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梵蒂冈教皇国(梵蒂冈教皇国的来历)

百科 2025-10-23 16:29:20 手游攻略 阅读:7934次

其实梵蒂冈教皇国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梵蒂冈教皇国的来历,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梵蒂冈教皇国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中世纪的教皇国和现在的梵蒂冈都有教皇那么有什么区别

中世纪的普通民众都是有神论者,而且由于欧洲的封建军事采邑制度,小国林立,各君主国在国防上主要是以军事同盟为基础,各国之间通过通婚及经济利益结成同盟,互相的联系比较脆弱,所以相比之下教会是无国界帝国,教皇通过信仰力量破坏这些军事同盟,达到对小君主们的控制,因此教皇成为了欧洲各国的太上皇,政治影响非常大,控制精神,左右国家政治乃至君主更替;而现代欧洲国家通过中世纪的相互兼并已经形成大国势力,都有自己抵御外邦的能力,因此军事同盟的依赖已经变得比较低了,而且现代欧洲国家通通都是法治国家,民众虽然信教,但多数都能客观对待信仰,所以梵蒂冈对世俗人群的精神控制相对降低,另外,由于新教运动矛头直指教皇,坚定的质疑者退出天主教会形成新教教派,分散了信仰群体,所以,现在的天主教会和教皇都行使者有限的影响力,谨慎的利用手中的权利,教皇已不再能够左右国家政治;

梵蒂冈是教皇国,请你说说他的由来

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梵蒂冈原为中世纪教宗国的中心。早在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就在罗马城西北角耶稣门徒圣伯多禄殉难处建立了君士坦丁大教堂以志纪念。到了15至16世纪,君士坦丁大教堂被改建成如今的圣伯多禄大殿,成为天主教会举行最隆重仪式的场所。公元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的区域送给教宗(教会史上称为“丕平献土”),后来成为西欧教会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在意大利境内成立了以罗马为首都的教宗国,直辖领土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以上。19世纪,欧洲的民族主义兴起,意大利的民族统一运动使圣座于意大利的领土愈来愈少,半岛北方的萨丁尼亚王国成为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领导者之后,更主导成立了意大利王国。身为教宗国首府的罗马城面临统一在即,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以身为“教会的保护者”的名义出兵保护罗马城。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拿破仑三世把驻在罗马的军队调回本国,使得意大利王国的军队得以顺利开进罗马城,意大利的统一正式完成,而教宗被迫退居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宫中;之后历代教宗均敌视新的意大利王国,甚至不准信徒参与意大利王国的公职。1929年2月11日,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同教宗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朗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其主权属教宗。规定从同年7月起成为独立的城市国家。国名全称就叫梵蒂冈城国。梵蒂冈为永久中立国,其国土神圣不可侵犯。

梵蒂冈教皇国的来历

梵蒂冈教皇国来历:

751年,拜占庭在意大利的领土最终全部沦丧于伦巴底人之手。罗马地区彻底切断了和拜占庭帝国的联系。

教皇司提反二世通过向法兰克人领袖“矮子”丕平大献殷勤,从而解除了伦巴底人的威胁。司提反采取了一系列向丕平示好的行动。

包括批准后者废黜墨洛温王朝末代国王希尔德里克三世而自立为王。司提反还封丕平为罗马贵族。作为回报,丕平率军在754年进入意大利。

在此后的两年中,他平定了意大利中部和北部的许多地方。丕平两次率军进入意大利迫使伦巴德国王爱斯图夫投降,把夺自拜占庭的原拉文那总督区的地方交给教皇及其继任者进行统治。于是出现了教皇国。

扩展资料:

梵蒂冈城,是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西北角高地的一个内陆城邦国家,为天主教会最高权力机构圣座的所在地,也是教宗驻地所在。

作为世界六分之一人口的信仰中心,梵蒂冈也是全球领土面积最小、人口最少的国家之一。其前身为教宗国。

自1929年起以《拉特兰条约》确定为主权国家,接受圣座的直接统治,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体制。

由于圣座的行政机构罗马教廷大部分机关均座落于梵蒂冈城内,故人们在使用梵蒂冈一词时,可能指梵蒂冈城国、梵蒂冈地区、圣座、或教宗的居所,端看其使用的场合而定。

虽然梵蒂冈并未制定任何有关官方语言的法律,但以意大利语最为常用。在2002年以前,梵蒂冈常以意大利里拉及梵蒂冈里拉作为其境内的通用货币。

梵蒂冈教皇国(梵蒂冈教皇国的来历)

意大利加入欧元区后,梵蒂冈与欧盟签订特别协议,发行小量铸造的属于梵蒂冈的硬币,作流通和收藏之用。

虽然梵蒂冈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但因天主教在全球信仰人口众多,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重要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皇国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427237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