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孙中山破陋习(孙中山破了哪些陋习)

百科 2025-10-20 21:32:26 手游攻略 阅读:4692次

孙中山破了哪些陋习

孙中山破的陋习有:

一、废除了缠足这个陋习。

二、剪掉长辫子。

三、废除封建礼仪(即老爷等)。

四、不文明不合理的习俗。

五、女子不能上学。

六、不穿长衫马褂,创造中山装。

孙中山破陋习原因:因为当时的人们已经习惯性的被封建王朝统治、奴役。

只有破除旧的陋习,才能接受新的思想,才能去完成国家崛起之路。

扩展资料:

《孙中山破陋习》是苏教版第五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讲述了中国辛亥革命先驱孙中山小时候目睹自己的姐姐被迫缠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选废除缠足陋习的事。

这篇文章运用对比手法,写了孙中山姐姐缠足前后的变化,强烈地控诉了辛亥革命前缠足陋习对中国妇女的残害。缠足是一种祖宗留下来的一种非常野蛮、非常残酷的虐待妇女的行为。

那“长长的布条”、“一道又一道”,就像在给人上刑,不仅会在肉体上给人带来折磨,而且会在心灵上给人带来伤害,让那个曾经快乐的、可亲可爱、活泼能干的姐姐,遭受着肉体和心灵上的痛苦,在缠足后像变了一个人,“

以后的几个月,孙中山再也没有看到姐姐的笑脸,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缠足让孙中山姐姐永远失去了笑脸和歌声,失去了童真和快乐。姐姐的缠足前后的对比、变化也给小时候的孙中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

孙中山破陋习的故事

孙中山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姐姐一点也不怕吃苦,挑柴、做饭、插秧,样样活都干。孙中山的姐姐空闲的时候就和孙中山玩,孙中山最爱听姐姐唱歌,姐姐也经常唱给他听。

一天孙中山从外面回来看的到妈妈在给姐姐缠足,姐姐很痛苦,眼泪直往下流,孙中山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便问妈妈:“你为啥要让姐姐受这份罪呢?”妈妈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啊。”

从此孙中山再也没有听到姐姐的歌声,这件事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后来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当了临时大总统,他首先废除的就是这个残害中国上千年的缠足陋习

一、孙中山的简介

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孙中山出生。他成长于一个贫困家庭,其兄孙眉赴茂宜岛垦荒、经营牧场和商店后,家境有所好转。1875年(光绪元年),孙中山得以入村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

二、孙中山的事迹

孙中山破陋习(孙中山破了哪些陋习)

1911年(宣统三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民国元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还亲自担任了全国铁路督办,力图筹借外资修筑铁路干线。但因政权落在袁世凯手中,其10万英里的铁路规划也远非当时国力所能负荷,孙中山的设想并未成为现实。

三、为政举措

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应实行一党执政。

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

孙中山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是他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屡受挫折转向成功、进而取得显著成就的正确道路。

扩展资料

孙中山的故事

孙中山使用过不少名字,多数是为了宣扬革命或摆脱通缉而取的,部分则在于表达人生期望。孙中山还用过陈文,以及杞忧公子、中原逐鹿士、南洋小学生、南洋一学生等笔名。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不再面临满清的追捕,其本人之所有公私档案均以本名“孙文”署名。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孙接受西式教育,不受传统忠君观念束缚,才敢于如此自称;民国时期历史教科书亦采用此说。

至于“孙大炮”这个当时政治对手揶揄孙文的外号,在辛亥革命前已有,大炮是粤语“不切实际之人”的意思,暗讽孙文言辞夸大不实。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孙中山

孙中山是什么时候破的缠足陋习

孙中山先生小时候见过姐姐缠足的痛苦,因此萌发了要破缠足陋习的想法。在辛亥革命中孙中山先生建立的临时政府,就颁布了禁止女子缠足的法令。具体哪一年不是很清楚。

望采纳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430163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