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其实山东高考分数线高吗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山东高考分数线很高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山东高考分数线高吗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为什么山东省高考分数线是全国最高的
这跟国家招生政策有直接的关系,也跟每个省份的考生人数有关,
主要是山东是全国高考大省,参考人数据全国高考人数前列,
所以有的高校选择山东的考生分数可能会相对高一些,但也不是绝对的,
比如河北省、河南省要想考别的省份的大学录取分数也不低。这也算是地区差异吧。
山东人口大省,高质量人才需求量大,高考人数多、总之就是多、一般有钱的改户口去内蒙,山西,新疆等考试,也可改民族。
山东本来就是生源多,大学少,录取比例低,高考录取分数线曾经有18条,
在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强烈反对下,才统一了一本分数线,但二本及以下仍有四条分数线。
济南、青岛、市属、省属线。济青两市比省属线低20分,市属比省属也低5分左右。
有关方面的解释无非是济南青岛是大城市,就业压力大,,执行市属线的是因为当地财政对办学有投入,理应分数低一些。
从18条分数线压缩到4条,这在当时是有积极意义的,现在看来,也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罢了。
除山东外,在全国找不到第二个实行这种录取办法的省市,笔者不相信其他省市的教育资源在各市之间分配是相等的。山东是生源大省、经济强省,这也不能成为录取学生采取多条分数线的理由。
大学教育不再是精英教育,大学毕业生是普通的劳动者;济南、青岛的学生素质并不差,为什么“看不起”他们;济南青岛都是较大的城市,二、三产业发达,就业机会多。且不说有些学校只招济南或青岛的学生。
为什么山东的高考分数线那么高
山东高考分数线高的原因是学生竞争激烈,与山东学子好学,有一定关系。但山东学子好学也不是天生的,而是被激烈的竞争环境所逼。山东算是高考大省之一,高考人数特别多,很多学生经常是后半夜才睡觉,能吃苦耐劳。
山东考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三,但能称上一流的大学只有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我们知道,大学一般对所在地考生有照顾,所以这三所大学是211高校中在山东录取人数最多的大学,除了这三所之外,外省的211在山东的录取人数并不多。
“狼多肉少”的竞争环境下,必然会加大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就让学生不得不去拼命的学习,既然大家都在努力学习,那么分数自然就高了。
目前的高考并非全国统一试卷,如果与外省单纯的比较高考分数,其实并没有多少参考价值。比如江苏高考制度不同,分数也很低。在目前高考试卷不统一的前提下,并不能说某个省的高考分数比其他省高。不过按照经验,即使全国试卷统一,山东、河南等地的高考分数肯定也低不了。
山东高考分数线
2018年山东高考改革,不分一二三本,只要本科和专科批次,所以本科录取分数线自然会低一些,即便是这样,山东本科分数线甚至可以和某些地区的一本线一拼高下,可见山东高考分数线确实不低。
文科线大概在480左右,理科线大概在430左右。而在改革之前,山东高考一本线可达530-560之间,超过了大部分地区,二本线和其他省市一本线相当。
山东高考分数线历来是非常高的,但随着高考改革的推进,山东高考开始全国科目使用全国卷,高考录取分数线的划定也可能发生很大变化。
山东高考以前都是自主命题,现在统一使用全国卷,同时合并本科录取批次后,分数线不会再居高不下,同学们报考志愿时一定要适应新的调整与变化,多参考实用信息和资料,找到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报考,多了解志愿填报相关术语和信息。
在山东参加高考是分数越高越好吗
我觉得最公平的就是全国一张卷时代,看高考分数线。如2001年,山东和北京高考一张卷,山东文科一本线是580分,北京是454分,山东理科一本线是607分,北京是488分。有的网友可能说,各省批卷有松有紧啊。因为各省批本省的卷子,而各省录取名额是一定的,因此,各省批卷太松太紧对本省来说没有意义。从这个角度看,各省的批卷松紧可以忽略不计。2001年各省一本线:河北537分,理科572分;重庆文科522分,理科540分。特别强调:这几个省是一份卷!
也是在01年,有三位青岛考生状告教育部高考不公平,有兴趣的可以搜索新闻。01年三位青岛学生分别考了522分(理科)、457分(文科)、506分(文科)。按照山东分数,两位文科生连专科都考不上,01年山东青岛文科专科提档线是509分,01年北京重点本科提档线是456分。也就是说,在2001年,北京那些所谓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在山东连个专科都上不了!再强调一遍,当年北京山东一张卷!换句话说,在山东那些二本学校的山东学生,在北京同样的分数完全可以上个985大学,只不过他们不幸运,出生在山东而不是北京。所以,山东考生愤怒地考研了,考研不限地域,他们考上了985名校的研究生。而那些考上山东二本学校的山东学生能有多优秀了。你把这样一批特别优秀的学生因为高考名额分配原因弄到二本,他们不考研,特别是不考上名牌大学研究生,对得起自己的优秀吗?
关于山东高考难度,网友反复拿一本录取率来证明山东的高考肯定不是最难的,因为还有河南、广东等省一本录取率远远低于山东。在比较一本录取率时,隐含的是把各省高中生的水平想象成同一水平的。可如果山东的高中生考试水平(特别强调的是考试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省呢,那么这样比较就毫无意义了。为什么谈这一点呢?以我们村为例,1998年中考,坐标:山东一贫困县贫困村。应该具有的考生(即82年出生的学生22人),考上高中生的数量为零!我在这强调“应该具有的考生”,是因为很多同龄人小学就辍学了,参加中考的约三分之二。很多小学辍学的同龄人原因一部分是贫穷,但还有一个原因是升级考试。我举个例子,我同村的一位长我三岁的发小,他九岁上学,我上一年级时他在三年级,我上二年级时他留级还在三年级,我上三年级时他在四年级,我上四年级时他又留级了,和我是同学了。我上五年级时他退学了。当时有这样一个规定,每学年有个升级考试,各科均不及格的学生留级,一个班四十来人总有两三个学生留级的。这项制度大约我上五年级时才取消。即使同龄人只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参加中考,全县参加中考的有多少人呢?在中考前的全县统考中,我们班的一位考生考到了一万三千名,他还是倒数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后来有个数据,约是一万五千人参加中考。那么,录取多少高中生呢,一千二百名高中生(不包含缴费生)。我们做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一万五千人录取一千二百人,录取率是百分之八。假设初中一个班五十人,能考上高中的是4人。这意味着,一位学生在一个班级里考第五名,他在98年的山东我们贫困县贫困乡镇,是考不上高中的。前一阶段看到《腾讯大家》一位作者强调素质教育,要求他的孩子小学前十名,初中前五名,高中前三名,这位母亲还以自己儿子为例,如何民主教育,甚至自鸣得意,如果在我们这,很抱歉,不要说她儿子高中成绩怎么样,她儿子很可能考不上高中,因为百分之八的高中录取率只是平均录取率,考虑到县城教学成绩较好,乡镇成绩较差,高中录取率在很多不重视教育的乡镇是不到百分之八的。很多乡镇一年就考上十几个高中生,一个班就考上一两个。我们乡镇教学成绩中等,一个班就考上四个左右。我们乡镇两个并列初中,我们属于一中,当时8个班(初一8个班,初一每个班约六十人到七十人),中考一共考上三十四个高中生。为什么强调初一8个班,因为初四伊始变成六个班,快中考时变成四个班。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个五六十学生的班里,第五名都考不上高中,第二十名就算很差的学生了,全班二十名以后的学生既考不上高中也考不上中专,二十名以后的学生还会有学生的动力吗?不断有学生辍学,初四下学期时,有一段时间每天都有一两个同学辍学。
先谈录取分数,98年中考总分650分(语数外每门120分,物理100分,化学100分,政治70分,计算机20分),这个总分是对于县城学生来说,对于我们这个穷困乡镇来说,总分是630分,因为计算机我们没学,全校所有学生计算机都是零分。高中录取分数呢,是525分,你没看错,是525分(总分630分)。县城学生因为有计算机满分20分,他们的录取线实际上变成了505分。而且我们语文普遍差,我记得当时我们班没有一百分以上的(语文总分一百二十分),原因很简单,我们初中的语文老师学历就是初中,七十年代末初中毕业开始教书的。他只会把答案发给我们,照着答案自圆其说,很难找出规律性的答题思路来。比方说,赏析句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确的答题思路是,先指出比喻手法来,然后具体说明把什么比喻成什么,再答出形象生动地表现什么事物怎么样。正确答案应该是:比喻,把叶子比成舞女的裙子,生动形象地指出了荷叶出水高轻盈的样子。但老师的水平能告诉我们答出比喻手法就不错了。我们初中老师一部分是老中专毕业,这是学校骨干,他们确实有真水平。一部分是七十年代末参加工作的老教师多数初中毕业,文革中基本也没有学习,参加了一两个月培训班就当民办老师了。我初中毕业时,整个学校(每个级部约八个班,全初中一共三十二个班的学校)统招全日制本科生只有一位。小学老师水平更差,基本除了校长是公办教师外,其余老师基本是民办教师,这些民办老师就是小学(原来叫高小)毕业,七十年代参加工作,工资很低。我小学的一位老师,他给我们家写一个腌菜的方子,酱油的“酱”不会写,“醋”也不会写,“盐”也不会写,一共写了十来个字,三个拼音,他曾是语文老师(当时小学老师没有教固定科目,校长让教什么就教哪科)。
关于山东高考分数线高吗,山东高考分数线很高吗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