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手足口病的先兆,以及手足口病的先兆图片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口蹄疫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疾病名称5英文名称6口蹄疫的别名7分类8ICD号9流行病学9.1传染源9.2传播途径9.3易感性10口蹄疫的病因11发病机制12口蹄疫的临床表现12.1潜伏期12.2前驱期12.3发疹期12.4恢复期13口蹄疫的并发症14实验室检查14.1血象14.2血清学试验15辅助检查16口蹄疫的诊断17鉴别诊断18口蹄疫的治疗19预后20口蹄疫的预防21相关药品附:1口蹄疫相关药物1拼音
kǒutíyì
2英文参考aftosa
footandmouthdisease
3概述口蹄疫(footandmouthdisease)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最易感的是牛类,最初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缓慢或停止,不喜饮水,闭口呆立,开口时大量流涎。病畜口腔粘膜,齿龈、唇部、舌部及趾间等发生水泡或糜烂。猪也易感,羊、山羊、骆驼、象等均有发病报告,人亦可感染。主要是人与动物接触而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唇、牙龈、颊部、舌的边缘、手足颜面等处的黏膜、皮肤先出现红点、继生水疱,水疱破裂后成溃疡、结痂后痊愈,时伴有发热、头痛、四肢痛、眩晕、呕吐、腹泻等。一般预后较好。
体检时注意口、唇、舌、口腔粘膜及咽部有无水疱或水疱破溃形成的浅表溃疡;注意四肢远端或其他体表部位有无圆形或椭圆形、直径数mm大小、散在水疱;破溃后干瘪的结痂或斑丘疹。
当误食含有口蹄疫病毒的肉品、奶品或接触了口蹄疫病畜及其被污染的毛皮等,会感染上口蹄疫病毒。人一旦受到口蹄疫病毒感染,经过218天的潜伏期会突然发病,呈现发烧、口腔干热、皮肤出现水泡,同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或腹泻。患者一般经47天的治疗可痊愈,但也有少部分患者会并发心肌炎,从而危及生命。
4疾病名称口蹄疫
5英文名称footandmouthdisease
6口蹄疫的别名aftosa;aphthousfever;口疮热;口蹄病
7分类1.皮肤科>病毒性皮肤病>细小核糖核酸病毒性皮肤病
2.感染内科>病毒性感染
8ICD号B33.8
9流行病学口蹄疫能侵害33种以上动物,以猫、蹄兽最易感,口蹄疫流行的特点是传播速度快,易扩散,它可以通过牲畜、车辆、人员、鸟类甚至空气多种途径传播。牛群今天有两头发病,明后天就会有大多群全群发病,波及村、县、全国,对其的传染有人做过这样的比喻。如果一个人用1天时间,从南美的农场到美国的得克萨斯州的农场,口蹄疫就可能在1天内暴发,甚至一阵大风可以将病毒传播至几十公里以外,由于病牛水疱液、涎滴在地上,污染土壤,随汽车轮子携带的口蹄疫病毒1天可以扩散到1000km以外的地区。病毒的乳制品、畜产品、乳油、毛皮等如通过空运则1天之内可传播至万里以外。2001年在英国暴发流行,共发生1603病例,屠宰130万头牲畜。
口蹄疫有极强的传染性,老疫区发病率为50%,新疫区牲畜发病可达100%。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于浙江、广州、北京、福建、长春、承德等报道过少数病例。
9.1传染源传染源主要为病畜。发病初期的病畜是最危险的传染源。病状出现后头几天,排毒量最多,毒力最强,病牛排出的病毒以舌面疱疮最多。
9.2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为主。直接接触是病畜与健畜群牧等之间的感染或饲养员、畜医、挤奶员接触了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
间接接触是通过污染的土壤、空气气味、吸入含病毒的尘埃等感染,主要表现为呼吸道、消化道症状,无明显严格季节性,它可以发生在任何月份,但由于地区、自然条件不同,发生季节也不同(如牧区秋末冬季为主,而农业区季节性不明显)。
9.3易感性易感性与人的职业有密切关系,多见牧区饲养员、畜医、乳制品加工者、屠宰场工作人员等易感,也可食用病畜乳产品等引起感染。
易感动物的免疫状态则对流行的情势起重要作用,由于曾经患病的动物被新成长的后裔所替代,在数率上又形成一个有易感性畜群,从而构成新的流行。流行周期性大约每隔3~5年1次。
10口蹄疫的病因口蹄疫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有人认为与O型病毒、C型病毒有关,均属小RNA病毒。由于人直接与患病家畜接触或通过挤奶时,病毒通过微小伤口进入人体而发病,偶而通过牛奶、牛油等食品感染发病。人与人之间一般不易互相传染。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virus,FMDV)属于小RNA病毒科口疮病毒属(aphovirusgenus),外形呈球形,正20面体对称,直径30nm,无囊膜,分子量为6.9×106,完整的病毒为单链RNA,基因长度为8.5kb,完整病毒颗粒核酸占30%,蛋白质占70%。结构基本明了,由5UTR、3UTR和ORF组成,其中ORF内含VP1结构基因,VP2、VP3非结构基因和起始密码号和终止密码子等。VP1与病毒的免疫原性有关,也是病毒主要抗原所在位点。
病毒多型,有7个血清型,65个亚型,其7个血型为A、O、C,南非SATⅠ、SATⅡ、SATⅢ、亚洲Ⅰ型,以O型为常见。A型又分为32个亚型,O型11个亚型,C型5个,南非Ⅱ型3个,亚洲Ⅰ型3个亚型,最近报道口蹄疫亚型已增加到70个以上,各型无交叉免疫现象。
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强,自然条件下,含毒组织和受污染的废料其传染性可达数月,高温和阳光对病毒有杀灭作用,酸、堿对病毒有较强的杀灭作用,1%~2%氢氧化钠溶液,30%草木灰水,1%~2%甲醛溶液有效,酚、乙醇、氯仿无效,该病毒对热敏感,60℃30min灭活,80~100℃立即灭活。
11发病机制组织病理:皮肤粘膜深层有限局性水疱,在其邻近的细胞中有细胞核内包涵体。
病畜经损伤皮肤和消化道黏膜感染人体繁殖并扩散附近细胞,在皮肤上形成水疱,然后病毒进入血液引起病毒血症和皮肤、器官组织病变和相应症状,胃和大小肠黏膜可见出血性炎症。另外,具有诊断意义是部分病毒有心肌病变,心包膜有弥散性及点状出血,心肌切面有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或条纹,好似老虎身上的斑纹,故称虎斑心。
12口蹄疫的临床表现各种动物感染口蹄疫的潜伏期不完全一样。牛的潜伏期为2~4天,最长达1周;猪的潜伏期为1~2天;羊的潜伏期为7天左右。
12.1潜伏期人的潜伏期为2~6天,人体发病过程和易感动物十分相似,表现为体温升高,口腔发热、口干、口腔黏膜潮红,出现水疱。手足部位的皮肤亦出现水疱。
12.2前驱期病状不明显,常表现为全身不适、疲乏、伴有口腔、舌咽局部充血和颈淋巴结肿大。常为轻微头痛、不适及发热。
12.3发疹期病毒侵入处出现原发疱疹,体温可达39℃伴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少数可至低血压、心肌炎等。在指端皮褶和指掌面有蜇刺感和烧灼感,发生水疱的先兆为指掌部。有时口腔黏膜也可发生水疱,口腔内形成的水疱则凸出而饱满,周围有充血区,初发时水疱液澄清而呈微黄色,原发性水疱消退后5天内还会出现继发性水疱。足部、掌跖部,因皮肤较厚,发生的水疱平坦。口腔水疱影响饮食吞咽。
12.4恢复期高热数天后进入此期多数患者如能及时对症治疗,常可在2周内完全康复,无后遗症,婴幼儿和体弱儿童和老年患者,可有严重的呕吐、腹泻、心肌炎、循环紊乱和继发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招致严重的后果。
13口蹄疫的并发症口蹄疫可并发心肌炎和继发感染。
14实验室检查14.1血象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大多正常。
14.2血清学试验ELISA是目前检测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较为常用的诊断方法,其与补结试验、中和试验及间接血凝抑制、免疫扩散沉淀试验相比较、具有灵敏、快速、价廉等优点。
15辅助检查分子生物学技术:RTPCR是最常用的特异性核酸诊断方法。其他如核酸杂交、DNA重组技术、核酸序列分析、核苷酸指纹分析等,对口蹄疫有诊断和科研价值。
16口蹄疫的诊断结合流行病史及当地动物发病情况和接触史及患者发病特征,作出疑似诊断,确诊需依据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证据。
17鉴别诊断应注意口蹄疫与柯萨奇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引起的水疱作鉴别诊断。
与手足口病的鉴别:手、足、口病好发于学龄前儿童,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水疱不易破溃,水疱周围有红晕,呈珠白色,全身症状轻,预后良好。
18口蹄疫的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口腔清洁。
口蹄疫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如降温、给予营养制剂,口腔局部可用清水、食醋或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糜烂面可涂1%~2%明矾或碘酊甘油(碘7g、碘化钾5g、乙醇100ml、溶合后加入甘油10ml)或口腔局部用3%过氧化氢溶液或1%高锰酸钾溶液漱口。手、足患部涂以各种抗生素软膏如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等治疗水疱烂斑效果较好,可以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
中医治则:清热解毒,渗湿利水。牛黄解毒丸和连翘败毒丸。
19预后口蹄疫一般预后较好。
20口蹄疫的预防为预防口蹄疫的发生或流行,可在流行区每年夏秋季对牛、羊、猪、骆驼、鹿注射口蹄疫疫苗,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封锁疫区,对已确诊患有口蹄疫的动物要及时进行宰杀,并对动物尸体进行彻底焚烧或深埋,以防止疫情蔓延。人在疫区或接触病畜时应采取个人预防措施,如戴口罩或防毒面具,保护呼吸道,防止由空气传染,同时尽量避免接触病畜患处和污染物。
加强管理和检疫,口蹄疫是人畜共患疾病,当有疑似口蹄疫发生时应及时上报,同时严格实施局部封锁、隔离、消毒和治疗综合措施,凡与病畜有密切接触的工作人员应注意。
21相关药品氧、甲醛溶液、高锰酸钾、碘酊、甘油、碘化钾、过氧化氢、过氧化氢溶液、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
口蹄疫相关药物胸腺肽肠溶胶囊干扰现象出现。(2)本品与干扰素合用,对于改善免疫机能有协同作用。【药物过量】目前尚无任何关于人体...
胸腺肽肠溶片干扰现象出现。(2)本品与干扰素合用,对于改善免疫机能有协同作用。【药物过量】目前尚无任何关于人体...
脾氨肽口服液敏性鼻炎之免疫功能调节的辅助治疗。【用法与用量】口服,每日一支或遵医嘱。【不良反应】【禁忌】【注意...
白芍总苷胶囊药代动力学】【适应症】类风湿关节炎。【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6g(2粒),一日2~3次,或遵医嘱...
醋酸可的松片手足口病有哪些先兆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米粒大小,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状.医生通常能根据病人的年龄、病人或家长的诉说的症状,及检查皮疹和溃疡来鉴别手足口病和其他原因所致的口腔溃疡。可将咽拭子或粪便标本送至实验室检测病毒,但病毒检测需要2-4周才能出结果,因此医生通常不提出做此项检查。依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时须有病原学的检查依据。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患儿尿黄。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等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病,潜伏期一般3-7天,没有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突然起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个部位。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患儿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疹出现比较早,起初为粟米样斑丘疹或水疱,周围有红晕,主要位于舌及两颊部,唇齿侧也常发生。手、足等远端部位出现或平或凸的班丘疹或疱疹,皮疹不痒,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疱疹呈圆形或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浑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一致,如黄豆大小不等,一般无疼痛及痒感,愈合后不留痕迹。手、足、口病发生在同一患者身上不一定全部出现。水疱及皮疹通常会在一周内消退。
指甲病变
生活中,有的人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指甲上面出现了一条黑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苗疆妙招:睡前一个非常有效的减肥小方法
广告
王主任告诉我们,如果指甲上出现黑线,我们要提高警惕。虽然多数情况下没有问题,但有时这种甲下黑线,还可能是恶性黑素瘤的表现。为什么指甲会出现黑线
指甲上出现一条黑线,我们称之为“黑甲”。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类,是甲母质上的黑素细胞疾病产生的黑线。如下图,多数的情况下是一种甲母痣。但我们肉眼能看到的这条黑线不是痣,而是色素沉积。真正的痣,是长在指甲的甲母质里,我们不能看到。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黑素细胞在甲母质上没有形成痣,但是它被活化了,产生了色素,向前生长到甲板上,也会形成黑线。我们称它为“甲的黑素细胞增生”。
甲的黑素细胞增生
第二类,是非黑素细胞疾病所形成的黑线。比如我们常见的灰指甲上的感染,也可以形成黑甲;另外甲下的出血,尤其在我们受到外伤、指甲受挤的时候也会出现。
第三类,长期的药物沉积,也会导致一些指甲上形成黑线或者形成黑甲;另外还包括中毒、金属物质在体内的沉积,如铅类等也会在甲上形成黑线。如何分辨良性恶性
第一,看发病年龄。老年人或者是中年以上的人突然出现这种黑甲,则需要特别关注。
因为恶性黑素瘤的发病高峰一般是50~80岁。相对年龄越大,发生恶黑的几率越高。
第二,看指甲上黑线的宽度。黑甲发生恶性黑素瘤,多数都来源于刚才所说的甲母痣,外形像条带一样。一般甲黑素瘤宽度不会小于3毫米。
第三,看有没有恶性肿瘤的家族病史,尤其有没有恶性黑素瘤的家族病史。
第四,黑斑长在指甲上的形状,非常不规则,甚至有些黑斑已经长到周围的甲皱襞上,即长到肉上时,就需要引起重视,建议及早看医生。
指甲出现白斑,可能是哪些原因?1、遗传性白甲。多数都是整个指甲都是白的,这就先天性的白甲。
2、甲营养不良。如小孩偏食,或身体内缺少钙,或缺少其它一些微量元素,也会在指甲上长一些白斑。
3、其他疾病。如常见的得了手足口病,指甲就会变得凸凹不平,甚至有一些白斑。
指甲上的健康密码,不看后悔!
有斑点:可能是真菌感染
如果指甲上有斑点,说明可能患有脚癣、牛皮癣等真菌感染的皮肤病,应及时去皮肤科就诊。儿童的指甲上长白色斑点比较常见,可能是因为缺锌或肚子里有虫子。
容易断裂:或因肝血不足
如果指甲十分柔软、脆薄、易断,指甲容易和甲床分离,很可能是肝血不足,需要适量补充钙、蛋白质、胶原蛋白等,可多吃肉皮、蹄筋、猪手等。
此外,指甲周围如果频繁出现毛刺,多为虚证。指甲变干、变脆,容易开裂或折断、指甲甲床畸形等,还可能是甲状腺疾病等常见疾病所致。
凹陷:当心牛皮癣
塔玛拉·里奥博士说,指甲出现凹陷或起皱的情况,要当心牛皮癣或炎性关节炎。有研究发现,有10%的牛皮癣患者,最初症状就是指甲出现开裂或甲床凹陷。
甲床发红:警惕心脏病
如果指甲甲床发红,要当心可能患有心脏病。如果呈现灰白色或白色的话,则说明血液中红细胞偏少,很可能是因贫血导致的。
需要提醒的是,美国内科医师协会的发言人克里斯汀·莱恩明博士表示,上述指甲变化只是表明身体出现了某些健康问题的征兆之一,病情的最终确诊,还需要经过更详细的检查和诊治。
指甲其它病变情况,不可不知!
1红斑甲
指甲下有红斑点出现,说明毛细血管出血,其成因可能是由于高血压、皮肤病、心脏感染或一些潜在的严重疾病的存在。
2白色斑点
小孩的指甲上经常出现白色斑点,多见于肠胃积滞,消化不良或虫积或缺钙,可能是虫斑,说明体内有虫。如果成年人的指甲上出现白色斑点,则是营养不足的表现。
多见肝功能代谢或受损,特别是乙肝慢性病人。习惯性便秘,长期造成肠、胃紊乱也会出现点状白点。
3白色指甲
一般营养不良的人容易出现指甲苍白的情况。如果指甲突然变白,则常见失血、休克等急症,或者是消化道出血等慢性疾病。
4纵沟甲
许多人操劳过度,睡眠不足,神经衰弱,会导致指甲出现纵纹,应特别注意健康状况。
如果纵纹一直存在,则是免疫功能差,体内某些器官存在着慢性病变,有可能是肝病的先兆;老年人的指甲如果出现纵纹,多是长期神经衰弱、机体衰老的象征。横纹深粗者,表示一次严重的疾病。
5横沟甲
出现横沟甲一般是营养不良,也可能是熬夜、吃饭不规律造成的。指甲横纹多且细者,多见于长期慢性消化系统疾病。饮食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腹痛、泄泻等症状。
6黑斑甲
黑斑甲比较严重说明身上可能有肿瘤、坏疽。表示脑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的征兆。一般右手指甲出现,表示左脑有问题。
7青紫指甲
青指甲为重寒症,青黑则病情危重。常见缺氧、淤血患者。供血不足缺氧,动脉硬化,血脂高(胆固醇高)。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副教授赵艳介绍,指甲的保养,一离不开健康饮食,二要经常锻炼身体。
饮食方面,除经常食用具有补血作用的食物和药物之外,还需补充奶类、蛋类、豆类、鱼类等优质蛋白,以及黑米、黑木耳、坚果等食物。
此外,由于手部处于全身经脉交会处,平时应多注意手部的运动,尤其老年人可以玩玩健身球,搓搓核桃,经常甩甩手。平时要经常走动,行走时用脚趾抓地,可促进脚部血循环和趾力。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