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宜昌是哪个省的城市
宜昌是湖北省的城市。
宜昌,湖北省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之一,地处中国中部、湖北西南部、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
全市共辖5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3个县、2个自治县,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宜昌常住人口401.76万人,户籍人口390.94万人。
历史沿革
宜昌历史悠久,在宜昌境内的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郡县,改夷陵置巫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
三国时,吴黄武元年(222年),改夷陵为西陵郡,也称宜都郡。
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硖州。
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硖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
五代时,硖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硖州,属荆湖北路,仍辖原夷陵四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
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四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
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
宜昌是哪个省份的
湖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武汉。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东邻安徽,西连重庆,西北与陕西接壤,南接江西、湖南,北与河南毗邻,介于北纬29°01′53″—33°6′47″、东经108°21′42″—116°07′50″之间,东西长约740千米,南北宽约470千米,总面积18.59万平方千米,占中国总面积的1.94%。最东端是黄梅县,最西端是利川市,最南端是来凤县,最北端是郧西县。
扩展资料:
湖北省正处于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向第三级阶梯过渡地带,湖北省地势呈三面高起、中间低平、向南敞开、北有缺口的不完整盆地。地貌类型多样,山地、丘陵、岗地和平原兼备。山地、丘陵和岗地、平原湖区各占湖北省总面积的56%,24%和20%。地势高低相差悬殊,西部号称"华中屋脊"的神农架最高峰神农顶,海拔达3105米;
东部平原的监利县谭家渊附近,地面高程为零。湖北省西、北、东三面被武陵山、巫山、大巴山、武当山、桐柏山、大别山、幕阜山等山地环绕,山前丘陵岗地广布,中南部为江汉平原,与湖南省洞庭湖平原连成一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除平原边缘岗地外,海拔多在35米以下,略呈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的趋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湖北
宜昌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宜昌属于湖北省下辖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中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是中国中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三峡大坝、葛洲坝等国家重要战略设施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依长江而建。位于湖北西南部、长江中游分界处,有三峡人家、清江画廊等著名景点。宜昌为古荆州地,称夷陵,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夷陵置巫县,晋代又复称夷陵,新中国建立后于1992年3月成立宜昌市,建制历史逾两千年。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