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心照不宣的意思(心照不宣 是什么意思)

百科 2025-10-20 20:26:58 手游攻略 阅读:2230次

“心照不宣”是什么意思啊

【解释】:照:知道;宣:公开说出。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出自】: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

【释义】: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只要我和你。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彼此有默契。

扩展资料:

【近义词】心知肚明、心领神会、胸有成竹、心心相印、心领神悟、心中有数、心有灵犀

【反义词】一窍不通、百思不解

1、心领神会

【解释】: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出自】:明·吴海《送傅德谦还临川序》:“读书有得,冥然感于中,心领神会,端坐若失。”

【释义】:读书有收获,他一下子感受中,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端坐在你失去。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诗文、语言等。

2、心心相印

【解释】: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出自】:《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释义】:我传佛心印,怎么敢违背佛经。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心照不宣 是什么意思

心照不宣的意思是: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也指互相之间明白或共同认可一件事物,做出相同的判断;同时,对方心中所想所希望的予以回应,而无需对方提醒。

1、拼音:xīnzhàobùxuān

2、近义词:心中有数、心领神会、心心相印

3、反义词:一窍不通、百思不解

4、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彼此有默契。

5、出处:清·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白话文:张夫人吩咐尽管照常开轮船,大家彼此心里明白,也都不公开说出来。)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心领神会、

1、拼音:xīnlǐngshénhuì

2、释义: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3、出处:唐·田颖《游雁荡山记》:与之辩论心性切实之学,彼已心领神会。(白话文:和他辩论心性切实的学问,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心照不宣的意思(心照不宣 是什么意思)

二、反义词:一窍不通

1、拼音:yīqiàobùtōng

2、释义: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3、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贵直论·过理》:纣心不通,安以为恶,若其一窍通,则比干不杀矣!(白话文:如果纣王的心通了一窍,就不会做出糊涂事把比干杀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照不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领神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窍不通

心照不宣是什么意思

心照不宣的意思是彼此心里明白,不必明说出来。

心照不宣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xīnzhàobùxuān,指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出自《夏侯常侍诔》。出自晋·潘岳《夏侯常侍诔》:“心照神交,唯我与子。”后作“心照不宣”。

近义词有知肚明、心领神会、胸有成竹、心心相印、心领神悟。反义词有一窍不通、百思不解。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彼此有默契。

相关资料介绍:

1、清·曾朴《孽海花》:“张夫人吩咐尽管照旧开轮,大家也都心照不宣了。”

2、《玉娇梨》第十九回:“千里片言,统祈心照不宣。”

3、哦,哦,那算是我多说了,你是老门槛,我们~,是不是!——茅盾《子夜》十一

4、明白这一点,对于所谓“隐士”也就毫不诧异了,~,彼此都省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隐士》

5、例如,写到传说的地方,他会让读者感觉到这是传说,彼此心照不宣。——余秋雨《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心照不宣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413536/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