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待客》主要内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文《王安石待客》翻译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1)萧氏子(2)至(3)京师(4),因(5)谒(6)公,公约之饭(7)。翌日(8),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9)。日过午,觉饥甚而(30)不敢去(10)。又久之,方(11)命坐,果蔬(12)皆不具(13),其人(14)已心怪之(15)。酒三行(16),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17)数四,顷即供饭,旁置(18)菜羹而已(19)。萧氏子颇(20)骄纵,不复下箸(21),惟啖(22)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旁(23)。公取自食(24)之(25),其人愧甚(26)而退。
(1)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2)萧氏子:萧家的一个儿子。(3)至:到,往。(4)京师:京城。(5)因:顺便(6)谒:拜见。(7)饭:饭食。(8)翌日:第二天。(9)馔(zhuàn):准备食物。(10)去:离开。(11)方:才。(12)果蔬:泛指菜肴。(13)具:准备。(14)其人:指萧氏之子(15)心怪之:心里对此感到奇怪。(16)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17)脔(luán):切成小块的肉。(18)置:放置。(19)而已:罢了(20)颇:很,非常。(21)复:再。(22)箸:筷子。(23)啖:吃。(24)旁:旁边,身旁。(25)食:吃。(26)之:代词,指胡饼(27)甚:很,非常,表示程度深。(28)之:代词,代指萧氏之子(29)而:转接,意思为“但”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
王安石待客文言文翻译如下: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公子到了京城,就去拜访了王安石,王安石邀请他吃饭。第二天,萧公子穿盛装前往,料想王安石一定会用盛宴招待他。过了中午,他觉得很饿,可是又不敢就这样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下令入座。
菜肴都没准备,萧公子心里已经觉得很奇怪。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旁边只安置了菜汤罢了。萧公子很骄横放纵,放下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
王安石把剩下的饼拿过来自己吃了,那个萧公子很惭愧地告辞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人称王荆公,谥号“文”,故又称王文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也称“王临川”。
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革命导师列宁曾称王安石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王安石待客》主要内容
王安石做宰相的时候,儿媳妇家的亲戚萧氏的儿子到京城,于是拜见王安石。王安石请他一起吃饭。第二天,萧氏的儿子穿着华丽的衣服出席,以为王安石一定会准备好丰盛的食物(来款待他)。到了中午,萧氏的儿子觉得十分饥饿,但又不敢离开。又过了很久,王安石才让他坐下。各种菜肴都没有准备,那人心中已经对此感到很奇怪了。喝了几杯酒,才上了两块胡饼,再上了四份切成块的肉。一会儿就上饭了,一旁安置着菜羹罢了。萧氏的儿子很骄横放纵。不再动筷子,只吃了胡饼中间的一小部分,把四边都留下。王安石拿过来自己吃了,萧氏的儿子十分惭愧地离开了。
关于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待客》主要内容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