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为什么蜡烛燃烧后变短了蜡到哪里去了
蜡烛燃烧后变短是蜡烛燃烧后生成了CO2和水,还有少量的灰烬,CO2和水蒸汽都扩散到空气中,所以蜡烛燃烧后变短。
蜡烛燃烧时,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化学表达式:C25H52+O2→(点燃)CO2+H2O。在氧气瓶中燃烧现象为火焰明亮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有水雾出现。点燃蜡烛,在蜡烛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5分后迅速倒转烧杯,发现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生成水。
扩展资料
蜡烛被点燃时最初燃烧的火焰较小,逐渐变大,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焰心主要为蜡烛蒸气,温度最低,内焰石蜡燃烧不充分,温度比焰心高,因有部分碳粒,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火焰最明亮,燃烧充分,温度最高。
宋朝记载有当时和西夏的边境贸易中,交易的用品就有蜡烛。蜡烛作为外贸、对外交换的一种东西,说明虽然当时用的比较普遍,但还是比较珍贵的。1820年,法国人强巴歇列发明了三根棉线编成的烛芯,使烛芯燃烧时自然松开,末端正好翘到火焰外侧,因而可以完全燃烧。
一般粗面蜡的表面常带有味道,上面有一层白霜,不同的粗面蜡会带来不同的气味,同种蜡烛也分很多尺寸,比如挤压圆柱蜡就有四个尺寸:8×25厘米,8×20厘米,7×15厘米,7×10厘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蜡烛(石蜡照明物品)
蜡烛燃烧变短变成了什么
1、蜡烛通常是由石蜡制造的,石蜡主要是正二十二(C22H46)和正二十八烷(C28H58),含碳元素约85%,含氢元素约14%,石蜡里还常加入硬脂(C17H35COOH)以提高软度。
2、蜡烛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正二十二烷和硬脂酸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由于蜡烛燃烧温度高所以水以水蒸气的形式留在空气中,所以变短。
为什么蜡烛燃烧会变短
蜡烛燃烧后变短,是其烛身与空气在高温下发生了化学反应。蜡烛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石蜡,燃烧后蜡烛本身逐渐被消耗,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扩散到了空气当中,所以蜡烛自然而然地就越燃烧越短了。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