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烧香的意义在哪里
香真正的含义是佛门常讲的戒定真香,五分法身香(即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人们看到这个烟,闻到这个香味,就应想到自己要修戒,修定,修慧。
烧香可以比做一种把信息传给“虚空法界”的一种工具。在佛教而言“烧香”则表示虔诚的供养三宝,而得到“虚空法界十方三宝”的加持。
烧香则代表燃烧自己,普香四方这是教导众生要有无私奉献奉献的精神。
佛教经典“金刚经”里说:“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所以,做个好人,行善积德,才会冥冥之中被护佑。
一般佛弟子上香时都是三根香,因为三根香表示着戒、定、慧三无漏学,也表示诚心的供养佛、法、僧三宝。
上香在于心诚,第一支香插在中间心里默念:供养佛,觉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边心里默念:供养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边心里默念:供养僧,净而不染。
我们可以看看大家的意见:
网友一:
人们祭祀时,一般都按老规钜摆上供果三碟,三杯供洒,一枝腊烛,三枝香烛,加上烧一些冥钱,金山银山以示对菩萨,对祖先,对各路鬼神,土地公公虔诚之意。
祭祀烧香拜拜,内地人一般只有清明节,七月半鬼节,家中有人去世,三月三,九月九逛庙求签,才烧香拜佛,而烧香拜佛都以沿海一代最为兴盛,他们一般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观音菩萨,妈祖生日,一早一晚等等都要吃斋,去庙宇烧香拜佛放鞭炮,求鬼神菩萨保佑平安。
为什么?北斗七星曾问过老阿姨们,她们告诉我,沿海一带晚辈经常出海捕鱼作业,运输货物,一去航海数日甚至数月,大海航行险阻艰难,常有台风,海盗,触礁等事件发生,一去令全家人担心不已,所以家中老人妇辈只能,在家烧香拜佛,祷告上苍菩萨保佑,家人在海上一帆风顺,满载而归。
所以,北斗七星认为祭祀人们烧香,更多是祷告上苍之意,祈求菩萨保佑一家平安,别无它意。
网友二:
根据历史记载,香是最早由西域诸国向中原王朝献贡才传入中土.在早期大都作为消除疾病之用,以香礼佛的记载最早是从汉武帝开始.从此以后.”香”在传统文化之中便有了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含义,也表现出敬天法祖的精神.
烧香作为表达心理寄托的方式,既有传达心灵信息的功能,又有提神醒脑,优化磁场,净化空气,驱蚊洁净,以至记时和仪式之用,与磕头的互动,起到良好的心理调节和安慰,达到健康身心的效果。这种心信之物既有通灵降神,趋吉避凶的宗教功用,也有平衡心态,寄托心灵,健康身心的理想功效。
现在生活中的祭祖拜庙上香主要是祈求达到通灵降神的作用,有没有达到作用效果不好解释,但是点起香的那一刻起,确实心明如镜,一片祥和的感觉,也许是香的功效,这样的环境,你的祈求和诉说便更显真诚,以便心灵沟通。
古时候香火也指后辈烧香燃火祭祖,断了香火就指无子嗣。不经常烧烧香火,何来香火不断呢?
网友三:
先说祭祀,那都是给自己的祖先或者给那些做过好事的人做的!
烧香的意思就是:给自己的祖先祭祀时烧香,说明祖脉的后人还在,骨血还在,子孙还在,香火还在继续,所以就以烧香的香来证明这个家族的后代的香火还在延续着!
给做过好事的不是祖脉的先人烧香,那是纪念怀念这个人做的好事,说明后人没忘记他的大恩大德,不管他有没有后人,大家都是感谢他的,所以以烧香来表示他的精神还在,他的英灵还在,来延续他生生不息的香火!
对于佛教人士来说,那是说佛能救苦救难,能保佑人平安,能救人与水火之中,当我们在祈福佛祖保佑的时候,点燃起香后,那香火袅袅的香气能冲破九天,直达佛祖的宝坐,佛祖睁开慧眼,就能看见下界有什么困难,需要我佛慈悲,需要我佛保佑,需要我佛救苦救难了!
网友四:
迷信的说法是对“神鬼”之敬畏。本人虽然专业研究中国《易经》传统文化,是无神论者,烧香成了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风俗习惯,是对逝者一种敬畏前尊重。烧香南方多为三条一组(柱)香。在易学香是竹木未研成属木的五行,烧香即是木生火的过成,易经传统文化以形、数、理为基础主导,阴阳五行方位作辨证,的一门自然哲学论。三数在先天八卦属木,后天八卦五行也属木,天干五行属丙火,木结仁,有君子之心,仁慈之心。三在后天八卦属震卦属木,为雷,正东方,大儿子方位。在飞星三碧(禄存星)代表口舌是非、官非、家贼、小人“小鬼”的密码符号。
所以烧香有化解,三碧引起的众多烦恼之事。以上就是解开烧香的历史风俗秘密,三碧木泄化成火的过程,因该就是中国古代为什么要烧香的主要原因。近代一些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入寺庙拜神,祈祷神灵菩萨保佑,神灵菩萨能保佑的话。早就没有了现实社会。是一群愚蠢之人。
网友五:
烧香最开始具体为什么我不知道,我也不烧香,只能猜。(排序不分钱厚)
1香、香烟连接天地,以便烧香人的愿望以达天听。
2创造烟雾缭绕的环境,烘托气氛,告诉自己这里是仙境,神会赴约。
3驱虫
4去异味
5区分祭祀人的尊卑
6后来也用于计时
网友六:
“烧”通“捎”
“香”通“信”
烧香就是捎信,也就是给死去的人保持信息沟通.
另外,人们认为魂魄像烟一样,烧香的烟是向上的,象征着升天的人的魂魄能收到.
网友七:
烧香只是形式,还有磕头叩拜五体投地等也都是形式的一种,其作用就是透过形式来用心灵告知神灵而已。实际上心到神知,你的心一动,整个宇宙都有感应。所以意念很重要,善念恶念都会在第一时间传给万物生灵,跟你烧香磕头等等的形式没有关系!
祭祀场所,环境潮湿阴暗,难免蚊虫滋生,而香烛炮冥币这些物品可以产生药味、火光、爆破声,使用他们可以驱赶蚊虫!这些不是迷信,是科学,只是这些科学知识长期以来逐渐被其他文化所蒙蔽而已!
谢邀。这可以说是对先人的一种怀念,敬仰,也可以说对自己心灵是一种慰籍,现在生活好了,这种感觉由然而生,侧面也反映了人的品德,信仰。
谢邀!烧香的作用是什么?答:烧香是一种祭祀仪式,也是一种民间文化传统!还有就是起到心灵上或精神上的自我安慰良药效果作用?有怎么多好处!所以人民就把他继续发扬传承下去。第一点就是:祖宗老子传承下来的一种风俗习惯!第二点就是:有些人心中虔诚求神拜佛!有为了求钱财的人、有求子孙的人、有求平安的人、凡定就是你心里缺什么、你就会心中虔诚祷告什么,好让菩萨保佑得到他。管菩萨保佑也好、还是不保佑也罢、凡定自己也损失不了什么,顶多也就是破点买冥币或香纸钱的小费而已?如果你心里相信他,还可以起到心里自我安慰的作用,假如不相信这种东西,你就少搞些就是?也是一种文化风俗传统习惯,国家取谛是不可能取谛了,或完全灭掉他,就像烟花鞭炮一样,永远取谛不了?因为已经形成了一种传统文明或风俗文化了。
按道理来说:求神烧香拜佛!最大的好处也就是,起到心灵或精神上的一种自我满足!或心灵安慰而已?其它作用根本一点也没用,如果按照:道教、佛教、上帝、等…所说:菩萨或上帝神仙是无贪无欲的?即然无欲无贪,那你为何接受人民的供奉!说明还不是跟凡夫俗子一样贪财?如果真有菩萨存在!菩萨能够做到无贪无欲,即然你不贪名不贪利,有何必要人民乱费钱财,、烧香拜佛供奉呢?所以说:世上根本就不存在鬼神菩萨这种东西,只不过是人民自己虚构出来的玩艺?也就是形容或比喻:现实中的自己或社会上的形形色色人而已,实际上最大的菩萨就是自己,最大的鬼神也是自己,你心里装了菩萨自己就是菩萨!你心里装了鬼神那自己就是神鬼?俗语讲:心里有鬼也就是这个道理!古人云:白天不做愧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门。也就是说:你心里做了坏事,必然脑子思想里面就会疑神疑鬼?实质上烧香的作用就是,为了传承祖宗老子的文明或风俗习惯!还有就是起到心里作用?古人早就讲得很清楚,信则有、不信则无、说明菩萨或鬼神是住在自己心中?也就是说自欺欺人而已…
总的来说:不是什么坏事?是一种精神上的信仰!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平静或安慰,起码信菩萨或信上帝神鬼等…大部分文化!都是叫人民行善,不要作奸犯科,说有因果报应循环?多少总能影响或起到对坏人的一种心里震慑作用。
都是烧香,却有着不同的内容和意义。有的是给佛上香,有的是给神上神,有的是给祖宗上香,还有的是给妖魔鬼怪烧香。
从上面可以看,由于烧香的对象不同,所以烧香的内容目的和作用也是不一样的,给佛和神上香,主要是求,求佛祖和各位神仙保佑。给祖宗烧香,主要是敬,敬祖宗的功德,给祖宗敬上香茶美酒。给妖魔鬼怪烧香,主要是怕,怕妖魔鬼怪来害自己,给其烧烧香,让其不来害自己。
但,这这几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祈福,求富贵,求平安的意思,争取安宁和幸福生活的意思。都需要虔诚。现在看起来,这都有迷信色彩。
还有一种烧香,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比如过去义结金兰,也要燃上一柱香,表示表示赤诚。比如,人们赌誓也要点上一柱香,让天地作证,表示说的是真话。
总之,过去烧香都是有目地的。总体上显得庄严隆重。但过去的东西,现在看来,有许多迷信的东西。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正确的燃香方式是:请三柱香点然,别去在意火苗大小,也别去晃灭,也别用嘴吹灭,顺其自燃,说明香火很旺盛呦,双手托香至额头面对佛相,默念一拜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南无佛,南无法,南无僧。弯腰鞠躬一拜,以此三遍,然后将香逐个插入香炉即可。至于烧香的作用,信佛的人都知道,我们去庙宇及佛的道场礼佛,有出家人带领善男信女诵经,他们也是先上香,然后,第一是唱香赞“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从香赞里,可以明白香的重要,香的烟雾集结成祥云,笼罩在佛顶,人们的诚心刚表现出来,十方三世诸佛中都能闻到香的味道,并且现出诸佛身相,来对有恭敬心的人们加持和保佑。这就是燃香的作用,相传《香赞》是南北朝时梁武帝首创,是不是真的,无从可考,但我知道梁武帝信佛是真的
燃戒香丶定香丶慧香丶菩提香,大愿香……
供养佛,心念清净,无所希求。只将功德
回向法界,回向真如,回向菩提,回向
佛果,回向众生。若有所求,只求三宝
加被,愿此香法界普熏,三根普被。这
样进香,你功德无量!
烧香的意义在于下面几点:
1.心存虔诚,祭奠英灵,表达祭拜人的心境!
2.习俗,民俗,传承的需要!佛前一炷香,如果没有香了,佛神仙也得不到人间的烟火了,也不会有香客了。
再者坟前有香火,证明子孙旺盛,后继有人!也说明有人打扫,如果杂草遍地,得不到后人的修缮,哪里有历史的传承!
3.香能净化空气,也有治病的功效!如檀香,沉香,艾香,不但驱邪气,还有入静的功能,安息香也是让人入睡的功能!
4.过去用香作为时间的依据,一炷香的功夫,取做测量!
如果大家有更好的,都可以补存!
一般信众到寺庙,都会到请香处请三支香供养佛菩萨。许多香火比较旺的寺院,大香炉里燃着大大小小粗细不一的香支。以为烧香就能得到佛菩萨加持吗?那岂不是在和菩萨做交易?佛菩萨缺你的那支香吗?当然不缺。那么,烧香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呢?别着急,我来告诉您。
首先,上香代表烧香者本人对三宝的敬意。上香时在大殿前的大香炉中,上一炷或三炷香就行了。殿堂内合掌礼拜,禁止燃香。上香时内心要诚心,敬意。插一支香表示自己没有妄念,没有分别心和污染心,一心一意供佛。插三支香代表供养佛、法、僧三宝或勤修戒、定、慧三学。
上香时先点好香,用左右手食指及中指把香杆夹住,以左右手的大拇指承托着香尾部,使得香头平对佛像,举起齐眉供一供。插香时要注意每支香都要插的垂直,不可东倒西歪。香插好后一问询即可,不必一再点头作揖。
其实,我我觉得进寺院礼佛最重要的是怀着对佛菩萨的恭敬和敬畏之心,内心要清净、虔诚。烧香固然是为了供养佛菩萨,但是佛菩萨什么都不缺,佛菩萨缺的是你因学佛而解脱的心。何况,现在社会生产的许多香都是工业香,对身体不好,如果燃烧过多,对寺院出家人的身体没有什么好处。
我奉劝大家,学佛就是要学做人。与其求佛保佑,不如从自我做起,孝顺父母,善待朋友,一颗善心远比远行烧功利之香来的更有益。善心自有善报,我相信,佛菩萨看得到你的改变,也看得到你的善良,肯定会加持于你,你也自然会吉人自有天相。南无阿弥陀佛。
像狱锁狂龙一样的小说
屠神之路
一个龌龊猥琐的年轻人在暑假打工的时候,遇到了一次神秘的大爆炸,这次爆炸,让少年拥有了数十个世界精英的知识记忆,他变了,他的心,变得冷酷,变得铁血,变得如同一个杀人机器。
他的思维,变成了一台机器,一台缜密无比的机器,一切,都在他的计算之中!
一个神奇而杀戮的世界向他敞开了大门……
霸道人生
几年后的复活,霸道人生一切都在其中!波澜壮阔的黑客江湖,血腥风光的黑道生涯……没有后悔,只怕错过!本书将给你一个崭新热血沸腾人生旅程
都是霸道的书。。。。。。很好看的
马大师(短篇小说)
(本故事纯属虚构)
只见传闻中声名显赫的马大师端坐在黑色的皮椅上,头顶中央光滑,露出少林高僧般的铜头,圆润黄亮,后脑勺有点花白的头发浓密地环着双耳至颈项。这一形象,从后面乍一看去,像极了《西游记》中所塑造的人物——唐僧的第三徒弟“沙僧”,只是欠缺了一个紧箍咒而已。
(一)
对于一个本不相信命运的人来说,我不认识“大名鼎鼎”的马大师其人及其办公场所,不足为奇。姑妈将他家具体地址告诉我,还特意交代说他家阳台上有两个红灯笼高高挂。我按照她的描述,寻遍了地址附近的大街小巷,均不见姑妈口中马大师家“特殊”的象征性物件,唯有站在街口等待她的到来。
不久,姑妈与表姐从一辆出租车上钻了出来。她驾轻路熟,径直朝目的地走去,我和表姐尾随其后。
“哦!原来是这儿!刚才我来过,却没有看到那两灯笼。”我笑着一拍脑瓜,吐吐舌头不好意思地说。
原来那两个灯笼并不大,不显眼,被隐在高楼林立的阳台一角中。
我笑着说:“为什么马大师不弄两个特别大,特别醒目的灯笼高高挂呢,这样就方便像我这般粗心的陌生人找寻了。”
姑妈笑着说:“这你就有所不知了,这是马大师的用意。”
表姐接过话笑着说:“我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找了半天。”
我正想问有何用意,不知不觉已爬到了三楼。心中有许多疑问,为什么不选一个好的小区,挑选一个高级些的地方,起码是电梯洋房,这样才能衬托出他的“身份”吧。但来不及问出口,门内已有人主动来把门打开。走进屋内,静悄悄的,只见烟雾缭绕,但奇怪的是并不呛鼻。
进入客厅,左边井而有序地坐满了等候的人,以妇人居多。靠近阳台的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长方形的红酸枝木桌,马大师就背对着来人端坐在前。右手边摆满了佛祖菩萨,每尊佛像前面都点燃着三柱香,离菩萨不远处放置一张紫檀四方桌,桌上面的边缘处设有一个点燃香烛的炉鼎,炉鼎上香灰满溢。
等候的人适趣地保持安静。她们有的欢乐祥和,有的神色凝重,有的焦虑不安,有的态若自如。我和姑妈与表姐一伙匆匆赶到,已是早上十时已过。时候不早,难怪客满而坐了。
我们默契地坐在人群的最后面。我笑着小声地向她们问一句:“我跟着谁?”
我前面的那位打扮出众的妇人笑着说:“我!”
我朝她笑笑,点点头,以示友好。她,一看便是非富即贵的人。烫发染指涂脂,衣服华丽而优雅,但并不妖艳。鼻梁挺直,鼻头圆润,一个标致的鼻子给本来就已姣好的容貌增色不少。而且,微微一笑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让人觉得随和有礼。笑容,是一种能将人的气质往上提升至极的最佳方式。
在她前面还有好几位妇人坐在椅子上安静地等候着。
此时,只见马大师在看着一本书,朗朗地说:“这个属猪的男人,从他的生辰八字推算,今年二十五岁(虚岁)犯太岁,要防小人,防贼,从命理推格,他今年会惹官非,会遭牢狱之灾呀!”。说到此,马大师不禁悠悠地抬起头,微转,看了一眼坐在他办公台侧的胖妇人。
那个妇人神色凝重,微颤着双唇,缓慢地启齿说道:“马大师,其实我昨天就已来排队等候,但昨天人实在太多,等到晚上您的助理说要今天才可以。我儿子,也就是您现在看这个八字的人,他昨天被公安机关带走了!”
她眼睛微红,怔了怔,凝了一下神,想继续说,或许又不知从何说起,因此迟迟未语。
马大师和蔼地笑道:“慢慢说出来!”
我们在等候着的人,听到此,耳朵都不约而同地细细聆听着。
“他在网上做生意,不知哪步行差踏错,发生钱银纠纷,昨天被公安机关扣押去了。”
坐在等候的人开始议论纷纷。
那个华而不俗的妇人道:“现在网络真的太先进,但是也有弊端,因为太科学,买卖均可一指点击,银行卡什么的都关联着手机,甚至签简单的借贷合同都可在手机上完成。所以呀,一不小心犯了法都不会知晓的,就像这大姐的儿子,无厘头就触犯了法律。”
旁边一个精瘦的阿姨说:“没错。一不小心就犯法了,荒唐到连怎么死都不知道。”
“死其实不可怕,重点是要死得够帅、够型!”马大师听到我们谈论,笑着转过头打趣。
马大师的庐山真面目终于笑容可鞠地露于我眼前。额头高而宽,眉毛浓密似关刀状,我想,传闻中的“关刀眉”就是这样子的了。眼睛有神,脸庞宽阔,嘴巴大,耳垂宽厚。“阔口脸大,吃四方”,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马大师最恰当不过了。如今已是一个六旬老人,脸相亦如此富贵,相信他年轻时,羡艳不少女儿心。
此时,另一个中年圆润的女人道:“真的要解此难,放心,马大师帮你解了,你儿子过两天就会回家的,马大师很灵的!”
那胖大姐还是满脸忧虑。
马大师淡定从容地说:“不用担心!我现在作法求观音菩萨及各路神仙前来解难,需要花点钱就可以。如果不解此难,可能回来时就要等到二十九了。”
我不明白,等到二十九是什么意思。小声问姑妈,姑妈说:“如果马大师不帮他解此难,要坐牢四五年,二十九岁才可以回家。”
马大师令胖妇人上香、跪拜。那胖妇人在观音雕像及其他罗汉佛祖雕像面前各点三柱香,只见瞬间烟雾缭绕。那些雕像栩栩如生,个个裂着嘴巴,笑容可掬,一副副圆润饱满的脸庞上透着逼真的笑意,在烟雾中,更显“我佛慈悲”之意境。
那座被命名为“多子佛”的罗汉像最深入人心。他敞开着胸膛,圆滑的大肚子上趴着三个雀跃舞动的孩子,肥大的左右手掌各抱一个,五个孩子均是男孩,一个个精灵活泼,可爱俊俏,与我小时候看过的“一休小和尚”形态特征不差毫厘。而且,据说此五个男孩均代表了人生中的五样功名成就:官、商、士、农、工。前来求生男孩的人,随便抛一条红线,抛中了谁,就象征着将来儿子的人生:有富贵,也有平淡。
只见马大师始终保持着笑容。左手拿着一对铜铸的铃铛似的实心东西,姑妈说那是“胜杯”。何谓“胜杯”?那就是,马大师将这对铃铛向上随意一抛,落下之时,一个口朝下,另一个口朝上,那就称为“胜杯”,代表神仙们愿意帮助,代表有求必应。不然,就是相反的效果。
他手执“胜杯”,口随之喃喃低语。我用心倾听着,好像在说唱着粤剧,又好像在念着咒语,总之就是用不急不慢的节奏,悠悠扬扬,随心吟唱着“灵魂呀,灵魂——”之类的歌。
有这么一段歌词我听得极清楚。
“天灵灵,地灵灵,拜请仙佛菩萨众神明。弟子马某某,今日以三柱清香,化做百千万亿香云,朵朵五彩祥云,叩请九天玄女娘娘,太上仙师北斗星君,观世音菩萨,十八罗汉,荷仙姑,吕洞宾,韩湘子,铁拐李,张果老,钟汉离,曹国舅,蓝采,诸天道主,仙佛神圣,脚踏祥云到此坐镇。十方世界,上下虚空,无所不在,无虚不现身,恭请束束降临来也。弟子马某某,今储备求诸天仙佛神圣降临坐镇,赐弟子灵验神符。但愿所画神符,蒙获道法垂怜,护佑得以万分灵验。弟子马某某再三拜请叩求。”
马大师又令胖妇人继续跪拜。开始之时,抛了三次,一直不能抛出“胜杯”。他让妇人在中间那个最大的佛祖面前放置一百元,在“解难灵符”上放置两百元,在“镇宅符”上和“平安符”上各放一百,一共五百元。
此时妇人面露尴尬,她说:“钱没带够,一共才带了三百元,欠下的下午带来,可以吗?”
马大师仍然笑着,点头说:“可以!”
再次将铜铃铛轻轻往上抛出,终于,这第四次是“胜杯”了。众人都替她揪着心,均抹去一额汗。
然后,马大师口中继续念念有词。大约十几分钟之后,他的助手再次出现,将一条条灵符,有红有黄,有长有短,逐一折叠成三角形,然后逐一吩咐交代胖妇人怎么样安置它们。均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马大师笑着说:“要花点钱。”
胖妇人诚惶诚恐地说:“我已经说了下午拿来。”
马大师摇摇头,笑着说:“不是说我这儿,我意思是说,你要跑关系,到公安部门那里花点钱。”
胖妇人听明白了,忙道:“晓得的,晓得的。”
此时等候的人都说:“没事的,很快会出来的,出来了要记得来答谢神恩。”
至于到底有没有出来,什么时候出来,这就不知道了。或许,他本来就没犯什么法,关二十四小时便可以出来,只是做妈妈的过于担心罢了。或许,在马大师这儿花点钱,以求心安理得罢了。
(二)
好不容易轮到那个华丽的妇人。
她老公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我并没在意。那个男人姓肖,文质彬彬的,就管他叫肖先生吧。而她姓谢,就称之为谢小姐吧。这是马大师为他们祈福时,要求他们在佛像面前道出姓名,我才得知。
从马大师与他们的一唱一和中,可以知道这对夫妻每年都来光顾马大师一次,一直维持了十余年。本来,肖先生是当官的,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弃官从商。据说是不够霸气,心不够硬,还有被小人陷害什么的,总之现在是商人一个。
虽然俩夫妻的年龄也不小了,五十多岁,但是肖先生一脸谨直,谢小姐则一脸妩媚。育有一子,大学已经毕业,准备找媳妇。肖先生是做运输生意的,靠车辆攒钱谋生。每年都来祈福,也算是还一名精明生意人的心愿吧,祈求生意越来越红火,祈求人与车都平安,或许也是一种安慰。
既然是马大师的熟客,那对于“索取钱财”方面当然是毫不客气啦,这个是关乎于你情我愿的问题,也关乎于“面子”与“身份”的问题。马大师要得越多,就越是给足了这对富人的“面子”了。
于是,只见他一开口就笑着说:“放四百在这些灵符上。”
谢小姐上完香之后,听闻马大师吩咐,爽快地从钱包里掏出四百元放在上面。
随之而来的又是一轮“请神”的吟唱。俗语说“有钱使得鬼推磨”,一点不假!马大师这回比之对待上一个客人,工夫做得更加卖力,基本样样顾及,灵符足有十来份,稍差一张,便对着助理笑语:“是不是没心做了,说了多少遍还是记不住,这儿欠一张呀!”
听他语气是在骂人,但看他脸部表情,却是看不出来,因为他一直保持着笑意盈盈的样子。这才是高人!我在心里暗说。
谢小姐见状,连忙笑着说:“马大师始终心胸开阔啊!”
马大师依然笑着,答道:“我给你们讲一个段子,好像是这样子的:一个熙熙嚷嚷的集市,一群拥挤的人群,每个人都紧绷着脸孔,伸手争夺着美食店里派发的礼品。不知道为啥,店主突然绕开了人群,来到一位站在远处,但满脸微笑的姑娘身旁,将礼品赠予她。他人都不解,为何要先赠送给她。店主说,你们全部都绷着脸,令人看着太严肃了,唯独她脸上挂着笑容,她的笑容像一道彩虹让我发现了她,看见了她的存在。这个便是笑容的魅力。看过这段子之后,我就时时记得将笑容挂脸了。”
原来马大师如此智慧。
笑谈段子之后,继续一通吟唱,开始抛“胜杯”,一抛就是“胜杯”,果然厉害,或许是这对夫妻运气好的缘故。
马大师仍然笑着,继续说:“在观音菩萨面前放两百。”
于是,谢小姐笑盈盈的,继续爽快地掏出两百。
马大师笑着打趣:“你先生最疼爱你,二十几年夫妻,你说一,他不说二,你看你,脸若桃花,丽若春霞,年年保持二十八,荣华富贵都沾你的光了。天生上等人的命,命格属于皇帝口”。
只见谢小姐依然笑靥如胭。
我不明白“皇帝口”是什么意思,姑妈小声地说:“靠一张嘴指使别人干活。说此人口才好,会让丈夫甚至是别人为她心甘情愿地付出。”
我默然。有此福份的人,必先自己有过硬的本事,才高八斗,才可以让他人信服。可见这个谢小姐是一个优雅、聪明而又干练之人。
在我的沉思中,马大师笑盈盈地说着一番祝福语,客客气气地送别了他们夫妻俩,而他们接收了马大师的祝福,心中更是乐开了花。或许,生意如何的飞黄腾达,他们并不是很在意,能够祈求平安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
你情我愿,就是这么简单。
如此这般,我们同样得到马大师的祝福,他帮我们解了难,我们觉得不枉此行,安心许多。
后来,我问表姐,到底马大师在那两个灯笼上藏了什么玄机。表姐简单几句说话便打发了我。
“马大师如此隐挂灯笼,就如刘备三顾茅庐请朱诸亮出师,藏的就是三计:渴望、诚恳及虔诚。有此信仰及信念的人,马大师甚至是苍天自会尽力而为地帮扶他。”
其实,这些东西,信则有,不信则无,不必强求。凡事只求个安心罢了。
信仰其实就是如此简单。做人也一样,简单就好!
(完)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