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时间的脚印知识点的相关内容,以及时间的脚印知识点总结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时间的脚印知识点》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时间的脚印知识点总结》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时间的脚印是一篇什么说明文?
- 2、时间的脚印中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 3、八年级第8课《时间的脚印》中心思想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什么说明文?
事理说明文。
《时间的脚印》是一篇科普读物,同时又是一篇很好的文艺性事理说明文。
它所追踪的“时间的脚印”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而在岩石上,这些岩石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和变化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语言,留下了时间的印记。
作者的写作思路及说明层次是:
(1——4自然段)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5——22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一:毁灭与新生。
(23——30自然段)岩石记录时间之二:无字的史书。
(31——32)自然段)我们要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时间的脚印中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时间的脚印中岩石是通过厚度记录时间。
内容节选:
1、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踪迹,用钟表、用日历……但是,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到哪里去找寻时间的踪迹呢?
2、然而,时间仍然被记下来了。在大自然中保存着许多种时间的记录,那躺在山野里的岩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每一厘米厚的岩层便代表着几十年到上百年的时间。
3、在北京故宫,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古老的计时装置:铜壶滴漏——水从一个铜壶缓缓地滴进另一个铜壶,时间过去了,这个壶里的水空了,那个壶里的水却又多了起来。时间是看不见的,但是我们用水滴记下了逝去的时间。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作者陶世龙简介:
1、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
2、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1952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3、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八年级第8课《时间的脚印》中心思想
八年级第8课《时间的脚印》中心思想:自然界的一切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着,人类社会亦然。我们应当珍惜时间,掌握更多知识与智慧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时间的脚印》是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2018年春季修订版)第8课的课文,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士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课文注释
1.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2.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碎,形容经历极长的时间。
3.腐蚀:①通过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4.山麓:山坡与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
5.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6.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7.刨刮:刮平。
以上就是时间的脚印知识点和时间的脚印知识点总结的相关信息啦,不知道有没有找到你想要的内容呢,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