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李世民的父亲的问题,以及和唐朝李世民父亲是谁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唐太宗李世民的父亲叫什么
一、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635年6月25日)。唐代开国皇帝。西汉前将军李广、十六国时期西凉国开国君主李暠之后裔。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汉族,祖籍赵郡隆庆(今唐高祖——李渊邢台市隆尧县)。祖父李虎,西魏时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时历官御史大夫、安州总管、柱国大将军。母为隋文帝独孤皇后姐,故特见亲重。隋炀帝即位后,李渊任荥阳(今河南郑州)、楼烦(今山西静乐)二郡太守。后被召为殿内少监,迁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615),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十三年,拜太原留守。当时,隋末农民起义遍布全国,政局动乱。李渊便与次子李世民在大业十三年五月起兵叛乱,并从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召回长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渊叛乱后,一面遣刘文静出使突厥,请求始毕可汗派兵马相助,一面召募军队,并于七月率师南下。此时瓦岗军在李密领导下与困守洛阳的王世充激战方酣,李渊乘隙进取关中。十一月攻拔长安,在关中站稳了脚跟。李渊入长安后,立炀帝孙代王侑为天子(恭帝),改元义宁,遥尊炀帝为太上皇;又以杨侑名义自加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综理万机。次年(618)五月,李渊称帝,改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唐统一了全国。李渊在位时期,依据隋文帝旧制,重新建立中央及地方行政制度,又修定律令格式,颁布均田制及租庸调制,重建府兵制,为唐代的职官、刑律、兵制、土地及课役等制度奠定了基础。武德年间,统治集团内部充满了复杂的斗争。裴寂和刘文静都是太原起兵时的佐命元从,裴寂深得唐高祖的宠信;刘文静为秦王世民的心腹,自以才略功勋居裴寂之右而位居其下,意甚不平。李渊借故杀了刘文静。秦王世民自认为在唐王朝建立的过程中,他的功业超过太子李建成,但因是次子无法继承皇位;太子建成亦深知世民是自己皇储的地位的重大威胁。于是,双方展开了剧烈的争夺皇位继承权的斗争。在这场政争中,李渊则经常站在建成一边。太子的心腹杨文斡受命召募壮士送长安,以供李建成发动政变时使用。武德七年(624),有人向李渊揭穿这件事,李渊盛怒之下产生了废李建成、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的念头,但并未实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爆发了玄武门之变。在这次政变中,李世民杀李建成和李元吉,逼李渊立己为太子。不久,李渊被逼退位为太上皇,李世民即位,是为唐太宗。李渊在度过一段闲散失意生活后,死于太安宫。庙号高祖。葬献陵。《贞观之治》中的李渊在唐朝建立初期统治各集团中,李渊集团是最大的,有太原起兵的勋臣裴寂、唐俭、窦威兄弟、温大雅兄弟、刘弘基、殷开山、刘政会、任瑰、史大奈等,女儿平阳公主夫妇、马三宝等,隋朝归附的很多官僚,如陈叔达、屈突通、萧瑀、封伦、宇文士及、杨恭仁兄弟等人也属于李渊集团。而太子集团只有魏征、冯立、谢叔方、薛万彻等少量人才,李纲被疏远,杜淹被房玄龄拉入天策府,太子集团主要依靠李渊集团,李世民集团是他在割据战争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以房杜为首的天策府官员,其成员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另外被忽视的是宗室各集团,以李神通、李孝恭为首的两大集团中,李神通最早在关中起兵,部下有史万宝、令狐德芬等,在割据战争中也招揽了不少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绩。李孝恭平定山南地区,与李靖攻占江南,该集团有李靖、冯盎、刘洎和江南归附的人。这两个集团在政局中也有重要影响力,李世民探询李靖、李绩,了解这两个集团的中立态度,才发动了玄武门兵变。唐代帝王世系庙号姓名谥号在位时间字陵墓高祖李渊武皇帝618—626叔德献陵太宗李世民文皇帝627—650
昭陵高宗李治天皇帝650—683为善乾陵中宗李显和皇帝684.1—684.2
定陵睿宗李旦真皇帝684.2—690.9
桥陵武后武曌则天大帝690.9—705媚乾陵中宗李显和皇帝705—707
定陵
李重茂殇皇帝707.6.7—707.6.24
睿宗李旦真皇帝710—712
桥陵玄宗李隆基明皇帝712—756
泰陵肃宗李亨宣皇帝756—762
建陵代宗李豫睿皇帝762—780
元陵德宗李适神皇帝780—805
崇陵顺宗李诵安皇帝805—806
丰陵宪宗李纯章皇帝806—821
景陵穆宗李恒惠皇帝821—825
光陵敬宗李湛愍皇帝825—826
庄陵文宗李昂献皇帝826—841
章陵武宗李炎肃皇帝841—846
端陵宣宗李忱圣皇帝847—859
贞陵懿宗李漼恭惠皇帝859—873
简陵僖宗李儇恭定皇帝873—889
靖陵昭宗李晔穆皇帝889—904
和陵景宗李柷哀皇帝904.2
温陵
唐朝李世民父亲是谁
李世民的父亲是唐高祖李渊。
这是一对很有意思的父子,儿子的名气远大于父亲,这样的父子历史上很少见。
李世民的父亲是谁
李世民的身世:
李世民于公元598年(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农历十二月戊午日(一说公元599年,开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别馆,父亲是时任隋朝官员的李渊,母亲是北周皇族窦氏。李世民4岁的时候,家里来了一位自称会相面的书生,对其父李渊说:“您是贵人,而且您有贵子。”当见到李世民时,书生竟说:“龙凤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岁时,必能济世安民。”李渊便采“济世安民”之义为儿子取名为“世民”。童年时代的李世民聪明果断,不拘小节,接受儒家教育,学习武术,擅长骑射。公元613年(隋炀帝大业九年),李世民娶高士廉的外甥女长孙氏为妻。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关于李世民的父亲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