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郑成功母亲,以及郑成功的妈妈是谁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郑成功的母亲是谁
关于郑成功母亲是日本人的事情是这样的:郑成功的父亲郑父芝龙在明天启三年(1623)随一艘荷兰商船到了平户,当时才19岁。在清理船货、等待顺风返航期间,借住在比他大两岁的田川小姐家中,这对青年男女很快坠入爱河并私订终身。只是郑芝龙在郑成功出世不到一个月就随原船离去而与田川小姐分了手。后来,郑芝龙成为在中日之间经常出没的海盗,直到明崇祯元年(1628)接受明廷招安,官至都督同知。1630年,也就是郑成功7岁时才被接回福建老家。郑成功回国后因为父亲的官职,成长于富豪之家,自幼习文弄武,学剑弄枪,从青年时期就关心国家大事,研读兵书,继承儒家中忠君爱国思想,素怀灭清复明之志。他在36岁那(1659),率领十万抗清义军围攻南京,从瓜州(江苏镇江)直逼金陵城下。为明心志写下了一首题为《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的七绝: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断,不信中原不姓朱。这首诗力透纸背,至为感人,充分显示了他的胸襟和文采。现在再去讨论郑成功的身世已经完全没有必要,不管他母亲是日本人怎么样,郑成功毕竟是一位民族英雄,父亲投降满清后,他立即和郑芝龙断绝父子关系,继续效忠明朝政府,这就是大节所在,后来率领舰船出海驱除荷兰人,收复宝岛台湾,其功大于天地。这位杰出的民族英雄英年早逝,和另一位北宋的民族英雄岳飞一样,都是在39岁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人世.另外,再想说一点的是日本人对郑成功也保持了特殊的尊重和亲近感。日本文人学士在江户末期就留下了不少咏叹郑成功叱咤风云悲壮一生的诗文。如梁川星岩(1789-1858)的“不辞独力任颠扶,大木堂堂真丈夫”,四方赤良(1749-1823)的“忠义空传国姓爷,终看鞑靼夺中华”,等等。听说至今,在郑成功的出生地,每年还有日本人祭奠.郑成功是民族英雄,其实,他母亲是日本人的事,丝毫不影响郑成功的形象,反而衬托出他的伟大。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电视剧《施大将军》,反映的是从郑氏家族手中为清朝收复台湾的施琅的故事,在这方面,施琅和郑成功虽然一个忠于明朝,一个为清朝出力,但在收复国土的事情上是一样伟大的,施琅和郑氏家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国人内部之间的事,他们二人收复台湾的光辉业绩永远彪炳史册。
麻烦采纳,谢谢!
郑成功的妈妈是谁
郑成功原名郑森,字明俨,号大木。后有南明唐王隆武帝赐国姓朱,名成功,故称国姓爷。郑成功的母亲是一个日本女人,其父郑芝龙在受明朝朝廷招安前是福建的一个富商-武装海商集团首领(海商兼海上走私)。他的老爸在与日本往来做生意时认识了一个日本女人(日本平户侯之家臣田川某之女),就娶了她做老婆(郑芝龙一生共有5位妻子),全名叫田川松子(注:中国称为翁氏)。明天启四年(1624年,日本宽永元年)农历七月十四日(8月27日),在日本九州平户藩产下郑成功,因此他是中日混血儿。七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之后田川氏与日本当局交涉,达成协议留下次子七左卫门在日本,她自己渡海到福建郑氏祖居,照顾郑成功的生活和学习,于是在福建省晋江县安平镇(现安海镇)住了十余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自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在这样的乱世里郑成功进南京国子监太学读书,拜当时南京礼部尚书钱谦益为师。郑成功有四弟。唯一同母的是终身未曾离开日本的田川七左卫门,目前还有他的后人在日本。郑成功的老爸后来投降了大清,降清后,曾多次奉新主子之命招引郑成功降清,均遭到郑成功的坚决拒绝和严厉斥责。不久清军攻至安平,郑芝龙等人被清军挟持北上。清军又在郑氏老家抓住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氏,亦欲挟其北上。但“成功生母倭妇翁氏手持剑不肯去,强之再四亦不行”。最后她毅然用剑剖腹而死,时年45岁。而郑成功因为被赐姓朱,他报着:生为大明人,死为大明鬼的信念,就继续保大明(后收复台湾赶走了荷兰红毛),郑成功就因为这些原因,在他的有生之年就没有投降大清。郑成功死后葬于台湾省台南鹿耳门港附近。由于与日本有血缘和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等方面的关系,郑成功也长期受到日本人的怀念。日本九州平户市,还保留着他的故居以及他手植的竹柏树,近年还在他的故居附近的丸山公园内修建了一座纪念他的香灵庙。日本的文学家、戏剧家从江户时期开始,就创作了一系列文艺作品赞颂郑成功。日本出版界开创的“国姓爷文学”,受到许多日本人的青睐。
希望采纳
你知道郑成功的母亲是谁吗
不少人都还不知道,郑成功的母亲是外籍人,郑成功的父亲是做海上生意的商人,主要是台湾和日本方面的生意,同时也是一个海盗,在日本遇到了郑成功的母亲,生下了郑成功和他的弟弟。
郑成功的母亲,本名田川松,是福建大海商郑芝龙的妻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就是郑成功还有一个就是田川七左卫门。郑芝龙娶松子应该是在1623年,当时松子十七岁,郑芝龙叁十岁。松子并不是郑芝龙唯一的妻子,郑芝龙1611年在澳门已经娶陈氏,并有一个女儿郑婉舍,后嫁土生葡人。但是当时男人只要有能力,娶个叁妻四妾也不为过,尤其是出外行商,娶个外室夫人是常有的事,像澳门的陈氏、平户的田川氏,其实都只算是郑芝龙的外室夫人,郑芝龙的正房大老婆,是后来才娶的第叁位老婆颜氏,那是郑芝龙当官以后,所以颜氏的家世背景应该也不同了。
郑芝龙在日本娶肥前平户岛主田川七左卫门之女田川氏为妻。1624年7月14日生长子郑成功(名森,号大木,字明俨,幼名福松),1629年生次子七左卫门。据说郑成功生于平户河内浦千里滨海边大石旁,此石唿为儿诞石,至今仍立“郑成功儿诞石”纪念碑。
郑成功在日本度过了童年,直到1630年7岁时才随前往迎接的堂叔父芝鹏乘船回中国。郑芝龙回国后,与日本、日本华侨和田川氏保持密切联系,每年有商船来长崎,“书简数通”、“每岁来舶赠银”资给七左卫门。
1645年郑芝龙派人把田川氏接到安平,而其次子七左卫门被留在日本。1646年清军进攻安平时,田川氏遭到侮辱,她愤而自杀。
郑成功对母亲田川氏的感情深厚。郑成功曾经用黄金为他母亲铸了一尊像,并用沉香做床,五色珠宝做帘,珍重地将其供奉起来。这尊金像后被清军抢去烙化掉,郑成功因此更加痛恨清朝。
1650年9月,郑成功在厦门设立祭坛,请兵部万年英宣读永历皇帝的敕命,“行礼祭太夫人”。这太夫人就是郑成功的母亲,她被封为“一品夫人”。
郑成功的母亲是日本人,是他的负责郑芝龙外出行商时与他母亲相遇,生下了郑成功和他的弟弟七左卫门,但是只带了郑成功会国,他的弟弟就留在了日本,后来成了郑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
1630年(明朝崇祯三年)七岁的郑成功随前往迎接的堂叔父芝鹗乘船回中国,田川氏被日本德川幕府以“日女不入中原”为由而阻留在日本,年底田川氏生下次子七左卫门。
一直到了1645年秋(南明隆武元年十月)七左卫门十五岁时,郑芝龙再次派人致信请田川氏母子来中国与家人团聚,田川氏十分高兴并准备启程,但又遭日方阻挠,经田川氏据理力争,日方以田川氏若欲到中国,其次子七左卫门须留在日本为条件方许成行,企图以母子难以割舍之情,迫使田川氏放弃来中国的念头,但田川氏权衡利弊,想起丈夫及儿子的事业尚在开辟之际,需她伏侍晨昏,在不能求全的情况下,以大局为重,忍痛割爱,只身来中国。
临行时,她珠泪满腮,再三叮嘱与外祖父生活的七左卫门叮咛:“呜呼,吾终舍儿矣!吾怜儿父及儿兄,亦怜儿,当岁以金若干托商船寄儿。呜呼,吾终舍儿矣!虽然,儿勿忘儿父及儿兄,又勿忘今儿母所去之中国”。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