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降水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降水量通常用什么测定

百科 2025-10-20 17:44:04 手游攻略 阅读:6883次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降水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的相关内容,以及降水量通常用什么测定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降水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降水量通常用什么测定》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降水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 2、用什么方法测量降雨量?
  • 3、降水量如何测量?
  • 4、降雨量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 5、降雨量是怎样测量的
  • 6、降雨量怎么测量

降水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降水量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是衡量一个地区降水多少的数据。其单位是毫米,符号是mm。滑世燃常用年降水量来描述该地气候,是除气候类型之外的一个重要指标,并用等降水量线来划分各个信虚干湿区域。中国的平均值与25mm接近。

降水量测量一般是用口径20平方厘米的漏斗收集,用专门的雨量计测出降水的毫米数。如果测的是雪、雹等特殊形式的降水,则一般将其融化成水再进返腊行测量。

降水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 降水量通常用什么测定

用什么方法测量降雨量?

降水对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降水过多或过少,都会带来灾害.因此,人们需要知道一次雨或雪降下了多少水,也需要知道一年、一季或一月里当地下了多少雨(雪).这样,就需要测定降水量.

在我国民间,通常用下了几指雨或几寸雨(即渗透到土壤里几指深或闭孙几寸深)来说明一场雨的大小.这种办法对于粗略估计当地旱象缓和程度等是可以用的,但是它得到的资料不够精确,也不易互相比较.因此用雨水渗透深度来表示降水量,是不够科学的.

为了使降水量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比较性,气象观测规范中规定:降水量指从天空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经融化后)降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降水量以毫米为单位.

测定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承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有雨时,雨水过漏斗流入储水瓶.量雨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轿陵链降水量.冬季降雪时,要把漏斗和储水瓶取走,直接用承雪口和储水筒容纳降水.测定降水量时,把储水筒取出带到室内,待筒内的雪融化后,倒在量杯里,再读取降水量数字.

这样,无论是液态或固态降水的降水量,都是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这样测定就比较精确,而且便于相互比较,并能求出总量.

还有另外一些测定降水量的仪器,例如可以作连续记录的虹吸式雨汪祥量计,可以遥测的翻斗式遥测雨量计等.它们的原理和上述的一样,只是分别增加了自记装置和传递信息的装置罢了.

降水量如何测量?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并首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碰蔽洞深度,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气象观测中取一位小数。

等级的划分,不同部门有不同的标准。

气象部门

降雨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地面的水层深度,单位用毫米表示。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称降雨强度。降雨强度用降雨等级来进行划分。

防汛部门

降雨量是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地面上的某一点或某一单位面积上的水层深度,以毫米计算。根据国家防办《防汛手册》规定,凡24小时的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者定为暴雨。

测量标准:

降水量一般用雨量筒测定,所以降水量中可能包含少量的露、霜和松等。气象学中常有年、月、日、12小时、6小时甚至1小时的降水量,6小时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6小时降水量;24小时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24小时降水量;一个旬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旬降水量……一年中,降下来的雨雪统统融化为水,称为“年降水量”。 液态降水量称为雨量,有时两者也作为同义词。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常用mm/h或mm/min为单位。单位时间的雨量称为雨强笑枯。

降雨量可以用什么来测量?

一 雨量筒是测量在某一段时间内的液体,和固体降水总量的仪器引,一般为直径20厘米的圆筒,为保持同口的形状和面积,筒质必须让基激坚硬,为防止雨水溅入,筒口呈内直外斜的刀刃形,雨量器有带漏斗和不带漏斗的两种类型。

二 雨量器是用来收集降水的专用器具,并通过与之配套的雨量量筒用来,测定以毫米为单位的降水量。

三 虹吸式雨量计能连续记录液体,降水量和降水时数,从降水记录上还可以了解降水强度,可用来测定降水强度和降水起止时间,是用于气象台水文台农业林业等有关单位。

有市售的量雨器,放置空旷坦袜地带收集雨水后用专门的量筒测量,量筒上有刻度显示多少毫米. 测定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承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有雨时,雨水过漏斗流入储水瓶。量雨时,将储水瓶取出,把水倒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冬季降雪时,要把漏斗和储水瓶取走,直接用承雪口和储水筒容纳降水。测定降水量时,把储水筒取出带到室内,待筒内的雪融化后,倒在量杯里,再读取降水量数字。这样,无论是液态或固态降水的降水量,都是未经蒸发、渗透、锋运流失而在水平面上积聚的深度。这样测定就比较精确,而且便于相互比较,并能求出总量。还有另外一些测定降水量的仪器,例如可以作连续记录的虹吸式雨量计,可以遥测的翻斗式遥测雨量计等。

降雨量是怎样测量的

降雨量的测量方法介绍如下:

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有雨量筒和量杯。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啦。

降雨量的测量仪器有两种

1、折叠虹吸式雨量计

记录降水量和降水时间的仪器。其上部盛水漏斗的形状和大小与雨量器相同。当雨水经过漏斗导入量筒后量筒内的浮子将随水位升高而上浮带动自记笔在自记纸上划出水位上升的曲线。当量筒内的水位达到10毫轮穗米时借助虹吸管使水迅速排出笔尖回落到零位重新记录。自记钟给腊裤卜出降水量随时间的累积过程。

2、折叠翻斗式雨量计

分感应器和记录器两部分其间用电缆连接。感应器用翻斗测量它是用中间隔板间开的两个完全对称的三角形容器中隔板可纯链绕水平轴转动,使两侧容器轮流接水当一侧容器装满一定量雨水时0.1或0.2毫米由于重心外移而翻转将水倒出随着降雨持续将使翻斗左右翻转接触开关将翻斗翻转次数变成电信号送到记录器在累积计数器和自记钟上读出降水资料。

我国气象局关于降雨量的规定

小雨是指24小时内降水量不超过10毫米的雨;小到中雨为5毫米-16.9毫米;中雨为10毫米-24.9毫米;中到大雨为17毫米-37.9毫米;大雨为25毫米-49.9毫米;大到暴雨为38毫米-74.9毫米。24小时内雨量超过50毫米的称为暴雨,超过100毫米的称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夏季是降雨量较大的季节,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建议相关部门和市民做好低洼农渍涝灾害防范、及时开沟排水,同时做好高温高湿环境下病害监测与预防;设施农业注意采取防风措施,旱区抓住有利时机开展蓄水保墒。

降雨量怎么测量

降雨量的测量方法如下:

1、虹吸歼纳式自记雨量计

承雨器将雨量导入浮子室,浮子随注入的雨水增加而上升,带动自记笔在附有时钟的转筒记录纸上连续记录随时间累积增加的雨量。当累积雨量达10mm时,自行进行虹吸,使自记笔立即垂直下落到记录纸上纵坐标的零点,以后又开始记录。从自记雨量计记纤改余录纸上,可以确定出降雨的起止时间、雨量大小等的变化过程,是推求降雨强度和确定暴雨公式的重要资料。

2、翻斗式自记雨量计

翻斗式雨量计是由感应器及信号记录器组成的遥测雨量仪器,其工作原理为雨水由最上端的承水口进入承水器,落入漏斗,经漏斗口流入翻斗,当积水量达到一定高度(如0.1mm)时,翻斗失去平衡翻倒。而每一次翻斗倾倒,都使开关接通电路,向记录器输送一个脉冲信号,记录器控制自记笔将雨量记录下来,如此往复可将降雨过程测量下来。

3、称重式自记雨量计

随时间连续记录承雨器收集的累积降水量,记录方式可以用机械发条装置或平衡锤系统。将全部降水量的重量如数记录下来,并能够记录雪、冰雹及雨雪混合降水。

人工降雨

人工降水,是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及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中国最早的人工降雨试验是在1958年,吉林省这年夏季遭受到60年未遇的大旱,人工降雨获得了成功。

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通过向毁滚云中撒播降雨剂(盐粉、干冰或碘化银等),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又称人工增加降水。撒播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是人工影响天气中进行得最多的一项试验。

以上就是降水量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和降水量通常用什么测定的相关信息啦,不知道有没有找到你想要的内容呢,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377226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