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OLED显示器,以及谁知道什么是oled微型显示器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LED背光和OLED显示屏有什么区别
总的来说LED显示屏,LED背光,OLED是三种完全不同的成像技术。
LED背光是指用LED(发光二极管)来作为液晶显示屏的背光源,而LED背光显示器只是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源由传统的CCFL冷光灯管(类似日光灯)过度到LED(发光二极管)。液晶的成像原理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外界施加电压使液晶分子偏转便如闸门般地阻隔背光源发出光线的通透度,进而将光线投射在不同颜色的彩色滤光片中形成图像。
背光模组由CCFL过渡到LED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可以让显示器屏幕的亮度更加均匀,产品功耗更低,外形可以更轻薄时尚。但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的是W-LED(白光LED)背光源,事实上这种背光源仅仅是将发光的元器件更换了而已,而显示效果的提升非常微弱甚至没有提升。而对液晶产品显示效果提升明显的RGB-LED(三色LED)对显示效果的提升较为明显,但同时生产成本较高,因此被应用在高价位的液晶电视上。目前商家所说的LED显示器是指采用白光LED背光的显示器产品,和普通液晶显示器的区别是背光源的改变。
OLED是英文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的缩写,翻译过来被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显示器。事实上这种发光原理早在1936年就被人们所发现,但直到1987年柯达公司推出了OLED双层器件,OLED才作为一种可商业化和性能优异的平板显示技术而引得人们的重视。OLED显示屏由于同时具备自发光,不需背光源、对比度高、厚度薄、视角广、反应速度快、可用于挠曲性面板、使用温度范围广、构造及制程较简单等优异之特性,被认为是下一代的平面显示器新兴应用技术。
很多人容易把OLED和目前LED显示屏生产厂家炒作比较多的LED背光联系在一起,事实上OLED和LED背光是完全不同的显示技术。OLED是通过电流驱动有机薄膜本身来发光的,发的光可为红、绿、蓝、白等单色,同样也可以达到全彩的效果。所以说OLED是一种不同于CRT,LED和液晶技术的全新发光原理。
LED显示屏是由LED点阵和LEDPC面板组成,通过红色,蓝色,白色,绿色LED灯的亮灭来显示文字、图片、动画、视频,内容可以随时更换,各部分组件都是模块化结构的显示器件。传统LED显示屏通常由显示模块、控制系统及电源系统组成。显示模
谁知道什么是oled微型显示器
OLED全称为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流驱动下而达到发光并实现显示的技术。
OLED相比LCD有许多优势:超轻、超薄(厚度可低于1mm)、亮度高、可视角度大(可达170度)、由像素本身发光而不需要背光源,功耗低、响应速度快(约为LCD速度的1000倍)清晰度高、发热量低、抗震性能优异、制造成本低、可弯曲。OLED比更能够展示完美的视频,再加上耗电量小,可作为移动电话、数码电视等产品的显示屏,它被业界公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
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的研究起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它比无机电致发光晚了20年左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期,有机EL徘徊在高电压、低亮度、低效率的水平上。1963年,Pope研究了蒽单晶片(10-20μm)电致发光,当时需要在两端施加400V的电压才能观察到蒽的蓝色荧光;之后,Helfrich和Williams等人继续进行了研究,使电压降至100V左右,外量子效率高达5%;1982年,Vincett用真空蒸镀法制成了50nm厚的蒽薄膜,30V时观察到了蓝色发光,但由于电子注入效率低和蒽成膜性差,外量子效率只有0.03%左右;1983年,Partridge发表了聚合物电致发光的文章,但由于亮度低而未引起广泛重视。
1987年,美国EastmanKodak公司的C.WTang和VanSlyke对有机EL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制备了如图所示的OLED,引起世界工业界和科技界的广泛重视,促进了OLED的迅速发展。他们制备了双层电致发光器件,以芳香二胺为空穴传输层,低功函数的镁银合金(原子比为10:1)为阴极,极大地提高了空穴和电子的注入效率;另外采用成膜性好、电子传输材料兼荧光材料的8-羟基喹啉铝(AIQ)作为发光层。器件在l0v直流电压驱动下,发射出绿色光,其最高亮度可以达到l000cd/m2,量子效率为1%.1988年,日本Adachi等人又提出了夹层式多层结构的OLED模式,极大扩展了功能有机材料的选择。1990年,英国剑桥大学的Burroughs等人用简单的旋涂膜法将聚苯撑乙烯(PPV)的预聚体制成薄膜,在真空干燥下转化成PPV薄膜,成功制备了单层结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开创了聚合物EL研究的热潮。
为实现产业化,OLED的研究从单色显示逐步转向彩色显示,人们开始寻求研制具有高色纯度、高亮度器件的方法,如采用具有窄带发射的稀土发光材料以及有机微腔结构。1990年,日本Kido小组首次把稀土配合物材料用于电致发光器件,他们把Tb(acac)3配合物作为发光层,TPD作为空穴传输层,制成了双层结构OLED,得到纯的试离子特征发射(545nm),半峰宽仅为l0nm,但亮度仅为7cd/m2.1993年,TakahiroNakayama等人首次对电致发光光学微腔结构器件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窄带光谱发射。
OLED显示屏的驱动分为有源驱动与无源驱动。最早出现的是无源OLED,它采用行列扫描的方式,驱动相应的象素发光显示。无源OLED成本较低,工艺也比较简单,由于刷新速度等问题,只适用于小尺寸显示屏。1995年,柯达与三洋公司签署协议,利用三洋的低温多晶硅技术和柯达的电致发光材料制成了有源矩阵OLED。有源显示类似于TFTLCD,它把OLED发光材料集成在硅片上,每个象素由一个晶体管驱动。为了发挥OLED响应速度快的优势,目前厂家倾向于采用低温多晶硅(UPS)技术来驱动。有源OLED适用于大尺寸显示器和高分辨率微型显示器。
OLED屏是什么意思
OLED屏的意思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有机发光半导体。
OLED技术最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进行研究,索尼、三星和LG在21世纪开始大规模生产。它们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不同类型产品。前者具有自发光、视角宽、对比度高、功耗低、反应速率高、色彩饱满、工艺简单等优点。
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点,它使用非常薄的有机涂层和玻璃基板。当电流通过时有机材料会发光。此外OLED显示屏具有较大的可视角度,可以节省电能。
扩展资料
OLED屏应用领域
以视频眼镜和便携式影院为重要载体的头戴式显示器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它在数字视频、虚拟现实、虚拟现实游戏、3G和视频眼镜集成、超便携多媒体设备和视频眼镜集成等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
OLED在MP3领域的应用也是非常广泛。作为一个数字随身听,MP3越来越成为时尚娱乐在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人们更注重它的功能、容量、价格等。这也是制造商关注的焦点。
OLED在航空领域上也有很大的潜在应用,采用OLED技术的柔性屏幕极其轻薄,高质量、灵活的嵌入到机身和座椅靠背衬板,有机地集成在一起,消除了沉重的外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OLED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