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沈葆桢故居(沈葆桢故居属于哪里)

百科 2025-10-19 09:01:25 手游攻略 阅读:7561次

三坊七巷居住过的名人

沈葆桢、林觉民、严复、欧阳氏、林聪彝,等等。

三坊七巷区内有众多名人故居和著名建筑物,其中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欧阳氏民居、小黄楼、林聪彝故居、二梅书屋、陈承裘民居、叶在琦民居、水榭戏台等十多处经典建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作为三坊七巷区内的中轴街南后街就像一条文化、生活大动脉,将新鲜丰富的文化、生活气息,经过三坊七巷的支脉,输送到分布在其中的名宅大院。

三坊七巷简介

三坊七巷座落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南后街,总占地约45公顷,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

三坊七巷自晋代发轫,于唐五代形成,到明清鼎盛,如今古老坊巷风貌基本得以传续。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

三坊七巷的中华福馆是谁的故居

陈衍故居。

沈葆桢故居(沈葆桢故居属于哪里)

三坊七巷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道山路附近,是国家5A级景区。三坊七巷自古崇文重教,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凭借着其深厚的历史,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坊七巷历史悠久,在清朝至民国期间最为鼎盛,里面的古代建筑也有很多,其中最富有盛名的还是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九大故居最富有盛名,为人所知。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林觉民故居,因为这里住过三位名人。林觉民故居坐落在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林觉民,著名作家冰心,林觉民的侄女林徽因也是近代才女都曾住在此地。现在也成为了福州辛亥革命纪念馆。

沈葆桢故居属于哪里

沈葆桢故居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沈葆桢故居位于宫巷西段北侧的宫巷11号(现26号)。始建于明天启年间,数次易主。清同治年间,由时任江西巡抚的沈葆桢购置并加以修葺,现为沈家后裔住宅。

为明代民居,坐北向南,周围封火墙,总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为门头房、厅堂、正座、藏书楼。

门前两侧有高耸马头墙,门头房面阔五间,进深用三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门房正中有插屏门。

二进厅堂,穿斗式减柱造木构架,双坡顶。

堂前为宽敞庭院,周以回廊(排放执事牌)。堂上正中黑底金字对联日:“诗礼传家;文章华国。”

三进,正座面阔五间,进深用七柱,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

中分前后厅,前厅堂上正中有对联为:“兄弟睦,家之肥;子孙贤,族乃大。”左右厢房亦分前后房。

后厅过覆龟亭为双层藏书楼。亭两侧有小天井、廊房。进与进之间的过道上方联接均有覆龟亭,靠东侧各进均有小门通连林聪彝故居,各进均用封火墙阻隔防护。中轴线建筑左右侧,另有隔墙外花厅、书斋、厨房等附属建筑,且自成院落。

正座前后廊两侧,均设小门与附属建筑相通。各进门窗、户扇以及构架上斗拱、雕刻均朴实、规整。

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后数易其主。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为沈葆桢所有。

1988年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作为“三坊七巷和朱紫坊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是清朝抵抗侵略的封疆大吏林则徐之婿。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请他赴安庆大营,委以重用。同治十三年(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台湾,被沈葆桢详细信息++

南街街道:南街街道位于鼓楼区中西部。东以八一七北路为界,与东街街道接壤,南临乌石山麓,与安泰街道相邻,西至小柳、河南新村,与洪山镇相接,北以虎节路、贤南路、杨桥路为界与华大街道、鼓西街道毗邻,面积1.56平方公里,居民1.60万户,人口约5万。街道办事处设在黄巷28号。2000年,辖内有集体企业338家,个体工商户1147家;设文儒、南街、塔巷、南后、安民、闽山、驿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409077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