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大家好,关于学游泳教程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学游泳教程视频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初学游泳要按什么步骤学
第一步:憋气、吐气
一般人只知道使劲的憋气,全身的力气都用在了脸上,注意力也在脸上,所以动作也会变形。因此,第一步在浅水区练习憋气,每次憋到快憋不住时,慢慢的将气吐出来,注意:开始一定要慢!并不断尝试不同的吐气速度。同时,身体放松,还可以尝试在水下睁开眼睛,有游泳镜最好。人在黑暗中容易紧张。此步骤的作用是熟悉水下环境,消除紧张、慌乱的感觉。
第二步:水中站立
因为游泳时人要横在水面的,不懂得站立人就没有安全感,容易慌乱。初学时可以拿一块浮板或游泳圈,登游泳池壁,头埋在水中,双臂前伸,身体登直,向前滑行。想站立时收腿,身体抱团,由于人的腿部密度相对较大,身体自然垂直,此时,向下伸腿,既可踩到池底站立。此练习是为了提高在水中的安全感。
第三步:滑行
学会了憋气和水中站立,既可抛开辅助设备练习滑行。姿态与水中站立一样,两手叠压,伸向头顶,用力登池壁,身体一定要拉直,头部埋在水中,向前滑行。身体不做任何动作,滑行时间越长,距离越远越好。此目的是找到在水中前进的感觉。以上三个步骤熟练了,即可开始练习动作。

第四步:先练分解动作
因为人的手部做动作相对容易,所以先练腿部。即在滑行过程中练习动作。为了提高练习时间,可以利用辅助设备让头部保持在水面以上。具体动作我就不说了,有很多途径可以获得正确的姿势。但是,刚开始,动作一定要一个一个地做,切忌不可连续动作,每次动作做完即保持滑行姿势。一直练到每次动作都可以使身体向前滑行一定有效距离。到身体不再向前滑行时再作第二个动作。一般来讲,高手一次蛙泳腿部动作可以滑行5米以上。
第五步:加上手部动作
手部动作一定要在岸上先练习才能下水,否则动作容易变形。以蛙泳为例:手-脚——手-脚——,动作一定要一组一组的做,每次做完一组,身体即保持滑行状态。此时还不宜练习换气,头部还要埋在水中。动作做快了容易,做慢了难。当每组动作都能做准确,离成功就不远了。此练习主要练习手脚的协调性。
第六步:换气
每次换气必定是由手部动作帮助完成。
自学游泳的正确步骤是什么
1、不要恐惧!
学游泳不能对水产生恐惧,先在浅水区戏水,感受一下水的浮力,用手划水来体验如何在水中让身体移动。
2、学会用鼻孔吹气的方式!
憋气入水的时候,其实水是不容易进入鼻孔的,而只有在慌张的时候水才会入口,所以多尝试水下憋气。
3、学习划水和踏水!
感受用手划水,让身体向着指定方向移动;
用脚踏水,有节奏的向下踏,感受如何让身体更多部位露出水面以及在脚的作用下移动。
扩展资料:
游泳健康价值:
1、改善心血管系统
游泳对心血管系统的改善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冷水的刺激通过热量调节作用与新陈代谢能促进血液循环;此外游泳时水的压力和阻力还对心脏和血液的循环起到特殊的作用,在水面游泳时,身体所承受的水压就已达到每平方厘米0.02—0.05kg,潜水时随着深度的加大,
物理条件的变化,压力还会增大,游泳速度的加快也会加大压力负荷,心房和心室的肌肉组织能得到加强,心腔的容量也能逐渐有所加大,心脏的跳动次数减少,这样心脏的活动就能节省化,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却能得到改善,静止状态下舒张压有所上升,收缩压有所下降,
因此血压值变得更为有利;血管的弹性也有所提高。根据有关专家统计,一般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脏跳动约66—72次,每博输出量约为60—80毫升,而长期参加游泳锻炼的人,在同样情况下只需收缩50次左右,每博输出量却达到90—120毫升。
2、提高肺活量
呼吸主要靠肺,肺功能的强弱由呼吸肌功能的强弱来决定,运动是改善和提高肺活量的有效手段之一。据测定:游泳时人的胸部要受到12—15公斤的压力,加上冷水刺激肌肉紧缩,呼吸感到困难,迫使人用力呼吸,加大呼吸深度,这样吸入的氧气量才能满足机体的需求。
一般人的肺活量大概为3200毫升,呼吸差(最大吸气与最大呼气时胸围扩大与缩小之差)仅为4—8厘米,剧烈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为2.5——3升/分,比安静时大10倍;而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可高达4000—7000毫升,呼吸差达到12—15厘米,
剧烈运动时的最大吸氧量为4.5——7.5升/分,比安静时增大20倍。游泳促使人呼吸肌发达,胸围增大,肺活量增加,而且吸气时肺泡开放更多,换气顺畅,对健康极为有利。
3、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
水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难以压缩性。因为水的密度比空气大800余倍,人在水中受到的压力要远远大于在空气中。这就是初学游泳者在水中感到呼吸困难的原因。由于胸腔和腹腔在水中受到的压力增大,这就迫使呼吸肌用更大的力量进行呼吸。
所以经常游泳,可以增大呼吸肌的力量,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肺活量的值。游泳运动员的肺活量可以达到4000到6000毫升,甚至7000毫升,而一般人只有3000到4000毫升。
4、改善肌肉系统的能力
游泳是一项全身参与的运动,可以比其它运动动员更多的肌肉群参与代谢供能。虽然游泳不能塑造粗壮的、隆起的肌肉,但能够提高许多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特别是躯干、肩带和上肢的肌肉。因为在水中游泳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
游泳又是周期性的运动,长期锻炼能够使肌肉的力量、速度、耐力和关节的灵活性都得到提高。
游泳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即柔韧性的改善。这使得人们由于年龄限制而不能从事其它体育活动时,仍然能够继续游泳。由于游泳时身体活动的范围较大,定期进行游泳活动的人都会变得更加灵活和柔软。
而且,正确的游泳技术要求肌肉在收缩用力前先伸长,这种运动方式有利于不断地提高柔韧性和力量。
4、改善体温调节的机制
由于水的温度一般低于气温,水的导热能力又比空气强数十倍,因此人在水中失散的热量远远快于在空气中。经常游泳能改善体温调节能力,从而更能够承受外界温度的变化。特别是冬泳,对这方面的改善作用尤其明显。
6、加强皮肤血液循环
在游泳过程中,由于水温的刺激,机体为了保证足够的温度。皮肤血管参与了重要的调节作用,冷水的刺激能使皮肤血管收缩,以防热量扩散到体外。同时身体又加紧产生热量,使皮肤血管扩张,改善对皮肤血管的供血,这样长期的坚持锻炼能使皮肤的血液循环得到加强。
另外,水是十分柔软的液体,而由于水波浪的作用,不断对人体表皮进行摩擦,从而使皮肤得到更好的放松和休息,所以经常参加游泳锻炼的人,都有一身光滑洁白、柔软的皮肤。
人在游泳时,水对肌肤、汗腺、脂肪腺的冲刷,起到了很好的按摩作用,促进了血液循环,使皮肤光滑有弹性。此外,在水中运动时,大大减少了汗液中盐分对皮肤的刺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游泳
初学游泳几种教学方法
游泳是一种力与美结合而成的运动,柔软度是非常重要的,故一位初学者,必须放松心情去学习....通常初学者的眼.耳.鼻,无法适应在水中的状态,容易导至紧张,而使肌肉僵硬,影响学习虽可使用泳镜.耳塞.鼻夹,去克服水中的不适感,但心理紧张导致腹膜神经收缩肌肉僵硬,却是影响学习的主因:
一般初学者的鼻子较不易控制憋气,你可试试在家中用脸盆盛水练习,当你增强了对水的适应度,就可将整个身子泡进浴缸(当然包括头部在内罗!),所谓憋气,就是暂时停止呼吸啦!
OK!我们就到游泳池试试看吧!
有些泳池有儿童池,我是建议先在小池子练习
是可免除恐惧;
是再怎么淹也顶多喝喝水.......
如果你觉得在儿童池里与一群小朋友玩水,有点羞羞脸,那就大错特错啦!因为学会游泳总比丢脸好.....更何况它的效果真的很好
首先:入池后双手抓住岸边,慢慢蹲下,将家中练习憋气的部分,在池子里好好复习一下,然后我们练习漂浮,手仍抓住池子边缘,将四肢伸展,双脚要合并,记住身体一定要放轻松,才浮得起来,如果仍浮不起来,试试收缩下巴,就是脸浸水中,面视池底,想像将自己的下巴挤出个双下巴的感觉就对了,浮起后,放开抓在岸边的双手,怎样,很简单吧!
接下来我们学习水中站立,这可是很重要的,如果泳技不好,在泳池人多的情况下,就需用到水中站立以保护自己:持续漂浮的动作,将双脚向前屈膝收缩,记住!双脚收缩后要同时著地且宽度要与肩同宽,约30~40cm,同时手部向下划,利用水的阻力,站立起来.
水中站立详细解说如下:将双脚向前屈膝收缩,记住!双脚收缩后要同时着地(因为两脚若不同时著地,重心会不稳,加上水流就容易滑倒吃到水)且宽度要与肩同宽,约30~40cm(这是站立的最稳定的距离,军教片不是常说:立定!双脚与肩同宽,就是这个意思)同时手部向下划,利用水的阻力,站立起来.(因为当你在游泳时,身体是漂浮的,要利用双手拨水的阻力,漂浮的腿才能往前收缩站立)
其实,并不是只有小朋友才能使用浮板,一个初学者如果善用这些工具,就能事半功倍地学好游泳了.
已会憋气.漂浮.水中站立后,再学学韵律呼吸,想要会换气,韵律呼吸你一定要会,也就是在水里吐气.离开水面后吸气,我是建议全部用嘴吐气及吸气;因为若用鼻子吸气时,很容易就呛到水,除非你能控制得当,否则在初学时,还是多动动口吧!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