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的知识,包括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是什么
故事如下:
相传在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和蜀国的刘备结成了同盟,共同来对抗北方魏国的曹操,并且打算在赤壁和曹操一决胜负,诸葛亮和周瑜决定用火攻的方式进攻曹操的军队,这一战就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赤壁之战。
可是啊,要是想保证火攻的策略万无一失,还得想一些别的办法,诸葛亮和周瑜思来想去,决定用苦肉计,假装投降,引诱曹操上当。
可是谁来用这个苦肉计,却是一个很难的选择,用普通士兵太草率了,曹操一定不会相信,可是用将军风险也不小,还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正在周瑜犹豫不决的时候,老将黄盖,主动请求去完成任务。周瑜一听,立马找到这位黄老将军,他也不希望黄盖去以身犯险,可是黄盖却心意已决,周瑜也只好答应下来。
于是第二天,周瑜按照往常的惯例召集各位将领开会,商量对抗曹操的具体细节,可是黄盖却提出了想要投降的想法。周瑜之前一再强调不能说投降的话,黄盖却当众反驳周瑜,周瑜一怒之下命人把黄盖拉出去斩首,后来在大家的求情之下,才改为打五十军杖。这五十军杖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转身就去投奔了曹操。
到了曹军的大营,黄盖跟曹操说了各种周瑜的坏话,曹操刚开始还不大相信,可是看到黄盖身上的伤之后,也打消了疑虑。非常爱才的曹操,就把黄盖收到了自己的阵营当中。
直到开战的那一天,黄盖的突然叛变,曹操这才知道上当了,但是败局已定,从此呈现出三国鼎立的局面。
苦肉计的典型案例
考虑到少部分读者对周瑜打黄盖的故事不熟悉,小编就简要概述一下这个故事。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与孙刘联军隔着滚滚长江斗智斗勇。
群英会蒋干中计,曹操吃了个哑巴亏,损失了熟悉水战的蔡瑁、张允。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又使曹操损失了十五六万的箭枝,此消彼长,使得孙刘联军实力增强。
所以曹操迫切想要寻找其他方法来出其不意、取得胜利。而孙刘联军方面为了将来火攻曹军时可以靠近曹军战舰纵火,也需要有人去曹营诈降。
但是曹操又生性多疑,想诈降成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特别是曹操由于蒋干吃了哑巴亏后,从此更加的多疑与谨慎了。
于是出现了自告奋勇的黄盖请求周瑜打骂自己,用苦肉计来骗取了曹操的信任。从而使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一步步走向了深渊。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故事
赤壁之战时,孙权命周瑜为大都督对抗曹操。为了让使曹操上当,周瑜决定使用苦肉计。黄盖奋勇当先,于是在军事会议上,黄盖假装与周瑜意见不和,甚至出言甚有轻视之意,于是周瑜大怒,下令将黄盖斩首,众将苦苦求情,周瑜便将黄盖处于杖刑,将黄盖打得卧床不起。
这正是做给诈降吴营的蔡瑁张允看的,于是阚泽为黄盖献诈降书,蔡瑁张允又恰好将这一假情报传回了曹营,曹操便深信不疑,以至于赤壁之战时曹操军溃不成军,经过周瑜的奇袭后几乎全军覆没,甚至到了差点要被关羽所杀的地步,赤壁之战惨败。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合肥市舒县)人。东汉末年名将,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体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追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正史上周瑜“性度恢廓”“实奇才也”,孙权称赞周瑜有“王佐之资",范成大誉之为“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宋徽宗时,追尊其为平虏伯,位列唐武庙六十四将、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参考资料:周瑜(东汉末年名将)-百度百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故事情节是什么
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荆州刘琮投降,刘备被击败退到江夏。这时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江东,江东分为主和的文臣张昭等,主战派周瑜等将领及鲁肃。经过主战派的劝说及诸葛亮的舌战群儒,江东决定与刘备联合抗曹。
曹军任用荆州想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周瑜借蒋干使用反间计,后曹操将二人杀掉。周瑜决定采取火攻破敌,由于曹军士兵晕船,庞统借此献计把战船都连起来。为了使火船更靠进曹军,黄盖主动愿受皮肉之苦施苦肉计,诈降。这样曹操的怀疑就减少许多,经过阚泽的游说,曹操很高兴黄盖来降。这样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然后诸葛亮施法借来东风。接着就火烧赤壁,曹操败走华容道。
拓展资料: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人。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长壮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周瑜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年),周瑜率江东孙氏集团军队与刘备军队联合,赤壁之战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于巴丘(今湖南岳阳),年仅36岁。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早年为郡吏,后追随孙坚走南闯北。孙权即位,诸山越不宾,黄盖活跃在镇抚山越的一线,前后九县,所在悉平,迁丹杨都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