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文华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分别是什么职责)

百科 2025-10-23 20:01:47 手游攻略 阅读:1567次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文华殿大学士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文华殿大学士以及文华殿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分别是什么职责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文华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分别是什么职责)

大学士都分为哪些殿的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

“某某殿大学士”、“某某阁大学士”等官名开始于唐朝。但唐朝的集贤殿“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掌刊缉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新唐书》卷五十二百官二)其职责主要是编辑图书、发现和推荐文学贤才,不是掌握行政权的中央机构。

宋朝也设立“殿阁大学士”,而且名目繁多,如“观文殿、资政殿、端明殿、龙图阁学士、天章阁学士、宝文阁学士、显谟阁”等学士,但都是给做过宰相的人加上的荣誉衔,无实际职责。《宋史志第一百一十五职官二》记载:“观文殿大学士学士之职,资望极峻,无吏守,无职掌,惟出入侍从备顾问而已。”“皇佑元年,诏:置观文殿大学士,宠待旧相,今后须曾任宰相,乃得除授。”

《明史卷七十二职官一》:“中极殿大学士,旧名华盖殿建极殿大学士,旧名谨身殿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并正五品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清朝沿用明制,亦设内阁和大学士。但清初军政大权掌握在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之手,1732年雍正帝设立军机处以后,实权又在军机处,内阁徒有虚名,变成只是传达谕旨、公布文告的机构。清末设立责任内阁,军机处和内阁均废。

文华殿大学士和武英殿大学士分别是什么职责

文华殿大学士用来辅导太子读书。清代逐渐演化形成“三殿三阁”的内阁制度,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权限较明代大为扩展。

武英殿大学士,为正一品。从乾隆时期开始,武英殿设宫中修书处,清朝大批图书在这里编辑,刻版、刊印,称武英殿本,简称殿本。大学士中居首者,号称首辅,其权最大,有票拟之权。

扩展资料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废丞相,而将大学士擢为朝廷“总顾问”,所以从明朝初期到中期,朝廷内部一度委任大学士(后改为翰林学士)为内阁长官,主要职责是起草诏令,批签奏章,品阶为正五品。

别看翰林学士级别不高,但却握有实权,他们是朝廷内的实际宰相——学士行使宰相之权。“明代三大才子”之一、《永乐大典》的主纂解缙便做过翰林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他入职文渊阁,参与机务,“一时诏令制作,皆出其手”,可以说是权力了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华殿大学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英殿大学士

清朝的大学士中,文华殿,武英殿,保和殿的有什么区别

清朝基本延用了明朝的宰相制度,但又经过了多次变化。清太宗崇德十年(1636)改原有的文馆为内三院,即内国史院、内秘书院、内弘文院,均设大学士一职,从此清朝便以内三院大学士为宰相。顺治十五年(1658)又仿明制改内三院为内阁。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关,分置中和、保和、文华、武英四殿及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后去掉中和殿,增入体仁阁,成为三殿三阁)。殿阁大学士设满汉各一人,正一品,还有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一般汉人不是翰林出身,是得不到这样的官职的。

六个殿阁的大学士,保和殿、文华殿、武英殿、体仁阁、文渊阁、东阁,有一个由高到低的次序,可以由低到高的升迁。如张廷玉先任文渊阁大学士,再授文华殿大学士,最后升到最高的保和殿大学士。不过乾隆以后,保和殿大学士只授过傅恒一人,即使连晚清的李鸿章也只授文华殿大学士而已。

关于文华殿大学士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392835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