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今天给各位分享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免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
试题预览
初一语文期末试题
1、给加点字注音(2分)
腌渍()自诩()阴晦()凫水()
2、把下列词语中的4个错别字填入表中并订正。(4分)
人才荟翠可歌可泣记忆尤新无动于衷
相辅相成大声急呼眼花了乱再接再厉
错别字
订正
3、下列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4分)
A、春节期间,三峡广场上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天黑还络绎不绝,热闹极了。
B、“超级女生”播出的那个夏天,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C、刚进入初中,妈妈告诉我一定要不耻下问,多向老师请教。
D、在这所山村小学里,他一干就是30年,全身心地扑在学生身上。他常说:“要有下辈子,还当孩子王”王老师的这种好为人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那些淳朴的乡亲们。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十三岁的际遇》小作者作采用记叙、议论`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回忆自己怀念北大渊源,表达了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不断进取`渴望创新的情感。
B、《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作者叙述了“我”童年在平桥村的一段经历,表达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C、《“诺曼底”号遇难记》将小说高潮按排在全船乘客和船员得救后,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随船沉入大海的感人时刻,目的是突出他忠于职守的个人英雄主义精神。
D。《郑人买履》《刻舟求剑》两则寓言,内容虽不同,但讽刺的都是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的蠢人。
5、默写诗文名句,并在括号的横线上填上相应的作家、篇名。(18分)
(1)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_____________》)
(2)山下兰芽短浸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冷露无声湿桂花。(_____________《十五夜望月》)。
(4)________________,千里共婵娟。(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次北固山下(王湾)(6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归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次北固山下”的“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镇江北边,三面临江。
B、“客路”即“旅途”。第一句指明了作者要去的路途,第二句交代乘舟而来的情况。
C、“潮平”指潮水上涨,水与岸平。“风正”指风向既顺,风力又不猛。
D、“归雁洛阳边”意即我想学北归的大雁,回到故乡洛阳。
7、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顶()(2分)
A、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既不同一般,又工整明丽,“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B、三、四两句进一步把人带到一种和平宁谧环境里,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显得天地宽阔,更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一联发了作客他乡的深深愁绪,可知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南景色,都是为最后一联作反村的。
8、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意思想感情。(2分)
(二)《郑人买履》(10分)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日:“吾忘尺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9、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2分)
A、a、先自度其足b、吾忘持度
B、a、至之市,而忘操之。b、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
C、a、宁信度,无自信也。b、其剑自舟坠于水(《刻舟求剑》)
D、a、遂不得履b、怡然自得(《幼时记趣》)
E、a、是吾剑之所从坠b、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幼时记趣》)
10、下边句子中,哪一句与“何不试之以足”的句式和语气相同。()(2分)
A、求剑若此,不亦惑乎B、何事长向别时圆
C、盖一癞蛤蟆也D、谁道人生无再少
11、翻译句子。(2分)
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12、谈一谈这个郑人的思维方法错在哪里(4分)
(三)伟人细胞(14分)
①临放寒假的前一天,班里每人发了一套寒假课外读物。查老师在发书前告诉大家,有一套是破损的,他不知道该把那套书分给谁。
②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有的建议摸彩;有的建议每人补贴5分钱给受损的人;
那个善于运算的陈应达还计算什么概率;有的女生则大喊:上帝保佑。贾里听烦了,霍地一下站起来:“分给我吧”。
③其实,那套书只是书脊上檫破一点,属于轻伤,用个纸一包就解决了——这值得大惊小怪地出谋划策吗?
④贾里没想到区区小事却引起大轰动,先是学校广播站立刻广播了这则小故事,紧接着,下午的全校师生联谊会上他被大家选为“今日明星”。贾里弄不懂,为什么平时那些可歌可泣的行为不被人重视,而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小事却被人当成了不起的大事。
⑤“看来,我是个普通的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贾里对爸爸说。
⑥爸爸哈哈一笑:“不做小事的人,怎么干成大事!”
⑦不过,爸爸又说贾里长大了。至于长大或者不长大贾里不在意,反正他尝到一种很特别的滋味,酸甜苦辣全有。
⑧初一就算结束了,不论它是好是差还是不好不差,贾里都得对那一年道一声:拜拜!
13、选文画线句反映这些同学什么样的心理?它在文中起何作用?(4分)
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贾里的父亲为什么认为贾里长大了?(5分)
15、“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同意贾里的观点吗?谈谈你的看法。(5分)
三、作文(40分)
同学们,令人神往的中学生活画卷展现在你的面前,许多陌生同学将与你同窗三年。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理想,希望更多的同学了解你,走进你的内心世界,对吗?那就请你介绍你自己吧!请同学们以“这就是我”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尽情表现你个人的风采吧。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zìxǔhuìfú
2、翠(萃)尤(犹)急(疾)了(缭)
3、A4、C
5、(1)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天下
(2)松间沙路净无泥浣溪沙
(3)中庭地白树栖鸦王建
(4)但愿人长久苏轼
二、阅读理解
6、D7、D8、思念家乡9、BE10、B
11、翻译句子:
等到回来,集市已散,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12、处理问题,不从客观实际出发,只相信以往的经?
还有http://www.teachercn.com/St/Czywst/2007-5/11/20070211214228381_4.html
http://www.xiaocao.net/shiti/czst/czyw/200509/20050923134158.html
http://www.xedu.net/article_view_12259.html
这里还有好多试卷了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7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大家还记得考察了哪些内容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欢迎参考~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2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归省shěng粗犷guǎng锲而不舍迫不急待
B.冗杂rǒng蓦然mò妇孺皆知荒草萋萋
C.告罄qìng赢弱yíng惊惶失措义愤填膺
D.叱咤chà悲怆cāng略胜一畴锋芒毕露
2、下列成语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文山老君山有一棵特大的香樟树,高30余米,粗13.5米,树冠覆盖面积达721.31平方米,令人叹为观止。
B、学校辩论赛上,王佳同学语无伦次的逐一论述,把对手驳得哑口无言。
C、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是虎视眈眈的猎人,鹿群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
D、家喻户晓的体坛明星姚明、李娜相继退役,结束了他们在赛场上的传奇人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县工商局、环保局等部门的联合整治,使城区环境卫生有了明显改善。
B、四月的砚山黑巴草场是旅游者露营最好的季节。
C、据统计,今年万年县贡米种植面积为2000亩,比去年增加了431多亩。
D、为了防止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②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③所以不到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④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钩尖送到嘴里去的,⑤掘出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⑥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⑦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A.⑥⑤⑦②④③①B.①②③⑥⑦⑤④
C.⑥⑤⑦③②④①D.⑥⑤⑦①④②③
5、按照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横线上依次应填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有一颗感恩的心,会让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多一些和谐与温暖,,多一些真诚与团结,。
A、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B、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欺瞒与涣散。
C、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少一些指责与误会。
D、少一些指责与误会,少一些欺瞒与涣散,少一些争吵与冷漠。
二、古诗文阅读(16分)
(一)古诗赏析(4分)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6、对“黄梅时节”所表明的时令,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早春B.暮春C.夏季D.秋季
7、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前两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C.第三句点题,用“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①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②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王洛阳。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③间乎?”左右皆笑之。超曰:“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久之,显宗问固:“卿弟安在?”固对:“为官写书,受直以养老母。”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注释]①徐令:徐县县令。②执:操持,做。③研:通“砚”。
8、句子划分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居︱家常执勤苦B、帝乃除︱超为兰台令史
C、左右皆笑︱之D、兄固︱被召诣校书郎
9、解释下面的字(3分)
辍()效()乃()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文意,梳理班超、班彪、班固是什么关系?并写出文中的成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班超在为人、品行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从窗里出
(3)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中华五千年,英雄辈出,书写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使人想起清人赵翼在《论诗》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木兰诗》中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终于凯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冬天的温度(14分)
①冷空气突袭,天气骤冷,居民纷纷换上冬衣。行走在城市街头,满眼都是臃肿的路人,似乎突然之间,街道也变得臃肿起来。裹着厚厚的羽绒衣,行人依然紧缩双手,步履匆匆,不乐意长时间呆在户外。
②中午,我接儿子放学,回到小区,见保安身穿大氅,像一尊挺立的石雕守卫在门岗前。儿子问:“他们不冷吗?”我说:“没有人不感觉到冷。”“他们为什么不躲进屋?”“这是他们的工作。”我回答。儿子沉默了。依往日习惯,儿子会有谢谢之类的话,今天却没有。
③走出门岗不远,一阵冷风袭来,为避开风的凛冽,我扭回头,恰巧看到风掀起了保安的衣角,保安的大氅下,套着的竟然是薄薄的一层毛衣。
④回到家中,儿子把他的玩具一个个藏进被褥,我问儿子捣什么鬼,儿子说玩具也怕冷,给它们保保暖。一会,儿子说:“爸爸,给保安送些衣服好吗?”我的心颤了一下,我故意问:“那么多保安我们送得完吗?”儿子又说:“小区也有很多人啊,每人送一件,他们穿很长时间呢。”
⑤我答应了儿子,从衣橱找出去年的保暖内衣和羊毛衫,陪着儿子走出家门。来到楼下,我让儿子去送,我站在楼角远远看着。儿子双手捧着衣物,走到保安身边,用双手举起衣物,保安愣了,他弄不明白儿子做什么,但是很快,保安接过衣服,夹在胳膊下,空出一只手,庄重而严肃地给儿子敬了个标准军礼。
⑥儿子回到我的身边,像完成一件艰巨任务似的欢快起来。下午送儿子去学校时,从保安的眼神里,我读出一种感动。
⑦下午放学,儿子从学校里带回一只50厘米长宽的纸箱,上面写着:天冷了,他们却站在寒风中!!!回到小区,把它高高贴在门口,用手压了又压,保证不会被寒风吹掉才回去。
⑧第二天,我们路过小区门岗,十几名保安列出整齐的队列,由保安队长带领着,齐刷刷向我和儿子敬礼。保安队长说,一个晚上,他们就收到小区居民送来的几百件衣物,三年也用不完啊,感谢,感谢,实在感谢!他紧紧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
⑨去学校的路上,寒风依然,我问儿子还冷不,儿子说,天冷,我不冷。
14、根据提示,按故事发展顺序,在横线上填相应的事件。(2分)
儿子发现保安衣服单薄→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安列队向我和儿子敬礼。
15、文章第段主要描写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尾段中的“天冷,我不冷”这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中孩子一句不经意的话,一个小小的举动,触动了父亲,感动了邻居,温暖了保安,我们身边类似这样的“以小见大”的例子很多,请你举出一个,并说说这件事反映了事例中人物什么样的品德、修养或精神风貌。(3分)
(二)垂钓(16分)
去年夏天我与妻子买票参加了一个民间旅行团,从牡丹江出发,到俄罗斯的海参崴游玩。海参崴的主要魅力在于海,我们下榻的旅馆面对海,每天除了在阳台上看海,还要一次次下到海岸的最外沿,静静地看。海参崴的海与另处不同,深灰色的迷蒙中透露出巨大的恐怖。我们眯缝着眼睛,把脖子缩进衣领,立即成了大自然凛冽威仪下的可怜小虫。其实岂止是我们,连海鸥也只在岸边盘旋,不敢远翔,四五条猎犬在沙滩上对着海浪花狂吠,但才吠几声又缩脚逃回。逃回后又回头吠叫,呜呜的风声中永远夹带着这种凄惶的吠叫声,直到深更半夜。
在一个小小的弯角上,我们发现,端坐着一胖一瘦两个垂钓的老人。
胖老人听见脚步声朝我们眨了眨眼算是打了招呼,他回身举起的竿把他的'成果朝我们扬了一扬,原来他的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个钓钩上都是一条小鱼。他把六条小鱼摘下来放进身边的水桶里,然后再次下钩,半分钟不到他又起竿,又是六条挂在上面。就这样,他忙忙碌碌地下钩起钩,我妻子走近前去一看,水桶里已有半桶小鱼。
奇怪的是,只离他两米远的瘦老人却纹丝不动,为什么一条鱼也不上他的钩呢?正纳闷,水波轻轻一动,他缓缓起竿,没有鱼,但一看钓钩却硕大无比,在他眼中,胖老人忙忙碌碌地钓起那一大堆鱼,根本是在糟践钓鱼者的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伟大的钓鱼者是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谈判的人类代表,而不是在等待对方琐碎的施舍。
胖老人每次起竿都要用眼角瞟一下瘦老人,好像在说:“你就这么熬下去吧,伟大的谈判者!”而瘦老人只以泥塑木雕般的安静来回答。
两人都在嘲讽对方,两人谁也不服谁。
过了不久,胖老人起身,提起满满的鱼桶走了,快乐地朝我们扮了一个鬼脸,却连笑声也没有发出,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仍然端坐着,夕阳照着他倔强的身躯,他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薄。暮色苍茫了,我们必须回去,走了一段路回身,看到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此时的海,已经更加狰狞昏暗。狗吠声越来越响,夜晚开始了。
妻子说:“我已经明白,为什么一个这么胖,一个这么瘦了。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人世间的精神总是固执而瘦削的,对吗?”
我说:“说得好。但也可以说,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人类。”
确实,他们谁也离不开谁。没有瘦老人,胖老人的丰收何以证明,没有胖老人,瘦老人固守有何意义?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因此,他们的价值都得由对手来证明。可以设想,哪一天,胖老人见不到瘦老人,或瘦老人见不到胖老人,将会是何等惶恐。在这个意义上,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很难分开。
两位老人身体都很好,我想此时此刻,他们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组成我们心中海参崴。
19、“取舍标准”和“堂皇形象”分别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胖老人和瘦老人互相嘲讽对方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大海中多的是鱼,谁的丰收都不足挂齿;大海有漫长的历史,谁的固守都是一瞬间。”作者说这句话的意义何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你是怎样理解“最大的对手也就是最大的朋友”这句话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末说两位老人“像两座恒久的雕塑”,请根据其中的含义,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作简要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心中的海参崴”与“地理上的海参崴”有何不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2分)
A.本文通过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凝重肃杀的气氛,衬托了两位垂钓者的形象。
B.文章认为,正确的钓鱼法应该像胖老人那样,多持钓钩,大小鱼都要,而不能像瘦老人那样自命清高,执著固守,只想钓大鱼。
C.胖老人与瘦老人尽管在钓鱼时互相嘲讽,但在生活中却是亲密无间的好朋友,很难分开。
D.本文作者没有否定胖老人丰收,也没有否定瘦老人的固守,而是认为这两位垂钓者代表了人生追求的两个方面。
E.本文借对两位垂钓者的描写,阐发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一个事物的整体,都是由许多对立的方面构成
四、写作
26、综合性学习.(6分)
每年的5月8日是“世界微笑日”。微笑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有了微笑,就多了阳光,多了欢乐......
⑴、请写出两个含有“笑”字的褒义成语:_______,_______。(2分)
⑵、请给你的朋友发送一条祝福短信。要求含有“微笑”一词,50字以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5月8日下午班会课,班级准备在教室里举行“最美微笑”评选活动。班长派你去邀请班主任老师担任本次活动的评委,你打算怎么对班主任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作文.(50分)。
下面两个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处处有风景。美丽的大自然是一道风景,灿烂的文化艺术是一道风景,天真无邪的童真是一道风景,助人为乐是一道风景,辛勤的身影是一道风景,埋头苦学是一道风景,父母无微不至的关爱也是一道风景……每一道风景都令我们陶醉,为我们的生活增添光彩。
请以“风景”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2)在你的记忆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他们或许让你高兴,或许让你痛苦,或许让你迷惘,或许让你释怀……不管何种感受,都值得你去珍藏。请以“总有值得珍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
初一语文期末试卷答案
1、B2、B3、C4、A5、B6、C7、B8、D
9、停止、效仿、于是
10、家境贫寒,班超常常被官府雇佣去抄写来供养(母亲)
11、班彪与班固、班超是父子关系,班固与班超是兄弟关系。投笔从戎
12、胸有大志;孝顺父母,在家常做辛苦劳累之事,而且不认为是羞耻的。
13、独坐幽篁里、鸟向檐上飞、野渡无人舟自横、双袖龙钟泪不干、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儿子送衣服给保安、儿子贴纸箱在门口(小区居民送衣服给保安)
15、天气骤冷,居民纷纷换上冬衣,不乐意呆在户外,引出下文,为下文送衣服作铺垫。
16、比喻,生动、形象写出了保安即使天气寒冷依然坚守自己的岗位的情形
17、不矛盾,“天冷”是指天气,“我不冷”,是因为“我”的行为带动了居民送温暖的活动;保安、小区居民的行动又温暖了“我”。
18、有事例,分析品行,表述具体:比如我们的教师上课时发现走道上的一张纸,他弯腰拾起来丢到了垃圾筐里。这反映了老师言传身教的品德。
19、取舍标准:只钓大鱼,不要大海琐碎的施舍;堂皇形象:安坐着与大海进行较量的人类代表。
20、两位老人各自不同的性格和追求。胖老人:活泼,随和,容易满足,追求物质;瘦老人:执著,倔强,追求精神。
21、自认为的完美并非无懈可击。
22、彼此的价值都需要对手的存在才能实现和证明。
23、示例:美与丑、欢乐与痛苦、顺境与逆境等,彼此相互对立,但惟其并存,才能体现出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24、“地理上的海参崴”是博大和力量的象征,而“心中的海参崴”是作者的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做人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智慧,人生道路上永远的提醒。
25、BC
26、⑴示例:笑逐颜开谈笑风生⑵略⑶略
27、略
2017年初一期末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7年的初一期末考即将到来,语文都复习了吗?考前要做语文的复习试卷。下面由我为大家提供关于2017年初一期末考语文试卷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7年初一期末考语文试卷选择题一、基础积累。(1-10题,共40分)
1、将下面的两个诗句正确、规范、美观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3分)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祈祷(táo)孤孀(shuāng)门槛(kǎn)气冲斗牛(dóu)
B.校补(jiào)哺育(bǔ)修葺(qì)心有灵犀(xī)
C.殷红(yān)诘问(jié)愧怍(zuò)颠沛流离(fèi)
D.纠纷(jiū)赘(zhuì)赤裸(kē)深恶痛绝(è)
3、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选聘滞笨缈小鞠躬尽萃B.婉转烦锁茏罩目不窥园
C.深宵狂澜陡峭仙露琼浆D.班斓取缔绸密忧心冲冲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
B.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D.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近年来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憎水玻璃,为戴眼镜的人解除了苦恼。
B.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目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经启动长征九号的关键技术研制。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3分)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7、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们也许做不了光芒四射的太阳,那就做一盏光线柔和的路灯,照亮行人前方的路;________;我们也许做不了鲜艳欲滴的花朵,那就做一棵翠色欲流的小草,装点无边的春色。
A.我们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那就做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
B.我们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也许做不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那就做烟波浩渺的大海
C.我们也许做不了烟波浩渺的大海,那就做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
D.我们也许做不了一条汩汩流淌的小溪,那就做烟波浩渺的大海,滋润两岸干涸的土地
2017年初一期末考语文试卷非选择题8、古诗文默写(10分)
(1)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1分)
(2)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1分)
(3)木兰是位有血有肉的巾帼英雄形象,她既有着“,关山度若飞”的飒爽英姿,也不乏“当窗理云鬓,”时流露出来的娇美风姿。《木兰诗》(2分)
(4)《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2分)
(5)杜牧的《泊秦淮》中游一曲《后庭花》引发历史兴衰之感的句子是:,。(《泊秦淮》)(2分)
(6)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流传最广,景物描写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的两句是:,。《游山西村》(2分)
9、名著阅读,依据所给信息填空。(2分)
作家使用笔名,是文学史上常见的现象。老舍就是现代著名作家的笔名。老舍笔下有真情真性真气,因而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经典形象,例如出自《》的虎妞(车行老板的女儿)就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10、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你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7分)
(1)【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2分)
本义:
(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认识。(2分)
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认识一:
认识二:
(3)【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3分)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又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26分)
(一)诗词赏析(4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2分)
12、从修辞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分)
(二)课内文言文(14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3、本文选自,作者,字晓岚,直隶献县人,清代学者、文学家。(2分)
1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1)山门圮于河()(2)阅十余岁()
(3)求石兽于水中()(4)棹数小舟()
(5)湮于沙上()(6)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6、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2分)
启示:
(三)课外文言文(8分)
揠(yà)苗助长
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揠,拔)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人,这里是指家人)曰:“今日病(病,累)矣!予(予,我)助(助,帮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槁,枯萎)矣。
17、解释下列加线的字。(2分)
⑴谓其人曰()⑵其子趋而往视之()
18、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2分)
⑴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⑵其子趋而往视之()
1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宋人有闻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2分)
(2)苗则槁矣。(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2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4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20、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和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是怎样对待“说”和“做”的?(2分)
作为学者的闻一多先生: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
21、“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22、段中作者具体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分)
23、请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24、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令人肃然起敬。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常常只说不做,或者说一套做一套,你是如何看的?在言和行的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5-—27题。(10分)
宗月大师
老舍
在我小的时候,我因家贫而身体很弱。我九岁才入学。因家贫体弱,母亲有时候想教我去上学,又怕我受人家的欺侮,更因交不上学费,所以一直到九岁我还不识一个字。说不定,我会一辈子也得不到读书的机会。因为母亲虽然知道读书的重要,可是每月间三四吊钱的学费,实在让她为难。母亲是最喜脸面的人。她迟疑不决,光阴又不等待着任何人,荒来荒去,我也许就长到十多岁了。
有一天刘大叔偶然的来了。我说“偶然的”,因为他不常来看我们。他是个极富的人,尽管他心中并无贫富之别,可是他的财富使他终日不得闲,几乎没有工夫来看穷朋友。一进门,他看见了我。“孩子几岁了?上学没有?”他问我的母亲。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在酒后,他常以学喊俞振庭的《金钱豹》自傲)他的衣服是那么华丽,他的眼是那么亮,他的脸和手是那么白嫩肥胖,使我感到我大概是犯了什么罪。我们的小屋,破桌凳,土炕,几乎禁不住他的声音的震动。等我母亲回答完,刘大叔马上决定:“明天早上我来,带他上学,学钱、书籍,大姐你都不必管!”我的心跳起多高,谁知道上学是怎么一回事呢!
第二天,我象一条不体面的小狗似的,随着这位阔人去入学。学校是一家改良私垫,在离我的家有半里多地的一座道士庙的大殿里。大殿里很黑、很冷。神像都用黄布挡着,供桌上摆着孔圣人的牌位。学生都面朝西坐着,一共有三十来人。西墙上有一块黑板——这是“改良”私塾。老师姓李,一位极死板而极有爱心的中年人。刘大叔和李老师“嚷”了一顿,而后教我拜圣人及老师。老师给了我一本《地球韵言》和一本《三字经》。我于是,就变成了学生。
自从作了学生以后,我时常的到刘大叔的家中去。他的宅子有两个大院子,院中几十间房屋都是出廊的。院后,还有一座相当大的花园。宅子的左右前后全是他的房屋,若是把那些房子齐齐的排起来,可以占半条大街。此外,他还有几处铺店。每逢我去,他必招呼我吃饭,或给我一些我没有看见过的点心。他绝不以我为一个苦孩子而冷淡我,他是阔大爷,但是他不以富做人。
在我由私塾转入公立学校去的时候,刘大叔又来帮忙。这时候,他的财产已大半出了手。他是阔大爷,他只懂得花钱,而不知道计算。人们吃他,他甘心教他们吃;人们骗他,他付之一笑。他的财产有一部分是卖掉的,也有一部分是被人骗了去的。他不管;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
到我在中学毕业的时候,他已一贫如洗,什么财产也没有了,只剩了那个后花园。不过,在这个时候,假若他肯用用心思,去调整他的产业,他还能有办法教自己丰衣足食,因为他的好多财产是被人家骗了去的。可是,他不肯去请律师。贫与富在他心中是完全一样的。假若在这时候,他要是不再随便花钱,他至少可以保住那座花园,和城外的地产。可是,他好善。尽管他自己的儿女受着饥寒,尽管他自己受尽折磨,他还是去办贫儿学校,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忘了自己。
在我出国以前,刘大叔的儿子死了。而后,他的花园也出了手。他入庙为僧,夫人与小姐入庵为尼。出家以后,他不久就作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可是没有好久就被驱除出来。他是要作真和尚,所以他不惜变卖庙产去救济苦人。庙里不要这种方丈。一般的说,方丈的责任是要扩充庙产,而不是救苦救难的。离开大寺,他到一座没有任何产业的庙里作方丈。他自己既没有钱,他还须天天为僧众们找到斋吃。同时,他还举办粥厂等等慈善事业。他穷,他忙,他每日只进一顿简单的素餐,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
去年,有一天他正给一位圆寂了的和尚念经,他忽然闭上了眼,就坐化了。火葬后,人们在他的身上发现许多舍利。
没有他,我也许一辈子也不会入学读书。没有他,我也许永远想不起帮助别人有什么乐趣与意义。他是不是真的成了佛?我不知道。但是,我的确相信他的居心与言行是与佛相近似的。我在精神上物质上都受过他的好处,现在我的确愿意他真的成了佛,并且盼望他以佛心引领我向善,正象在三十五年前,他拉着我去入私塾那样!他是宗月大师。
25、概括宗月大师对我的影响和帮助。用上“不仅…还…更”这样的关联词语。(3分)
26、根据内容填空。(3分)
本文是一篇写人叙事的散文,其中不乏精彩的描写。文中划线的句子几次对刘大叔的“洪亮”的声音或笑声进行了描写,请结合文段分别说说它们的作用。
第一次描写:“他的声音是那么洪亮”旨在表现。
第二次描写:“他的笑声照旧是洪亮的”旨在表现。
第三次描写:“可是他的笑声还是那么洪亮”旨在表现。
27、在《朗读者》节目中,演员濮存昕讲述了自己鲜为人知的一段人生经历,年少时他曾患有腿疾,被同学乱起绰号。在灰暗的少年时光,他遇到了医生荣国威,助他扔掉拐杖,让他重拾自信。请结合文章,联系朗读者濮存昕的经历,说说他会以怎样的感情来读这篇文章的?如果你朗读这篇文章,你想读给谁,因为一件什么样的事情?(4分)
四、作文(60分)
28、请以“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人生有着许多瞬间,也许是愤怒的,也许是悲伤的,也许是恐惧的;可能是伟大的,可能是细小的,也可能是精彩的。请从生活中攫取某一个让你有不同感受的瞬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下一页更多“2017年初一期末考语文试卷答案”关于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初一语文试卷及答案免费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