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软件工程专业学什么,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学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就业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是研究大规模软件开发方法、工具和管理的一门工程科学,其特点是按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组织和规范软件开发过程,软件工程技术则主要研究与软件开发各个工作流程相关的、先进实用的软件开发方法、技术和工具。
软件工程技术专业面向国民经济电子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软件理论和知识基础,对整个软件过程有整体了解、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具有国际竞争能力,能从事大型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实用型的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人才。软件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以及中国软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既有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软件工程科学技术人员来推动。
1、从事行业: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计算机软件、互联网/电子商务、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等行业工作。
2、从事岗位:毕业后主要从事软件工程师、项目经理、软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java开发工程师等工作。
3、工作城市:毕业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
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
院校专业:
基本学制:四年|招生对象:|学历:中专|专业代码:080902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12学时)、操作系统(62+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C/C++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软件工程》、《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Linux操作系统与网络编程》、《WEB技术与应用》、《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开发技术》、《算法分析》、《人工智能技术》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JAVA、大数据、云计算、软件设计、数字媒体、金融软件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软件开发与测试、移动互联网开发、移动设备应用开发。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IT类企业:JAVA工程、NET工程、系统开发、网站开发、软件需求分析、软件开发、软件测试、技术支持、运营维护、项目管理。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发展前景:中国的软件行业规模不是很大,些软件企业在软件制作上,也只是采用了一些软件工程的思想,距离大规模的工业化大生产比较还是一定的差距;原因有管理体制的问题,市场问题,政策问题,也有软件工程理论不全面和不完善的问题。所以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以及中国软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既有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软件工程科学技术人员来推动。软件工程的前途是光明的。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很多学生选择报考。软件工程专业涉及到的领域有:数据库、软件开发工具、设计模式、系统平台、程序设计语言等,需要学习很多关于软件方面的知识,需要熟练掌握专业知识,运用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主干课程有:C++程序设计、高等数学、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等,希望学生们熟练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最后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有哪些 主要学什么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有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
软件工程专业主要学什么主干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学外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物理实验、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离散数学、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概论、统一建模语言、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需求、软件项目管理
该专业除了学习公共基础课外,还将系统学习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现代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实现技术、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件项目管理、计算机安全等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还可以选修一些其它选修课。
软件工程专业就业前景中国的软件行业规模不是很大,有些软件企业在软件制作上,也只是采用了一些软件工程的思想,距离大规模的工业化大生产比较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原因有管理体制的问题,市场问题,政策问题,也有软件工程理论不全面和不完善的问题。
所以软件工程的研究和应用,以及中国软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都需要一定的既有软件工程的理论基础和研究能力,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软件工程科学技术人员来推动。软件工程的前途是光明的。
软件服务外包属于智力人才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大量著名外包企业落户宁波。主要就业去向包括软件外包与服务企业、信息产品与服务企业,担任程序员、软件测试员、项目经理等工作岗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