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阅读题江南的春雪
1.第四段“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一句,作者为什么用“蠕动”一词?“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指的是怎样的一种情景?(6分)
2.江南的春雪有什么特点?第六段中将江南的雪与北方的雪作对比,有什么作用?(6分)
3.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在文章中引述一则王子猷的逸闻趣事,其用意何在?(2分)
(2)为什么雪停了,“可我的心间却没有停留对雪的眷恋”?(4分)
4.联系全文,简要概括写本文的主旨。(4分)
1.参考答案:
(1)①“蠕动”,意为慢慢地爬动,用在此处充分表现了在漫天的雪花之中,一切动的事物都显得渺小和行为迟缓了。(2分)②以动衬静,更突出了大地的宁静。(1分)
(2)①苍茫的大地,朦胧的天空,漫天的飞雪,静谧的氛围,营造出一个自由的世界。(2分)②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不再烦躁和不安,娇媚的大地上,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1分)
2.参考答案:
(1)坦荡,洁白,娇小,细腻,缠绵,短暂(2分)
(2)将二者作对比,更有利于突出由江南特有的地理与气候所决定的江南的雪的特点,从而更突出了江南春雪的珍贵,并与开头衔接照应。(4分)
3.参考答案:
(1)用这个小故事说明“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这一观点。(2分)
(2)①雪洁白、晶莹剔透、纯正。(1分)②让我想起了为人处世,人如果能够像雪一样坦坦荡荡,纯正洁白,世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类也就可以和谐幸福地生活。(2分)③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自然、纯洁、洒脱。(1分)
4.参考答案:
通过对坦荡、纯正、洁白的江南春雪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人们内心对自然、纯洁、洒脱这些美好境界、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春雪 阅读短文答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新年即阴历正月初一,这天前后是立春,所以标志着春天的到来。新年都还没有芬芳的鲜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一个“都”字,透露出这种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惊见草芽”,说二月亦无花,但话是从侧面来说的,感情就不是单纯的叹惜、遗憾。“惊”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诗人为二月刚见草芽而吃惊、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而惊喜。内心的感情是:虽然春色姗姗来迟,但毕竟就要来了。“初惊”写出“见草芽”时的情态,极其传神。“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然而这种淡淡的情绪藏在诗句背后,显得十分含蕴。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曾写道:“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诗人对“草芽”似乎特别多情,也就是因为他从草芽看到了春的消息吧。从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华”,一抑;后句“初见草芽”,一扬,跌宕腾挪,波澜起伏。
韩愈的《春雪》阅读答案
(1)该诗的第二局中。“惊”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后两句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1、惊字状出摆脱冬寒后新奇、惊讶、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惋惜和不满的情绪。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到“”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讲白雪似乎耐不住这春天的姗姗来迟,竟纷纷扬扬,在庭前的树木间洒下一片飞花。“却嫌”、“故穿”,把春雪刻画得美好而有灵性,实则更是显出作者看到如此美景后感慨、高兴、欣喜之情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