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太和殿介绍
在故宫中有一个级别最高的宫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时期北京紫禁城宫殿建筑。据说太和殿是仿照南京故宫奉天殿建成而成的,明朝时候叫奉天殿,后来改为皇极殿,等到清朝顺治年间才改名为太和殿。
很多人都以为太和殿在古代是皇帝用来上朝的地方,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在明清时期,太和殿只是一个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皇帝一般都是在太和门、乾清门这两个地方上朝,所以被称为御门听政;如果出现什么重大事情或紧急情况需要召见大臣去乾清宫;如果登基的皇帝年龄太小,需要太后垂帘听政的话,一般都会在养心殿。
关于太和殿的历史故事有很多,比如太和殿修建完成之后非常容易招雷。从明永乐到清康熙三十六年的这280年里,太和殿就3次因雷击起火。关于明朝《涌幢小品》里有这样的一个故事,永乐十八年有个姓胡的术士算出当时的奉天、华盖、谨身这三个大殿会在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正午被毁。但是在永乐十九年四月初八正午,号称算无遗策的胡术士发现三大殿完好无损,一气之下服毒自尽了。谁知他才死没过几分钟,大殿就遭到雷击起火,这三座大殿很快就被烧毁了,都来不及救火。
除了这个历史故事之外,还有一个关于太和殿的历史趣闻。在清朝末代的时候,当时只有3岁的溥仪登基时,是由他的父亲摄政王载沣亲自将他抱扶到太和殿宝座上的。在举行登基大典的时候,鼓乐齐鸣的声音将只有3岁的小皇帝吓得哭闹不止,怎么哄都没用,直接嚷着要回家去。载沣当时急得满头大汗,哄着小皇帝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那些清朝大臣当时就觉得这句话不吉祥,没想到才过了3年,清政府就推翻了,载沣说的那句话果然被验证了。
太和殿柱子的长度
柱子一般说高度,不说长度。七十二根大柱: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共有七十二根大柱支撑其全部重量,其中顶梁大柱最粗最高,直径为一米零六,高为十二米七零。明代建的时候是楠木,清朝重建用的是松木。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故宫有什么地方最值得游览
故宫在北京东城区,故宫又名紫禁城,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值得游览的地方有很多,为了更好的游览故宫,可以看下这条游览路线(图片上的红点均是):
网上对于故宫的游览路线很多,大多都是照搬故宫官网的,而我推荐的这条路线,是实打实我们自己走出来的路线~
由于这条路线太长,我把它砍成四部分一一介绍,我会详细配上手机拍的照片来给大家说明:
线路①:午门→文华殿→太和门
线路②: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线路③:珍宝馆→东六宫→钟表馆
线路④: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下面详细的给大家介绍:
线路①:午门→文华殿→太和门路线
游览路程:1.5公里
最佳拍照点:24处
游览时间:30分钟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在电视剧里,经常会听到皇上说“推出午门斩了!”其实是以讹传讹,真正的处决一直是在西四或菜市口。对了,进入午门右手边的文华殿,当年大名鼎鼎的和珅都在这里办公哦~
但是面对午门、太和门这种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大家手机里的照片,大部分都是如下的样子:
▲反例照片
虽然拍成这样,跟游人太多密不可分,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你没有找到最美拍照点在哪里,不知道怎么规避人群拍拍拍。我帮大家整理了线路①,供您参考,路线如下:
这些位置都能保证你欣赏到午门、文华殿、太和门不一样的魅力,同时也能拍出好看的照片。
穿过天安门城楼,走过一条长长的甬道就来到了午门前,这里是故宫博物院的检票处,也是我们进入故宫的唯一入口!到了午门,先不要急着往里钻,站在距离午门200米左右的中轴线位置,拍对称构图的午门全景十分合适:
当然,如果你觉得午门人太多,在午门外沿着城墙向东走到头,抬头看看,你还可以这样拍:
走进午门来到广场,我们可以直接向右转去文华殿打卡,沿路经过的协和门也有好风景:
虽然故宫的红墙很多,但小编觉得文华殿周边文渊阁的红墙搭配绿植拍起来最好看:
离开文华殿,会路过昭德门,在这里,低角度仰拍小姐姐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ps:游人太多可能会影响照片效果,建议在人少或快闭馆的时候拍~
线路①不是很大,不用过多逗留,保持好体力,线路②走起
Tips:你能发现,我规划的这个路线是没有武英殿的,因为武英殿现在变成陶瓷馆,你精力充沛可以去看看,但是没啥好拍的。所以我也没给大家规划~
线路②:“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路线”
游览路程:2公里
最佳拍照点:26处
游览时间:40分钟
以太和、中和、保和为核心的三大殿构成了故宫的外朝。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宫殿,中和殿最小。《康熙微服私访记》中的的金銮殿其实就是太和殿,不过太和殿可不是皇帝平日上朝的地方,只有在皇帝举行盛典时才会用到。
既然是“三大殿”,拍照的重点当然是宫殿建筑群啦,不过名气有多大,照片就有多难拍。如果你再走错了路,配上游人的干扰,你手机里的照片就是这样的:
▲反例照片
想要拍好三大殿,最重要的当然是远拍宫殿的全景照片+近拍宫殿围栏的细节照。至于哪个角度适合拍全景,哪里又适合拍细节,我已经帮大家找好了,路线如下:
红点的位置都能保证你拍到效果较好的三大殿,我挑选了几张来跟大家放大看一下。
高大雄伟的建筑远拍才好看,所以到了太和殿附近,先别急着走上去,站在丹陛下方,对称拍太和殿效果最好:
拍完太和殿的大全景我们就可以顺着楼梯往上走,体验一下王公大臣上朝的feel。不过这个过程你可别走马观花,汉白玉的围栏雕花也是我们拍照的好元素:
走过太和殿,就能看到中和殿啦,依然不要着急,我们先站在广场远拍打卡一下:
总之,在线路②这条游览路线上,最好的拍照点就是每座宫殿前方的广场了,一定要在广场打卡,否则会错过美景,错过好照片。离开“三大殿”,建议你继续往东走,去看看传说中魏璎珞居住过的地方~路线③解锁
线路③:“珍宝馆→东六宫→钟表馆”
游览路程:3.5公里
最佳拍照点:30处
游览时间:1.5小时
珍宝馆和钟表馆虽然是故宫两个额外收费展馆,但小编强烈推荐大家去看一下,琳琅满目的展品不禁让小编叹服古人的智慧和工艺。而《延禧攻略》的热播,东六宫也逐渐成为热门景点,但是大部分人把东六宫变成了这样:
▲反例照片
去珍宝馆就知道拍展品,在延禧宫只会拍烂尾楼,这样拍照片,都不好意思发朋友圈哇。
我帮大家整理了线路③“的最佳拍照点”,串成了一条路线供你参考,路线如下:
Ps:故宫支路口很多,线路③辐射范围比较大,我画的路线是大致游玩路线,大家只要记住按照珍宝馆→东六宫→钟表馆这个线路走即可。其中,图中标示红点均是最佳拍摄位置,只要你找到这些点照着拍,都可以拍出好照片
保和殿东边走400米就是珍宝馆,在走向珍宝馆展厅的路上你会看到一面五彩琉璃影壁,它是故宫最著名的一面墙壁——九龙壁,必须在这里拍一张照片:
其实珍宝馆适合拍照的地方挺多,除了环境好,拍照的时候姿势也很重要!举个例子:
俏皮可爱型:
假装奔跑型:
背影杀手型:
倚墙远望型:
在故宫游玩拍照,记住我教你的这几个通用的姿势风格,再也不用担心故宫拍照不会摆pose啦,这些照片的场景也在线路中,肯定让你觉得没白跑。
逛完珍宝馆往西走,就是古代妃嫔所住的东六宫了。在东西六宫中实属延禧宫的火灾最多,于是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但是“烂尾楼”也能拍出好照片,只要你找到合适的角度:
东六宫逛完,整个路线我们也逛了一大半,拍拍逛逛了这么久,你是不是也累了,在钟表馆我们可以放慢速度稍作休息,还可以坐着拍几张:
离开钟表馆,从乾清门走进去,我们进入此次故宫游玩的最后一站——线路④
线路④:“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
游览路程:3公里
最佳拍照点:25处
游览时间:1.5小时
线路④是故宫内廷的核心区,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清代剧中出现最多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都在这里,名气简直大大滴~不同于故宫前半段建筑庄严肃穆的感觉,后半部内廷更像是南方园林,带有一丝柔情。
但是在这个区域,如果你不好好逛,很容易把照片拍成这样:
▲反例照片
拍成这样还是因为你不知道哪里的风景最好看,我帮大家整理了线路④“最佳拍照点”,串成了一条路线供你参考,路线如下:
跟之前拍宫殿套路相似,到了乾清门,先别急着往里走,利用牌匾,我们可以这样拍:
在乾清宫门口的楼梯上,我们也可以抓拍一张小姐姐:
逛完乾清宫,继续打卡坤宁宫。不过坤宁宫很多拍照点都集中在端则门附近,端则门又在坤宁西院附近,所以等你到了西院可要多多留意示意图,好好的美景可别错过:
坤宁宫的后方就是御花园,不过,御花园游人很多,想要在这拍出好照片,也是一个难事。依然是小编强调的角度角度!角度和特写真的很重要,就像这样:
如果你的时间很充裕,在游玩地图中红色线路的同时,蓝色线路也可以去走一走,虽然蓝色区域能拍出好照片的地点不多,但看看著名的养心殿和妃嫔居住的西六宫,也不错:
最后一个干货分享给你:抓紧下载“咋拍”APP吧。路线上的每张图片都带位置信息,一键导航带你到指定位置,既可以欣赏美景,又可以拍好照片,而且每张图都有拍照小技巧帮你快速拍出好照片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