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法院受理海航重整的一些知识点,和关于《破产法》,从海航集团的破产重整说起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海航系325家公司进入破产重整
(王潇雨摄影)
备受瞩目的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海航集团”)及相关联的一系列企业申请破产重整事件自1月底正式对外公布并启动以来,因其波及面广、所涉企业数量、资产规模和债务总额巨大,同时企业在自身面临的压力以及对债权人承诺处置期限等一系列问题,都决定了这将成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游戏。这也是一个多月来相关企业在资本市场以及司法环节动作频频的主要原因。
325家公司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继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海南高院”)2月10日宣布依法裁定受理海航集团等七家公司破产重整之后,海航集团旗下航空主业核心平台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航控股”)也在2月18日发布公告称,10家子公司(新华航空、长安航空、山西航空、祥鹏航空、乌鲁木齐航空、福州航空、北部湾航空、科航投资、海航技术、福顺投资)已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
而根据海南高院3月3日发布的编号为(2021)琼破1号-(2021)琼破7号共七份公告显示,海航集团一共将有325家公司共同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海南高院发布的《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召开海航集团有限公司等325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听证会的公告》中指出:2021年2月10日,本院依法裁定受理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基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共7家公司(以下简称“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重整案,并于同日指定海航集团清算组担任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管理人。
2021年3月2日,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管理人向本院提交申请,称经管理人调查,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以及海航创新金融有限公司等318家公司之间存在高度关联性,为公平保障债权人权益,申请将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基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海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海航资本集团有限公司6家公司以及海航创新金融有限公司等318家公司纳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重整一案并适用实质合并方式进行审理。
海南高院表示,为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依法保障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将于2021年3月9日就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管理人的上述申请组织召开听证会。根据同时公布的“被申请实质合并重整企业名单”,除了海航集团等7家公司之外,此次破产重整所涉的企业遍布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深圳、云南、四川、浙江、广东、江苏、陕西等地区,涵盖了包括航空、旅游、酒店、投资、文化、体育、地产、外贸、通信、重工等广泛的业态。
未来业务核心聚焦航空主业
从这325家申请破产重整的企业也可以看出,海航集团从一家地方航空公司起家,短短二十多年时间资产规模过万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扩张方式就是以并不太赚钱的航空运输业务为“敲门砖”,打开了与诸多地方政府的“友谊之门”,并在其他产业上谋求进一步发展和落地。这种模式一度也启发了其他一些企业“学习借鉴”,并形成了目前这种大部分省级行政单位都“标配”航空公司,有些地方甚至同区域内多家航司的情况。
海航集团旗下三家上市公司海航控股(600221)、海航基础(600515)、供销大集(000564)已经在2月19日股票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改为*ST海航,*ST基础,*ST大集。其中根据此前披露的资金清理情况显示,海航控股作为海航集团旗下核心航空运营平台,也是为数不多的优质资产,受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等问题拖累产生了超过六百亿元的债务,如果算上需关注资产则超过千亿。根据海航控股2月9日发布的公告,其计划在重整中按同等比例将部分无救助性质的带息普通债,转移至股东和关联方海航集团和海航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清偿,转移的债务金额预计不少于约725亿元。
按照几个接近海航集团的消息来源提供的信息表明,经过此次重整,海航集团将未来业务核心聚焦于航空主业,同时把此前分散投资的多家地方航企资产一并注入海航控股,同时还计划引入一家民企作为新的战略投资方。从地方航司到跨国集团,最终回归地方航司,这已经是目前为止对海航集团而言最好的结果。
关于《破产法》,从海航集团的破产重整说起
文王月/律师助理
2021年1月29日,海航集团公告海南高院受理了债权人的破产重整申请——海航集团破产重整案,正式开始。
1993年创业初期,海航集团所有资产仅有当时海南省政府给的1000万元创办费,而到2017年年底,资产规模已经飙升至12319亿元。海航集团通过“买买买”的模式,业务版图不仅囊括了航空领域,还横跨旅游、地产、零售、金融、物流、船舶制造、科技等众多产业。繁盛时期,其总资产规模超万亿元人民币,业务遍布世界各地。
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融资进入新的领域,但凡事都有两面性:当企业规模扩大,必然带来管理半径变大,管理成本上升。海航集团下属企业超过2000家,涉足领域众多,即便付出巨大的管理成本,也很难保证集团高效运行。其次,当资本市场上行时,融资成本低,投资容易获得高收益,买买买的扩张具有其可行性;但到了资本市场下行周期,投融资收益与成本倒挂、资产价格下降,不断扩张的版图将遭遇危机。
一、什么是破产重整?
破产法中的破产是指广义的破产,包括破产清算、破产重整、破产和解三个程序。
破产重整是企业破产法新引入的一项制度,是指专门针对可能或已经具备破产原因但又有维持价值和再生希望的企业,经由各方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在法院的主持和利害关系人的参与下,进行业务上的重组和债务调整,以帮助债务人摆脱财务困境、恢复营业能力的法律制度。
而破产清算是在债务人丧失清偿能力时,由法院强制执行其全部财产,公平清偿全体债权人的法律制度。
破产和解则是债务人企业,面对危机时,主动向债权人整体进行的妥协和让步。
二、破产重整的意义
海航集团进入破产重整程序,将通过债权转移、股抵债、留债展期清偿、寻找战略投资者、注入流动性、原股东向战略投资者出让股权等多种方式降低负债水平,其意义在于为濒临破产的企业增加一次恢复生机的机会,给予企业一定发展时间,股权价值也将进一步提升。
对于债务人而言,重整的目的是挽救财务状况恶劣或具有停业危险的企业,因其具有继续经营的价值,存在重整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通过重整免予破产,并能清偿到期债务,使企业起死回生。
三、破产重整对海航集团的影响
法院裁定受理破产重整的申请意味着海航已经进入破产程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之后,海航的经营将不再是自主经营的模式,而是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经过法院许可并由法院指定管理人,由管理人接管企业的经营管理、财产等。
1、破产程序开始之后海航将不被允许个别清偿,只能全体债权人申报债权,统一清偿以保证公平性,同时为了防止其债权金额的膨胀,各债权也将停止计息。
2、针对海航集团未审结的诉讼、仲裁、执行程序等将中止,待管理人接管全部财产之后继续,并由管理人代表企业参加诉讼、仲裁。为保证公平受偿,曾经针对海航集团设立的保全措施都将被解除,破除个别债权人的优先受偿权,全体债权人公平受偿。
3、破产重整过程中,企业将暂停分红,董监高的股权转让也将被暂停。
四、海航集团破产重整走向何方?
《破产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当自人民法院裁定债务人重整之日起六个月内,同时向人民法院和债权人会议提交重整计划草案。
前款规定的期限届满,经债务人或者管理人请求,有正当理由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延期三个月。
债务人或者管理人未按期提出重整计划草案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债务人破产。
未来六个月甚至是九个月非常重要,债务人或者管理人应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各方能接受的重整计划草案,否则,将面临被宣告破产的风险。

对于海航集团的破产重整方案,由于海航集团资产规模庞大,涉及领域众多,方案中主要应明晰主业,缩减规模,获得流动性,降低资产规模。重整中引入战略投资者往往是行之有效的方案,但也正由于海航集团体量庞大,并非一般投资者有能力接盘。而关于海航集团的重整进展,以及旗下大大小小公司的未来命运,仍需持续关注。
鲸律说法∣海航集团重整计划会成功吗
我认为海航集团破产重整计划会成功,理由如下:
第一,海航集团它不是一般的企业,它是一家跨国集团公司,网传欠了7,000亿的债务,涉及国内外许多并购企业,投资方,合作方,客户及庞大员工队伍,面广复杂度高。所以,海南省政府在海航集团破产之前,早己派遣工作组介入“筹备破产重组”事宜,有政府大力支持,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希望就在前方。
第二,海航集团“成功申请破产重整”,这“破产重整”不是哪个企业都可以申请成功的,它要符合法律司法“程序要件”和“实体要件”两者缺一不可。核心说白了就是这个企业还有可救性,否则法院不干,而海航集团能够成功的申请破产重整,已成功了一半。
第三,海航集团的致命问题,为了一味的追求世界500强名次,盲目实施跨领域多元化经营,而自身的实力又不允许,既没有雄厚财力又没有过硬跨领域经营管理能力,而导致摊子铺的太大,资金链断裂。
而政府和法院介入,帮海航集团实施的“破产重整计划”,就是海航集团通过司法的债权债务的梳理,剥离海航集团不良资产,套现资金,收缩经营战线,整合优质资产,只经营自己擅长的领域,逐步形成一业为主,做精做强做大主业。海航的航空业主要受疫情影响,疫情过后应该逐步会恢复正常盈利。海航集团手上还有许多优质土地资源和房地产项目,而如果房地产做专做精的话,东山再起翻身发家也是很快的。我认为会成功。
关于法院受理海航重整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