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普济寺在哪里谁给介绍一下
普陀山:普陀山(MountainPutuo)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形似苍龙卧海,面积近1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浙江省舟山岛东侧。属普陀县。浙江沿海渔民早就来此捕鱼,最早寺庙建於858年,由日僧慧锷主持其事。现有普济寺、法雨寺、盘陀庵、灵石庵等寺庙和潮音洞、梵音洞等名胜。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原始道教及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遭遇风浪,数番前行,无法如愿,遂信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故称“不肯去观音”。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每逢佛事,屡现瑞相,信众求拜,灵验频显。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世界的信仰。”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树木66种、1221株。不仅有千年古樟,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普陀鹅耳枥。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各呈奇姿,引人入胜。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不少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普陀山主要景点有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及慧济禅寺,普陀标志为南海观音大铜像。令人驻足观望、超尘脱俗、渐近禅境、乐不思蜀的还有自然景观和庙宇相结合的西天景区,尤其是紫竹林风景区,包括紫竹林禅院、不肯去观音院、南海观音立佛等六个风景点,以上景点是普陀山的精华所在。每到夏日来临,来山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普陀山凭借其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炼、游览。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秦安其生、汉梅子真、晋葛雅川,都曾来山修炼。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必经通道和泊地。至今山上仍留有高丽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流传着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等事迹。自观音道场开创以来,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宋陆游、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历。历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赋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唐宋元明清五朝近20位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特遣内侍携重礼专程来普陀山朝拜观音。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还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赐金、赐字、赐佛经、赐紫衣,礼遇有加;新中国历任中央领导人也都亲自莅临普陀山视察、指导工作。五朝恩宠,千年兴革,佛国香火,由是鼎盛,赫赫声名,广播远扬。历经数十年艰辛的建设、开发和保护,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旅游秩序井然,景区社会稳定,相继荣获了“国家级安全山、文明山、卫生山”、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还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获得全国第四家ISO14001国家示范区荣誉等。优越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旅游服务使普陀山常年游人如织,四季佛事不断。2004年接待游客230多万人次。每年三大香会节以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期间,游客更多,香火更旺。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诚朝拜,一派“海天佛国、琉璃世界”庄严而又繁荣的景象。普陀山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为集礼佛观光、避暑度假、文物考古、海岛考察、书画写生、影视摄制、民俗采风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
普济寺位于哪里
普济寺属于丽江人文景观的著名风景区。
普济寺位于丽江城西六公里左右的普济山。普济寺随山就势,座西向东,建于普济山腰,高临丽江西坝子,从这里向东远眺,西坝子一览无余,东坝子隐约可见,丽江县城仿佛就在脚下。
普济寺是喇嘛教寺院,即藏传佛教寺院。喇嘛教分五大教派,即宁玛派,萨迦派,噶丹派和格鲁派。噶丹派后并入格鲁派,故除去噶丹派,又通称四大派。噶举派因起始阶段,该派僧人身穿白衣(后逐渐变成红黄相间),俗称白教。普济寺属于白教。滇西北共有十三个大寺,丽江境内有八个,而县城近郊就有五个,普济寺就是其中之一。
普济寺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普济寺大喇嘛记略》说:普济寺是普济村(普济山脚下)和氏一个叫典僧的人建的。自始建以来曾多次重新修理。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普济寺第四世活佛(也称大喇嘛)──圣露对正殿作过翻修,给正殿盖了铜瓦。圣露时期,普济寺香火最旺,寺院发展也最快,曾发展为拥有大小院落十三院的寺院,公房一院(即今大殿院),僧寺十二院。1989年人民政府普济寺划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房舍进行了翻修。
普济寺大门(又叫山门)前是一块两亩见方的场子,是过去喇嘛跳神的地方,大门宽敞高大,十分雄伟。左侧壁上镶嵌普济寺三个朱红大辽的大理石石碑。进了大门是一个小天井便是二门。二门是五间骑马楼,门楼上原塑护法神大赫天神,故二门又称护法堂;二门分正门和侧门,正门正对大门,上刻一巨大的福字,侧门两两相对;正门不常开,仅在有重大佛事时开启,平时开侧门,供人出入。二门挂一联,曰:鹿樵经古松垂盖,鱼梵声稀石点头。十分准确地概括了普济寺的风物景象。
进了二门,便是正殿院。正殿因上盖铜瓦,又叫铜瓦殿,是云南仅存无多的铜瓦殿之一,在省内外都小有名气。普济寺之所以闻名遐迩,与它不无关系。正殿平面呈正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约二十五米见方):正殿为两层楼建筑,通高十二米,座基四米多,一共十六米多,由院中望去,殿宇高矗云天,显得宏伟高大,气势磅薄,殿宇上是鎏金的莲座宝顶,陪衬着古铜色的铜瓦,显得格外古朴庄重。
正殿院两侧是厢房,南北相对。天井内靠护法堂一侧,一左一右有两棵虬曲苍劲的云南樱花(当地人称海棠),一人不能合抱,树冠遮天蔽日,据说是建寺初年栽的,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繁花时节,樱花盛开,满院彤红,如着胭脂。天井西北角还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树,据说也是建寺初年所栽,枝繁叶茂,满树金黄,花香四溢,香透墙里墙外。除引以外,院内还有不少花木,真可谓花木盈庭,香飘十里了。正殿院正南面为今仅存的僧院,院内也栽了不少花木,有红梅,胭脂梅,十里香等等,繁花时节,红白相竞,清香溢,与正殿院相映成趣。僧院再南,有一山泉以石砌就一池,四周长满高大茂密的杂木林,荫蔽天日,池中泉水,晶莹洁净,丰水外溢,常年淙淙不绝,据说这里原为普济村村民祭天之所,是普济寺建成以后才让与普济寺的。
普济寺共历四代活佛:第一代叫登僧,即典僧;第二代叫他虫(一译坦啬)第四代叫圣露。前三代都是普济村人,只有第四代圣露出生于丽江黄山白华金龙村。四代活佛都姓和。四代活佛中,第四代圣露最为有名。普济寺之所以有名,主要是圣露的缘故。
圣露生于1871年,祖父是清朝武举。圣露的经文佛学造诣很深,同时又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爱国宗教人士。八年抗战期间,利用出外讲经说法之机,到处大讲抗战经和爱国经。受到各界人士的尊重。
普济寺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有着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有着集佛、道、儒于一堂、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更有那熠熠生辉的爱国主义精神,它不仅是人们旅游的好去处,而且对建筑研究,宗教研究,民族民俗研究等等,以及爱国主义教育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普济寺在哪里开放时间及景区介绍
普济寺,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寺庙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动中心。也就是说,普陀山的所有重大的佛教活动都会在这里进行。而且这里也是普陀山供奉观音的主刹。那么关于普济寺的地理位置以及开放时间,今天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寺庙介绍普济寺另一个名字叫前寺,是中国寺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和浙江清代官式建筑的重要遗存,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普济寺占地37019平方米,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共有10殿、12楼、7堂、7轩,计23l间。全寺有六进殿堂,自南向北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
普陀山普济寺的前身是“不肯去观音院”,创建于后梁贞明二年(916),康熙三十八年(1699),修建护国永寿普陀禅寺,并赐额“普济群灵”,始称“普济禅寺”。清雍正九年(1731),扩建殿堂及用房,寺庙规模之大,前所未有。
游玩攻略普济寺是普陀山的佛教活动中心,普济禅寺始建于宋朝,为普陀山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普济寺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普陀山三大寺(普济寺、法雨寺、佛顶山慧济寺)之一,是中国寺院建筑的典型代表和浙江清代官式建筑的重要遗存,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普济寺是普陀山最大的一座寺庙,整个景区很大,普济寺始建于五代,距今1100多年,规模宏伟,气势庄严,宋神宗1080年元丰年间改建并赐名“宝陀观音寺”专供观音菩萨,现寺为清康熙、雍正年间所建,寺前有石牌坊、照壁、御碑亭、瑶池桥、海印池等建筑,沿中轴线有正山门(御碑殿)、天王殿、圆通殿、藏经楼、方丈殿等,主殿两旁有钟楼、鼓楼、配殿、客房等,特别是主殿圆通殿,里面供奉观世音菩萨,雕像端庄慈祥,来到普陀山这里是必须来拜一拜的佛教圣地,普济寺飞檐斗拱的屋顶呈金黄色,略显皇家气派。
-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