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行署是什么单位的相关内容,以及行署是什么机构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行署是什么单位》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行署是什么机构》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行署区是什么东西?
- 2、县委,县政府,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地区、自治区怎么区分,有何不同
- 3、部委行署的区别
- 4、行署是什么部门,有什么职能?
- 5、地委行署是干什么的??
- 6、行署是什么单位?
行署区是什么东西?
行政公署的简称。
现在的地(区)级行署和地(区)级市在行政上是一个级别,但是在体制上是有根本差别的。
行署是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省政府分片管理县级,在体制上不算一级实体。
地级市就不一样,就是省管的一级区域实体,但是很多地级市还是有地区级的遗迹。
抗日战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设立的行政公署相当于省级的政权机关,如苏南、苏北、皖南、皖北等人民行政公署,1952年撤销;1978年《宪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所属各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作为自己的派出机关。1982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行政公署作为其派出机关。所以目前行政公署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关。目前行政公署已不多,多数已改为省辖市。尚存的行政公署有贵州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大兴安岭行政公署、贵州铜仁行政公署、新疆哈密地区行政公署、内蒙古阿拉善盟行政公署、新疆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新疆和田地区行政公署、新疆阿克苏地区行政公署、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行政公署、新疆喀什行政公署等
县委,县政府,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地区、自治区怎么区分,有何不同
咱们从大到小说,也有些名词是过去式,现在改称呼了。
1、自治区也就是民族自治区,省一级单位,相当于省。全国就5个西藏新疆内蒙古广西和宁夏。
2、地区。广义上的地区就是泛指这一带,狭义的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市。
3、行署是省一级机构派出去的机构,名义上是省里的,实际上就是地区上的。在没有地级市之前,行署就等于市了。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地区、行署都改成了地级市,简称市。少数地区还保留着行署制度。
4、一个市里管事的是两套班子。一个是党派出的班子,就是市委,包括宣传部、组织部、统战部等,在没改市之前叫地委。全称是中共某市委员会。一个是行政机构,是政府构架。最早之前的行署专员领导下的行署班子也是这样的。包括各种局,什么土地局、税务局、人社局都是政府的。大事市委说了算,具体事政府抓。
5、县委、县政府也就好理解了,同市委市政府一样的两套班子,只不过范围在县里
部委行署的区别
“部”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委”也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与部不同的是它采取合议制。
不过注意:国务院有的办事机构也称委,如国资委,但却不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
1、部委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下属的各部和各委员会。如九部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住建部、铁道部(现已取消)、交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航天部(现为航天局)、文化部。
2、行署
也称为专员公署(简称专署),其行政领导称行署专员。管理一般地区的行政公署叫地区行政公署,管理盟的行政公署叫盟行政公署、督察。1970年代“专区”改称“地区”,作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为正式的机构名称。
内容介绍:
级别
1、部委
正部级。
2、行署
一级地方政府,省管行署。
三、构成
1、部委
国家局、直属机构、办事机构。
2、行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经济和社会事务发展而需要扩大行署,专区行署有政府体系(各职能部门),统管县级行政区,因此,省(自治区)级体制是省管地区行署(和盟行政公署),不是省管县。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行署
行署是什么部门,有什么职能?
行署就是“行政部门、行政单位”的意思
本身并不是某一单位,要在前面加上“海关”等等字眼才有实际对应的部门。
地委行署是干什么的??
行政公署是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区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简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将原“行政督察区”改为专区,则成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1967年-1971年,专区逐渐改为地区,作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为正式的机构名称。
管理一般地区的行政公署叫地区行政公署,管理盟的行政公署叫盟行政公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行政公署是地方政权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行政公署,相当于省级政权机关。
历史沿革:
1982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未作规定,但该年修改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行政公署,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其任务是代表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督促、检查、指导所属县、市、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工作,并办理上级人民政府主管部门交办的事项。该制度延续至今。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行政公署
行署是什么单位?
行政公署(原称专员公署,简称专署),简称行署,其行政领导称行署专员。
行政公署是中华民国时期的行政督察区的“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简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将原“行政督察区”改为专区,则成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
1967年-1971年,专区逐渐改为地区,作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为正式的机构名称。
管理一般地区的行政公署叫地区行政公署,管理盟的行政公署叫盟行政公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的行政公署是地方政权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的行政公署,相当于省级政权机关。
督察地位变化:
1、督察区阶段是协管:中华民国时期的省级体制是省管县,督察行署是省级政府的派出机关,督察专员是派出员,行署只是一种片区性质的督察、协管,不属于一级政府,没有政府的一般部门。
2、专区阶段起是统管而具有政府的一般职能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经济和社会事务发展而需要扩大行署,专区行署有政府体系(各职能部门),统管县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级体制是省管地区行署(和盟行政公署)。
这时的行政公署虽不是一级政府,但已经具备省与县之间的二级行政区的行政地位。因此,地区行署改为地级市政府,各职能部门(行政管理体系)几乎没变,只是自主权多了一些。
组织规划
地区行政公署不是地方人民政府,不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领导,而是作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受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且不拥有地级市才有的财政权、行政决策权 、计划权等。但地区行政公署的职能近似于地级市与自治州的人民政府。
目前,在一些地方仍设立地区行政公署,而不是设立地级市,主要原因是地区内没有中心城市能辐射、吸引、带动整个行政区内的各县。最典型的例子是西藏的阿里地区,阿里地区行署驻地狮泉河镇仅有12000居民。
中国共产党在地区的地方组织称为“地区委员会”,简称“地委”。与地级市的中共市委设有常务委员会不同,地委不设常务委员会。一个地区的地委委员的数量在10人左右,相当于地级市的市委常委。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行政公署
以上就是行署是什么单位和行署是什么机构的相关信息啦,不知道有没有找到你想要的内容呢,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