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生活 投稿
关于【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公式(比例尺的换算方法),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公式(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 2、比例尺问题
1、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公式(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比例尺公式(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比例尺广泛应用在绘图、测量、地图等领域,学习比例尺有助于孩子加深“比”、“比例”等数学概念的认识、有助于培养孩子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的能力?那么,比例尺的换算方法是什么?家长该怎么教孩子学习比例尺呢?本文将和大家一起讨论这些问题。
1、理解比例尺的概念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按照比例尺概念,比例尺的算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理解比例尺概念时,家长可以按照定义,引导孩子总结比例尺的特点: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是统一的(即换算成相同单位再比),所以比例尺没有单位(单位统一被约分了);比例尺的前项一般为1。
2、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1)长度单位换算公式
1公里=1千米=11000米=1100000厘米。
(2)比例尺的换算方法
举例说明:“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1公里,比例尺是多少?”
解析:长度单位换算公式是孩子原来就掌握的知识,因为比例尺必须统一单位,只需要按长度单位换算公式,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换算成相同单位,然后统一代入比例尺算式,比例尺=1厘米/1公里=1厘米/100000厘米=1/100000。
(3)比例尺的其他表达形式
比例尺还有两种表达形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这两种换算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常识推理得出,在此不再赘述。
3、比例尺放大缩小的计算方法
(1)将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2)将比例尺放大了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1)。
(3) 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4)原比例尺缩小了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4、例题(附答案)
(1)比例尺是1 :2000000的地图上,某两地图上距离是2.5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答: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2.5*2000000=5000000cm=50km。
(2)将1/10000的比例尺缩小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
答:缩小3/4,即缩小到(1-3/4)=1/4,缩小后的比例尺为1/10000*1/4=1/40000。
以上本文讲诉了比例尺的换算方法,家长可以依照比例尺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孩子科学记忆,帮助孩子顺利理解和解答比例尺的数学题目。
2、比例尺问题
解答比例尺的题目,会用到线段比例尺、数值比例尺互化,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的知识。
解题思路一 虽然是考查比例尺,但可以换个思路去解答。
第一题,审题后,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的50千米,实际距离190千米两个信息。要求190千米在图上的距离有多少厘米?
只要求出190千米里有几个50千米,不就表示190千米在图有几个1厘米吗!所以190÷50×1=3.8厘米。
第二题,同样思路,3×1000000=3000000厘米=30千米。
解题思路二 考查比例尺,就用比例尺知识解答。
第一题,把线段比例尺转换为数值比例尺,图上1厘米长度表示实际50千米长度,1cm:50 km=1cm:5000000cm=1:5000000,所以这张地图的数值比例尺为1:5000000。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因为图上距离是190km,需要换算成以厘米单位,190km=19000000厘米,代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公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19000000×1/5000000=3.8厘米。
第二题,直接给出了数值比例尺1:1000000和图上距离3厘米,代入“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可得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3÷1/1000000=3000000厘米=30千米。
本文关键词:比例尺公式的三个公式,表示比例尺的三种方法,地理比例尺公式,摄影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公式。这就是关于《比例尺的计算公式,比例尺公式(比例尺问题)》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 最近发表