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百科游戏 手游攻略

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毁圆明园 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火烧圆明园

百科 2025-10-19 16:47:16 手游攻略 阅读:6960次

最近很多小伙伴在找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毁圆明园的相关内容,以及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火烧圆明园对应的知识点,劳动晚报小编为大家整理一下《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毁圆明园》的相关资讯,另外还找了一部分有关《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火烧圆明园》的内容,文章篇幅比较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 1、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呢?
  • 2、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 3、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 4、英法联军为什么一定要火烧圆明园
  • 5、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呢?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抢劫,另一个放火焚烧。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到了欧洲,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吉利。他们共同“分享”了圆明园这座东方宝库,还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场伟大的胜利!大家知道,这是法国作家雨果对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抨击,写于《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

圆明园,清代大型皇家园林,著名的“万园之园”,又称夏宫,因为清朝的皇帝到了夏季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劫掠并烧毁了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让这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化为一片废墟。

(圆明园旧址)

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这是战胜者对战败者的掠夺和侮辱!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0月6日傍晚7时,法国侵略军即已经攻占了圆明园。接着英法联军开始了由军队高层组织的有计划掠夺,普通军官、士兵无计划的抢劫、破坏。

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

在巨大的财富面前,英法侵略军变得疯狂起来,军官、士兵们都成群结队地抢劫园中的金银珠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圆明园之前的极少部分珍宝)

想想有多少东西可以抢吧,黄金、红蓝宝石、珍珠和水晶石等珠宝;钟表,绸缎和刺绣品;各种古董、书画等等。那些大的,不能带走的,则都被毁坏了。

据当时《泰晤士报》一则通讯称:“据估计,被劫掠和被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600万镑。”当时的英镑购买力是非常强大的,这个估计也是异常保守的。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抢就抢了,还要放火烧!

(油画 火烧圆明园)

当时,清朝战败,谈判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准备择日签约。英国借口清政府曾经逮捕公使和虐待战俘,为了报复,给清政府留下深刻印象,悍然下令火烧圆明园。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缺腔,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羡毁,久久不散。英国额尔金还得意忘形地宣称,

“此兄扮备举将使中国与欧洲惕然震惊,其效远非万里之外之人所能想象者。”主使者把火烧圆明园看作了不起的业绩!其实,就算再大的屈辱,战败者又能怎样呢?实际上,火烧圆明园,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大火烧了京西皇家三山五园: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因为圆明园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其收藏了历朝历代的奇珍异宝和文人雅士的绝世佳作,圆明园是中国传统造林艺术的集大成者。

并且融合了中西风格,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一个园林的毁灭,更是历代思想艺术结晶的毁灭,因此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樱旦型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

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脊猜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扩展资料:

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

为了对清政府直接施加压力,就决计陈兵京城。侵略军于1858年5月近逼天津,清政府被迫分别与英、法、俄、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

1860年(咸丰十年)7月,英法侵略者军舰队再次闯到大沽口外,以英法公使进京换约为幌子,一面武力进逼,一面诱以"讲和"。而又屡屡节外生枝,条件愈益苛刻。

目的在于陈兵京师,逼清廷就范。面对侵略者的计谋,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却委曲乞和,迟迟不定战守之策。因而痛失战机,致使侵略军长驱直逼通州。

9月21日,通州八里桥决战中国军队失利,次日晨,咸丰皇帝仓皇自圆明园逃奔承德避暑山庄而去。名为"北巡",实则置祖宗社稷于不顾,自逃性命。

从而造成都城无主,百官皆散,军卒志懈,民心大恐的危机局面,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对入侵者的坚决抗御。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迟神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

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

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1860年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

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伦第三),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

"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

恶狼般地吞噬着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正当清政府对侵略者屈膝退让,答应接受全部"议和"条件,择日签约时,英国侵华头目额尔金、格兰特,声称其被俘人员遭到虐待。

下令火烧圆明园。圆明园的焚毁原因不同人士持有不同观点,中国官方史学界的说法是英法联军为掩盖其野蛮劫掠而放火灭迹。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清朝长期不遵守西方奉行的外交礼仪。

自乾隆年间起,对西方各国君主及其使臣蔑视和不平等对待,持此看法的著作有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的《鸦片战争》。10月18日、19日,三四千名英军在国内到处纵火,大火三昼夜不熄。

全园化为一片火海,烟雾笼罩,火光烛天。相距20多里的北京城上空日光黯淡,如同日蚀,大量烟尘灰星直落巷衢。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的原因是英使额尔金发表声明说:“只有焚毁圆明园一法,最为可行。”于是,英国将军们在他们的政府支持下发布了焚毁圆明园的命令。

1860年10月17日,联军骑兵团就在园内到处放火。10月18日清晨,英国密克尔骑兵团3500余人进园纵火,一时圆明园成了一片火海,火势三日不熄。一个侵略军官描写当时的情况说:“焚毁的命令发下后,不久就看见了重重的烟雾,由树木中蜿蜒升腾起来。

树木中掩映着一座年代古久的广大殿宇,屋顶嵌着黄色的瓦,日光之下光芒闪灼,鳞鳞的屋瓦,构造奇异,只有中国人的想象力,才能构思出来。

顷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一缕缕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万千千的火焰郑陆,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远建筑,被视为举国神圣庄严之物,其中收藏着历代皇家风味和精华的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以往数百年为人们所爱慕的崇构杰制,不复能触到人类眼帘了。”一座经营了150多年,综合中西建筑艺术成就,聚集了古今艺术珍品和历代图书典籍、世界上少有的壮丽宫殿和园林,在惨遭侵略军大肆抢掠和焚烧后化为乌有了。

扩展资料:

《清史演义》中在描写英法联军焚毁圆明园时写道:“圆明园中火光烛天,一个穿洋装的中国人在导引放火,恒祺问他是谁,他大声道:‘谁人不晓得我龚孝拱,还劳你来细问!’”这里说火烧圆明园给英法联军领路的人是龚孝拱。

《同治重修圆明园史料》记载,“初有奸人龚孝拱者,游海上,以诈通于夷,闻圆明园多藏三代鼎彝,龚故嗜金刚刻,至庚申京师之变,乃乘夷乱,导之入园,纵火肆掠??”这里也说是龚孝拱给英法联军引的路。

《圆明园残毁考》:“及英兵北犯,龚为向导曰:‘清之精华在圆明园。’及京师陷,故英法兵直趋圆明园。”许多历史学家在讲这段历史时也说是龚孝拱给英法联军带的路。

据《清朝野史大观》载:“定庵(龚自珍)子孝拱,晚号半伦。半伦者,无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而尚嬖一妾,故曰半伦云。半伦少好学,天资绝人,顾性冷僻而寡言语,好为狭邪游。中年益寥落,至以卖书为活。

英人威妥玛立招贤馆于上海,与之语,大悦之,旅沪西人均呼为龚先生而不名,月致百金以为修脯。庚申之役,英以师船入京,焚圆明园,半伦实与同往。橙单骑先入,取金玉重器而归。”龚孝拱字橙,其父龚自珍。

他精通满、蒙、藏及英语,学贯中西。他在上海给英使威妥玛当文书,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跟着威妥玛也到了北京。

看上面的资料、野史,可以证据确凿地说:这个龚孝拱给洋鬼子带路,又唆使洋人纵火焚毁圆明园,是参与抢劫、焚毁圆明园的最大汉奸。

可是,再看咸丰十年(1860)八月谕旨:“该夷去国万里,原为流通货物而来,全由刁恶汉奸,百端唆使,以致如此决裂。”咸丰并没有说给洋人带路焚毁圆明园的是龚孝拱。如果不是龚孝拱,那又是谁领着英法联军去烧的圆明园呢?

光绪年间人杨云史在其《檀青引·序》中记载:“奸民李某,导联军劫圆明园,珠玉珍宝尽出??朝廷稍稍闻圆明园之毁,祸由李某,下狱穷治,诛之,籍其产,以赐文丰家属焉。”文丰为当时圆明园之管园大臣,知园不保遂投冲盯园中福海自尽,数名随从与他一同自尽。

还有一种说法:“焚掠圆明之祸首,非英法联军,乃为海淀一带之旗人。”人们找出了李姓旗人这个“刁恶汉奸”。

这时还没有人说是龚孝拱领着英法联军去的。说了一阵后,朝廷不能允许满人带路这种对清朝不利的说法,于是变成了汉人带路。汉人龚孝拱在洋鬼子阵营里,于是直接就把大帽子扣在他头上了。

还有这样一段野史来佐证这个观点。龚孝拱之父龚自珍为官清正廉明,对清朝的腐败及弊政不满,曾写《明良论》议论抨击朝政,满族官员借此参劾龚自珍,后龚在深夜暴亡。龚孝拱得到证据,知道其父是被八旗官僚暗害,所以他一直伺机为其父报仇。

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毁圆明园 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火烧圆明园

真实的情形是,在火焚圆明园之前,英法联军曾派遣39人的谈判队伍到散丛和清廷谈判。但以僧格林沁为主的满人狂妄自大,肆意侮辱折磨来使,草菅人命。在英法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才释放了幸存的被折磨得没人样的19人。

英法强盗制定的万国公法中写道:“凡使臣被杀,他日破城,鸡犬不留。”额尔金还特意提出了一点,一定要焚烧圆明园。

在10月18日放火烧圆明园之前,额尔金还在北京张贴了告示,说明了烧圆明园的原因和预定的放火时间:“任何人,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之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谁领着英法联军去烧的圆明园

英法联军为什么一定要火烧圆明园

原因:英国人焚毁圆明园最直接的原因是要迫使清政府尽快地接受他们提出的条件,签订和约,以便他们能够按原定的计划从北京撤出。

一开始额尔金准备烧毁紫禁城,后来他经过几天深思熟虑,选择了圆明园为报复行动的目标。额尔金决定烧毁圆明园,另有深意。圆明园当时并非仅是清帝的游乐行宫,而是清廷的另一政治统治中心。

其宫廷区内,有大宫门、金水桥、二宫门(出入贤良门)、正大光明殿、勤政亲贤殿及各部院衙门和朝房等。

清并亮帝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此处理政务。道光三十年(1850年),军机大臣、大学士祁隽藻拟定的军机处章程九条规定:“军机册档二份,一存(清宫)方略馆,一存圆明园”。如军机章京在宫内值班,则由圆明园八旗值宿官兵“小心守护”。

咸丰帝的圆明园寝殿内存放着“1858年额尔金爵士(与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和其他文书”,“堆积着去年颁布的上谕”。

由此可见,圆明园是清帝的一个统治中枢,其重要性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北京城内的清宫。焚毁圆明园,对于清帝的“骄据和情感两方面,准定是一个大打击”。

在额尔金看来,焚毁圆明园,是一个既可“赫然严厉”地打击清政府,又不至于因焚毁北京城内清宫而可能吓跑恭亲王奕等人,从而失去勒索、讹诈对象的做法,因此是“最无瑕疵的”选择。

另外,紫禁城是中国政府所在地(当时英法正与清政府方谈判《北京条约》);而圆明园是皇家园林,为中国皇帝私有。额尔金想通过烧毁圆明园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应该为逮捕公使和虐待俘虏等暴行负责的是中国皇帝和他的走卒,而不是中国老百姓。

报复行动的前几天,额尔金命令在北京全城张贴如下公告,宣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目的:任何人——哪怕地位再高——犯下欺诈和暴行以后,都不能逃脱责任和惩罚.

圆明园将于(1860年10月)18日被烧毁,作为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只有清帝国政府应该对此负责,与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扩展资料:绝运宽

英军劫掠并焚毁圆明园,不但给中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物质与精神损失,而且开了野蛮报复的先例。1900年义和团运动后,西方列强中有人提出,彻底焚毁清帝祖先的陵寝。

这不能说与英军焚毁圆明园一事无关;德国等列强强迫清廷为克林德被杀而建立“铭志之碑”,碑上以拉丁文、德文、汉文书写“大清国大皇帝惋惜凶事之旨”一事,恐亦不能说与额尔金要清廷在天津建碑铭志清政府“凶杀”英法“侨民”的要求无关。

对于咸丰皇帝来说,圆明园被焚毁是他个人的屈辱,他生于斯、长于斯,一直把它看成是和紫禁城一样的圣地。当他听到圆明园被焚毁的噩耗之后,当场口吐鲜血,旧病复发,不到一年就死于热河。

圆明园的劫难远没结束,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后的一百余年,圆明园的劫难不断,有兵焚,有偷窃;悄宏有外人劫掠,也有国人破坏;圆明园经历了一次次的洗劫,直至满目疮痍。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火烧圆明园

因为要毁灭证据。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信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即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圆明园 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滑行渗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在《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对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进行强烈地谴责,正如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在放火……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带乎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以上就是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烧毁圆明园和为什么英法联军要火烧圆明园的相关信息啦,不知道有没有找到你想要的内容呢,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本文链接:https://bk.89qw.com/a-1457162

最近发表
网站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