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武则天后面的皇帝是谁(武则天后面是什么皇帝)

百科 2025-10-20 20:59:31 手游攻略 阅读:7628次

大家好,武则天后面的皇帝是谁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武则天后面是什么皇帝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武则天后面的皇帝是谁和武则天后面是什么皇帝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唐朝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谁

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唐中宗李显。

按照以往的皇位继承制度,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皇位,以保证皇位始终在一家一姓中传递。但是武则天是特例,如果让儿子即位,虽然是一家,却不是一姓。

如果让侄儿即位,虽然是一姓,却不是一家。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素来果断的武则天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在调查了大臣的意向之后,加上契丹、突厥先后打出匡复李唐的旗号反周,武家子弟又不堪大任,武则天还是决心将已经被废为庐陵王的李显立为太子,准备还天下给李氏。

扩展资料:

唐中宗李显,曾经两度担任唐朝皇帝。第一次刚刚登基36天,旋即被废为庐陵王,第二次是在武则天退位后再度登基,名副其实做了6年皇帝。

两度为帝的李显,一生几乎毫无亮点。其所作所为,基本属于乱作为。其乱作为,主要表现在徇私封官方面,短短数年违规斜封官员成千上万,以至于给自身与国家带来诸多祸患。

唐代制度比较健全,所有重大事项必须按规则与程序办理,并不是皇帝一人说了算。就官员任用而言,文官由吏部铨选,武官由兵部铨选,提名上报中书省,中书省草拟文书。

送皇帝批阅裁定,经门下省审核副署,方可生效,门下省认为不妥,有权否决,驳回再拟。也就是说,官员任免权其实取决于中书门下两省长官。

唐中宗任用官员,并非出于公心,而是徇于私情。他心知肚明,中书门下二省的宰臣有制度意识,原则性强,被他提拔的官员大多不符合当时的干部政策或任职条件,难以通过正常程序任命那些官员。

所以,他采用变通手法,不经过二省而私自封官。由于底气不足,他所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按常规格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书写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

当时,人们称之为斜封墨敕,所任命的官员叫作斜封官。据史料记载,唐中宗仅通过吏部员外郎李朝隐一人暗箱操作,就破格提拔斜封官1400余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显

武则天之后分别是哪几位皇帝在位

武则天之后的皇帝是:

1、唐中宗李显: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2、唐隆李重茂: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韦皇后和李裹儿合谋下毒暴毙身亡,同月中宗幼子温王重茂被立为帝(史称唐殇帝),改元“唐隆”。

3、唐睿宗李旦:唐隆政变,乃废少帝,奉其父相王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同母弟。

4、唐玄宗李隆基: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

5、唐肃宗李亨: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也是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至德元年(756年)至宝应元年(762年)在位。

扩展资料:

1、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高宗驾崩后,作为唐中宗、唐睿宗的皇太后临朝称制。

2、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唐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3、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宣布改唐为周,自立为帝,定洛阳为都,称“神都”,建立武周王朝。神龙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705年12月16日),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享年八十二岁。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并赦免王皇后、萧淑妃二族以及褚遂良、韩瑗、柳奭三人的亲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武则天

武则天后面是什么皇帝

武则天后面是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

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

李显在位期间,恢复唐朝旧制,免除租赋,设十道巡察使,置修文馆学士,发展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往,实行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保证了边疆地区的稳定。

扩展资料:

一、早年经历

显庆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他的两位皇兄李弘与李贤一死一废之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

开耀二年(682年)正月,李显的长子李重润出生,高宗为了表达自己的喜悦,在重润满月时改年号为永淳,并且还破天荒地将这位襁褓中的孙子立为皇太孙。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显于同月甲子日继承皇帝位。

嗣圣元年(684年)改年号为嗣圣。由于李显庸弱无能,即皇帝位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重用韦后亲戚,试图组成自己的集团。

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

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中宗的举动大为恼火。二月,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事后,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二、二度为帝

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居迎仙宫,张易之、张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内。朝中大臣以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为首,也见机秘密谋划,准备除掉二张,拥立中宗。

神龙元年(705年),82岁的武则天病重。正月,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发动神龙政变,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在迎仙宫杀张易之、张昌宗。

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强警备,配合行动。武则天无奈,先令太子监国,次日传位,隔了一天,中宗复位称帝,大赦天下。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为安国相王,拜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

又给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镇国太平公主的称号,以表彰二人的拥立之功。张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晋爵。二月,复国号为唐,一应典制,悉复唐永淳前旧,唐朝规复。

李显复位后,马上立韦氏为皇后,又不顾大臣的劝阻,破格追封韦后之父亲为王,并让韦后参预朝政,对张柬之等功臣却不加信用。将韦后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武三思之子武崇训。

封上官婉儿为昭容。教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令,掌握生杀大权。韦后同武三思关系暧昧,韦后又十分信用儿女亲家武三思,并以此结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左右着朝政。李显对此也无能为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武则天

武则天后面的皇帝是谁(武则天后面是什么皇帝)

百度百科-李显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385268/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