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人工肺的作用是什么(人工肺的作用原理)

百科 2025-10-21 21:55:52 手游攻略 阅读:8766次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人工肺的作用是什么的相关内容,以及人工肺的作用原理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人工肺的作用是什么》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人工肺的作用原理》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ECMO是什么意思?
  • 2、人工器官的作用主要是什么两个方面
  • 3、人工肺的简介
  • 4、什么是爱克莫?
  • 5、救命神器ECMO的前世今生
  • 6、什么叫做人工肺ecmo?人工肺ecmo是什么东西?是不是把人的肺切除了,放一个机器进入胸腔?

ECMO是什么意思?

01

体外膜肺氧合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人工膜肺”,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体外膜肺氧合(英语: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缩写:ECMO)是一种医疗急救设备,用以在心肺手术时为患者进行体外的呼吸与循环,如重度心肺衰竭、心脏移植等手术中。除了能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减轻患者心肺负担之外,也能为医疗人员争取更多救治时间。

人工肺的作用是什么(人工肺的作用原理)

ECMO的本质是一种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ECMO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手段,也誉称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是一项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它是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危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ECMO 最早于1950年代由约翰·吉本发明,及克拉伦斯·沃尔顿·李拉海继续开发。由于初期纯粹机械式的体外支持系统并不成熟,李拉海采用了以活体人类为患者充当体外支持系统的大胆实验,并在1965年第一次使用于新生儿上,以验其效。

1972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外科医生罗伯特·巴列特(Robert H.Bartlett)首次成功应用在急性呼吸窘迫症患者的治疗。

ECMO的主要构成

血液泵、氧合器、气体混合器、加热器、各种动静脉导管与监视器等部件所构成,其中血液泵和氧合器为叶克膜核心部件,血液泵扮演代替患者心脏,氧合器则扮演代替肺脏的功能。

ECMO的医疗用途

体外生命支持组织(ELSO)发布了描述ECMO适应症和实践的指南。启动ECMO的标准因机构而异,但通常包括可能会逆转且对常规治疗无反应的急性严重心脏或肺功能衰竭。可能促使ECMO启动的临床情况包括:

1、低氧性呼吸衰竭,尽管优化了呼吸机设置,但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分数(PaO2 / FiO2)的比率仍小于100 mmHg,包括吸入氧分数(FiO2),呼气末正压(PEEP),吸气与呼气(I:E)比。

2、动脉pH7.20的高碳酸血症性呼吸衰竭。

4、心脏骤停。

5、心脏手术后无法退出体外循环。

6、作为心脏移植或放置心室辅助设备的桥梁。

7、架起肺移植的桥梁。

8、败血性休克是一个更具争议性的问题,但对ECMO的研究却越来越多

体温过低,核心温度在28至24°C之间且心脏不稳定,或者核心温度在24°C以下。

9、在患有心脏骤停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中,它似乎可以改善生存率和良好的预后。

10、早期的研究表明,使用ECMO对于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尤其是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使用ECMO具有生存益处。

由ELSO维护的近51,000名已接受ECMO的人的注册表报告了以下结果:新生儿呼吸衰竭生存率为75%,小儿呼吸衰竭生存率为56%,成人呼吸衰竭生存率为55%。其他观察性和非对照性临床试验均报告存活率为50%至70%。

这些报告的生存率优于历史生存率。即使将ECMO用于死亡率各不相同的一系列疾病,但尽早发现对于防止病情恶化和增加生存结果至关重要。

在英国,静脉ECMO的部署集中在指定的ECMO中心,以潜在地改善护理并促进更好的结果。

ECMO的使用方式

ECMO仅应由在其启动,维护和停药方面受过训练和经验的临床医生执行。ECMO管理通常由注册护士,呼吸治疗师或灌注师进行。一旦确定将启动ECMO,将使用静脉内肝素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以防止血栓形成从充氧器中凝结。在开始之前,静脉内推注肝素并测量以确保ACT在300-350秒之间。一旦ACT在此范围内,就可以启动ECMO,并在维持剂量后开始肝素滴注。

插管

套管可以通过Seldinger技术经皮放置,Seldinger技术是一种相对直接且常见的获取血管通道的方法,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为了最大程度地增加流量并最大程度地减小剪切应力,使用了可放置在血管中的最大插管。

心脏手术后并发症所需的ECMO可直接放置在心脏或大血管的适当腔室中。通过侧面开胸术进行中央插管可以使等待肺移植的患者保持镇静和非卧床。

滴定法

在插管并连接到ECMO回路后,可使用血液动力学参数和身体检查来确定流经ECMO回路的适当血流量。通过ECMO回路维持终末器官灌注的目标与通过心脏的足够生理血流平衡,以防止淤滞和随后的血凝块形成。

人工器官的作用主要是什么两个方面

人工器官是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一门新的学科。它主要研究模拟人体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用人工材料和电子技术制成部分或全部替代人体自然器官功能的机械装置和电子装置。当人体器官病损而用常规方法不能医治时,有可能给病人使用一个人工制造的器官来取代或部分取代病损的自然器官,补偿或修复或辅助其功能。它是暂时或永久性地代替身体某些器官主要功能的人工装置。使用较广泛的有:①人工肺(氧合器)模拟肺进行O2与CO2交换的装置,通过氧合器使体内含氧低的静脉血氧合为含氧高的动脉血;②人工心脏(血泵)。代替心脏排血功能的装置,结构与泵相似,能驱动血流克服阻力沿单向流动。人工心脏与人工肺合称人工心肺机,于1953年首次用于人体,主要适用于复杂的心脏手术;③人工肾(血液透析器)。模拟肾脏排泄功能的体外装置,1945年开始

用于临床。人工肾由透析器及透析液组成,透析器的核心是一层半透膜,可允许低分子物质如电解质、葡萄糖、水及其他代谢废物(如尿素)等通过,血细胞、血浆蛋白、细菌、病毒等则不能通过,从而调节机体电解质、体液和酸碱平衡,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主要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等。

人工肺的简介

人体呼吸系统从外界空气中吸入氧,使氧气进入肺部血液,再运输到身体各部分使用。另一方面,肺部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则渗透到气泡里,再排出体外。吸入的气体,顺着支气管在肺叶里的各级分支,到达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是细支气管末端的球状小囊,每个肺约有三亿个肺泡,其总面积约等于一个网球场的大小,它们在把氧气供应给血液以及排出无用的二氧化碳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这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

人工肺又名氧合器或气体交换器,是一种代替人体肺脏排出二氧化碳、摄取氧气,进行气体交换的人工器官。以往仅应用于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需和血泵配合称为人工心肺机。70年代初,已将人工肺作为一个单独的人工器官进行研究。因它可以不用血泵而进行部分呼吸支持,并且有植入性人工肺的实验报告。因此,美国人工脏器学会(ASAIO)每年均有专门小组讨论人工肺的进展。

目前用于心脏手术的人工肺大部采用一次使用的附有热交换装置的鼓泡式人工肺。该式人工肺己趋成熟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肺部疾患愈来愈多,人工肺在肺部疾病中的应用亦愈显重要。人工肺的研制成功,特别是近十余年来膜式人工肺的问世,为解决呼吸功能衰竭又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图1. 人工肺及操作系统

什么是爱克莫?

ECMO危重病体外心肺支持。是将血液从体内引到体外,经膜肺氧合后,再用血泵或体外循环机将血液灌入体内,使心肺得到休息,为心肺功能的恢复争取时间。临床上常用于重症心肺疾病患者的抢救。ECMO的功能:1、降低心脏前负荷,增加组织灌注,改善循环,减轻心脏的工作量。2、取代肺的气体交换功能,减少对呼吸机的使用,供应氧气并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让肺得到休息和恢复。ECMO的适应症有:心脏移植,肺移植以及心肺联合移植,急性心肌梗塞后心源性休克,急性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透明膜病,急性心衰等。

救命神器ECMO的前世今生

席卷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之战,让救命神器“ECMO”名声大噪。

1月22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用ECMO成功救治了一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患者,属全省首例。

1月23日,81套ECMO设备耗材从德国加急进口,星夜飞驰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战场。

卫健委公布的第五版诊疗方案中,提出有条件的危重症患者应尽快使用ECMO。

国家卫健委第五版诊疗方案(2月8日印发)

ECMO,英文全称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简称“人工膜肺”,最核心的部分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

我们第一次听说ECMO可能更早,那是18年2月的网络爆文《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作者的岳父因为小小的感冒,辗转多家医院,被确诊为不明病毒感染的肺炎,27天后阴阳两隔。

从这篇文章里,我们看到了不明病毒感染、血氧饱和度下降、大白肺、呼吸衰竭、ECMO,和新冠肺炎患者的关键词如此相似。

更普遍的,是每年冬春的甲乙流感导致的肺炎。他们和新冠肺炎都属于同一个类别:病毒性肺炎。

2018年1月底的广州,37岁的王女士(化名),受凉后咳嗽发烧,吃药无好转。2月5日,王女士因气促胸闷,前往暨南大学第一医院就诊。胸片显示双肺炎症,肺下部出现白色,当天住院治疗。首先是输液和吸氧。

为什么要吸氧?因为肺功能变的很弱,正常呼吸不能提供足够氧气。吸入纯氧,受损的肺才能给人体提供最低限度的氧气,维持大脑和重要器官的存活。

王女士的病情变化迅速,即使高流量吸氧,她的血氧指数最高才78%,远低于95%的安全值。当天晚上,王女士转入ICU病房。

ICU的第一招是无创呼吸机,勉强将她的血氧值维持在90%的“临界水平”。

病情继续恶化,ICU用了第二招“气管插管”,用上有创呼吸机后,仍然难以维持王女士的“氧需”,她的血氧一路降到70%到80%。

入院第48小时,王女士胸片影像已成“大白肺”。正常的肺是黑色影像,但因为严重炎症,她的肺显示白茫茫一片。

肺部已基本失去功能,如果不能快速改善,她的大脑和各个器官可能因“缺氧”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王女士的生命危在旦夕,经与家属沟通,2月8日凌晨1点,王女士用上了救命神器ECMO,用来替代她的肺,医护人员在股静脉处插管,将静脉血引流到体外,经过“人工肺”氧合,再将血液泵入体内。

中日医院詹庆元教授在“呼吸界”的访谈中说,病毒性重症感冒的治疗原则有3个:

一是 原发病 治疗,主要指抗病毒治疗。

二是 支持治疗 ,呼吸支持最重要。

三是 并发症和合并症 的治疗。

王女士的原发病是流感,有对症的抗病毒药物比如奥司他韦。虽然并发肾衰竭,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但医生用肾脏替代疗法(CRRT)和抗生素一一解决,有惊无险。

从高流量吸氧-无创呼吸机-有创呼吸机-ECMO人工肺,这个顶级的呼吸支持神器,为治疗争取到宝贵时间。18天后,王女士顺利撤机,直到康复出院。

如果原发病没有对症药物,就像新冠肺炎和北京流感中的未知病毒肺炎,ECMO的作用是支持免疫系统和病毒直接对抗,类似“焦土策略”。

新冠病毒像蝗虫,侵占了肺部这块农田,引起免疫系统对病毒和细胞无差别的攻击,肺部成为一片焦土,病毒也最终死去。

好的结局是,ECMO代替肺维系着患者的生命。病毒死去后,肺部休养生息后,恢复供氧。

不好的结局是,免疫系统实施“焦土策略”时过度攻击,引发“炎症风暴”,导致肝肾等多器官衰竭,就如李文亮医生,或者北京中年中的岳父,合并耐药细菌严重感染;他们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面对病毒性肺炎引起的呼吸窘迫症,ECMO作为顶级的呼吸支持手段,病毒和并发症的治疗决定战局。

据世界生命支持组织ELSO统计,ECMO的抢救成功率约50%。百分比背后,是一条条鲜活生命,一个个温暖家庭,一城一池也要夺。

另一个被广泛报道的ECMO用途是治疗爆发性心肌炎。

爆发性心肌炎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高发于小孩和40岁以下青壮年。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达70%。初始症状很像普通感冒,但病情进展相当凶猛,短时间内即可产生严重心脏损害,极易猝死。

2009年,一个爆发性心肌炎的11岁男孩被送到杭州第一人民医院。这个男孩送到医院时已经没了心跳。经过多轮CPR无效后,医生们想到了ECMO。

给孩子做上ECMO之后,他的心电监护还是一条直线,但意识居然是清楚的。ICU胡炜主任清楚得记得,那天孩子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了大大小小的管子。

忽然,孩子睁眼说了一句:“妈妈,我想喝可乐!”守在一旁的父母顿时泪如雨下。很快,孩子病情好转,撤机出院。

ECMO常用有V-V模式和V-A模式。

V-V模式是人工肺,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比如得了病毒性肺炎的王女士。

V-A模式是心肺联合,用在心脏(心肺)衰竭的患者,比如得了爆发性心肌炎的男孩。还可以用在心脏修复手术、ECPR(体外心肺复苏)等。

最早的ECMO就用在心脏手术上。

它的原型来自美国心脏外科专家约翰·吉本发明的体外循环机。

1980年美国密歇根大学巴莱医生建立了首个ECMO中心,从此救命神器走出了手术室。

现任台北市长柯文哲,是大中华区推广ECMO第一人,他曾在台大医学院用“叶克膜”(台湾说法),将心脏功能丧失的“无心”病人生命维系了16天,然后做心脏移植救活。

本世纪初,柯文哲教授来大陆多家顶级心胸外科传授ECMO技术,包括北京阜外、安贞、上海胸科医院等。03年非典期间,ECMO开始在国内用于呼吸衰竭的患者。

ECMO作为顶级救命神器,即使公立三甲医院,也不是每家都有。好奇心驱使,我研究了魔都医院的情况。

根据上海体外循环专委会的相关报道,2018年上海有21家医院开展了ECMO技术,其中有18家公立三甲,而18年上海三甲医院的数量是38家。

上海有5家医院较早开展这项技术,ECMO的治疗病例也最多。他们是:上海胸科、仁济、中山、儿童医学中心、长海。

既然是抢救危重症的救命技术,为什么没有广泛开展?除了技术门槛高,还因为ECMO的昂贵。

ECMO的当天开机费用6万左右。

其中机器和耗材5万,穿刺管路和膜肺都从国外进口。还有穿刺操作费、化验费和药费,合计不到1万。

每天ECMO的维持费用是2千。其中人工肺的运转费用1千,化验和药费不到1千。

而重症患者一般都在ICU病房,每天费用也在1-2万。

ECMO费用加上ICU费用,就有了网上说的,ECMO开机6万,每天2万的说法。ECMO基本不进医保,需要自费。

有位疑似新冠肺炎的黄冈孕妇,在ICU住了一周多,使用ECMO抢救,治疗花了近20万。借的钱花光了,她老公决定放弃治疗。

她去世时,老公和医生都哭了,因为她是有可能治好的。放弃的第二天,国家宣布为新冠病人提供免费治疗。

这个令人悲伤的困境本可以用几百元的保费打破。市面上几款畅销的普通百万医疗和中端医疗险,大多能报销ECMO费用。

在医疗记录片里,时常看到医生的无奈和眼泪,有时是因为医疗技术的局限,更多是高额费用拷问的人心。

为了保护家人,需要提前做好安排。万一天有不测风云,我们可以坚定的对医生说,请用上救命神器ECMO。

参考资料:

(1)搜狐"CSTCVS": 2018年上海市首次ECMO专项技术质量控制督查风采 2018-12-05

(2)百度学术:2018年上海市体外膜氧合专项技术质控督查报告

(3)财新网重症科医生亲述:我们是怎样抢救危重病人的 2020-02-05

(4)搜狐“丁香园”:医生救人,就只是让人活着吗?2018-11-13

(5)呼吸界:詹庆元教授用经典病例告诉你救治重症流感的独家秘方 2018-01-14

(7)南方+:感冒6天成“大白肺”!ECMO助广州青年逃离死亡线 2018-02-28

(8)央视新闻网:重症肺炎孕妇去世:花光借来的20来万后放弃治疗 2020-01-29

什么叫做人工肺ecmo?人工肺ecmo是什么东西?是不是把人的肺切除了,放一个机器进入胸腔?

人工肺其实就是一种气体交换器,可以代替肺脏发挥出作用,能够用于于治疗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而不能维持人体吸氧需要的患者。主要是适用于顽固性低氧血症,以及患有重症肺炎等多种疾病的人群。

对于肺脓肿以及肺癌患者而言,可能就会被医生要求去做人工肺手术进行治疗。但如果对该方面的医学知识不是很了解,就可能会不知道人工肺到底是什么东西,这就可能会影响到后续的正常治疗以及身体护理。那么具体来说什么是人工肺呢?

一、什么是人工肺

简单来说,人工肺其实就是氧合器,或者可以称作是气体交换器。是可以代替人体肺脏排出二氧化碳,同时又能摄取必需氧气的一种进行气体交换的人工器官。而临床医学方面应用当中,往往需要和心脏移植手术一同实施,需和血泵配合使用,所以又被称之为人工心肺机。

二、人工肺的用途

人工肺属于生命支持技术的范畴,主要是用于治疗自身肺功能出现衰竭而不能维持人体吸氧需要的患者来说。而从长远发展来看,经过植入人工肺,可以永久性地,甚至是完全替代人体原有的肺功能,可解决多种患者的生存问题。而且由于手术的成功率较高,所以患者常常可以有非常好的预后。

三、人工肺的类型

目前在临床方面已经应用的人工肺种类主要有膜式、气泡型以及平面接触型等三种。这三种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可以帮助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具体来说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类型进行治疗。

人工肺的作用是什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人工肺的作用原理、人工肺的作用是什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385589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