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居斯塔夫.库尔贝画作中的女性
居斯塔夫.库尔贝画作中的女性
2016-06-04惠琳自然艺术
库尔贝女性题材的作品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足以让他在法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占有一席之位。其女性题材作品中的暧昧与深度将是一个永远无法言说的谜语。要真正了解其暧昧所在,必须依托其作品的基础上多加思索,从较为明显的人间情欲到生活情趣的发现,都是作品给人浅显的印象。而要把握其深层次的内涵,则必须从作品中走出来,进行高度概括,从精神风貌、现实关怀和以人为本。
一、库尔贝女性题材透露出的暧昧情怀
(一)现实主义手法关照下的人间情欲
库尔贝将现实主义的笔法融入他的作品中,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也不例外。在库尔贝的女性题材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没有被艺术家美化的女性形象,她们往往来源于现实生活中,是常人可见的而非宫廷高贵女性。
《泉水》(1868),128x97cm 现藏于巴黎奥塞博物馆。整幅画面以山间溪水、丛林树木为依托背景,写实地突出了一位具有健硕身材女性的背面:只见这位带有普通劳动村妇特点的女性一手扶树枝,一手轻轻挑起丛林深处流来的泉水,尽管她的身体没有宫廷贵妇人那般高雅细腻,但对她背部的描写依然显现出作为人类的女性身体所特有的健硕之美。不得不承认的是,粗糙的艺术画面映现出她的并不完美的身躯更加诱人,令人难以逃离两性情欲这种原始之美。库尔贝对普通女性身体的描绘并不是怀有猥亵心理,相反,是相当严肃的。他对人类原始的情欲持有相当开明的态度,秉承着写实、承认客观存在的情欲以及饱含个性解放思想的笔墨,对人类认为难以启齿的与“性”相关问题的庄严思考。这不得不说是库尔贝大胆求真艺术精神的写照。
《浴女》(1853)55.5x48cm蒙彼利埃法布尔美术馆藏。库尔贝在密林深处的溪水边描绘了一位沐浴后上岸的裸女,她体形圆浑厚硕,健壮有力,完全打破传统的美学法则,与乔尔乔内和安格尔的维纳斯式的美人大相径庭。当这幅画问世时曾激起特别强烈的喧嚣和抗议。库尔贝的造型十分讲究体积感、厚实感和力量感,这是他观察和表现的基本方法。据说当这幅画展出时,拿破仑三世用马鞭狠狠地抽打这张画,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二)艺术视角下若隐若现的生活情趣
“暧昧”一词,有含糊不清、若隐若现的意义。库尔贝的女性题材显示出的暧昧情怀,还表现在其艺术视角下展现出的若隐若现的生活情趣。美术作为艺术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它和艺术一样,也是源于生活而反过来表现生活的某些共同的、本质的东西。
《塞纳河畔的贵族少女》(1856)174x206cm 现藏于巴黎小皇宫。在草地上野餐或者在丛林中午休,是当时巴黎人的时髦风尚。库尔贝想画点轻松的题材以获得舆论界的好感。作品所描绘的是夏日的河边林荫下,两位少女憩息的情景。画家把人物与环境景色处理得浑然一体、谐和统一。库尔贝很重视用色彩塑造形象,非常谨慎地使用鲜艳的色彩,而运用透明的中间调子把整个画面恬静、闲适的意境表达出来。这样表现光与色的效果对后来的印象派启发很大,马奈、雷诺阿,甚至塞尚都从中得到启示。
《筛麦的妇女》(1854)131x167cm,现藏于南特博物馆。这部作品中,库尔贝描绘了两位平凡的妇女和一位小孩。地上平铺着一块白色的布,用来接住筛过的麦子。两位妇女中,一位穿着橙色连衣裙的妇女跪在地上拿着筛子,筛完后双手盘着筛子微微上扬,看着落在白布上的散落了的麦子,留给欣赏画面的人以背影。而另一个裹着白色头巾的妇女则慵懒地坐在白布上,身子斜斜地靠在装满东西的白色的袋子上,手里拿着类似于簸箕的盘子。白布的边上,是这个家庭的小孩,翻箱倒柜地不知道在寻找着些什么。整个画面大体即如此,没有唯美动人的艺术构造,而是生活的真实再现。两位妇女做着筛麦的动作,虽然画面没有惊心动地,但却充满着劳作带给人疲乏的感觉以及生活的简单没有波澜壮阔而令人昏昏欲睡的安静的生活情趣。
二、库尔贝女性题材作品中的深度内涵
(一)库尔贝女性题材作品展现的精神风貌
库尔贝之所以能成为闻名世界的大师级画家,原因之一在于其作品展现了具有个性特征的精神风貌。以女性题材为例,库尔贝作品多数以奔放的笔墨诠释个性解放的深刻要义,形成独具特色的风范神采。
《女人与鹦鹉》(1866)129.5×195.6cm现收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这部作品大胆地展示了一位妇女的丰硕的身躯,仅以一块白色的床单盖住了女性最为羞涩的部位。更为令人惊叹的,是库尔贝将构思视角转向了女人左手托起的鹦鹉上。这只鹦鹉双爪落在女人的手上,双翅展开做飞翔状。然而,整个画面却被库尔贝置于不甚明朗的背景(昏暗、暧昧不明)中,女人手托鹦鹉的形象给人格外深刻的印象。这样给人震撼的画面深层次显示的是画家狂放不羁的才情和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风貌
(二)库尔贝女性题材作品展现的现实关怀
库尔贝女性作品的题材大多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体现出朴素生活的特征,其深层次则阐释了现实主义的艺术追求。任何一位包括画家在内的艺术家要想做到有深度地反映生活,首先必须对生活进行细致的观察,体会生活的本真,感悟生活的本质。
《梦乡》(1866) 135x200cm。以黑色昏暗为背景,突出铺满白色床单的床上搂抱在一起的情人白皙的身体;而床的两边,一边是古朴的花瓶装着五颜六色的花朵,一边是酒瓶与酒杯。抒发了库尔贝对现实爱情的弘扬,在画家眼里,爱情饱含着纯洁、灿烂与如酒般令人陶醉。当然,库尔贝作品来源于生活不假,但又不仅仅止步于现实生活,而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概括与升华,体现出画家对现实生活寄予了极大的热忱。
(三)库尔贝女性题材作品展现的人本主义。任何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的伟大作品中都会体现一股人本主义的关怀,即对人的关注,对人投入情感与人道主义关怀。库尔贝女性题材的画作中很多都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思想,比如《筛麦的妇女》、《浴女》、《塞纳河畔的贵族少女》等,不管主角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库尔贝都一视同仁,没有丝毫的丑化或者奉承的意味。恰恰相反,画家在描绘她们时,站在一个常人无法企及的艺术高度,在投入自身情感的同时,把握真、善、美的基本方向,进而发挥自己所能,通过绘画来传达自己的关怀。
《浪花和女人》(1868)布面油画,65x54cm
《穿白色袜子的女人》(1861)65X83.5cm
《裸女和狗》(1868)65x81cm现藏于巴黎奥赛博物馆。这幅画中女主角的脸孔和躯体皆比不上传统公认的标准美人,维纳斯。库尔贝是以他的朋友莱奥婷·雷诺为模特儿。库尔贝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女性气息,长得匀称具备农村女人的结实打破传统浪漫主义审美观,他执意为存在的对象找寻最完美的存在表现,而不是幻想堆砌浪漫。画面上,纹理清晰的岩石,不远处快隐匿的光线,一圈一圈往上堆积奔涌的潮水,在灰暗的冷色调中,坐著一个肥胖裸女,她正在逗弄狮子狗,她的左手挽著它毛茸茸融的背,獗著嘴迎接狗儿的亲吻。这个女人,细腻的笔法,自然的色彩描绘出娇嫩润滑的皮肤,身体弯曲优美成弧线,她褐色的头发蓬松散乱著,眼神专注,姿态优雅,手依附在大腿上,双腿倾斜著,洁白高耸的乳房,丰满的屁股,还有遮掩不住微微拢起的小腹,右脚的大拇指略微激动的上扬,整个人却臃懒的软软靠在左腿,裸女翘起脚趾并亮出橘红色的大脚底板。这只憨厚可鞠的狗,温顺谦卑的半蹲在地上,前肢搭在裸体女人左膝盖,用它灵敏度一向极高的鼻子企图嗅出宁静空气中隐藏的味道,嘴紧闭却不慌张,眼神与女人四目相对,狗的眼神显示出特有地忠诚。
《躺着的裸体女人》(1862),75x97cm这幅画,是库尔贝众多画作中的一件,归匈牙利犹太收藏家男爵弗伦茨·哈特万尼(FerencHatvany)所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在布达佩斯银行的地下室失踪了。50年后,在斯洛伐克这幅画重现天日,引起一场“猫鼠之战”,最终它重归哈特万尼的后代所有。他们将它借贷给库尔贝在巴黎的大皇宫(theGrandPalais)
《世界起源》库尔贝油画46x55cm1866年现存巴黎奥赛博物馆。一提到库尔贝的名字,马上让人联想起他惊世骇俗之作:世界的起源。画中一位仰躺的裸女,大腿分开,头与脚都没有画出来。画家用写实的手法,以严肃、崇敬和庄重的态度去画女性生殖器的,没有丝毫的轻浮和亵渎。
库尔贝画女性生殖器是一个革命举动。因为那时候绝大多数人认为世界之源来自上帝,而库尔贝偏偏说世界之源来自人类,来自女性,而且来自女性生殖器!库尔贝用女性生殖器强调世界是人的世界,不是上帝的世界。库尔贝刻意突出和歌颂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
库尔贝画女性生殖器也是一种哲学表达。库尔贝是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人也是物质之一,世界的起源不是什么神奇力量推动的结果,而是物质的生产与运动。人类世界源于女性生殖器,就是物质生产与运动的过程,是真实自然的过程。
库尔贝画女性生殖器是在歌颂伟大的女性。偌大的世界源自女性的一个器官,如此使人们意识到女性的伟大和永恒。
这是一幅由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画的、具有革命精神的、表现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唯物主义的、歌颂伟大女性的世界名画!
阅读1201投诉
《女人与小猫》的油画背景介绍
《女人与小猫》是法国印象派大师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的作品,绘制于1880年。整幅画作采用了27色调,画面以柔和的色彩为主调,散发出艺术家特有的法式浪漫气息。
画面的主体是一位穿着粉红色衣裳的年轻女性,清秀的面容与身材被表现得十分优美迷人。女性抱着一只精灵般的小猫,画面中的小猫看起来非常温顺、活泼,透露出一种恬静和舒适的氛围。
女性的背景描绘了一幅小型的天鹅肆意嬉戏于身后的河流中,表现出一种和谐而优美的感觉。整幅画作给人一种柔和、温馨和轻松的感觉,同时又细腻而雅致。通过画面的构图和色彩的运用,这幅画作成功地表现了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多才华横溢的艺术水平和独特的情感表现。
毕加索著名的画作有哪些
1.毕加索代表作:《亚威农少女》、《卡思维勒像》、《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格尔尼卡》、《和平鸽》、《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
2.各作品简介:
《亚威农少女》
毕加索作,1907年,油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威农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威农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卡思维勒像》是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思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马德里索菲亚王妃艺术馆(ReinaSofíaArtMuseums)馆藏。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
《和平鸽》
《和平鸽》是为联合国专门创作的世界友谊作品,从此和平鸽来代表和平。
布拉克出生于塞纳河畔阿尔让特伊的一个漆工家庭,其父亲和祖父都是业余画家,这使他自幼便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1893年,布拉克全家移居勒阿弗尔,不久他便在当地一所美术学校学习。1902年,他进入巴黎美术学校,受到博纳的指导,后又转入安贝尔学院。他于1904年创办了自己的画室。1905年在参观了秋季沙龙之后,他对野兽派绘画产生浓厚兴趣,遂在以后两年中参加了野兽派绘画运动。不过,他的作品却以其“安详如歌一样”的基调,与那种色彩强烈、笔法奔放而令人兴奋的地道的野兽派作品风格迥异。“他的性情极为平稳,因而不滥用野兽派画家陶醉其中的自由。”(雷蒙·柯尼亚等合著《现代绘画辞典》,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第39页)。1907年,他与毕加索相识,深为其作品《亚维农的少女》所倾倒,两人遂成为至交,共同筹划起立体主义运动。《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戴帽子的男人》是毕加索91岁高龄时所作,在此画完成的第二年,画家便与世长辞,因此,这幅画可视为毕加索晚年最为珍贵的画作之一。进入画面,中国水墨画的风格立即映入眼前,大笔触挥毫于纸面上,可想象画家在作画时,是何其的酣畅淋漓,画家在晚年还能保持如此的创作精力,实则难能可贵。这大概也是毕加索长时间内不断变换画风,在流派林立的20世纪画坛依然屹立不倒之原因所在。
- 上一篇:秘杀名单演员表(秘杀名单电视剧演员表)
- 下一篇:张国荣死亡(张国荣哪一年死的)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