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求教~
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1.重点让学生熟悉校园,初步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如:遵守作息时间、上放学行走路线、集会纪律等)。
2.了解课堂常规: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不带玩具来校,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开小差,发言要举手等。
3.入学教育规范,各班主任、学科老师根据实际要求渗透规范。
具体活动安排和要求:
1.新生返校:教师熟悉学生,安排座位,讲解学校的规章制度。
2.参观:班主任带好学生熟悉班级环境及参观校园,设计路线。参观时做到做到轻声慢步,保证安全,同学间文明礼让。参观时教师还要作必要的解释。比如告诉学生哪里玩耍是危险的,要爱护草坪,上下楼行走路线,厕所的使用方法等。
3.上课: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认真听讲。老师讲课不插嘴,发言要举手,发言要大声,同学发言不打断等。
4.放学教育:班主任指导学生放学时要先整理好课桌上及桌肚内的东西,不留纸屑在桌肚里,捡起周围的垃圾扔进垃圾桶,将凳子推入桌下。 放学时,班长举班牌,排队静、齐、快。班主任带队,一路上及时纠正学生的行为。
比如走路时不要掉队,不要东张西望,不要讲话。再次强调安全,告诉学生父母在哪里接你们放学,如果父母没来,你们该在哪里等候等等。 附:一年级新生入学十字规范 坐:头正、身直、脚并拢。
1.立:回答问题先站直,出门站队快静齐。
2.行:上下楼按规定路线,做到轻声漫步。
3.听:上课认真听讲。老师讲话不插嘴,同学讲话不打断。
4.说:普通话,要坚持,小声议,大声说,要发言,先举手,一句一句讲清楚。
5.读:书斜立,眼睛看,大声读。
6.写: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边一拳,眼离书本一尺。
7.看:老师讲话看教师,老师写字看黑板。
8.穿:脸洗净,头梳好,衣着整洁要做到;穿校服,保持一天精神好。
扩展资料:
小学,是人们接受初等正规教育的学校,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在其前又开设了幼儿园。一般6-12岁为小学适龄儿童,现阶段小学阶段教育的年限为6年,有些地方仍是5年。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中学教育阶段。
2016年,全国共有普通小学17.8万所,比上年减少1.3万所。全国小学招生1752.5万人,比上年增加23.4万人,增长1.4%;其中,城市小学招生591.8万人,同比增加34.2万人,增长6.1%。小学在校生9913.0万人,同比增加220.8万人,增长2.3%。
小学教育一般是六年制,分三个阶段:一年级、二年级叫低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叫中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叫高年级。1970年初,本着“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理念,开始将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1979年,又将五年制改回到六年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小学
小学一年级入学教育该讲些什么
上课的规则,比如:
1.下课要及时上厕所
2.上课发言要举手,声音要大,
3.把东西保管好,
4.别和别人打架,
5.哪些地方不能去,
6.做操时要快静齐,
7.老师讲话,下面要仔细听,听清楚要求再去办事情
8.值日做干净。
比较杂,就是一些规则和要求,每天都要耳提面命,反复强调。
小学生入学教育有哪几条内容
一、入学教育目的:
根据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的养成教育。让学生了解学校是怎样的;在学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么称呼:什么叫班集体;学生在校的一日常规等。为一年级小学生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作好铺垫。
二、入学教育目标:
(一)通过入学教育这一活动,培养一年级新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入学适应期,成为一名小学生。
(二)开学第一周:
1、重点让孩子熟悉校园,初步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遵守作息时间、就餐纪律、集会纪律等)
2、了解课堂常规:知道上课要遵守纪律,做到专心听讲,不随便讲话,不开小差,发言要举手。
3、入学教育规范,各科任课老师和班主任根据实际要求加强规范。
三:入学教育内容活动安排:
9月1日
晨会:
1、按男女生从矮到高排两列,每个学生站一个点,并互相记住前后的同学。
2、培养学生升国旗时要立正敬礼的习惯。一年级提前整队,准备升旗仪式和全校开学典礼。
升旗仪式后回到教室:
(一)认识学校、班级:
1、老师自我介绍,做PPT,把各任课老师的照片放上去,消除学生的恐惧感。
2、学生自我介绍,对学生有初步的了解,方便挑选班干部。
3、介绍班级情况,知道自己是几班,班级有什么物品,哪些不能乱动(多媒体、电源、开关等),哪些物品要爱护(课桌、凳子、门窗、清洁工具等)。
4、介绍学校。让学生熟悉各场所,排队参观校园,实地走一走、看一看、讲一讲,不能进入花坛,不乱踩草坪,不去鱼池周边玩耍、不攀援栏杆、墙壁、升旗台等。
(二)学生就餐需要和午休管理:
1、明确午休时间:11:50---12:30吃饭,12:30--14:00准备睡觉。
2、吃饭纪律:强调吃饭的纪律,安静吃饭,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完饭安静离场,不在食堂追赶,打闹。

3、午休纪律:回到各自的宿舍,一打铃,就马上盖好睡被,安静躺下,准备睡觉。
(三)学唱校歌:
班主任协助音乐老师教学生学唱校歌。
9月2日:重点学习在校学生一日常规以及课堂常规训练。
(一)坐姿训练
1、熟悉学校的铃声。学会听上课、下课铃声。
2、老师进教室,学生眼睛看着老师,老师说上课,班长喊起立,大家恭敬向老师问好。
3、正确坐姿训练:坐(双手平放桌面,抬头挺胸身体坐直,双脚自然平放地面。)
立(站要直,头要正)
写(三个一:手离笔尖一寸,胸离桌一拳,眼离书一尺)
看(仔细看)
说(声音要响亮,态度要大方,用普通话)
听(认真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
4、训练举手、读书等各种姿势。举手:要说话先举手,得到允许站起来说。举手手臂自然举起,五指并拢。
5、训练上课、下课与老师问好姿势。起立,腰板站直,声音要响亮。
(二)队列训练:
1、按男女生从矮到高排两列,每个学生站一个点,并互相记住前后的同学。
2、解散回到课室座位,再训练学生按自己的序号排队,知道熟练为止。
3、熟悉队形后,对学生进行“快静齐”的教育。即排队要做到快速站点,安静进场,整齐排队,并学会听音乐。
(三)礼仪教育:
1、回到学校,要向值日老师问好,路途遇到老师,来到办公室见到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下课见到老师都要问好。正确姿势:眼睛看着老师,鞠躬45度,并用英语问好。
2、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
3、离家、回家主动与父母打招呼。如:爸爸妈妈我回来了!爸爸妈妈再见!
4、放学主动与老师说再见。
9月3日:
学习《宿舍管理制度》和《学生礼仪规范》
一、学习课间纪律:
1、下课后先做什么?(先上厕所后活动)
2、课间活动做什么?(做健康卫生的游戏,如跳绳、踢毽子,禁止互相追赶)
3、课间活动应注意什么?(要爱护墙壁,公共物品和各种设施,不在楼内乱跑和打闹,不吐痰,不丢弃废物,不爬在窗口张望,喊叫。
4、听到上课铃声后应该怎样做?(停止一切活动,安静、迅速、按顺序走进教室,在自己座位上做好)
(二)训练课前准备:
1、教会学生看课程表,每一天上什么课,准备什么书,每一节课上什么课,准备什么材料。
2、一下课看着课程表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在桌子中间放好要用的书
3、如果是上专用教室的课,则准备好书本排队,提前5分钟排好队,班主任或任课老师带队到专用室,还一定要强调排队上楼梯的纪律,上楼梯靠右走,保持脚步轻轻,不说话,不在楼梯打闹。
9月4号:再次加强队列训练(课间操)和课堂常规训练。
一、上课问好训练
1、上课铃响,学生走进教室坐好,课本放在桌子中间。
2、班长喊口令:“全体同学请坐好!”
老师:上课
班长:起立
学生:老师好!
老师:同学们好!
班长:坐下!
二、寝室内务整理训练。
三、卫生习惯:
1、养成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的好习惯,不把垃圾堆在抽屉。不要把吃的零食、饮料、玩具带到学校,不随手扔垃圾。
2、不乱涂乱画,保持墙壁整洁。
3、教学生摆桌椅的方法,做到横、竖都要对线,保证全班的桌椅都整齐。
作业的收发:
1、每个小组定下小组长,让成员认识。
2、学会做好作业主动交到小组长那里。小组长收好交课代表处,课代表收好交给老师。
9月5号:
1、队列训练汇报
2、学生课堂常规汇报
3、校园文明礼貌用语
4、内务整理汇报
5、教室布置。
四、入学教育注意事项:
1、新生入学教育不是一两天能够完成的,最好用一周的时间基本过一遍,而且不断强化。经过一个月左右的训练,学生就能比较好的适应小学生活。
2、在说教的时候用一些比较有趣的方式,更能容易让一年级的孩子们接受。比如一些图片,歌曲,游戏甚至动画去吸引他们。教师示范非常重要,学生模仿能力强,可以树立典型,表扬做的好的同学,激发竞争等。
3、班主任工作,安全第一。安全工作一定要做到非常细心,比如每天的考勤,都应该详细记录下来。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