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

百科 2025-10-20 03:45:44 手游攻略 阅读:5612次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的相关内容,以及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物体快慢的描述-速度
  • 2、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什么的大小来描述
  • 3、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案
  • 4、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物体快慢的描述-速度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我们刚刚学习速度这个概念的时候,应该是比较困惑的。“速度”作为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往往是被牢牢记住的。初中刚学到“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牢牢记住,中考刚刚考过之后,高中马上说不是,速度是“唯一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初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变成了速率的公式。思维马上被震撼了。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

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对照,排除初中的干扰,准确理解速度的精确含义。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主要学习了速度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要知道平均速度只能粗糙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而瞬时速度能更准确地、具体地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

速度是矢量,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平均速度中,速度方向也与位移方向相同。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质点在那一时刻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是指速度的大小.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是不同的,前者跟位移相关,后者跟路程相关.

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2.公式:

理解:速度是用比值法来定义的。不能说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也不能说速度与时间成反比。或者说Δx越大,v不一定越大;Δt越小,v不一定越大。

3.单位:m/s km/h

4.矢量性: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物体运动的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5.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准确地讲,瞬时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当Δt→0时

平均速度

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某段位移)内的速度。是矢量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比较

速率

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速率=路程/时间

速率为标量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什么的大小来描述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____的大小来描述,其常用单位有____、____等。

答案解析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其常用单位有米每秒、千米每小时等。

故答案为:速度;米每秒;千米每小时。

拓展资料

物理学中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速度的计算公式为v=Δx/Δt。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

定义

速度 (velocity) 表征动点在某瞬时运动快慢和运动方向的矢量。在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速度的常用单位有:厘米/秒,米/秒,千米/小时等。

速度的大小也称速率。动点Q作一般空间运动时,位移Δr和所用时间Δt的比,称为Δ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记为v平,

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位移的方向(图1)。当时间间隔Δt趋于零时,平均速度的极限称为动点在t时的瞬时速度,简称速度,记为v:

因而可给出速度的一般定义:速度是动点矢径对时间的导数,其方向同轨迹的切线方向一致。

以某定点P为起点,画出随时间变化的速度矢量,它们的端点在空间绘出的曲线称为速端图。它给出速度矢量变化情况的清晰图象(图2)。

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案

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讲述也非常便于学生的接受,.我在这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一物理《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

(1)知道平均速度是粗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3)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

2、理解瞬时速度的概念

(1)知道瞬时速度是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知道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

3、理解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速度的定义是高中物理中第一次向学生介绍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方法,教材的讲述比较详细,通过两种通俗的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过渡到一个统一标准,自然地给出比值法定义速度.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讲述也非常便于学生的接受,且适时给出了速率的概念;课后给出的“阅读材料”和“做一做”对加深概念的理解和扩展思维有很大的好处.

教法建议

在学生看书自学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要让学生参与速度的定义过程,通过一些讨论突破瞬时速度这个难点,配合一些多媒体资料加深理解和巩固.在引入速度概念时,也可采用,给出两个具体的匀速直线运动的实例,让同学体会,介绍一种运动要抓住其本质,本质应是相对不变的,位移是变化的,时间是变化的,观察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比值是不变的.分析比值的含义,由此得到速度的定义.讲述平均速度时,最好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速度的定义,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的理解.

教学难点: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主要设计:

一、速度:

【方案一】

1、提问:在百米赛跑中,如何比较运动员跑得快慢?

(展示媒体资料:运动会上百米赛跑的资料)

2、提问:两辆汽车都行驶2h,如何比较哪辆车更快?

3、提问:如果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不同,发生的位移也不同,如何比较它们谁运动的更快?

4、提问:什么叫速度?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的单位?速度的方向?

5、讨论:如何在位移图像中求速度.

【方案二】

1、给出如图所示的甲、乙两辆汽车做匀速直线情况,请同学观察它们的特点.

2、引导同学思考与讨论:

(1)如何向别人介绍这两个的运动?谁运动得更快?

(2)只比较两车的位移,或只比较两车的运动时间,能知道哪辆车运动底快吗?为什么?

(3)引导:在介绍某一事物时要抓住其本质,本质应是相对不变的.位移是变化的、时间是变化的,观察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此比值是不变的,分析比值的含义,得到速度的定义.

3、讨论速度的单位、矢量性等.

4、讨论:如何利用位移图像求速度.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一)平均速度:

1、提问: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有什么特点?

2、提问:如何粗略地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什么叫平均速度?

3、提问:在百米跑的过程中,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相同吗?

4、练习:在百米跑的过程中,某运动员10s钟到达终点,观察记录得知,他跑到50m处时,用时5.5s.经过5s时跑到45m处,分别求全程的平均速度、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

(二)瞬时速度:

1、引导启发:某人静止在A位置,与慢走经过A位置,或快跑经过A位置,情况是不同的(运动状态不同),这种不同需要用瞬时速度来描述,第一种情况瞬时速度为零,第二种情况的瞬时速度小于第三种情况的瞬时速度.

2、引导启发:百米赛跑运动员,若全程用10s,则10s内的平均速度为10m/s,若测出每一秒内的位移,如第1秒内的位移为8m,则 m/s,第二秒内的位移为9m,则 m/s,第3秒内的位移为11m,则 m/s,这样对运动员的情况就了解得比较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若能知道每个0.01s内的位移,则对运动情况的了解就更细致了.要更精确的掌握物体的运动情况,则需要知道物体各个时刻的速度.

3、提问:什么叫瞬时速度?什么叫速率?

4、展示多媒体资料:汽车速度计及理程计,让瞬时速度的概念更加具体化.

5、练习书后“做一做”,模拟打点计时器.

探究活动

请你想办法测量下列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率:

1、人走路时的情况.

2、人骑自行车时的情况.

3、某人在运动会上400m跑时的情况.

4、公共汽车运行时的情况.

并思考: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有什么不同?

学霸是怎样研究物理难题的

(1)重视这道题的考点分析,类似考点的比较。

这道题为什么用动能定理来求解,而不用能量守恒呢?能用牛顿动力学公式来求解吗?这些公式的区别是什么?动能定理的公式总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如果把这道题的条件变一下,还能用动能定理来求解吗?

……学霸们就是这么研究物理难题的,他们并没有停留在这道题会做了就行了,而是更深层次去研究、分析考点的应用及之间的区别。

物理题的确有难度,可再难的题,也都是用教材上的公式和定理定律求解的,都是这些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使用。所以通过难题去整理考点,更深度的理解考点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下看物理课本时同学们也要结合做过习题,想一想,原来这个考点还可以这么去命题啊;这样就能起到双重复习的效果。

这一点是最值得咱们普通的中等生们去学习的。

(2)勤于动笔。

上述分析的问题,或是课题老师讲解时的一些关键点,切入点,觉得有必要的学霸们会赶紧记录在这道题的旁边。

有的时候的确你听懂了,也理解了,可是你能保证一个星期后印象还这么清晰吗?恐怕很难。那就赶紧做个记号。

另外,没有必要去把动能定理的内容写一遍,只是写上:“动能定理要优先考虑”或“碰撞必考动量守恒定律”,等等。做标记并不是字写得越多越好,要简洁;否则后期复习时看到一大篇文字你自己都不想看了。怎样才是简洁的标准呢?就是能让你下次看的时候,想到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当时遇到的障碍就可以了。学物理同学们要勤于动笔,要善于动笔。

(3)遇到类似问题积极联想。

在后面的课堂听课的时候,或者自己做作业的时候,遇到了与上面那道难题类似的问题,学霸们会积极联想,想这道题与原来做过的那道难题的区别和关联,从解题思路、考点、运动过程等多个角度进行对比。这样的话,并非仅仅掌握住了这道题,还复习了那道难题,而且通过对比分析,对两题共同的考点、思路理解的更深入了。为什么这道题里可以用动能定理,那道题不能用呢?只有这样去较真儿,去和考点较劲。

(4)经常翻看。

错题要想体现出来价值,就要多看,勤看,做过的难题更要经常翻看。本来题目就难,考点综合,不去复习巩固,怎么能吃透呢?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速度指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而不再是初中所学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两种速度的定义并不矛盾,因为初中只研究匀速直线运动,不关注运动方向,路程即位移大小。

公式v=中的Δx是物体运动的位移,不是路程。v=是速度的定义式,不是决定式,不能认为v与位移Δx成正比、与时间Δt成反比。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矢量。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此时刻的运动方向。

理解平均速度的定义,知道在不同的时间内或不同的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学反思、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428186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