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皇太极死后陪葬的正宫娘娘是哪位的相关内容,以及皇太极死后陪葬的正宫娘娘是哪位皇上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皇太极死后陪葬的正宫娘娘是哪位》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皇太极死后陪葬的正宫娘娘是哪位皇上》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努尔哈赤驾之后,皇太极为何逼他最爱的妃子殉葬呢?
- 2、多尔衮和大玉儿之前是什么关系?大玉儿是否下嫁多尔衮?大玉儿为什么死后不与皇太极合葬?
- 3、皇太极为何逼阿巴亥殉葬,她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 4、皇太极的皇后,皇太极的皇后妃子是谁
努尔哈赤驾之后,皇太极为何逼他最爱的妃子殉葬呢?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的继承人,但他并不是努尔哈赤生前所立下的储君。传闻中皇太极逼迫努尔哈赤的宠妃阿巴亥殉葬,很大可能就是皇太极为了不想让阿巴亥影响到他的帝位,因此才会逼死阿巴亥。
阿巴亥是努尔哈赤晚年最宠的妃子,她比努尔哈赤小31岁,因为长相不俗非常得努尔哈赤的喜爱。努尔哈赤娶了她后,没多久就封她为大妃,也就是满族皇室的正宫娘娘。她一生为努尔哈赤生育了三位皇子,可见努尔哈赤对她多么宠爱。不过在努尔哈赤晚年也曾经休弃过阿巴亥,因为满族有收继婚俗,就是老帝王去世之后,新君可以娶庶母为妻。努尔哈赤晚年,曾想过将阿巴亥托付给他最年长的皇子代善。阿巴亥因为有了努尔哈赤的默认,曾经给皇子代善与皇太极分别送过吃食,其实她的想法也很简单,就是想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给自己和三个年幼的儿子找个靠山。只不过阿巴亥的心思有点多,她不确定谁一定是新君,于是她就给最有希望的代善和皇太极都送去吃食。
皇太极与代善都收下吃食,但皇太极是因为阿巴亥大福晋的身份不好回绝才收下,但他没有吃这些东西。可代善不仅收下,还吃光了。后来阿巴亥便明目张胆地去代善府上与他调情,最后被宫妃密报给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也因此休弃了她。但仅仅过去一年时间,努尔哈赤就又重新恢复她大福晋的身份,这其中虽然说有努尔哈赤对阿巴亥的深情,但也说明阿巴亥是个有手段和心机的女人,不然也不会在后宫中得宠这么久,就算被废还能重回后宫且依旧高居后位。可代善的结局就不太好,因为这次的桃色事件,他失去了努尔哈赤的信任,也丢掉了储君之位。而皇太极虽然最后没有被努尔哈赤厌恶,但也因此被努尔哈赤疑心过。可以说这件桃色绯闻除了阿巴亥,代善与皇太极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努尔哈赤晚年并没有立下太子,可能也跟阿巴亥的桃色事件有关,后来努尔哈赤突然去世,一时间帝国没有明确的继承人。如果按照优先立嫡立长制度的话,那么就应该是阿巴亥的三儿子中一位皇子继位,不过当时后金是贵族共治制度统治国家的,而且满族是少数民族,他们继位制度不一定非得按照立嫡立长制度,而且当时皇太极不仅年纪较长,军功与实力也非常强。最主要的是阿巴亥的三个儿子年纪都不大,就算有成年的,但实力与威望和皇太极一比,就差很多。再加上贵族们的拥护,皇太极登位是大势所趋。
可皇太极非得要逼阿巴亥殉葬努尔哈赤,主要还是阿巴亥这个女人不简单。阿巴亥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皇后,这一点他皇太极可是领教过的。如果阿巴亥还活着,她又是名正言顺的太后,那么她那灵活的心思,以后在前朝与后宫之中非得弄出点什么事情,这不叫皇太极添堵嘛。皇太极统一天下的大业还没有完成,阿巴亥就在他的后院玩火,他这哪能完全腾出手去跟明朝争天下呀?要是放任阿巴亥不管,等到她的儿子们都羽翼已丰,她就该把皇太极拉下马了。毕竟名分阿巴亥有,有能力的儿子比如多尔衮,她也有,再加上她那不弱的手段,皇太极不管是为了帝国还是自己以后后宫能够消停点,弄死阿巴亥是最保险的,所以他才会逼迫阿巴亥殉葬。
多尔衮和大玉儿之前是什么关系?大玉儿是否下嫁多尔衮?大玉儿为什么死后不与皇太极合葬?
多尔衮爱慕大玉儿,大玉儿为了以后皇太极的儿子顺治能够顺利接替帝位,也为了大清江山社稷下嫁多尔衮。大玉儿死后为了皇太极的名誉没与皇太极合葬。
皇太极为何逼阿巴亥殉葬,她有什么特殊的地方?
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大妃,也可以称之为皇后,清朝关外称帝时,皇帝之正室称大妃。天命十一年,努尔哈赤被明将袁崇焕重创病逝,汗位继承着皇太极紧逼不放,要求阿巴亥殉葬,皇太极之所以这样急切逼死阿巴亥,是因为这个女人给他的皇权带来了深深的危机感,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一是阿巴亥的身份正统。阿巴亥的大妃身份相当于清朝的皇后,努尔哈赤撒手人寰之际,没有留下遗命让谁继承汗位,历史上有种说法努尔哈赤留下了遗言给阿巴亥,意思是让多尔衮继承汗位。当时只有阿巴亥陪努尔哈赤在身边,她传达的大汗遗命对于一心继承汗位的皇太极来说是十分具有威胁的。 试想,老皇帝走的急,没明确说将来把皇位传给谁,皇后,也就是以后的太后,说老皇帝的遗命传给我儿子,那皇太极岂不是气的干瞪眼嘛。
二是阿巴亥多子嗣。阿巴亥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第十四子睿亲王多尔衮、第十五子豫亲王多铎 ,其中,十四子多尔衮很得努尔哈赤喜爱。如果历史可以假设,努尔哈赤不走的那么早,最后的大位传给多尔衮也是很有可能的。对于皇太极而言,阿巴亥的存在有助于对多尔衮的扶持,并直接威胁自己继承汗位。
最终,皇太极还是在各方政治势力的推举下继承了大汗之位。而阿巴亥最终也为努尔哈赤殉葬了,假设她只是寻常妃子,没有三个儿子,皇太极也许不会如此心狠手辣。但历史终究没有如果,逼死了阿巴亥,也就等于清除继承汗位的最大障碍。
皇太极的皇后,皇太极的皇后妃子是谁
皇太极的皇后妃子是谁
15位左右 从取得顺序和地位来说吧 首先是元妃钮祜禄氏 ,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女儿,这实际是皇太极的原配,早死 然后是继妃乌拉纳喇氏,它是元妃死后的续泫,后来因为政治联姻的需要而退居二线,将大福晋之位相让 皇太极称帝后册封了五宫后妃,分别是 大福晋和日后的清宁宫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即孝端皇后,这是皇太极生前唯一册立的皇后 关睢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海兰珠 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娜木钟 衍庆宫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他和娜木钟都是林丹汗的遗孀 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皇太后,民间所谓大玉儿 五宫后妃以下还有 侧妃叶赫纳喇氏(皇太极的表妹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此人最初嫁过来的时候和庄妃分别为东宫侧福晋和西宫侧福晋,位份在庄妃之上) 庶妃纳喇氏 庶妃奇垒氏(建宁公主生母) 庶妃颜扎氏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另外还有1-2位生了子女但是不知姓氏的庶妃,所以大概是15位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皇太极的正宫皇后的?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正宫皇后,科尔沁贝勒莽古思女
崇德元年,皇太极并封五大福晋,孝端文皇后为国君福晋,正宫皇后,居中宫。其父莽古思死后追封为和硕福亲王,立碑于墓,封其母大妃为和硕福妃,使大学士范文程等册封。福临继位后,尊其为皇太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1649年)崩,年五十一。顺治七年二月葬昭陵。雍正、乾隆累加谥,曰孝端正敬仁懿哲顺慈僖庄敏辅天协圣文皇后。生有三个女儿,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生于1598年(明万历二十六年),薨于1649年(顺治六年),享年51岁。 1632年(天聪六年)皇太极废除“四大贝勒并座”旧制,开始“南面独坐”。为正其名份,开始册封后宫福晋,哲哲成了后金第一夫人,称中宫大福晋。1636年(崇德元年),皇太极立国号“清”,当了皇帝,正式册封五宫后妃,哲哲被册封为清宁宫中宫皇后。 皇太极统治的17年间,孝端文皇后主持内宫事务,很使皇太极满意。每遇蒙古诸部远道来京朝贺,或送女来嫁,或尚公主,均由孝端文皇后率众妃举行盛大宴会,亲自迎送。由于孝端文皇后的崇高地位,其亲族亦受特殊的礼遇。她的母亲科尔沁太妃屡次来朝,皇太极均以盛大礼节迎送,宴赏极为优厚。 孝端文皇后无子,生有3女。孝端文皇后薨于1649年(顺治六年),第二年将其梓棺运至沈阳,与皇太极合葬于昭陵,即今沈阳北陵。顺治皇帝为孝端文皇后撰了祭文。 皇太极的妃嫔简介
皇太极的后妃:
(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3)元妃钮祜禄氏(1593--1612)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4)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5)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6)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7)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8)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之女,与代善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姐妹。
(9)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10)庶妃那拉氏。
(11)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12)庶妃颜扎氏。
(13)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14)庶妃克伊克勒氏,生一子,韬塞。
(15)庶妃赛音诺颜氏,生一女,下嫁班第。
扩展资料
皇太极是满族的杰出人物,他青年时代跟随父亲努尔哈赤,弯弓跃马,南征北战,为统一女真各部进入辽沈地区立下了汗马功劳。继承后金汗位以后,锐意改革,励精图治,为清王朝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在位17年,最突出的特点是审时度势,适当掌握时机,具有高度的应变能力。他继承努尔哈赤要入主中原,消灭明王朝的遗愿,不断改变斗争的策略。
皇太极针对后金面临的内忧外困,危机四伏的局面,毅然纠正努尔哈赤晚年一些政策的失误,革除一些不利于后金发展的弊端,建立有助于后金进步的制度,进行一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习俗等方面比较全面的改革,使汗权加强,满族贵族之间和满、汉之间的矛盾得到和缓,政局稳定,生产发展,兵力强盛,加速了后金封建化的过程。
到皇太极逝世的时候,整个形势对清十分有利,‘从此燕京可得矣’。皇太极不愧为清朝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有为君主。当然,他前后多次派大军进关伐明,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给广大人民造成的灾难也是极为深重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皇太极的妃子分别是
太宗诸妃:
元妃,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女,子一,洛博会; 继妃,乌拉纳喇氏,子二,豪格、洛格,女一,下嫁旺第。 称侧妃者二: 叶赫纳喇氏,子一,硕塞; 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女二,下嫁夸扎、哈尚。 称庶妃者六: 纳喇氏,子一,高塞,女二,下嫁辉塞、拉哈; 奇垒氏,察哈尔部人,女一,下嫁吴应熊; 颜札氏,子一,叶布舒; 伊尔根觉罗氏,子一,常舒; 其二不知氏族,一生子,韬塞;一生女,下嫁班第。 人物详细介绍: 元妃(1593-1612),钮祜禄氏。巴图鲁赠宏毅公额亦都之女。万历二十一年生。为元配嫡福晋,是第一任 大福晋。万历四十年卒,年仅19岁。子一,皇三子洛博会。 皇太极即位后不知何故,未予追封为皇后。 继妃,生卒年不详,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第二任大福晋,后因罪被休弃。子二女一,皇长子豪格;皇次子洛格,皇长女封固伦公主。 孝端文皇后(1600-1649),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科尔沁贝勒、后赠福亲王莽古思之女。万历二十八年四月十九日生。初为侧福晋,继妃乌拉那拉氏被休弃后成为第三任大福晋。皇太极称帝,崇德元年册为皇后。顺治六年四月十七日崩。女三,皇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嫁额哲;皇三女固伦端靖长公主;皇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 孝庄文皇后(1613-1687),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万历四十一年二月初八日生,嫁皇太极为侧室。崇德元年册为庄妃,在五宫后妃中位居最末。顺治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崩。谥曰孝庄文皇后。子一女三,皇九子福临,即顺治帝。皇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皇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皇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 敏惠恭和元妃(1609-1641),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天聪八年(1634年)嫁皇太极为侧室,宠冠后宫。崇德元年册为宸妃。在五宫后妃中地位仅次于皇后。崇德六年九月十八日薨。子一,皇八子,二岁殇。 懿靖大贵妃(?-1674),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后封郡王阿霸垓额齐克诺颜之女。初为蒙古林丹汗之大福晋,后率部归顺皇太极。崇德元年册为大贵妃,在五宫后妃中地位次于皇后和宸妃,位居第三。康熙十三年十一月二十日薨。子一,皇十一子博穆博果尔。女一,皇十一女,封固伦端顺公主。抚养一蒙古女,名淑济(疑为林丹汗之女)。 康惠淑妃(?-1669),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阿霸垓塔布囊博第塞楚祜尔之女,初为蒙古林丹汗之妾,后嫁皇太极。崇德元年册为淑妃,在五宫后妃中位居第四。康熙六年卒。抚养一蒙古女(疑为林丹汗之女)。 侧妃: 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贝勒阿纳布之女。生二子,第二子乌努春。生皇五子硕塞。其后,被赐归予曾任内大臣的占土谢图为妻,日期不详。占土谢图行围时被虎伤身亡。再嫁达尔琥,达尔琥为哈达部孟格布禄贝勒之族人,曾任镶黄旗轻车都尉,叶赫纳喇氏后薨于达尔琥家,薨年不详。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巴雅尔戴青之女。天聪六年二月来归,为侧福晋,称侧妃,为东宫福晋(当时已有西宫福晋布木布泰。九年十月初七日(皇九女生下第十天),以不遂汗意,将其改嫁给叶赫部德勒格尔台吉之子南 褚,卒年不详。女二,皇六女,封固伦公主,嫁夸扎;皇九女,嫁哈尚。 庶妃(庶福晋) 庶妃,包括小福晋、格格、媵妾、婢妾等,都是没有名分的妾,庶福晋仅是对她们的尊称而已。其中生育子女者才能成为小福晋,所生子女属庶出。 小福晋5人 庶妃颜扎氏,称小福晋。布颜之女。天命十一年来归。子一,皇四子叶布舒。 庶妃那拉氏,称小福晋。英格布之女。天聪八年来归。生一子,皇六子高塞。女二,皇十女;皇十三女。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称小福晋。安塔锡之女。崇德元年来归。子一,皇七子常舒。 庶妃克伊克勒氏,称小福晋。拜祜之女。崇德三年来归。子一,皇十子韬塞。 庶妃赛音诺颜氏(也称阙氏),称小福晋。崇德元年来归。女一,皇十二女。 庶妃察哈尔奇垒氏(?-1645),称小福晋。察哈尔部谔勒济图固英塞桑之女。女一,皇十四女。顺治二年卒。 清朝皇帝皇太极的第一位皇后姓什么?
清朝皇太极的的第一位皇后是--------博尔济吉特哲哲!也就是“孝端文皇后”。
详: 博尔济吉特·哲哲(1599-1649) 1936年被清太宗皇太极册封为中宫皇后。 当满蒙开始通好联姻之后,蒙古科尔沁部首领莽古思的女儿哲哲于1614年嫁给了时为后金贝勒的皇太极。虽然哲哲只有15岁,虽然皇太极已有两位非同寻常的福晋(一位是是努尔哈赤的生死之交、开国五大臣中占第一位的额亦都的女儿,另一位是努尔哈赤的大福晋乌拉那拉氏阿巴亥的姑姑),虽然皇太极的长子豪格已经5岁,但是努尔哈赤为了更好地笼络骁勇善战的蒙古科尔沁部,便指定哲哲为皇太极的嫡福晋。 由于十余年不育,哲哲决定从草原上再接一位博尔济吉特氏到后金,替自己完成这个生儿子的任务。征得家族的同意之后,她选中了自己的侄女、弟弟宰桑的女儿布木布泰。于是13岁的布木布泰在公元1625年来到了沈阳城,嫁给了34岁的皇太极。布木布泰的到来,似乎给皇太极和哲哲都带来了好运气,哲哲当年年底就诞下皇次女,而皇太极在1626年从成吉思汗手上继承了后金汗位。 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仿明制钦定后妃名号,从诸位福晋当中选取了五位蒙古女子册封为地位显赫的五宫后妃。当时皇太极的后妃们都居住在盛京皇宫的后宫,凤凰楼是后宫的大门,凤凰楼后,一组建在近4米的高台之上的四合院式的宫殿,四周绕以高墙,独成一座宫院,这就是皇太极的五宫后妃生活区。正中是清宁宫,东宫为关睢宫,西宫为麟趾宫,东宫下首为次东宫衍庆宫,西宫下首为次西宫永福宫,统称台上五宫。五宫之主位,就是当时后宫、也是大清国最尊贵的女人了。 皇太极是为争取蒙古盟军,才全部选取了蒙古女子为五宫后妃,而蒙古科尔沁部对满清归附最早、关系最为亲密,并为皇太极统一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故皇太极在称帝时册封科尔沁首领莽古思之女、自己的嫡福晋哲哲为皇后。 哲哲皇后论美貌不如庄妃,论宠爱不及宸妃,但她却得到皇太极独有的敬重与信任。哲哲无子,先后于1625年诞皇次女、1628年诞皇三女、1634年诞皇八女。皇太极最终在她的清宁宫驾崩,也惟有她最终得以伴随皇太极长眠昭陵。顺治六年(1649)四月病逝,终年51岁。由于清太宗皇太极的谥号是文皇帝,哲哲皇后被追谥为“孝端文皇后”。 皇太极是为争取蒙古盟军,才全部选取了蒙古女子为五宫后妃,而蒙古科尔沁部对满清归附最早、关系最为亲密,并为皇太极统一蒙古立下了汗马功劳,故皇太极在称帝时册封科尔沁首领莽古思之女、自己的嫡福晋哲哲为皇后。 皇太极的老婆叫什么名字?
叫“海兰珠”(原配夫人;清太宗元妃)
在后金清初时期,元妃是大汗的第一个正妻(也称嫡福晋、大福晋、大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成吉思汗二弟哈撒尔19世孙女。
钮祜禄氏(1593年-1612年),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一任大福晋。后世称清太宗元妃,钮祜禄氏为皇太极生有一子。1611年生皇太极三子洛博会。1612年钮祜禄氏去世。
1614年四月,哲哲与皇太极成婚。1617年洛博会病死,无谥号。与皇太极继妃乌拉纳喇氏一样,钮祜禄氏也并未得到应有的尊封。
扩展资料:
生平——
天聪八年(1634年)十月十六日 ,在哥哥台吉吴克善护送下,时年二十六岁的海兰珠由科尔沁部至盛京。皇太极偕诸福晋亲迎,设大宴成婚,纳为福晋。她的姑姑哲哲同为皇太极的福晋,称为汗妻大福晋。早在天命十年(1625年)二月,海兰珠年仅十三岁的妹妹布木布泰(即孝庄文皇后)就已嫁给了皇太极。海兰珠在此之前是否婚配,前夫何人已无何考证。
崇德元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盛京皇宫崇政殿内举行豋基仪式并改国号为清;同年七月初十日,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封东关雎宫福晋为东大福晋,汉文即为宸妃。海兰珠亦可被称为东大福晋、宸大福晋或东大福晋宸妃,地位仅次于姑母清宁宫中宫国君福金哲哲,位列四妃之首。
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1637年8月27日),宸妃生皇太极第八子,皇太极为此大赦。大赦是立太子时才会有的举措。他们母子最受皇太极宠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太宗元妃
皇太极的几位妻子的名字
1、孝端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正宫皇后。
2、孝庄文皇后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
3、元妃钮祜禄氏额亦都之女,皇太极原配夫人,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4、继妃乌拉那拉氏,乌拉贝勒博克铎之女,因见努尔哈赤以及阿济格不下轿,被努尔哈赤视为侮慢行为,遭勒令离婚。
5、敏惠恭和元妃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名海兰珠,关睢宫宸妃。
6、懿靖大贵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娜木钟,麟趾宫贵妃。
7、康惠淑妃阿霸垓博尔济吉特氏,名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
8、侧妃叶赫那拉氏,叶赫部阿纳布贝勒之女,与代善三继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姐妹。
9、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受册为东宫福晋,后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
10、庶妃那拉氏。
11、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
12、庶妃颜扎氏。
13、庶妃伊尔根觉罗氏。
14、庶妃克伊克勒氏,生一子,韬塞。
15、庶妃赛音诺颜氏,生一女,下嫁班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皇太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孝端文皇后
以上就是皇太极死后陪葬的正宫娘娘是哪位和皇太极死后陪葬的正宫娘娘是哪位皇上的相关信息啦,不知道有没有找到你想要的内容呢,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