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态度决定一切是谁说的
《态度决定一切!》是2003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罗曼.W.皮尔。
举世闻名的大牧师、演说家和心灵作家,被誉为“积极思考的鼻祖”、“自尊的倡导者”和“将基督教平民化的伟人”。他1885~5月31日出生于俄亥俄州的哈姆雷特镇,曾获波士顿大学神学硕士、塞拉裘斯大学神学博士。皮尔博士以倡导人性的自尊而闻名于世,著有四十六部畅销书,他的名著《积极思考的力量》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本书是他在心灵改革史上的另一部惊世之作,本书英文版曾在美国最畅销书榜上整整待了十年时问,从此,“态度决定一切”成为表达积极思维的一句口头禅传遍了全球。皮尔博士曾服务于纽约的Mar'bleCollegiate教堂,长达五十九年,在他担任牧师期间,每天来倾听他演讲的听众总是排起长龙;那时皮尔每周的广播节目“生活的艺术”在NBC上连播了54年之久;他同时也是著名心灵杂志《标竿》的创办人,该杂志的期发量达到了450万份;他平均一年向一百个团体发表演说,直到他九十三岁那年,他的听众人数达到两千万人之巨;他曾应罗斯福总统和尼克松总统之邀向国民和军队传递积极思考的讯息;也曾获得里根总统颁发的自由奖章;他的一生被拍成了脍炙人口的影片——《一生》。诺曼·文森特·皮尔被誉为“上百万美国人宗教价值的引导人”,他积极思考的思想已经成为人们探索“人生真谛”与“开启智”的宝库,帮助千百万人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在一本回顾皮尔一生的传记中,对这个积极思考者是这样评价的:“无论销售员、家庭主妇、还是学校教师都发现皮尔能让他们振奋,皮尔博士说的是普通人的语言,质朴却能振聋发聩。”一位哈佛大学的哲学教授说:“皮尔讲的人生价值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更不是什么成功学,他是在讲人生的真相,是我们每个现代人都迫切需要的。”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对吗
其实这句话在哲学里面是不对的,属于过度夸大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要想完成一件事归根到底还是要有行动,即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当然,我们肯定不能否定态度,信念,意志等的作用,尤其是良好的态度,对一个人的成功的确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这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态度是衡量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标准,一个人的潜力来自于三个方面,知识、技能和态度。无论做什么事情,一个人的态度十分重要。
工作态度决定工作成绩,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用心进取。我们不能保证你具有了某种态度就必须能成功,但是成功的人们都有着一些相同的工作态度。
在企业之中,我们每个人都持有自我的工作态度。有的人勤勉进取,工作忙碌、热情,精神抖擞,用心乐观,永争第一,总是用心的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是在受到挫折的状况下也是如此。
有的悠闲自在,得过且过,从来都是按时上下班,按部就班,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分外的事情更不会主动去做,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有的牢骚满腹,永远悲观失望,总是在抱怨他人与环境,认为自我所有的不如意,都是由环境造成的,常常自我设限,使自我的无限潜能无法发挥,整天生活在负面情绪当中,完全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
一位伟人曾说过:“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你的态度如何,在必须程度上已决定你是失败还是成功。要改变现状、克服困难,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端正态度,没有正确的态度,这一切就无从谈起。
扩展资料:
对于态度的定义最早是斯宾塞和贝因(1862年)提出,认为态度是一种先有主见,是把判断和思考引导到一定方向的先有观念和倾向,即心理准备。
奥尔波特(1935年)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克瑞奇(Krech1948)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他的定义强调当下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事物加以建构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美国心理学家巴克(1984年)认为态度是对任何人、观念或事物的一种心理倾向。强调态度是一种观念、意见等主观的东西。
迈尔斯(1993年)对于态度的定义较为完善,认为态度是对某物或者某人的一种喜欢或者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他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中表现出来。
参考资料:
态度决定一切百度百科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