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是什么)

百科 2025-10-20 11:05:20 手游攻略 阅读:1007次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以及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是什么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是什么

“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不辞长作岭南人。

原诗:

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是什么)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译文: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杨梅天天都有新鲜的,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作岭南的人。

出处:宋·苏轼《食荔枝》

诗歌赏析

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这种忧患情怀在《荔枝叹》一诗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他首先借汉唐故实抨击统治阶级只顾自己享乐而不关民生疾苦的丑恶本质:“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枝龙眼来。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千年以后,我们尤可想见苏学士老泪纵横,祈求上苍:“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苏东坡因仕途坎坷曾经想避世遁俗,又因恋恋不忘国运民生终于没能做到归隐山林。在岭南时,东坡先生的内心正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两难的心境之中。“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正是这种两难心境的形象描述。

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作岭南人。全诗。 是 什么诗义 是 什么

《惠州一绝》/《食荔枝》——作者:苏轼宋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释义:

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扩展资料:

苏轼(1037年1月8日,一说1036年12月19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轼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惠州一绝

“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句是什么

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不辞长作岭南人。日啖荔枝三百颗的出自苏轼的惠州一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全诗意思是:每天吃上荔枝三百颗,情愿长期做岭南人,原本说岭南的荔枝甘美,传达出人们喜爱之情。

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是什么、日啖荔枝三百颗下一句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379893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