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很多朋友对于寒露是什么节气和寒露是什么节日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寒露是什么节气 寒露的由来与习俗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属于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是气候从凉爽到寒冷的过渡。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二十四节气”指导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亚洲重要的创意设计展示、交流平台北京国际设计周于2017年面向全球公开征集了“二十四节气”标识系统设计。合众美华教育则作为青少年板块主办单位,面向中国全国中小学开展了“二十四节气”标识创意设计征集活动,引领广大青少年在课堂上用设计思维,以寓教于乐的方式积极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实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露
寒露指的是什么节气
寒露是24节气中第17个节气,也即将把舒适的温度带向寒冷。在我们很多日历上可以看到“晚风送秋凉,秋夜寒露凝。“寒露过后,大部分的地区气温都开始要下降,白天也开始慢慢的变短,夜晚变长,日照开始减少,南方天气变得凉爽,北方很多地方开始转冷。
寒露时节,农民们也开始忙碌起来了,,北方正值玉米大丰收,种植冬小麦的农忙的时节。而南方的晚稻也开始成熟,田野间到处一片金黄,到处可以见到农事繁忙热闹的景象。不过南方很多地方秋雨也来了,要做好收晒、贮运及入库工作。
寒露降,秋风起。霜染红叶,宜踏秋赏菊。现在红叶开始慢慢变红。白昼时间变短,使得叶绿素被大量的分解了,然后树叶开始变成红色。特别是在北方,我们放眼山坡,一片一片的红叶非常的美丽,很有韵味。这个季节菊花开始盛放,菊花非常的耐寒,花能够经受微霜,是赏菊的最佳时期。很多地方慢慢的就有菊花展,可以看到百花齐放、花香四溢。
俗语言:寒露脚不露。冷气的到来,大家要记得保暖,晚上睡觉时脚不要露出来,白天不要露出脚踝,适时的添加衣服。特别是老人儿童这些身体体质比较弱的更要保暖,春捂秋冻,年轻人可以适当冻一冻可以提高耐寒能力,不过也要根据个人的体质,量力而行。这个时节开始也是流感高发期,天气也喊干燥,大家记得多补充水分。大家可以晚上用热水泡脚,可以缓解疲劳很多老一辈的说寒露到了,我们就要开始注意养生,要注意饮食,不要吃太寒凉的东西,可以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物,能养肺润肠,还可以防治咽干口燥。
寒露是第几个节气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斗指戊;太阳到达黄经195°;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
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从气候特点上看,寒露时节,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少雨干燥;北方广大地区已从深秋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寒露传统习俗主要有赏枫叶、吃芝麻、吃螃蟹、饮秋茶等。
寒露的饮食习俗
寒露时节,应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加体质;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过食辛辣宜伤人体阴精。有条件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也是不错的养生办法。
寒露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荸荠、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寒露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