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宋朝八王爷赵德芳(宋朝八贤王赵德芳)

百科 2025-10-19 01:20:28 手游攻略 阅读:9539次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宋朝八王爷赵德芳的相关内容,以及宋朝八贤王赵德芳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宋朝八王爷赵德芳》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宋朝八贤王赵德芳》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宋朝赵德芳的个人资料介绍
  • 2、八王爷是谁?
  • 3、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呢?
  • 4、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
  • 5、宋朝八贤王赵德芳简介及怎么死的?

宋朝赵德芳的个人资料介绍

宋朝赵德芳

赵德芳(公元959年-公元981年),北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也是如今各种影视剧中八贤王一角的原型人物。

《少年包青天》八贤王赵德芳剧照

公元976年,这一年赵德芳18岁。论制需出阁受封,也就是要开始受职办事了。当时,赵匡胤授他为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等职。没多久,宋军又扩展了疆土,皇帝大喜,又封给自己众儿子一些领地,赵德芳的食邑户数也得到增加。

可好景不长,一个天大的噩耗传遍大宋。赵匡胤暴毙了。而且很有可能是被自己的弟弟赵光义所杀。之后,赵光义顶着舆论,登上了皇帝位,史称宋太宗。

宋朝八王爷赵德芳(宋朝八贤王赵德芳)

赵光义上位之后,首先便是安抚这些侄子。赵德芳以往就职期间,工作能力出众,加上人品德行都比较服人。是一个颇具口碑的皇子。因此他被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等职位。

过了两年之后,凭着出色的业绩,又被加封为检校太尉。虽然没有多大的实权,但这在当时武官之中,已是极高的阶位。

随后没多久,赵德芳的哥哥赵德昭,这个曾经极有继承皇位的人,被宋太宗猜忌,随后自刎而死。

公元981年,赵德芳病逝,年仅23岁,谥号康惠,又被追封为楚王。虽然在他死后,宋太宗曾来哭祭,但很多民间野史说前者很可能是被后者所害。

宋太宗死后,皇权重归太祖一系,后来的宋孝宗便是赵德芳的后代。出于美化这位宋初皇子的目的,赵德芳便成为了民间艺术家笔下的八贤王,流传于后世。

赵德芳的儿子

赵德芳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惟叙、次子赵惟宪、三子赵惟能。

《七侠五义》八贤王赵德芳剧照

长子赵惟叙(公元976年-公元1011年),字懋功。他生性纯善,品德优良,加上学识渊博,为官期间恪尽职守、谨言慎行。不论为人为官都颇具其父之风。

公元988年,13岁的他被授封为开武卫将军,后有升为左卫将军,领勤州刺史。公元1011年,又被封为左千牛卫大将军。同年八月卒。随后被朝廷赠以怀州防御使,追封河内侯。公元1033年,加赠保静军节度观察使、高平郡公。

次子赵惟宪(公元979年-公元1016年),字有则。史料记载他是一个封神如玉的美男子,能文善武。对于射术很擅长,且喜欢吟诵文章,特别喜爱读道书。公元988年,他被授封为左屯卫将军,后升为左羽林将军、领演州刺史。不久又被加封为左卫大将军、领贺州团练使、资州团练使。公元1016年五月卒,被朝廷追赠安德军节度使兼侍中、英国公。

三子赵惟能(公元979年-公元1008年),字若拙。他的德行与才能,皆不如两位兄长。史料对他的记载也不是很详细。公元989年被授封为右屯卫将军,后升为神武军将军。公元1008年卒,朝廷追赠蔡州防御使,追封张掖侯。公元1033年加赠集庆军节度观察使,追封南康郡公。

赵德芳的儿子们,在德行、人品、才能方面,都无可挑剔。奈何,天妒英才,兄弟三人都英年早逝,不禁让人感叹唏嘘。

赵德芳金锏是谁赐的

八贤王赵德芳在民间演义戏曲之中,是个手拿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正义人物。嫉恶如仇的形象在民间广为传播。

《寇老西儿》八贤王赵德芳持金锏剧照

那么问题来了。赵德芳的金锏是谁赐的呢?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方面的记载呢?

首先,历史上的确有赵德芳这个人物。但他手里没有金锏。八贤王和金锏都是民间艺术家,都是以他为原型虚构出来的。因此八贤王和金锏只出现在民间演义之中。

据演义中所说,宋太祖赵匡在陈桥兵变之前,曾允诺自己的弟弟赵光义。说是将来如果登上天子之位,等自己死后要传给弟弟。不曾想,这句话还真就被赵光义记住了。也就成了后面“烛光斧影”事件的伏笔。

太祖暴毙之后,赵光义继位,成为宋太宗。当时天下众说纷纭,说他是弑君篡位。总之宫中内外,各种说法都有。当时的皇后贺氏,领着太祖之子赵德芳,上殿质问太宗。

也许是太宗也觉得有愧于他们,于是便赐给赵德芳一柄金锏,让他代替太祖一系监察朝事,戏中词句如下:孤赐你金镶白玉锁,加封你一亲王,二良王,三忠王,四晋王,五德王,六敬王,上殿不参王,下殿不辞王,再赐你凹面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

正是因为这句戏文,才有了八贤王的称呼,和那柄让奸佞谗臣们谈之色变的金锏。这个角色虽然是虚构的,但也是当时老百姓们的一种心声。

赵德芳怎么死的

关于赵德芳怎么死的,一直是众说纷纭。大致可分为两个比较普遍的说法。

赵德芳戏剧照

据正史记载,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时值三月,赵德芳病卒。时年二十有三。他的死,让当时宋太宗亲临哭祭,且闭朝五日。随后又追封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不久之后又加赠太师,改追封为楚王。

能在死后得到天子哭祭,并且闭朝五日,又是加封为王。足以说明天子对他十分看重。而且朝廷还授予谥号,要知道古代能得到谥号之人,都是很有地位名望之人。按照常理而言,赵德芳死于疾病,应该是没有异议。

另外野史之中关于赵德芳怎么死的,还有另外一种记载。

众所周知,在古代君王更迭,大多秉承的是父死子继的传统。可宋太祖暴毙之后,继位的却是皇弟赵光义,也就是宋太宗。不寻常的继位人选,加上先帝不寻常的死因,很容易让人浮想联翩。“烛光斧影”的传说便由此而来。

而太祖一系,有两个颇具德行名望的皇子。一个是赵德昭,另一个就是赵德芳。他们原本都是有机会登上皇位之人。如果,太祖之死确是太宗所为,赵德芳兄弟二人,自然就会被太宗所忌讳。

更为让人怀疑的是,赵德昭于公元979年,被太宗猜忌,被逼自刎。公元981年赵德芳又突然病逝。短短两三年,两个曾经德行皆优的皇子,就这么离世。因此,人们认为赵德芳也是被太宗所害。

八贤王赵德芳

在关于杨家将、包拯等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八贤王赵德芳这么一个人物。他风趣幽默,儒雅正气。经常在忠烈之士收奸臣排挤陷害时,挺身相救。让人们十分喜爱这个人物角色。

《少年包青天》八贤王赵德芳剧照

除了影视剧作品,八贤王的角色,也出现在一些古典名著之上。其中描写的最为生动的,以《三侠五义》为最。在其中将八贤王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奸佞的正义性情,描写的淋漓尽致。

那么,在历史中八贤王赵德芳又是个怎样的人物呢?

经过查阅,各类演义或者影视作品中的八贤王,都只是民间艺术创作家虚构的人物,在历史中并不真实存在。虽然如此,但这些虚构的八贤王,也都是按照某些人物原型描写出来的。在这些人物中,以赵德芳最为众人所接受。

说起赵德芳,不得不说一下他的家庭背景。他的父亲是北宋的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作为皇族宗室的一员,受过良好的教育,年纪轻轻人品德行颇为让人称颂。在当时许多人都以为,他很可能会成为北宋的第二任皇帝。

但赵匡胤突然暴毙,赵光义弟继兄位,成为了宋太宗。至尊之位与赵德芳也就没多大关系了。没过几年,他便病逝了。

之后,以他为原型,八贤王的角色经过民间艺术家的描述与融合,便出现在民间各种演义之中。虽然这些演义讲述的故事背景都不一样。但八贤王赵德芳的角色,却始终如一是那般正气凛然,为人称颂。

八王爷是谁?

八王爷是赵德芳,历史上的确有。不过在包拯年代他早死了,是后人杜撰的,八王爷,被人尊称“八贤王”,住在南清宫,妻子狄娘娘,其子为六合王,曾经在《三侠五义》里第一回出场,未署名,狸猫换太子的时候陈琳救下小仁宗抱到南清宫交给八王爷抚养,后来过继给宋真宗继承皇位,是三侠五义里的太上皇,养优处尊很少过问朝事,朝中没有大事不出来。

在话本杨家将中八王爷是宋太祖其子德昭,太祖临终前传位给光义,赐给德昭金简一把,朝中如有不正之臣得专诛戮,曾多次救杨家将众人。

在单田芳讲的评书《三侠五义》的续书作品《白眉大侠》、《龙虎风云会》中,八王爷是赵德芳,有“九朝十八帝”的说法,即北宋朝的每一个皇帝当政期间,都有一个八贤王/八王爷。八王爷成为一个常设的官职,其权力仅次于皇帝,居南清宫,手持瓦面金锏,可上打君,下打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在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原著中,八王爷只在第一回出现,后来可能就去世了,由其子六合王掌管南清宫和朝着的事务。)

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呢?

赵德芳被称为八贤王,应该是从南宋开始的。1127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兵俘虏,赵构建立了南宋,但是依然被金兵不断进犯,北方和开封都沦陷了。宋高宗时期,任用了岳飞这样的大将,同时更为器重秦桧这种奸臣,把岳飞陷害至死。

162年,赵德芳的后代赵昚继位,励精图治,立志收复失去的土地,启用一些主战的人,鼓励农业,恢复经济,还为沉冤的岳飞昭雪。百姓痛恨赵构的不作为和秦桧卖国、陷害忠良等行为,就创作了杨家将的爱国事迹,逐步加入其它忠良的故事。

当时的百姓迫切需要有一位惩杀奸佞、保护忠臣的人,为了适应这种情感,就需要给之前编的故事加一个身份,可以权衡各方的势力,而且能够监督皇上的贤王。当时正处于赵昚的统治时期,而他又是赵德芳的六世子孙,赵德芳就被美化为八贤王了。

赵德芳如今已经跟八贤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他是大多数也比较认可的八贤王的原型。赵德芳生前虽然没能以宋太祖的身份继承皇位,但是他的后代帮他完成了。当时为了迎合百姓心中对于惩恶扬善的贤王的需要,身为当朝皇帝六世祖的赵德芳就成为了八贤王。

八贤王简介

八贤王名赵德芳,出生于公元959年,是宋太祖的儿子,排行第四,也是宋太祖得以顺利长大的两个儿子中的一个。赵德芳的叔叔就是宋太宗,跟宋真宗是堂兄弟。

公元976年,赵德芳被封为秦王,正式出阁,宋太祖任命他担任检校太保和贵州防御使的官职。这一年的四月,曹翰花了足足五个月才攻下了江州,宋太祖为了庆祝此事,加了自己的儿子赵德芳的食邑户数。

十一月,此前身体并无异样的宋太祖没有任何预兆就驾崩了,关于他的死因,史书上的记载的模棱两可的。根据《涑水纪闻》,宋太祖驾崩于四鼓时分,宋皇后是在其身边的,他派了太监王继恩把秦王赵德芳召来。不过王继恩认为宋太祖是要把皇位传给晋王赵光义的,就通知了赵光义。宋皇后问是不是赵德芳来了,没想到见到的是赵光义,惊讶之余,清醒地认识到了当时的形势,就以官家自称,希望赵光义可以放过他们母子。

赵光义即位为宋太宗,让赵德芳当了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同平章事,后又担任检校太尉一职。公元981年,赵德芳因病去世,当时才二十三岁。宋太宗来到他的灵前哭泣,宣布五天不上朝。

赵德芳为什么被称为八王爷?

第一个就是民间百姓给他的一个封号。实际上的赵德芳是排行老四,准确的说是四王爷。这个四王爷在赵光义的努力下,突然间就暴毙了。朝堂之上没有人敢说什么,但是,老百姓认为这样的一个好人不能就这样死去了,所以,在三侠五义里,让他当了八王爷,成为一个斩佞除恶的正义化身,成为维护大宋王朝的一个优秀的人物。

第二个就是移花接木。这个八贤王实际上的人是赵光义的第八个儿子赵元俨,他为人刚直不阿,与赵德芳一样,素来很是贤良,但是因为他是赵光义的儿子,不是一个正统之身,所以,就有百姓将这个人的贤名移植到赵德芳的身上,也算是为了宋太祖正名了。看来中国古代历来都是重视正统这个观念的!现在的人不知道是不是也重视这个呢?

第三个是八个王的封号。在单田芳的评书里有关于八王的描述,天地才喜、德靖贤大,这八个,算是八王。这个封号是宋仁宗给封的(这是小说里演绎的,不是真实的),据说宋仁宗在死后打算将这个君主的位置还给宋太祖家里,所以才封赵德芳为八王。看来这个王爷还是很受人尊敬的。

赵德芳,宋太祖的四儿子,因为宋太宗继位的时候,他还是很年幼的,之后就突然暴亡了。年仅23岁,这个是不是有点太可惜了?可能是百姓或者是民间的文人觉得他可怜,就给予他一个好的封号,让他长留民间。你觉得是不是这样子?

宋朝八贤王赵德芳简介及怎么死的?

赵德芳(959年―981年),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 ,宋太宗赵光义之侄,宋真宗赵恒的堂兄,北宋宗室。历任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检校太尉等。太平兴国六年(981年),病逝,时年23岁,追赠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加赠太师,改封楚王、秦王。

是病逝的。从宋代至今的各种史料(包括各种正史、文人笔记、以及野史、小说)中,均无“赵德芳是被宋太宗所害”的记载。但是现在网上却有些人,完全凭借着自己的想象,臆断“赵德芳是被害的”。

扩展资料:

家族成员

父亲:宋太祖赵匡胤;母亲:不详

长兄:滕王赵德秀,早亡,孝惠皇后贺氏所生。;次兄:燕王赵德昭,孝惠皇后贺氏所生,其九世孙为宋理宗赵昀;三哥:舒王赵德林,孝惠皇后贺氏所生。

妻妾:焦氏,彰德节度使、右武卫上将军焦继勋之女;卫国夫人,符氏;秦国夫人,王氏;颖川夫人,李氏。

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也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是正义化身。熊大木《杨家将传》中的“八王”署名是宋太祖的儿子赵德昭。《杨家府演义》中的“八王爷”署名是赵德崇(这是宋太宗长子赵元佐的原名)。

包公案、五虎平西演义、白眉大侠等文学作品与民间传说中“八贤王”赵德芳,实际是宋太宗的八子赵元俨,卒于仁宗庆历四年(1044),时人称之为“八大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赵德芳

宋朝八王爷赵德芳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宋朝八贤王赵德芳、宋朝八王爷赵德芳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430254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