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马占山简介(马占山生平简介)

百科 2025-10-19 04:44:00 手游攻略 阅读:7151次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马占山简介和马占山生平简介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马占山简介以及马占山生平简介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人物马占山的简介。

还我河山—马占山

永远的丰碑马占山:打响武装抗日第一枪

马占山将军戎装照抗日英雄谱

1931年11月4日,在黑龙江省嫩江桥面,东北军爱国将领马占山率领中国军队,向发动进攻的日本侵略者奋起反击,打响了武装抗日斗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武装抗日的序幕。

马占山又名秀芳,1885年生于吉林怀德,祖籍河北丰润。绿林出身,精于骑射。1929年被张学良任命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1930年任黑河警备司令兼黑龙江省陆军步兵第三旅旅长。“九·一八”事变后,时任黑龙江省政府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的马占山,不满于蒋介石奉行的不抵抗错误政策,决心进行抵御。11月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掩护下,出动4000多人,向嫩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奋起还击,江桥战役正式打响。中国军队在嫩江桥及其附近的大兴地区,与日军展开了一场场殊死拼杀。马占山将军一面调兵遣将,一面亲临前线指挥。这次战斗,日军共损失兵力1000余人,是“九·一八”事变以来首次受到的重挫。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沉重代价,伤亡600余人。

嫩江桥抗战(详见江桥抗战),打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得到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1932年2月,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投降日本,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后又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同年4月摆脱日军监视,在黑河举兵反正,通电继续抗日,并揭露伪满内幕,任东北救国抗日联军总司令。1936年参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后任东北挺进军总司令。1940年任黑龙江省主席,后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46年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1949年1月与傅作义、邓宝珊等人一起接受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宣布起义。

[编辑本段]马占山题诗匡庐

1933年7月11日,在天津赋闲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委员马占山将军来到庐山。

在登上牯岭山城之前,他先来到庐山西麓的株岭,拜谒岳飞母亲和夫人的陵墓。望着历经800年风雨而安然无损的岳母岳夫人墓,马占山心情很不平静。岳飞投军之时,岳母手拿银针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并指着高悬天际的北斗星,要儿子永远朝着北斗星指引的方向走,竭尽全力收复国土。可是岳飞却没能实现母亲的心愿。不是他无能,不是他怕死,而是一腔热血,无处可洒,精忠报国,难以为报啊!他多么希望能直捣黄龙,“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却没想到,打得强敌丧魂落魄,自己却屈死于风波亭中!怎不令后人扼腕叹息,愤恨填膺。

马占山曾经在西湖岳飞墓前洒过英雄泪,面对着岳母墓,他又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军相继侵占辽宁、吉林,又向黑龙江省进攻。时任黑龙江省代主席的马占山,不顾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率部在嫩江桥奋起阻击,打响了中华民族抗日的第一枪,震动了中外。马占山成为举国敬仰的抗日英雄,市场上还出现了“马占山”牌香烟。没想到,蒋介石对马占山的抗日行动非常恼恨,将其调职,给了一个国民党军委会委员的虚职,让他赋闲天津。眼睁睁地看着东三省父老乡亲惨遭日军蹂躏,眼睁睁地看着敌寇磨刀霍霍,大有吞并整个中国之心,身为高级将领,却不能驰骋疆场,只在碌碌无为中虚度时光,怎不令人痛彻心脾,悲愤难捺!他一再向蒋介石请求率兵抗日,却一再遭到训斥,但他仍不肯罢休。他这次来庐山,还是要当面向蒋介石陈词,希望能够举国抗战,早日收复国土。虽然他知道希望渺茫,但还是要犯颜直谏,据理力争。

果然,正忙于布置第五次围剿红军的蒋介石根本听不进马占山的进言,反而训斥他头脑简单,不懂国事,攘外必先安内,内不安,如何集中精力攘外?马占山直言中国共产党一向坚决主张对日作战,并且派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到东北组织抗日义勇军,在极为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抗战,不能不令人钦佩。大敌当前,我们却在互相厮杀,消耗精锐,怎不令仇敌拍手称快、国人痛心疾首?马占山说得慷慨激昂,动情处还声泪俱下,蒋介石却丝毫不动心。当马占山离开蒋介石的别墅“美庐”时,心情非常沉重。

7月14日下午,《中央日报》等几家报社记者前来马占山下榻的“仙岩饭店”采访他。一位记者拿出一个“马占山”牌的空烟盒请他签名,马占山摇了摇头,缓缓地说道:“愧对国人赞誉,有负国人厚望,我深感内疚和不安啊!”他指了指窗外的牯牛岭说:“中国就像是一头大牯牛,日本就像是老鼠。老鼠吃牛,好像是不可能,但是如果这头牛站着不动,任凭老鼠撕咬,那也会被咬垮咬死的。身为军人,却不能为国抵御外辱,任凭大好河山遭践踏,父老兄弟为刀下鱼肉,实在是令人忧心如焚,昼夜难宁啊!”记者们听着马占山的言语,无不为之动容。

记者们刚刚离去,同样遭冷落的李烈钧将军又来看望马占山。李烈钧见马占山心情不好,便邀他一同出去散散步。

两位力主抗战的将军沿“大林路”慢慢地踱着。盛夏的庐山十分热闹,红男绿女、达官贵人来来往往,洋人们更是珠光宝气,旁若无人。马占山苦笑一下说:“庐山倒是一派歌舞升平的太平景象。”李烈钧叹了一口气说:“这太平景象不知能维持到多久啊!”

两人边走边谈。马占山见路旁一块石壁上刻着一首诗,便停下脚步,先看诗的落款:“余江吴迈民国十九年夏”,马占山问:“吴迈?莫非是大名鼎鼎的‘火镖律师’么?”李烈钧点头说:“正是此公!我们江西一杰!”马占山顿时肃然起敬。吴迈是近代著名律师,曾任过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三军政治部少将主任。一次他在汉口坐车执行公务时须穿过英租界,一个印度巡捕大声呵斥,要他脱下将服,不带卫兵,不坐汽车,只身便服步行过去。吴迈大怒,当即返回军部,甩下将服,扬长而去。从此,他奔波大江上下,以维护国权、维护中国公民权为己任。1929年,在南京召开的国民党中常委扩大会议上,以特邀贵宾身份出席会议的吴迈突闯主席台,指着蒋介石等官员大声责问道:“号称国民革命政府,为什么不革命?你们不要以为大权在握就可以为所欲为,须知民不可欺,众怒难犯!”吴迈的胆量使他赢得“火镖律师”的美誉,声震中华。1930年,吴迈借住庐山大林寺,撰写《运动收回领事裁判权写真》一书,详细记载他与各国驻华使节激烈斗争的过程。1936年“西安事变”爆发,在香港的吴迈准备飞赴西安会见张学良,未及启程便被暴徒暗杀,时年51岁。

马占山停下脚步,一字一字地读着石壁上的诗:“读书大林寺,航空来自天。泉石固所好,国耻恨未湔。众志乃成城,斯任须并肩。疥壁意云何,愿言共勉旃。”读毕,马占山击掌赞叹道:“好诗,好诗!淋漓慷慨,正气凛然,甚合吾意!不愧是出自火镖律师之手。明志于此,当可流芳千古。”

李烈钧也点头赞道:“吴迈放着将军不做,为了国家的利益,四处奔走呼号,不怕高官,不怕洋人,连生命都置之度外,的确是令人钦佩呀!”

马占山说:“烈钧兄说的是呀。身为朝廷命官,更应殚精竭力为国尽忠,岂可贪图个人的安逸享受。古人还讲究个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嘛!”

李烈钧又笑着说:“占山兄前年江桥一战,大灭日寇之威风,也当永垂青史啊!”

马占山连忙摇头说:“哪里,哪里,都是过去的事了,不值一提!”他停了停,又叹了口气,说道:“原想在嫩江桥挫挫敌寇锐气,说明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谁想东三省还是白白丢了,16万军队竟挡不住1万日军,有何面目见全国父老乡亲!烈钧兄,什么时候才能痛痛快快地和小日本干哪,就这样看着他霸着东三省、看着他要侵吞全中国吗?”李烈钧听着,默然无语。二人转头,慢慢往回走。

吃过晚饭后,马占山的心情仍难平静。天色渐渐暗了,明月从大月山上升了起来,山谷间一阵阵松涛轰鸣。马占山想去“松树路”走走,卫士说晚上风大,就不要出去了。马占山说风大怕什么,都说松树路松涛有名,正好去听听。

如水的月光透过繁密的松枝,斑斑驳驳地洒在蜿蜒的山径上。马占山在松林中慢慢踱着,静谧的天地之间阵阵松涛格外清晰、真切:有时像闷雷从远处隆隆滚来,一到近处又变得那么雄浑、凌厉,像是千军万马疾驶过平野;有时倏地一阵狂风,万木怒吼,卷起惊涛骇浪,猛烈地撞击着天空,撞击着峰峦,撞击着马占山的心胸。马占山感到非常痛快,一股豪情从心底涌起。他不禁吟咏起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马占山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忽然看见前面松林中一片黑黝黝的东西,朦朦月光中似在跃跃蠕动,像是一群躁动不安的於菟(小老虎)。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片形状不一的岩石。他不禁笑了,拍着石块,心想,莫非这些石头都能理解他的心情,仿佛都要化做生气勃勃的小老虎,去飞食日寇之肉?!

倾听着阵阵松涛,抚拍着身边的山石,马占山心潮起伏,激情难捺,脱口吟出一首古风:

还我河山-马占山手迹百战赋归来,言游匡山麓。

爱此嵚崎石,状如於菟伏。

摩挲舒长啸,狂飚振林木。

国难今方殷,国仇犹未复。

禹迹遍荆榛,恐汝眠难熟。

何当奋爪牙,万里飞食肉。

这首诗慷慨激昂,颇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的遗风,借“狂飚”抒发自己心中的激情,又把林中的“嵚崎石”想像为欲奋“爪牙”的“於菟”(小老虎),欲飞越万里关山,去吞食日寇之肉,借以表达中国军人和四万万同胞欲与日寇血战到底的誓愿。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人世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马占山当年驱逐外虏的志愿早已实现。

他在1950年于北京病逝前,再三叮嘱子女要跟着共产党走,珍惜来之不易的新生活,把新中国建设好。

马占山的这首诗刻在松树路的岩石上,至今清晰如昨。后人读着它,还能触摸到将军那颗滚烫的心,那腔沸腾的血。

有诗赞曰:

东北有名士,名叫马占山。

马占山简介(马占山生平简介)

忠勇赴国难,情义比金坚。

抗日十余载,歼敌几万千。

愿借凌云力,誓保国平安。

马占山将军的生平和简介

马占山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8岁时马占山加入马贼,在组织中逐渐累积功劳。张作霖身边的吴俊升于1911年将他提拔为连长。1925年升任旅长,在九一八事件前夕时为东北边防军第3旅旅长兼黑河警备司令。

1931年9月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张学良任命马占山代理黑龙江省政府主席。10月中旬,在江桥抗战中,关东军以及同关东军合作的张海鹏试图进攻齐齐哈尔。

关东军同马占山军于11月4日至6日在嫩江铁桥北侧大兴驿附近发生冲突,关东军的部队是为了掩护铁路修护部队的步炮混编部队,约800人,马占山则率领约1,000名骑兵。

最后这场作战因6日日军增援抵达,马占山军先行撤离,该役日军死伤约200人、马占山军死伤约700人。

11月11日,关东军与马占山军对峙,向齐齐哈尔以北撤退的要求被马占山拒绝,双方再度发生遭遇战;该役马占山集结了省军12,000人(步兵9,000、骑兵3,000,配备14门火炮),日军则有6,000人、32门火炮。

这次遭遇战持续到11月18日,在日军空军炸射下马占山军开始撤退,19日日军占领齐齐哈尔。第2次若槻内阁针对关东军进攻齐齐哈尔引起国际舆论谴责而暗示会以内阁总辞职进行抗议,结果关东军通过激战占领齐齐哈尔、马占山撤离该城。

该役日军战死人数不多,但是因严冬作战造成大量冻伤者,最终统计死伤达1,181人;而马占山军则是战死500人、负伤600人,绝大部分部队仍然是完整撤出。

此后11月下旬张景惠在关东军的支持下于齐齐哈尔成立了黑龙江省的新政权。率领2万大军且声望极高的马占山抵抗到了最后。

1931年12月7日,关东军参谋板垣征四郎到马占山根据地,劝说马占山就任将要成立的满洲国的黑龙江省省长,马占山被谢介石说服参加新政权的建立。

1932年(昭和7年、民国21年)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后,成立满洲国的活动加速,2月7日马占山归顺关东军。

2月16日,马占山乘坐日军飞机由哈尔滨飞往奉天(今沈阳市)。同日晚,在大和旅馆举行了张景惠(黑龙江省省长)、臧式毅(奉天省省长)、熙洽(吉林省省长)、马占山(此后就任黑龙江省省长)的四巨头会谈(满洲国建国会议)。

2月17日,张景惠任委员长的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成立。2月18日,该委员会发出电文,宣布东北地方脱离国民政府。

3月1日,东北最高行政委员会在张景惠家通过了“满洲国”建国宣言,满洲国从此诞生。马占山任黑龙江省省长,并于同年3月9日兼任满洲国军政部部长。

不过,马占山利用军政部长身份继续私下筹措作战物资。4月1日马占山与部分随员从齐齐哈尔逃出,4月7日抵达黑河,通过无线电发出了东北全境彻底抗战的呼吁,4月7日成立东北救国抗日联军。

不过在5月份东北抗日联军对哈尔滨攻击时,因友军程志远投诚日本,抗日联军战败,并处于劣势。在1932年底前后东北抗日联军大多被日军歼灭,马占山在12月4日在满洲里市乘火车逃入苏联。

1933年6月,马占山自欧洲回到中国,但他彻底抗战的主张被蒋介石拒绝,只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在1934年他到天津租界寓居。

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他支持张学良。

1937年七七事变后,1937年8月21日马占山被军委会任命为东北挺进军总司令,隶属在第八战区,由傅作义指挥,率领骑兵部队与日军多次周旋。马占山通过马贼时代的经验掌握了巧妙的游击战术,在日军官兵中获得了“东洋的拿破仑”的别名。

1940年,马占山被任命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被任命为东北行营政治委员会委员。第八战区部队战后与中国共产党军进行平绥路战役,两军僵持不下,也阻碍了国军北上接收日占区的进度,在战役后,马占山便称病寓居北平。

虽然在1946年10月马占山被任命为东北副司令长官,但并未授予任何军权,因此在1948年10月再度称病辞职,再次返回北平寓居。1948年第二次国共内战末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北平之际,马占山推荐邓宝珊给傅作义,与中共方面进行和平谈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0年,他在北京逝世。享年64岁。

扩展资料:

江桥抗战打响了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得到全中国人民的高度赞扬与支持,激发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1931年11月4日,日军向齐齐哈尔江桥发起进攻,“决战江桥”正式开战。江桥抗战打响了中国武装抗日的第一枪。

当天,日本关东军300余人乘拂晓大雾向江桥进攻,被马占山部迎头痛击,败退泰来;中午,日军百余人在飞机掩护下攻我大兴阵地,再败;晚上,日伪军纠结4000余人,山炮数十门,飞机7架,铁甲车4辆,向我阵地猛扑,马占山部英勇还击。

次日,日伪军8000余人,在百门大炮和20多架飞机掩护下发动强攻,我守军步兵、骑兵配合,激战到晚上,把敌人打退。11月6日,日军又增派1000余人,增加野炮、重炮、飞机、铁甲车等再度大举进攻,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战斗。

马占山所带领的抗日部队确实用枪打下两架日本飞机,其中一架现在还摆放在江桥战役纪念馆里。出身正规军的马占山部队装备有大炮,还有大量精锐骑兵,甚至有少量装甲部队,但和日军战斗机相比还有些低劣。

为此马占山想出了一个妙招:他安排14排军人,每排10人,仰躺地面上,形成一个方阵,步枪枪口朝上,日军战斗机飞临方阵上空时,140支步枪同时射击,一架日军战机中了26枪,油箱起火后坠毁。那架飞机成了日本侵略中国以来,中国军人击落的第一架战机。

这场战役,中国军队伤亡1800余人,毙日伪军2000余人,嫩江桥上的日军几近全歼。为保存实力,马占山乘夜放弃了江桥阵地,撤到大兴站以北整顿补充。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赵贞介绍:“这是抗日战争打响之后我们打的第一场歼灭战,什么叫全歼呢,日军自己报道就只有两个字叫‘全灭’,一个没跑出去,全被歼灭在这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占山

马占山生平简介

马占山(1885—1950),字秀芳,满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1885年11月30日生于吉林,祖籍河北省丰润县。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世人称“抗日英雄”。

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江桥抗战打响了抗日第一枪。

1937年“七·七”事变后,马占山重上抗日前线,坚持武装抗日。

1946~1949年解放战争期间,他又为和平而奔走,对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立下了功劳。

1950年11月29日,马占山病逝于北京寓所,终年65岁。

扩展资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就任黑龙江省政府代理主席兼军事总指挥,率领爱国官兵奋起抵抗日本侵略军。他当众宣布:“倘有侵犯我疆土,及扰乱我治安者,不惜以全力除之,以属我保卫地方之责”。

1932年2月,日军攻占哈尔滨后,马占山曾投降日本,就任伪黑龙江省省长,后又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同年4月摆脱日军监视,在黑河举兵反正,通电继续抗日,并揭露伪满内幕,任东北救国抗日联军总司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占山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383701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