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行政组织学课后答案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行政组织学作业2一、名词解释1.功利性组织P62.棱柱模式理论P363.内部环境P434.权力性影响力P128二、单项选择题1.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
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3.学者(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战略与组织结构》)。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
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7.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8.(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9.群体凝聚力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10.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三、多项选择题1.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2.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3.县级***包括(自治县、市辖区、旗、自治旗)。
4.群体意识主要包括(群体归属意识、群体认同意识、群体促进意识)。5.美国学者西蒙认为构成权力的基础有(认同的权威、制裁的权威、合法的权威)。
四、简答题1.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P972.简述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P29五、论述题1.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P652.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P165行政组织学作业3以组织结构的方式为标准对信息沟通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三种方式。一、请你分别详细分析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的优缺点。
P191二、针对上述分析,结合你的工作实际,举实例具体分析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是如何运行的?在具体的组织沟通中,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是如何互为补充并发挥优势的?(可以举实例进行分析,也可以拟题写成一篇小论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略)行政组织学作业4一、名词解释1.单向沟通P1902.主文化P2283.单环学习P2124.敏感性训练P281二、单项选择题1.(冲突分析)是管理冲突的基础。2.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正式沟通)。
3.20世纪90年代(陈国权)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4.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5.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软约束性)的特性。6.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手段)的问题。
7.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训练实验室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组织发展小组”)。
8.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薛恩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适应循环的变革模式)。9.缓解策略比回避策略更(进一步)。
10.组织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犹太籍心理学家(烈文)。
三、多项选择题1.行政组织学习途径之一的试验,可分为(持续性试验、示范性试验)。2.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包括(调查反馈法、职位期望技术)。
3.从组织沟通的一般模式和组成要素来看,组织沟通具有(动态性、互动性、不可逆性、环境制约性)。4.目前在理论界,对行政组织文化的理解主要有(大行政组织文化概念、小行政组织文化概念、辩证综合的行政组织文化概念)等观点。
5.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考评要素、考评标志、考评标度)。四、简答题1.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
P2662.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P296五、论述题目1.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减少冲突。
P1792.试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P251。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行政组织学作业2一、名词解释1.功利性组织P62.棱柱模式理论P363.内部环境P434.权力性影响力P128二、单项选择题1.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
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3.学者(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战略与组织结构》)。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
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7.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8.(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9.群体凝聚力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10.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三、多项选择题1.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2.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3.县级***包括(自治县、市辖区、旗、自治旗)。
4.群体意识主要包括(群体归属意识、群体认同意识、群体促进意识)。5.美国学者西蒙认为构成权力的基础有(认同的权威、制裁的权威、合法的权威)。
四、简答题1.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P972.简述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P29五、论述题1.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P652.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P165行政组织学作业3以组织结构的方式为标准对信息沟通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三种方式。一、请你分别详细分析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的优缺点。
P191二、针对上述分析,结合你的工作实际,举实例具体分析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是如何运行的?在具体的组织沟通中,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是如何互为补充并发挥优势的?(可以举实例进行分析,也可以拟题写成一篇小论文。字数不少于500字。)
(略)行政组织学作业4一、名词解释1.单向沟通P1902.主文化P2283.单环学习P2124.敏感性训练P281二、单项选择题1.(冲突分析)是管理冲突的基础。2.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正式沟通)。
3.20世纪90年代(陈国权)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4.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5.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软约束性)的特性。6.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手段)的问题。
7.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训练实验室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组织发展小组”)。
8.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薛恩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适应循环的变革模式)。9.缓解策略比回避策略更(进一步)。
10.组织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犹太籍心理学家(烈文)。
三、多项选择题1.行政组织学习途径之一的试验,可分为(持续性试验、示范性试验)。2.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包括(调查反馈法、职位期望技术)。
3.从组织沟通的一般模式和组成要素来看,组织沟通具有(动态性、互动性、不可逆性、环境制约性)。4.目前在理论界,对行政组织文化的理解主要有(大行政组织文化概念、小行政组织文化概念、辩证综合的行政组织文化概念)等观点。
5.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考评要素、考评标志、考评标度)。四、简答题1.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
P2662.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P296五、论述题目1.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减少冲突。
P1792.试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P251。
职业技能实训平台2.0(个人团队管理)(行政组织学)(管理学基础
第41题:构成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有()。
A物质条件C经费D人员第42题: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的代表人物有。(ABCD).第43题:以下属统率机关的有().财政部5审计局第44题:为使编制管理工作规范化,编制管理必须做到().量化5科学化第45题:行政组织权力变革的主要趋势是().社会组织向行政组织分权第46题: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包括的(ABE).A经费B物资设备E人员第47题:三公九卿制的“三公”是指(BCE).B御史大夫C太尉E丞相第48题:宋朝的地方行政组织有(ABE).A路B道E州第49题:行政组织自身管理的一般方法有(CDE).C规执行管理D情感型管理E市场性第50题:()属于人的发展的特征。
BCEB发展结果的差异C发展方向的多样E充分发展的可能第51题:()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根本目标。BCB有效运用人的潜能C开发第52题:()可以调动人的积极性ACDEB经济表扬第53题:()属于人力资源生理开发研究的内容。
ABCED情感第54题:()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内容。ABDEC理了开发第55题:()属于人力资源组织开发的目标。
ABCDE第56题:()属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环境。ABCED法律环境第57题:()属于人力资源的一般特点。
BCDEA客观规律性第58题:下列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说法正确的是()。ABCED管理思想的哲学化第59题:()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学的一般特点。
CEC实用性E综合性第60题:()说明了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作用。BEB能使企业赢得人材质高点E推动企业发展的内再动力第61题:()符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哲学思想。
BCDEA采取使员工:“遵守规则”的策略第62题:()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ABCDE第64题:()属于员工的基本特征。
BCDEA自我保护以及需要第65题:()属于员工的动态特征。BCEA员工培训D员工的成熟和发展第66题:()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BCDA培养,教育员E招收,配置员工第67题:()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测量技术。BDB工作敢为研究D人员素质测评第68题:()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特性。
BCDB整体性C层次性D多元性第69题:()体现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整体性。ABCD目标设计的针对性E目标设计的针对象第70题:()属于员工的基本特征ABCED社会性行为与社会性需要第71题:()属于员工的动态特征。
ABED员工学习D员工培训第72题:()属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CDEA培养,教育员工B招收,配置员工第73题:()属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测量技术。
CDC员工素质测评D工作岗位研究第74题:()属于人性的特征。ABCDE第75题:目前经济管理学界中出现的人性假设学说主要有()。
ACDEB管理人第76题:经济人假设理论中的“经济人”又称()。BCB唯利人C实力人第77题:()属于人本管理机制。
ABCDE第78题:对人力资本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E第79题:()属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特性。
ACEB谁投资谁受益F收益形式单一化第80题:()属于人力资本投资支出。BCDEA间接支出第81题:()能够影响私人投资收益率。
ABCDE第82题:()属于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ABCDE第83题:()说明了人力资源开发目标的多元性。
ABDEC现有培训机构的多元化第84题:社会保险包括()。ABCDE第85题:岗位评价经常使用的方法有()。
BCDEA解析法第86题:关于岗位分类法的正确描述是()。BCDEA对精度要求高第87题:下列项目中属于工资总额的项目是()。
ABDC合计工资E符合国务院规定的发明创造将第88题:下列不由企业缴纳费用的是()。BDEA商业保险C工伤保险第89题:下列属于投入期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的是()。
ABCD不正当竞争策略E改善产品策略第90题:薪酬可以包括()。ABCDE第91题:薪酬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
BCDEA合理性原则第92题:起草单项工资制度的程序包括()。BCDEA提交领导批评第93题:下列计人工资总额的是()。
ABDEC独生子女补贴第94题:在明确了企业的薪酬政策与目标之后,接下来企业薪酬管理的基本程序还包括()。ABCDE。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的作业三
组织沟通是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管理与被管理者之间有效沟通是任何管理艺术的精髓。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曾指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上。”
组织是按一定规则和程序为实现其共同目标而结集的群体,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否取决于组织沟通是否畅通,有效的组织沟通有利于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充分流动和共享,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增强组织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另外行为科学理论告诉我们,组织成员并不是单纯的物质利益追求者,他们同时还有精神层次的需求。
比如说对组织(企业)的归属感、荣誉感和参与感,而这一切也都是借助于有效的组织沟通得以实现的。因为只有有效的组织沟通,组织成员的意见、建议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只有有效的组织沟通,组织成员的工作成绩才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
从企业文化看来,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所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属意识范畴。企业文化的形成有赖于组织成员之间的良好沟通以达成最后价值观的认同。
所以说,组织沟通是一切企业管理行为的灵魂。谈起“组织沟通”,在任何一版《管理学原理》中必然有所涉及。
其重要性自然可见。但似乎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此并没有很大兴趣,因为他们认为:沟通并不是很难的事,我们每天不都在企业内外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沟通吗?的确,我们无时无刻都在沟通,正如我们呼吸空气一样自然。
可是,我们组织沟通的进行并不是很有效、完善以及充分。结果就出现了许多信息扭曲,组织内部充满谣言蜚语;上下级关系不和谐,同事之间相互猜忌,上层决策得不到充分地执行等不良情况。
这些对于组织(企业)来说,都是组织发展的隐患问题。如何有效地改善组织沟通以避免或减少这些问题的出现呢?这是一个在当今信息社会背景下组织(企业)领导者和管理人员都值得重新审视和重视的问题。
急需一篇关于行政管理的毕业论文
05行政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一、选题方向:“政府经济学研究”、政府经济学、组织行为学
1、论管理者的性格培养与管理效能
2、论管理情景对管理方式和效果的制约性
3、有限政府的经济管理效能分析
4、政府行政成本控制分析
5、地方政府公共物品供给途径分析
二、选题方向:公共关系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
1、论危机传播中的政府行为
2、论网络环境下的政府公关
3、论跨世纪城市文化形象战略
4、论受众社会心理与城市对外宣传
5、论新闻策划的原则和方法
6、新世纪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品味
7、试论未来行政领导的形象塑造
8、浅析组织文化创新走向
9、论中国IC策划的定位
10、上海或广州城市国际形象的确立与推广
三、选题方向:行政管理论与行政、领导、行政组织学
1、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职能研究
2、论当代公共管理的绩效评估方法
3、论信息技术在政府公共服务传递中的作用
4、当代西方“公共管理运动”评析
5、论行政权力及其制约
6、论行政自由裁量权及其限制
7、论邓小平的行政改革思想
8、论政务公开
9、论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中的民主价值取向
10、论西方政府改革运动中的市场取向
四、选题方向:行政管理学与行政领导、人力资源管理
1、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比较(细分问题论述)
2、地方政府制度创新行为研究
3、政府与制度变迁
4、知识经济与人力资源开发(细分问题论述)
5、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研究
6、考核制度比较研究
7、公务员培训制度创新
8、公务员薪酬制度改革
9、地方政府与市场化改革
五、选题方向:行政法制研究、公关传播法规
1、依法治国重点在治“吏”
2、依法治国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3、加速政府体制改革,适应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时代特点的要求
4、当前行政管理制度化法制化的思考
5、论地方政府与公共管理
6、依法治国与治吏
7、论中介机构与行政部门的脱钩和改制
8、小城镇行政体制之我见
六、选题方向:行政法制研究、监督学
1、论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健全和完善监督制度是反腐败的根本措施
3、在社会主义时期反腐败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4、关于加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监督的一些设想
5、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监督制度
6、舆论监督的作用
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增强政府的监督意识
七、选题方向:公共行政管理、公共组织与管理、行政管理学、公共行政组织学、西方行政学说
1、当代中国行政模式研究
2、当代中国法治行政研究
3、当代中国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与规模研究
4、当代中国行政价值观研究
5、加入WTO与政府制度创新研究
6、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研究
八、选题方向:公共管理、领导科学、管理学、市政学
1、公共管理论的经济学分析
2、市场经济与政府体制改革
3、市场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4、政府责任研究
5、市场经济与非赢利组织的发展
6、依法行政研究
7、城市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8、城市政府与法治
9、政府公开与民主行政
10、现代科技发展与政府管理创新
11、法治与德治
12、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
九、选题方向:公共预算与财政管理、西方行政史
1、1994年后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外膨胀的原因分析
2、论西蒙的决策思想评新公共管理理论
3、论西方公共行政的民主管理思想
4、中美行政监督体系比较
5、中美行政管理运行机制问题分析
6、素质教育与政府教育体制问题分析
7、中国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
8、关于外来人口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9、中国公民政治人格的转型:从权威人格到民主人格
十、选题方向:西方经济学、公共财政、政府经济学
1、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
2、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与公共政策选择
3、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政府间关系的协调
4、非盈利性组织管理研究
5、经济体制转型与公共政策的重新顶性
6、中国入世与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7、非盈利性组织的地位与作用研究
十一、城市行政管理(市政学研究)、市政学
1、城市政府规模的讨论
2、公共人力资源讨论
3、城市社区管理讨论
4、城市管理讨论
5、户籍管理讨论
6、城市公共管理专题讨论
7、市政体制比较讨论
8、社会网络与城市发展讨论
十二、选题方向:市政学、管理学
1、论城市的本质
2、市政学研究的内容、界限及意义
3、西方市政学研究
4、比较市政学研究
5、城市管理、城市治理与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
6、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的变迁
7、撤退设市可否作为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8、外国城市管理体系的变迁路径及对我国的启示
9、第三部门研究综述
10、制度变迁与城市管理
十三、选题方向:政治理论与政治文化、中国政治思想史、政治学基础
1、西方政治理念在中国的接受情况(细分问题论述)
2、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分析(细分问题论述)
3、公共伦理分析(细分问题论述)
十四、选题方向:宪法学、中国当代政治制度
1、试论人大代表的作用
2、论人大对政府的监督
3、论权力制约技术
十五、选题方向:行政管理学、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西方各国政治制度
1、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政府间合作研究
2、市场经济下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3、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研究
4、西方式民主及其影响研究
5、政治参与、行政参与问题研究
6.电子政府与电子民主建设
十六、选题方向:政治制度、地方政府与地方政策、政治学基础、中国公共政策概论
1、国家建设理论视野中的地方政府建构
2、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政治关系(中国、外国或中外比较;历史演变或法理分析)
3、中国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特别是广东的改革经验)
4、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分析
5.WTO与中国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十七、选题方向:政治制度、思想概论、国家公务员制度、中国党政制度
1、当代中国中央政府体制研究(从中拟一题目)
2、地方政府体制中的条块关系
3、当代中国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
4、党政关系(中国、外国或中外比较研究)
5、城乡社区自制制度建设
6、香港、澳门与台湾的地方政府体制(任选一个地区或进行比较分析)
7、关于政党政治的研究(自拟其中一个问题研究)
8、关于政府体制的研究(自拟其中一个问题研究)
9、关于行政法制的研究(自拟其中一个问题研究)
10、城乡社区自治制度建设(自拟其中一个问题研究)
十八、选题方向:行政决策、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分析
1、从统治到自治:公共政策范式如何转换?
2、第三部门:公共政策制定的重要主体
3、听证制度与公共政策论证的公民参与——以珠江三角洲或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乡(镇)村与街道治理为例
4、珠江三角洲或长江三角洲地方政府治理机制下的政策制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5、公共政策制定: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6、试论公共政府的基本价值标准
7、试论公共政府政策执行的监督
8、试论政策问题建构中的程序约束
十九、选题方向:政府体制与公共政策、比较政治学、当代国际关系分析
1、比较分析行政集权民主制与传统代仪民主制的异同
2、古罗马政治制度对西方民主制的影响
3、西方民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形成
4、比较英法革命及其对各自政治的不同影响
5、比较英美政党结构及其功能的异同
5、论公民社会与公民文化的形成
二十.新增题目
1.论当代中国行政伦理价值取向的基础与特征
2.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型
3.中国传统政治伦理思想的架构及现代价值
4.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结构和特征
5.儒家人性学说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
6.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民本思想
7.墨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
8.孔子政治思想剖析
9.老子政治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
10.中国传统行政伦理的现代转换
1.谈传统社会中公共伦理缺失的深层根源
2.谈公共伦理建设的新走向
3.公共伦理与诚信
4.公共伦理的理性基础
5.谈转型期公共伦理的缺失
6.公共伦理规范基础的重建
1.环境资源保护的公共政策分析
2.地方政府财政绩效评估
3.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分析-----以某个省份为例
4.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与收入比较
5.渔业产权结构构建的经济学分析
6.公共养老金安全运营监督机制分析
7.企业年金发展国际比较
8.企业年金投资模式研究
9.企业年金与资本市场
1.改革进程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
2.政治信用论
3.区级政府财政
4.西方政治哲学研究
5.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化
6.转型国家的政治发展
7.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研究
8.党内民主与社会民主
9.传统文化与制度构建
10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研究
11危机管理
12.论领导过程
1.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2.公私部门差异分析——基于管理的视角;3.公共部门战略管理;4.发展战略研究;5.市民社会研究;6.官僚制研究;7.论行政学的产生8.公私伙伴关系研究
1.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2.城市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2.城市经营的实证研究4。社区建设的实证研究5。第三部门在城市管理中的角色研究
7.城市管理问题研究(细分选题,如城市流动人口研究,城市社会保障体制研究等)
1.官僚制在现代国家(我国政府中的作用和影响)政治与行政角度研究;2.论公民行政执行权的保障(论行政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行政和政治学的角度研究;3.论行政执法的合法性(行政法和法理角度研究);4。论行政执法的合理性(行政法,行政哲学,法理学角度研究);5.当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行政管理和政治学的角度研究);6.论地方保护主义对社会公平的影响(行政和行政哲学的角度研究);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务员素质(行政伦理,公务员制度的角度研究)
1、关于加强高校校园网络管理的若干思考;
2、在完全学分制的情况下怎样做好班集体的管理?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大学的考核体系研究
论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
绩效技术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
大学管理人员考核制度的研究
新时期行政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研究
工作团队的激励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
团队激励研究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
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问题
大学的考核体系研究
论高校行政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之间的关系
绩效技术及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
我国当前人力资源现状及问题
(机构)考核制度的研究
论转轨时期我国事业单位的体制重塑——从传统到现代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想
新时期行政领导干部素质建设研究
工作团队的激励机制和绩效测评体系
行政组织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行政组织学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功利性组织P62.棱柱模式理论P363.内部环境P434.权力性影响力P128
二、单项选择题
1.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
2.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
3.学者(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济特征等几个方面。
4.上世纪六十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本书名为(《战略与组织结构》)。
5.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三级。
6.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7.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8.(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9.群体凝聚力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10.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于1933年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一些观点。
三、多项选择题
1.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2.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环境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环境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动性、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行政组织环境的相互作用性)。
3.县级政府包括(自治县、市辖区、旗、自治旗)。
4.群体意识主要包括(群体归属意识、群体认同意识、群体促进意识)。
5.美国学者西蒙认为构成权力的基础有(认同的权威、制裁的权威、合法的权威)。
四、简答题
1.特别行政区长官行使的主要职权有哪些?P97
2.简述双因素理论对我们的启示。P29
五、论述题
1.试论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缺点。P65
2.试分析如何实现组织决策的法制化?P165
行政组织学作业3
以组织结构的方式为标准对信息沟通进行分类,可以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与平行沟通三种方式。
一、请你分别详细分析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的优缺点。P191
二、针对上述分析,结合你的工作实际,举实例具体分析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是如何运行的?在具体的组织沟通中,这三种组织沟通方式是如何互为补充并发挥优势的?(可以举实例进行分析,也可以拟题写成一篇小论文。字数不少于500字。)(略)
行政组织学作业4
一、名词解释
1.单向沟通P1902.主文化P2283.单环学习P2124.敏感性训练P281
二、单项选择题
1.(冲突分析)是管理冲突的基础。
2.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为(正式沟通)。
3.20世纪90年代(陈国权)开始研究组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
4.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和(行政精神文化),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的客观影响。
5.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组织规章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软约束性)的特性。
6.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的是(手段)的问题。
7.1957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训练实验室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小组后被称之为(“组织发展小组”)。
8.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薛恩在其《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适应循环的变革模式)。
9.缓解策略比回避策略更(进一步)。
10.组织发展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的调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是法国犹太籍心理学家(烈文)。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组织学习途径之一的试验,可分为(持续性试验、示范性试验)。
2.以资料为基础的组织发展技术包括(调查反馈法、职位期望技术)。
3.从组织沟通的一般模式和组成要素来看,组织沟通具有(动态性、互动性、不可逆性、环境制约性)。
4.目前在理论界,对行政组织文化的理解主要有(大行政组织文化概念、小行政组织文化概念、辩证综合的行政组织文化概念)等观点。
5.绩效指标包括的要素有(考评要素、考评标志、考评标度)。
四、简答题
1.简述格雷纳组织变革模式。P266
2.简述民主的基本价值。P296
五、论述题目
1.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减少冲突。P179
2.试述行政组织绩效评估的意义。P251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