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福建土楼在哪里_福建土楼简介
“福建土楼”包括福建省永定县的高北土楼群、洪坑土楼群、初溪土楼群和衍香楼、振福楼,南靖县的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和和贵楼、怀远楼,华安县的大地土楼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岭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著称于世。福建土楼土楼作为福建客家人引为自豪的建筑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宝。同时又揉进了人文因素,堪称“天、地、人”三方结合的缩影。数十户、几百人同往一楼,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处的家族传统。因此,一部土楼史,便是一部乡村家族史。土楼的子孙往往无须族谱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
振成楼振成楼坐落在洪坑村中南部,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等人于民国元年(1912年)建造。俗称八卦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楼,以富丽堂皇、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多变而著称。振成楼承启楼承启楼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高头乡高北村,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3代,阅时半个世纪,其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承启楼
看了我的福建土楼简介,不知道您了解福建土楼了吗?要是心动就去福建土楼旅游吧!
福建土楼在哪里
福建土楼主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岩市、泉州市境内。

福建土楼主要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龙岩市、泉州市境内,包括南靖土楼、永定土楼、华安土楼、平和土楼、诏安土楼、泉州土楼等土楼群。
福建土楼起源于唐朝陈元光开漳时的兵营、城堡和山寨,成熟于明末、清代和民国时期,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是福建土楼的代表,为单元式与通廊式相结合的圆士楼,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元时期是福建土楼的形成阶段。早期土楼规模较小,结构较简单,大多没有石砌墙基,装饰也较粗糙,形式基本为正方形、长方形。关于最古老的土楼,最早记载“土楼”的文献是《重修虔台志》。
清代、民国时期,闽南地区条丝烟、茶叶等加工业蓬勃兴起,销往全国及东南亚各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生态环境认识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的要求更加迫切,提出更高的要求。由于人口的增长,为维护家族的共同利益,势必建造更大规模的楼房,让众多的宗亲几十人或几百人聚族而居。
扩展资料:
土楼文物遗存景点:
一、南靖土楼
1、田螺坑土楼群
田螺坑土楼群位于福建省南靖县西部的书洋上坂村田螺坑自然村,为黄氏家族聚居地。田螺坑土楼群坐落在海拔787.8米的狐岽山半坡上,距南靖县城60公里,住户均为黄氏族人。
2、河坑土楼群
河坑土楼群位于书洋镇河坑村。河坑土楼群距南靖县城58千米。包括朝水楼、阳照楼、永盛楼、绳庆楼、永荣楼、永贵楼等6座方形土楼,裕昌楼、春贵楼、东升楼、晓春楼、永庆楼、裕兴楼等。
二、永定土楼
1、洪坑土楼群
洪坑土楼群位于永定县东南面的湖坑镇洪坑村,洪坑村东、西、北3面群山耸立、林木葱茏。洪川溪自北而南蜿蜒曲折,贯穿全村,两岸地势狭长,平缓。宋末元初林氏在此开基,2000年有638户2310人居住在该土楼群内,距县城凤城镇45公里。
三、华安土楼
1、齐云楼
华安县沙建镇的“齐云楼”,建于明洪武四年,是发现的最古老的有确切纪年的土楼。为中型椭圆形土楼,楼高2层,以普通夯土与部分泥砖成墙,底墙厚1.5米。楼呈横式,与屋后山体平行。
2、二宜楼
二宜楼位于华安县仙都镇大地村,是中国圆土楼古民居的杰出代表,素有“土楼之王”“国之瑰宝”之美誉,“二宜楼”楼匾已收入《中华名匾》一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福建土楼
《大鱼海棠》的土楼在哪里
《大鱼海棠》的土楼在福建。
《大鱼海棠》中的土楼是福建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高头镇高北村的承启楼,承启楼有“圆楼之王”的美誉,是永定客家土楼群高北土楼群的组成部分,规模巨大,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
承启楼的特点:
承启楼的梁柱结构的基本样式是传统民居中常见的步架式,但在步架式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外环楼的内廊采用不着地悬挑的柱结构,内廊悬挑柱在檐口处与檩穿接,悬挑柱与护栏的中部、下部横梁结合,并与后部的步架结构形成一个牢固的框架体系。
在靠近外环柱外部出檐的檩支撑于宽厚的泥土墙上,承启楼的这种结构方式,体现出闽西南人民的建造智慧。
承启楼最有特色的窗棂体现在外环楼一层厨房的木直棂窗上,厨房的窗采用的是木制直棂窗,棂窗没有窗扇,木直棂窗保证房间良好的通风与采光。直棂窗的下部空间作碗橱使用,形成与功能的结合。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