种挽救措施。1930年,有关部门在塔基周围施行灌浆法加以保护。意大利政府还于1965年和1973年两次出高价向各界征求合理的建设性意见。有趣的是,经比萨大学用高精度电子仪器测定证明,1978年该塔仅倾斜0.027毫米,几乎自动停止了倾斜。而最近两年,居然朝垂直方向回转3.15毫米。据分析这主要是由于1984年以来该地连续多场大雨,造成比萨周围地面的湿度增加,水分渗入地下,使塔基发生变化所致;这可真是及时雨!

据说,有些人也在研究如何把斜塔扶正过来。其实对比萨来说,斜塔就是要斜着歪着才好看,可千万别正过来;否则谁还来看。一旦有谁真胆敢把斜塔扶正的话,比萨人民肯定跟你急!

传说中,比萨斜塔对科学实验曾作出过一次贡献。相传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著名的自由落体实验,他使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从塔顶垂直自由落下,结果同时着地,从而一举推翻了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虽然许多学者对这一传说不予置信,而比萨斜塔却因此更加扬名。

意大利比萨斜塔是干什么用的

比萨斜塔最初修建是作为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现在因为倾斜而成为了当地的标注性建筑,是意大利著名的旅游景点。

比萨斜塔(意大利语:TorrependentediPisa或TorrediPisa,英语:LeaningTowerofPisa)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奇迹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174年)。

扩展资料:

相关传说

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几乎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

但是,伽利略的两个球体并非像传说中的一样一起落下,即使重力加速度不变,两个球体受到空气阻力影响,是不会一起落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鹅毛和铅球不会一起降落的原因。

由于受到空气阻力,两个球体不能看作自由落体。但是伽利略的实验理论是正确的,在真空中,无论多重的物体,都遵循自由落体定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萨斜塔

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

比萨斜塔建于1173年,被世界公认为建筑史上的奇迹,它之所以会倾斜,主要是由于塔的地基下面土层特殊性造成的,下面就具体的看看倾斜的原因。

比萨斜塔

关于倾斜原因,其实很多专家们对此问题一直都在争论。刚开始的时候,有学者认为,建筑师是故意把比萨斜塔建成了斜的,以显示自己的高超的建筑技艺。

到了20世纪,随着人们不断对比萨斜塔进行研究,再结合以前的一些了解,事实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比萨斜塔最初的设计本该是垂直的建筑,但在建造初期就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

其倾斜无疑是和土质有关。因为在19世纪,著名建筑师拉德斯卡就在斜塔地基中取样,证实土壤条件是造成塔身倾斜的原因。而比萨斜塔下有好几层土层,并且材质不同,各种土层的沉淀物和松软的黏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1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进行成分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取样表明,钟楼建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在建造的时候土质就已经沙化和下沉。

但一些专家又发现:首位建筑师皮萨诺当时已知道,建塔位置和比萨城一样,都是在一条河谷的冲积地上,所以他对地基的地质结构也不是全不知晓。而且他在建到第三层发现倾斜后,立刻采取停工等待地基稳定的做法已解决了一些问题。第二位建筑师续建时,又注意到调整倾斜高度,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减轻塔身重量。第三位建筑师在建到第七八层之间,钟楼却发生变化,第八层倾向了北面。并且让建钟楼时,还有一些清真寺尖塔的特点,没有设楼顶,以此减轻塔的重量和平衡倾斜。建筑师的这些做法正和比萨城其他地方建造的做法相似。

夕阳下的比萨斜塔

意大利另一个著名城市佛罗伦萨,在1420年建造的圣玛丽亚·德尔——斐奥雷大教堂,选址就是沼泽地,土层更软,下陷危险更大,但到今天已经几百年了,丝毫没有倾斜。一些专家和学者因此推测出,比萨塔的倾斜是建筑师意料之中,几百年来能够斜而不倒与设计、建筑者有关。

此时很多人可能就有疑问了,比萨斜塔不可能一下子倾斜这么多,到底是怎么一个倾斜过程呢?

比萨塔在1173年奠基,是著名建筑师波那诺·皮萨诺建造。原设计的塔高是100米左右,但开建五六年后,到了第三层塔身开始倾斜。建筑师于是命令停工,想等地基稳了之后再复工。可是在他有生之年未能实现续建的愿望。

到了1275年,塔身已倾斜90多厘米。建筑师迪·西蒙于同年恢复建塔,并针对倾斜的问题,在施工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不仅减薄了塔壁,采用轻质材料,而且在内壁和外壁间留有30至80厘米的空腔。到1284年,塔建至第六层,倾斜仍在继续,当年,迪·西蒙死去,再度停工。

此后,著名建筑师托马索·皮萨纳继续建筑第七、八层,1350年最后完工。塔高56米,总重量1.45万吨,除了几根柱子用花岗石外,外表材料全部是白色和黑色大理石。

比萨斜塔建造过程

意大利比萨斜塔(意大利比萨斜塔是干什么用的)

但斜塔完工后,倾斜还在继续。据有关统计:1829—1910年间,每年平均倾斜3.8毫米。自20世纪早期后,倾斜速度变慢。1918—1958年间,每年平均倾斜1.1毫米。1959—1969年间,每年平均倾斜1.26毫米。70年代后期至1982年间,每年平均倾斜1.2毫米,其中1982年只倾斜了1毫米。其后,每年平均倾斜1.19毫米。到目前为止,塔身偏离(即塔顶偏离垂直线)已有5米多。

其实说到比萨斜塔,大家知道它为什么如此出名吗?

让我们回到1590年的一天,这天25岁的比萨大学教授伽利略正在进行一次伟大的科学实验。学生、教师和路人都在围观。当伽利略发出指令后,一个10磅重和一个1磅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降落,不一会,两个球同时落地。接着又把实验重复一次,结果还是一样。

教科书上比萨斜塔插图

这个实验验证了亚里士多德“物体降落速度和重量成正比”的说法是错误的。同时证明了自由落体定律——物体不论大小轻重,在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如果把空气阻力的影响除去,其加速度完全相同。伽利略的这个实验不仅纠正了物理学长期以来的一个谬误,也使比萨斜塔闻名世界。

比萨斜塔闻名世界,其实专家和民众都是非常关心的,都担心会不会倒下。

据比萨斜塔近年倾斜速度来看,专家盖里教授认为,如果按此倾斜率计算的花,而又没有其他原因导致其突然坍塌,250年后斜塔将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缘而倾倒。

但比萨斜塔服务局相关人员认为,按数学方式推算显然不可靠,比萨斜塔是一个综合问题。一些研究人员也发现这样的问题,比萨斜塔塔身曾一度向东倾斜,而后又转向南倾斜,认为该塔几百年斜而不倒,如果只用数学方式推算250年后倒与不倒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的事。

奇迹广场

说到底,最关心斜塔的还是比萨人,他们那边有一句俗语,比萨斜塔和比萨人一样健壮结实,永远不会倒下。

不过话说回来,每当专家采取加固斜塔地基的一些措施时,其倾斜速度反而加快。比如1838年,对其进行加固性施工,1934年,在地基喷入九十吨水泥,实施防水工程,塔身反而更加不稳,竟然向周围移动,倾斜更快。但在1973年至1975年间,关闭了斜塔方圆3公里内私人水井和禁止取用地下水后,地下水位稳定后,倾斜速度放慢下来了。

1990年1月7日,意大利著名电视节目某主持人宣布:比萨斜塔暂停开放。市政府决定将斜塔暂时关闭,进行修理,这是比萨斜斜塔自建塔以来首次正式对公众关闭。

意大利政府斥资2500万英镑启动修复工程,包括加固地基和抽取地下水,并用钢丝和缆绳支撑塔身。修复工程2001年修复工程完成,当时立刻变直约38厘米。最新调查发现,比萨塔倾斜幅度在2001年至2013年间,减少了2.5厘米。

看到这,大家是不是对比萨斜塔有了更深的了解,她不仅是意大利著名地标之一,也是意大利人的骄傲,更是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同时它还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伟大的建筑或许真的需要一些机缘巧合,如果当时的建筑师知道地质不宜建塔,可能也看不到这个伟大建筑了,不过我们更能从中看到每位地质工程人的辛苦结晶。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360405/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